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雷达图像与可见光图像间仅存在大尺度的共性区域特征这一特点,提出了采用区域分割技术获取雷达图像和可见光图像中的各区域特征,结合各区域知识及各区域间的关系,通过识别与雷达图像中的大尺度区域相对应的可见光图像中的区域,达到快速匹配定位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的匹配是计算机视觉中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由于红外与可见光光谱的差异,图像之间的相似性较低,图像匹配正确率较低.根据红外与可见光图像区域形状相似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缘响应和自相似区域特征匹配方法.该方法首先计算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的边缘响应并检测区域特征,然后提取区域形状并建立区域形状的自相似描述,最后对区域特征进行匹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特征检测可重复率和特征匹配准确率等方面均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针对图像匹配制导中异源图像匹配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椭圆对称方向矩的可见光与红外图像配准算法.基于最稳定极值区域提取异源图像中具有尺度和仿射不变特性的椭圆区域,利用聚类分割方法从中自动选取具有异源不变性的同质区域特征,用椭圆对称方向矩描述区域特征边界各方向上的相似程度,通过互相关性指标进行特征匹配,获取匹配特征对,利用匹配矫正策略减少误匹配.实验结果表明:较传统算法,进一步提高了可见光与红外图像关联特征的匹配效率,正确率超过了95%,计算时间缩短了近一半.基本满足图像匹配制导对匹配算法实时性好、匹配正确率高、抗干扰能力强等要求.  相似文献   

4.
一种基于边缘知识的雷达图像匹配定位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低信噪比实孔径雷达图像的特点,选用适于提取多尺度稳定边缘的Canny算子,结合具有视觉非线性的门限准则、Nevatia细化和跟踪准则及Hough变换,提取可靠稳定的边缘特征描述,根据可见光参考图提取与SAR图像共性的稳定边缘特征的知识以及稳定边缘的知识描述,提出一种基于边缘知识的雷达图像与可见光图像匹配定位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可靠地完成雷达图像的匹配定位。  相似文献   

5.
针对低信噪比实孔径雷达图像的特点,选用适于提取多尺度稳定边缘的Canny算子,结合具有视觉非线性的门限准则、Nevatia细化和跟踪准则及Hough变换,提取可靠稳定的边缘特征描述,根据可见光参考图提取与SAR图像共性的稳定边缘特征的知识以及稳定边缘的知识描述,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缘知识的雷达图像与可见光图像匹配定位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可靠地完成雷达图像的匹配定位.  相似文献   

6.
针对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的特性,提出了基于梯度信息和区域互信息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为了提高配准的速度,采用分层配准方法:使用小波分解将原始图像分为两层,在小尺度层上使用梯度信息和PSO方法找到粗配准参数,大尺度层上使用区域互信息和Powell搜索。其中,Powell搜索的初始值为粗配准参数,最终实现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的有效配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配准精度高、速度快、鲁棒性好。  相似文献   

7.
闫胜武  赵向阳  傅涛 《甘肃科技》2012,28(11):12-13,58
针对红外图像中目标图像灰度值的分布特点,提出了一种以基于区域生长法为基础的先提取红外图像中的目标,然后再进行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的方法,并与加权平均等融合方法做了仿真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保留可见光图像高分辨率和纹理细节信息的同时,又突出了红外图像中的目标,并且计算量相对较小,有利于实现图像的实时融合处理.  相似文献   

8.
在大尺度空间中,仍然将整个空间划分上部热烟气层和下部的冷空气层直接进行区域模拟是不合适的。提出了一种将大尺度空间划分若干常规子单元,再在各个子单元中采用上下层区域模拟的方法,并以CFAST4.02为工具,对两种典型的大尺度空间的烟气运动过程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在大尺度空间中,这种多单元区域模拟的方法相比于传统的区域模拟方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方法对过分割未作处理以及边界语义上下文信息不强的缺点,对水陆场景图像进行区域分类,得到描述大尺度地物分布的分类结果.该方法分为3个过程:首先对图像进行纹理特征聚类,得到初始分割结果;然后对分割图像进行区域合并;最后利用边缘密度作为区域的特征,通过对大量样本的统计分析,确定一个经验值作为分类阈值,根据阈值将各个区...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的融合方法对于可见光图像丰富的背景信息不能有效地保留到融合图像的问题,本文结合像素级和特征级融合的优势,提出了一种新的图像融合算法.首先,对来自同一场景配准后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进行NSCT变换;其次,在保留红外图像中目标信息的基础上,出于尽可能比较完善地将可见光的背景信息融入到融合图像的目的,对于低频图像采用基于区域能量比的自适应加权平均的方法;再次,考虑到低频图像和高频方向子带中包含大量的边缘细节信息,本文在Petrovi'c多层级融合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改进,利用低频子带边缘特征的融合以指导高频方向子带系数的融合;最后,通过NSCT逆变换得到融合图像.对多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进行实验,并对融合图像进行主客观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得到的融合图像具有非常好的主观视觉效果和客观量化指标,融合性能显著地优于传统的融合方法.  相似文献   

