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在Pt/Al2O3催化剂上,用外循环无梯度反应器研究了异丁醇内扩散对异丁醇完全氧化动力学的影响。用0.45~0.60mm催化剂,反应在动力学区域进行,异丁醇完全氧化的动力学用-0.6级速度方程描述。当催化剂颗粒增大到4mm时,反应受内扩散控制,在内扩散区域异丁醇反应级数变为-0.01级。测定了催化剂有效因子η,其值在0.21~0.61之间。它表明孔扩散阻力严重。在温度恒定时,ηexp值随异丁醇分压的升高而增加。在异丁醇分压固定时,ηexp值随反应温度升高而下降。反应在动力学区域时,异丁醇完全氧化的活化能为26.0kJ/mol,而在内扩散区域时,反应活化能为23.7kJ/mol。  相似文献   

2.
在Pt/aL2o3催化剂上,用外循环无梯度反应器研究了异丁醇内扩散对异丁醇完全氧化动力学的影响。用0.45 ̄0.60mm催化剂,反应在动力学区域进行,异丁醇完全氧化的动力学用-0.6级速度方程描述。当催化剂颗粒增大到4mm时,反应受内扩散控制,在内扩散区域异丁醇反应级数变为-0.01级。测定了催化剂有效因子η,其值在0.21 ̄0.61之间。它表明孔扩散阻力严重。在温度恒定时,ηexp值随异丁醇分压  相似文献   

3.
对Pd/AC催化剂上对苯二甲酸(TA)加氢精制过程中的对羧基苯甲醛(4-CBA)加氢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氢分压、反应温度、催化剂颗粒大小对4-CBA消逝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于0.35 M Pa时,氢分压对4-CBA加氢反应速率的影响很小,而温度和催化剂粒度大小对加氢反应的影响显著。同时,工业条件下的TA加氢精制过程存在着严重的内外扩散。采用幂函数动力学模型方程利用M atlab拟合得到了不同粒度催化剂上的表观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4.
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酯化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催化剂催化酯比反应,结果表明,它比用浓硫酸作催化剂更具优越性,反应酯化率高,温度降低,具有高选择性,副反应少,催化剂可重复使用且不腐蚀设备。同时,对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及浓硫酸做为催化剂时反应的动力学机理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文章研究了以固体超强酸S2O82-/TiO2-Al2O3为催化剂合成乙酸异戊酯的反应,在反应温度分别为94℃﹑100℃及106℃下,测出合成乙酸异戊酯的动力学方程参数,建立了动力学方程式,并与无催化剂时酯化反应的活化能及动力学方程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最佳合成条件为:醇酸摩尔比1.3∶1,催化剂用量1g,带水剂用量10mL。固体超强酸S2O82-/TiO2-Al2O3使反应活化能明显降低,是乙酸异戊酯合成的有效催化剂。  相似文献   

6.
就近年来乙烷氧化脱氢反应制乙烯的研究进展 ,主要针对以 O2 作氧化剂时所使用的催化剂进行了综述 ,包括不同种类催化剂的反应性能及反应工艺条件、动力学和反应机理 .对以 N2 O和 CO2 作氧化剂也作了相应的介绍  相似文献   

7.
用外循环无梯度反应器研究了内扩散对异丁醇完全氧化动力学的影响。当催化剂颗粒在30~40目时反应在动力学区域进行。异丁醇完全氧化的动力学方程服从异丁醇及O_2吸附,CO_2吸附阻碍的L-H模型。当催化剂颗粒增大到4mm时,异丁醇完全氧化发生在内扩散区域。催化剂有效因子在0.47~0.75之间。它表明反应受内扩散控制。内扩散区域的表观活化能为动力学表观活化能及O_2分子扩散活化能之和的一半。用常微分方程的试射法及梯形法标出O_2在催化剂孔内的压力分布。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外消旋仲醇动态动力学拆分的反应原理及金属配合物、酸性沸石催化仲醇消旋化反应的机理,论述了近年来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剂、酸性催化剂与固定化脂肪酶结合,进行仲醇动态动力学拆分反应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对异丁烯、CO和薄荷醇催化羰基合成Validol的本征反应动力学条件(催化剂、异丁烯和薄荷醇浓度,CO分压)进行了研究,确立了反应机理和动力学方程,给出了反应历程和催化剂环圈。  相似文献   

