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介绍了急倾斜煤层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的开采条件、特点及常见问题的处理.  相似文献   

2.
掩护支架采煤法是开采急倾斜厚煤层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回采工艺大多使用炮采。为进一步扩大急倾斜厚煤层掩护支架采煤法的适用范固,大幅度地提高技术经济效果,必须实现掩护支架下的采煤机械化。本文在总结分析国内外有关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对掩护支架结构型式的改进和采煤机械化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设想方案。  相似文献   

3.
“三软”次急倾斜煤层采煤方法的选用一直是个难题,该文介绍了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在“三软”次急倾斜煤层中应用安全可靠,经济效益显著,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吴凤树 《科技信息》2011,(19):I0389-I0389
赵各庄矿开拓深度已达1200.5米,煤层赋存条件复杂,煤层倾角由倾斜到急倾斜,急倾斜区域一般都采用单一的伪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但是采用这种单一采煤法,局部通风管理困难,回采率低。为改善局部通风管理,提高煤炭回收率,通过详细研究论证后,对伪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进行了改进,取得较好的效果,并为并为矿井其它相似条件区域的开采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5.
次急倾斜煤层中所采用的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支架的选择一直是个难题,新型液压柔性掩护支架在次急倾斜煤层中的成功运用,不仅安全可靠,而且经济效益显著,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急倾斜采煤工作面是煤矿开采与生产中常见的工作情况,由于其工作环境较为复杂,容易引起各类安全问题,对煤矿开采生产的安全性及生产效益等都存在着较大的不利影响,是煤矿开采与生产中研究和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该文通过对斜坡采煤法及其采煤工作面布置、回采工艺等分析,对斜坡采煤法应用中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及其优化改进措施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急倾斜煤层赋存条件复杂,开采难度大,原采用的采煤方法有巷放式、伪斜柔性掩护支架式、仓储式等方法,其中巷放式、仓储式已是国家禁止采用的采煤方法.针对4~8 m急倾斜单一厚煤层开采方法一直以来都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也是制约着此类煤矿安全生产的一个主要因素.为此本文介绍一种“ZF3200/17.5/27F型放顶煤液压支架”,经现场工业性试验及应用证明,可以比较好地解决开采4~8 m急倾斜煤层.同时体现出工作效率高、工作面支护条件好,安全可靠、工人劳动强度低、推进速度快、对煤层厚度变化适应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经过50多年来的创新发展,开采技术日趋成熟完善,在煤矿各种开采技术条件下均有应用,并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技术经济效果。尤其是架后侧向放煤掩护支架开采技术,改工作面单点出煤为多点出煤,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煤炭资源采出率,特别是对于地质构造复杂、断层多以及不稳定煤层具有较高的适应性,为我国急倾斜煤层的安全开采提供了一条比较经济、实用、可行的技术途径,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针对急倾斜厚煤层特点,采用数值仿真方法,研究了侧向放煤规律,提出了急倾斜侧向放煤协同最优控制开采原理、工艺过程和特殊的顶底板控制技术,对于厚度在3-8m的急倾斜煤层,将工作面布置成伪倾斜状,采用自制的柔性掩护支架成功地实现了侧向放煤开采,回采率达96%以上,介绍了爆破落煤、支护与移架方式、侧向放煤和运煤等工艺。  相似文献   