11.
垃圾邮件制造者为了躲避基于文本的垃圾邮件过滤器的过滤,常常将文字嵌入到图像中,产生了大量的广告垃圾图像.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图像内容的垃圾图像过滤方法.首先提取出图像中的文字区域,再利用广告垃圾图像中的文字区域特征进行广告垃圾图像过滤.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文字区域特征过滤广告垃圾图像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针对快速图像特征区域检测受噪声干扰和尺度空间影响, 导致图像特征区域检测精度较低、 延时较长, 检测结果不可靠的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尺度不变特征变换的快速图像特征区域检测方法. 先通过加权核函数, 加权平滑处理图像中各像素点, 实现图像去噪; 再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图像高斯尺度空间确定图像特征点区域, 删除低对比度像素点和边缘像素点, 快速提取图像特征点, 检测特征点所在区域即为图像特征区域. 仿真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能高效率、高精度地实现快速图像特征区域检测的全面检测.  相似文献   

13.
铜电解槽面红外图像由多类功能区域构成,综合各区域温度特征可有效评估电解状态。但各区域灰度分布复杂,区域间边界模糊,导致功能区域难以分割。为了提高功能区域分割的准确性和鲁棒性,提出超像素混合合并方法。首先,针对小尺度空间,使用区域临界图法,并提出基于灰度空间相关性的合并停止条件,避免过拟合。随后,针对大尺度空间,提取超像素纹理特征进行多类别支持向量机(SVM)训练,完成区域分类。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可以有效分割电解槽红外图像中的功能区域,与活动轮廓方法、Otsu方法相比,在区域完整性方面表现更优。  相似文献   

14.
多模态图像匹配是各领域图像匹配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特征的可重现探测和非线性优化搜索,分别是基于特征和基于区域的多模态图像匹配的瓶颈问题.将灰度图像转换为复数域的梯度图像,提出以复数平方图像实现的2倍梯度差角余弦作为相似性测度,提出FFT梯度相关算法,实现了多模态图像局部匹域的快速匹配,通过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的匹配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目标区域颜色与纹理特征的图像检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目标区域的图像检索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色度直方图完成对图像目标区域的提取;然后以目标区域的纹理特征作为全局图像的特征向量进行图像间相似度的检索。该方法综合利用了图像的颜色及纹理特征,并根据人的视觉习惯以图像目标区域的特征作为图像的检索特征。实验表明,该方法在检索效果和检索效率上都优于利用单一特征或全局特征的检索技术。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分割的图像检索方法:首先用改进的基于一致性分析的空间分割算法对图像进行区域分割,然后提取各区域的视觉特征,再对查询图像和目标图像中各区域的视觉特征进行多对多的匹配,采用最小平均准则和高斯归一化加权求和得到图像间的相似度.通过与基于全局特征的检索结果比较表明,该方法可以产生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基于红外图像在经过小波多尺度分解后各个子空间信息的不同分布以及背景区和目标区在小波变换域内图像能量的不同分布,提出一种基于区域能量特征的红外图像分割方法,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分割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在基于区域的图像检索系统中,图像之间的相似性计算是影响检索结果的关键技术之一。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的图像相似性计算方法,该方法首先按照区域的综合特征(颜色、纹理及位置)、直方图特征值及区域的形状特征分别进行相似度的计算,然后,将各自相似度加权乘积作为两区域的相似度,两幅图像的相似度为各区域最大相似度的平均值。在Corel自然图像库上对提出的方法和实现的系统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大量的实际探测资料证明,冷暖平流常和大尺度的辐合辐散结合在一起。本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这种复合风场的多普勒径向速度特征,同时分析了雨滴下落速度对这些特征的影响,应用数值模拟得到的散度变化图表,从雷达PPI图像中,可以初步定量分析出各高度的辐合(散)值的大小。  相似文献   

20.
大量的实际探测资料证明,冷暖平流常和大尺度的辐合辐散结合在一起.本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这种复合风场的多普勒径向速度特征,同时分析了雨滴下落速度对这些特征的影响,应用数值模拟得到的散度变化图表,从雷达PPI图像中,可以初步定量分析出各高度的辐合(散)值的大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