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伊秉绶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个重要人物,其隶书气魄宏大、风格独特、影响久远,成为清朝隶书成就最高的大师之一。探讨伊氏书法风格的发展演变,研究其艺术生成的内外原因,对学习伊秉绶书法,弘扬客家文化有着重要意义。本文试从伊秉绶所处的历史环境、思想观念、取法师承以及锐意创新四个方面来研究其书风形成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2.
伊秉绶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个重要人物,其隶书气魄宏大、风格独特、影响久远,成为清朝隶书成就最高的大师之一。探讨伊氏书法风格的发展演变,研究其艺术生成的内外原因,对学习伊秉绶书法,弘扬客家文化有着重要意义。本文试从伊秉绶所处的历史环境、思想观念、取法师承以及锐意创新四个方面来研究其书风形成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3.
《科技信息》2011,(19):F0003-F0003
曹大步,原名进泽,字海艺,书案宽斋。1967年生干江苏省邳州市。其书法作品以隶书为本。涉猎诸家,书法线条成放荡形骸之态,既刚劲迅猛,纵横无拘,又蕴含天真,烂漫多姿,放荡笔墨,不假修设。于传统隶书风格中脱古出新,自成一家风貌。  相似文献   

4.
隶书产生于战国后期,到了秦代已广为流传,两汉时成为正式通用的文字,东汉法度开始完备,风格也各有千秋,魏晋达到鼎盛时期。隶书那庄严古朴,法劲秀美,极富装饰趣味的特点,使之成为书法大观园中的一株吐艳的奇葩。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笔者借到一本《千字文集古字帖》,其中的隶书别有风味,看后爱不释手,下面对此帖谈谈笔者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桂馥是清中期提倡汉隶并从理论到实践的先驱者,他的书法平实质朴和气息上的理智从容,堪称清代隶书直接两汉的典范.桂馥的《说文解字义征》可领略其致力于"说文学"文字训诂研究的顶尖成果,还有他的《缪篆分韵》和篆刻成就都对今天金石书法有相当的实际意义和实践价值,其学术思想、学术精神、学术方法是当代书坛重要的宝库,但相比而言,他的成就与他的名声和地位未能对等,这就是本文作者理直气壮研究大儒桂馥的原由之一.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书法史上清代是一个大力提倡碑学的时代。在汉碑的研究及隶书创作中伊秉绶是一个杰出的代表 ,这一点成为大多数书法研究者的共识 ,康有为亦谓其为集隶书之大成者。然对其丰富美质的细致深入的研究 ,似乎并不多见。笔者不揣浅陋 ,就伊氏隶书的线条美感从方圆、曲直、粗细、笔画两端的丰富变化、齐整与参差、平滑与迟涩、动与静、力度、立体感、虚与实等九个方面进行分析 ,以诠释伊氏运用艺术的辩证思维将其书艺达到的空前艺术高度 ,在中国书法史上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科技信息》2009,(17):F0003-F0003
范德茂男,1953年生于济南,本科学历。现任职于山东大学图书馆,系中国硬笔书法字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大学书画研究院副秘书长,研习书画已近四十年。早期以素描及国画为主,而是随后以书法为主。书法主要研习隶书、魏碑、行草,以隶书见长。  相似文献   

8.
傅山的书法风格是中国书法史上公认的"独树一帜"。傅山书法的研究者普遍认为,傅山书法风格形成的原因是他在努力地刻意地追求"丑""拙"的审美观。文章以详尽的事实证明:傅山书法风格形成的真正原因是缘于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强烈的反叛精神。在清初书坛,傅山是第一个举起反叛大旗的先驱者。傅山的追随者,可以分为两大派:一曰实践派,一曰理论派。  相似文献   

9.
书法艺术风格是绝对美学理念通过主体书法实践行为的最佳感性形式显现.在概念内涵上,风格不是单纯的材料特征,但不同的艺术门类和材料影响到风格的形成;风格不是书法主体的任意所为,但又必须包含主体的美学理念;风格具有美学理念上的最高追求,不仅具有普适性,而且包含书法主体的创造性.书法艺术风格受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的影响,可以先验演绎出阳刚、阴柔以及中和之美,并被书法艺术史和书法美学理论史所证实.  相似文献   

10.
对沈周书法风格之形成问题进行纵向研究,并追溯其书法渊源,将其书与林逋和黄庭坚的书法进行横向比较,从而得出沈书早期受林书熏染、后期受黄书影响的论点。此外简要评析了沈周的书法代表作品———《化须疏》。  相似文献   