10.
指出煤炭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提出了研究不稳定型急倾斜薄煤层开采的现实意义;阐述了不稳定型急倾斜煤层的特征,以及其开采的指导方法和开采技术。以煤矿生产实践为依托,对不稳定型急倾斜薄煤层实用性开采技术进行了研究,得出在不稳定型急倾斜煤层中采用伪倾斜斜坡短壁采煤法,能较好地解决急倾斜薄煤层开采的技术难题,收到明显的经济效益,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1.
根据长沟峪煤矿煤层地质条件,结合7~9 m急倾斜厚煤层Z型通风工作面整体悬移组合支架的工作阻力变化特点,对开采块段顶板压力变化情况进行现场观测与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Z型通风工作面运输巷道和回风巷道的超前加强支护范围为距离工作面12 m范围;回风巷道应力集中区域为工作面上方6 m范围;合理的区段放煤高度为14 m。现场观测与数值模拟结果相符,为同类煤层顶底板移动规律及开采方法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急倾斜厚煤层顶板运动规律与柔性掩护支架受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应用RFPA^2D模拟软件,分析了柔性掩护支架侧向放煤开采过程中,急倾斜厚煤层顶板运动规律,研究结果与放出椭球体理论研究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模拟了柔性掩护支架在不同的开采状态下,支架的受力状况和应力变化规律、煤体的应力变化和破坏情况,为安全、高效、合理地应用侧向放煤技术开采急倾斜厚煤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大安山煤矿煤层群上行开采回采巷道围岩控制、开采滞后、水平接替困难及单一工作面回采率不高等实际问题,分别运用理论推导和数值模拟分析方法对倾斜近距离煤层群上行开采的顶板运移及矿山压力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演算.为确定大安山矿煤层群开采顺序,根据大安山具体地质条件并结合现场实践对大安山煤矿各煤层进行分析,运用数值模拟分析的方法进行模拟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煤层间的间距对能否采用上行开采具有决定性作用,模拟结果显示当依次开采3、4、5号煤层后,5号煤层顶板剪切破坏高度为18m,远小于6号与5号的间距35.98m.因此,大安山煤矿近距离煤层群采用上行式开采是可行的,结合现有开采技术条件,最终确定采用先对3、4、5、6号煤层进行上行开采,然后开采2号煤层的开采方案.  相似文献   

14.
根据改造型支架低位放顶煤特点,提出了现场生产合理放煤方式选择的原则,在综放工作面进行一刀一放,、二刀一放、三刀一放和三刀二放,以及不同放煤工艺放煤试验的基础上,确定了放煤步距为1.2 m的双轮间隙放煤方式,这是近距离煤层预采顶层后,下层煤综放开采时最佳放煤方式,并在义马煤业集团常村煤矿进行了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两硬”地质条件下大采高综采液压支架缺乏,厚煤层一次采全高技术不能在大同矿区推广等问题。笔者对液压支架与大采高综采采场围岩的力学关系进行了分析,根据相关矿压理论,从多种角度对“两硬”条件下大采高综采支架工作阻力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同时列举了5 000 mm厚煤层一次采全高试验工作面液压支架的支护阻力实测数据;通过对支架工作阻力理论计算值与井下工作面支架支护阻力实测数据的对比分析,认为采用多种方法计算、再综合分析的方法来确定大采高液压支架工作阻力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急斜煤层预爆破顶煤裂隙特征钻孔光学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岩裂隙钻孔光学窥视测定是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方法(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DIC)光学测量手段,基于室内光学测试技术,改进煤岩损伤与裂隙现场声光电综合测试装置,以碱沟煤矿+564 m水平B3+16急倾斜煤层工作面为例,经过对超前预爆破顶煤裂隙特征测定,定量分析了顶煤裂隙的数量、大小和倾角,确定裂隙方位,为安全开采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7.
针对留设区段煤柱护巷引起的资源浪费、煤柱集中应力、采空区发火等问题,结合东荣三矿东八里部-500水平8~#煤层地质情况,进行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无煤柱护巷技术研究。常规沿空留巷护巷时,护巷体(矸石墙、充填、木剁)常受采空区顶板的悬臂压力影响,导致巷道变形严重甚至顶板破坏。该研究在深孔爆破技术基础上,采用理论研究、切顶参数设计等方法,在工作面超前进行沿空巷道顶板的预先深孔爆破,实现人工切顶,降低了护巷体所承受的顶板压力,形成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技术。该技术解决了东荣三矿生产接续紧张、沿空巷道顶板控制难题,提高了矿井资源回收率,对沿空留巷技术应用有着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针对突出煤层开采过程中存在的煤巷掘进和石门揭煤突出严重这一问题,本文从巷道布置的角度,提出了通过采用合理的前进式开采巷道布置,尽量减少开采准备工作中的煤巷掘进和石门揭煤工程量,来达到降低开采突出危险目的的这一技术方法.并结合众湖煤矿突出煤层的开采技术条件,对前进式工作面参数的合理性作了详细的分析论证和研究.图5,参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