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志军  李文郁 《科技信息》2011,(5):I0069-I0069,I0060
利用当前MSTP光传输网的EoS技术实现高速数据业务的传输,其中EPL(以太网专线业务)点对多点汇聚业务传输方案可从容应对目前的瓶颈。选取地调中心站和其他两个子站为试验站点,每个站点的光传输设备的以太网板都与二层或三层网络交换设备相连,网络交换设备根据规划配置Vlan值。  相似文献   

2.
刘宪峰 《奇闻怪事》2011,(12):13-14,24
从原有的PDH/SDH维护到目前的MSTP维护,我们需要学习的知识不要仅仅局限于传输专业基本原理。更需要我们掌握数据专业的原理知识。只有建立了一整套的数据通信知识体系,并同传输知识体系有机的结合,站在业务角度、网络角度来思考问题理解问题,我们才能在日常MSTP维护中快速的定位故障,解决故障,提升MSTP网络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王川川 《科技信息》2007,(27):55-56
MSTP(MultiService Transport Platform)是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设备是对传统SDH设备的继承和发展,是传送技术演进的重要阶段。MSTP的引入不但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丰富的SDH网络资源,借鉴SDH传输系统多年的网络运维和管理经验,完全兼容目前大量应用的TDM业务,还可以实现以太网、ATM等多种业务的综合传送和接入,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业务需求。本文主要分析了MSTP的关键技术,并对MSTP的业务应用做了较为详尽的论述。  相似文献   

4.
张建国 《甘肃科技》2006,22(3):90-92,74
文章介绍了弹性分组环的技术特点及其在网络中的应用,从实现的角度探讨了目前弹性分组环在城域网中的3种主流解决方案,包括采用RPR嵌入路由交换平台方式、采用纯RPR设备方式、采用RPR嵌入MSTP方式,解决方案涉及系统架构、网络应用环境、业务提供等方面。进而,文章在对3种解决方案进行对比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弹性分组环的城域网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基于MSTP发展而来的MSTP技术在优先保证传统TDM业务的同时,能可靠、有效地承载各种数据业务,可以构建多业务、可扩展的高可靠传输平台。本文简要介绍MSTP技术的特点和优势,并探讨了MSTP技术在电力系统通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TMF的MTNM v3.0模型仅对简单的以太网透传方案进行了描述,当前版本的NML-EML接口协议难以支持虚拟专线业务的自动配置.文章首先对典型的以太网业务应用的实施方案运用ITU-T的原子功能模型进行描述,然后提出运用FTP对EOS业务的配置结构进行描述的管理信息模型,并提出在TMF814接口协议基础上应增加的接口方法.应用该方案可以制订新的OSS中的资源管理系统/综合网管系统与厂家网管之间的NML-EML接口协议规范,实现OSS对MSTP网络的以太网业务的自动配置.  相似文献   

7.
于凤 《科技资讯》2010,(3):206-206
通过对多业务传输平台MSTP在不同发展阶段传输数据业务的不同原理的分析,并结合MSTP在西宝客专中的应用,得出多业务传输平台传输数据业务的利与弊。  相似文献   

8.
成珏飞  毕晓峰 《科技信息》2009,(30):I0234-I0235
MSTP(Multi-Service Transport Platform)是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平台,提供TMD、ATM、以太网业务的接入、处理和传送。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MSTP技术及其优势,然后以具体组网为例介绍了MSTP在WCDMA本地传输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张卫东 《甘肃科技》2005,21(7):89-91
本文从目前传统的数据传输技术出发,分析说明了各自优缺点,进而引出城域网的先进传输技术MSTP,然后从MSTP的提出规划、产品特点、产品体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
梁玉娟 《科技资讯》2007,(21):113-113
利用MSTP设备以太网接口板的二层交换功能,提出了在城域网实际应用中,从以太网接口板的多个以太网口直接延伸至小区或大楼,从而替代以太网交换机。并且采用逐层汇聚的方法解决了以太网板用户/逻辑端口和级联的虚通道数量有限的问题,节约了大量的以太网交换机端口。  相似文献   

11.
王海青 《科技信息》2007,(24):62-62,110
本文从应用角度出发,分析呢MSTP的发展过程,进而探讨新一代传输系统平台MSTP在城域网中的应用,包括作为IP新业务的承载网应用,借以为城域网的进一步发展开拓思路。  相似文献   

12.
电力通信网是整个电网运营的重要网络支撑,对安全性与可靠性有很高的要求。在现有电力传输网中,由SDH演化而来的MSTP技术占其主要地位,承载了电力网络的绝大部分业务。本文对电力传输网的特点以及MSTP在其中的应用作详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电力通信网是整个电网运营的重要网络支撑,对安全性与可靠性有很高的要求。在现有电力传输网中,由SDH演化而来的MSTP技术占其主要地位,承载了电力网络的绝大部分业务。本文对电力传输网的特点以及MSTP在其中的应用作详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传统电信的TDM传输业务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一种新的城域网技术——基于SDH的综合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应运而生。本文主要讨论MSTP的特点,并且研究在电信将来的网络建设中如何充分利用MSTP的这些特性和优势。  相似文献   

15.
随着对业务种类和带宽需求的进一步增长,MSTP很好地支持TDM业务的同时,支持日益增加的数据网业务。分析了MSTP的主要技术,结合湖南林业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了MSTP/SDH双平面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利用MSTP协议配置保证网络健壮性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MSTP协议进行了系统的概述,并举例说明了利用MSTP协议配置保证网络健壮性的方法,在实际工作当中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为适应目前多业务传送的需要,升级以SDH为基础的城域传输网,采用对比优缺点的方法,分析了城域传送网的组网现状,以及光纤直连组网,多业务传送平台技术(MSTP)、城域波分DWDM以及弹性分组环RPR的优点和局限性,阐明了采用以MSTP设备为主,城域DWDM设备为辅.逐步发展RPR设备的组网方案,实现了网络的平滑升级,有效地保护运营商的当前投入。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MSTP异厂家设备间的对接测试做了简要介绍。并立足于MSTP网络维护实践,从测试环境、测试硬件情况测试参数设置等各方面对MSTP不同厂商设备间的配置特点和对接要求进行了充分阐述。  相似文献   

19.
目前,通信业处于急剧变革的时代,业务的发展导致电信网产生巨大的变革,未来的业务发展也对传输网络的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主要分析阐释了“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城域波分(DWDM)、光传送网OTN、末端接入技术”等五种主流技术及它们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将结合未来承载业务的多样性来分析组建双平面的意义以及对各个层面进行双平面组网介绍。采用新型MSTP设备独立组建一张汇聚层平面。原有的SDH汇聚层仍然保留,作为A平面,在其上叠加一层MSTP汇聚层作为B平面。建设MSTP/SDH的双平面承载网不仅便于快速接入新业务,还能通过网络的负载分担,大大地增强了业务的安全性,对于海量信息的传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