11.
为了庆祝学院成立廿九周年,我院书法篆刻学会和教务处联合举办了书法篆刻展览.展出期间,前往参观的除本院师生员工外,还有院外许多群众以及前来我院参观的一些外宾,得到他们的好评.日本代表团一位女友人还索取了同学的一幅作品作为纪念.这次展出的作品,共有一百四十多幅,从字体看,有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篆书;从作者来看,有领导、教师、干部、工人,学生将近一百人;从书法艺术风格来看,丰富多采,各有特色,有的苍劲,有的秀丽,有的雄浑,有的潇洒,不拘一格.这可以说是我院书法篆刻一次盛会和大检阅,反映了我院书法园地的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繁荣景象.自治区付主席莫乃群、林克武,区内著名书法家陈政、李雁、朱敬华、何锦明、杨宇云也送来墨宝,为展览会增添了珍贵的艺术光彩,给予观众一次难得的书法艺术享受.  相似文献   

12.
清代隶书是文化复兴的产物,它的勃兴有着多方面的历史原因,对金石学和碑学的蓬勃发展起推动作用。书的审美特征是多方面的,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超越了前人,对民国书法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3.
书法家桂馥是清朝隶书四大家之一,在乾嘉金石学大兴而隶书中兴的大潮中,堪为一代标的,是清中期提倡汉隶并从理论到实践的先驱者。他的书法平实质朴,尤其是气息上的理智从容,堪称清代隶书直接两汉的典范。另外,桂馥的书论其言甚少,所论却甚精。  相似文献   

14.
"宋四家"代表着宋代书法的最高成就,而苏轼更被黄庭坚推为"当朝第一".苏轼的书法风格雄浑自然、藏巧于拙、朴实无华而深厚质直,既擒纵有度又恣意挥洒.他对于书法风格的追求是多面的,但前提必须是自然和率真.对于书法创作他主张"自出新意,意造无法",这种观念是由他寓书于乐的书法功能观直接导致的.  相似文献   

15.
受晚明艺术"尚奇"审美观念的影响,晚明篆、隶书法创作出现隶书书写奇字、篆书草化现象和书家恣情遣性等新奇独特的书法艺术表现形式,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其代表性的书法名家有赵宧光、宋珏、黄道周、王铎、王时敏和傅山等。晚明篆、隶书法"尚奇"审美表现形式对中国书法史影响极大,它是清代碑学篆、隶书法艺术创作高峰的源头和序曲。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晚明文人,徐渭坎坷的一生与他在文学艺术等方而取得的丰硕成果是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本文结合晚明社会文化背景,在阐述徐渭人格状态的基础上,分析他的书法美学与书法创作,特别是对其行草作品的赏析以及对其独特风格形成原因的探析。  相似文献   

17.
《科技信息》2008,(33):F0003-F0004
曹大步 名进泽,字海艺,书案宽斋。1967年生于江苏邛州市。其书法作品以隶书为本.涉猎诸家。于传统隶书风格中脱古出新,自成一家风貌。作品多次在北京、上海、济南、青岛、南昌等地展m,并被美闰、髓本、澳大利亚、台湾等幽内外业内人士收藏,在艺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元代著名书法家、画家和诗人赵孟頫仕途中求隐逸的心路历程,以及后世对他的书法风格和人品诟病的原因,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对他在中国书法史上承前启后的作用进行了分析。认为赵孟頫利用他的政治地位和文化影响,倡导复古,回归经典,其书风影响中国书法几百年,贡献不可磨灭。  相似文献   

19.
漆器作为汉代重要的文化载体,其工艺和艺术水平居各类手工业之首.汉代漆器的风格特征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除了在绘画、书法、青铜器等装饰风格和工艺技术上的相互渗透,在汉代铜镜、汉代画像石、画像砖以及汉代瓦当等等工艺美术中,那些自由流畅且富于弹性的线条以及气韵生动的风格与汉代漆器的装饰都是一脉相承的.所以说汉代漆器是在各种艺术的相互影响中发展成熟的.  相似文献   

20.
书法字的骨架提取即细化是书法风格研究的重要先决步骤。针对常见细化算法结果中产生的锯齿、非单像素、分叉点畸变和毛刺等问题进行改进。引入一种旋转不变性的细化算法得到汉字的中轴线。接着分以下两步进行优化:首先在保证图像连通的条件下进行单像素化处理;其次引入最大圆方法进行分叉点合并。实验结果表明,两步法得到的细化结果是单像素且无毛刺和分叉点的,为后续笔画提取和书法风格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