10.
采用固定床反应器,研究了复合载体镍基催化剂上的CO甲烷化反应。在温度为250~440℃,压力为0.1~2.5 MPa,原料气配比(nH2/nCO)为1.0~4.5的情况下,考察了操作条件对复合载体镍基催化剂甲烷化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O转化率、CH4的选择性均随着反应温度、反应压力的升高而增加;当反应温度达到340℃时,CO转化率最高;当nH2/nCO=3.0时,具有较高的CO转化率和CH4的选择性。通过正交法设计实验,测定了甲烷化反应动力学数据。以双曲型动力学方程建立了以各组分逸度表示的CH4和CO2反应动力学模型,并用最大继承法对参数进行估值,获得动力学参数。残差分析及统计检验表明动力学模型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11.
将自主开发的双亚磷酸酯催化剂(HY-A)体系用于丙烯羰基合成制丁醛.在一定反应条件下,得到了与丙烯(C_3H_6)浓度、反应温度和催化剂铑(Rh)质量分数相关的动力学方程.在C_3H_6模试连续反应时,采用动力学方程推算的C_3H_6转化率与试验实际转化率基本一致,验证了动力学方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以4类不同含氮官能团及不同阴离子的离子液体为催化剂,当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摩尔数的5.7%,醇油摩尔比为12,反应温度170℃时研究了三油酸甘油酯与甲醇的酯交换反应动力学.利用Matlab程序,将实验数据拟合,确定反应动力学速率方程,并对不同离子液体催化剂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离子液体催化活性与其含氮官能团结构和阴离子酸强度以及酸量有关.  相似文献   

13.
用H-ZSM-5分子筛作催化剂合成乙酸丁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H-ZSM-5沸石分子筛作催化剂,在釜式反应器内对丁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分子筛的焙烧温度、硅铝比、催化剂用量、反应物摩尔比和反应温度等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醇酸比为1.2,在550℃下焙烧的H-ZSM-5(50)用量为3%,反应温度为120℃时,反应5小时乙酸的转化率大于92%,提出了在无催化剂和以H-ZSM-5为催化剂情况下酯化反应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4.
针对GS-05催化剂在反应温度为570~620℃、系统压力为常压、水烃比(重)为20,1.5,1.3条件下进行了乙苯脱氢制苯乙烯的本征动力学研究,提出了该反应的简化反应网络,求得了各个反应的动力学速度式及有关动力学参数.研究结果表明,GS-05催化剂对乙苯脱氢制苯乙烯具有良好的活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15.
用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反应温度为86、90、95℃,对各种不同牌号的催化剂进行实验考察,求出醋酸正丁酯合成动力学方程参数。建立了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6.
氯化钾催化气化煤的等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KCl作为催化剂,CO2作为气化剂,对3种不同的煤进行了等温常压催化气化动力学研究,发现KCl对这几种煤的气化有着明显的催化作用。根据反应动力学结果,认为此催化气化反应过程本身为一级反应,但受到催化剂的影响,在反应后期会表现为按二级反应进行。针对该情况引入一个描述催化剂影响因素的参数——催化因子建立了动力学模型,模型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最大误差不超过5.4%。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以改性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时的乙酸/正丁醇液相酯化反应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在给定条件下的反应为表观一级反应,124℃时的反应表现速率常数为3.5×10~(-2)min~(-1),且反应为—复杂反应.依据实验结果,提出了固体酸催化剂作用下的液相酯化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在外加水蒸汽时测定裂化催化剂烧碳动力学的实验方法,并建立了实验装置。烧焦实验采用空气脉冲烧焦实验法,热导检测器前设有色谱柱分离反应尾气中的O_2和CO_2,从而排除了O_2对CO_2浓度测定的影响。在水蒸汽分压为0.038MPa、反应温度为630~750℃的条件下测得了两种催化裂化剂再生时烧碳反应动力学,并与无外加水蒸汽时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工业再生条件下水蒸汽对烧碳反应动力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在外加水蒸汽时测定裂化催化剂烧碳动力学的实验方法,并建立了实验装置。烧焦实验采用空气脉冲烧焦实验法,热导检测器前设有色谱柱分离反应尾气中的O2和CO2,从而排除了O2对CO2浓度测定的影响。在水蒸汽分压为0.038MPa、反应温度为630 ̄750℃的条件下测得了两种催化裂化剂再生时烧碳反应动力学,并与无外加水蒸汽时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工业再生条件下水蒸汽对烧碳反应动力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讨论了颗粒催化剂内进行多相催化反应时双组分传质的影响。提出了采用关键组分的简化处理方法。过程内扩散阻力显著时,关键组分的表观反应级数(?)与本征反应级数α的关系为(?)=(α 1)/2,非关键组分的表观反应级效为本征反应级数的一半。用磁钢传动转框反应器,在反应温度90℃、甲醛初始浓度为8—10g/100ml的条件下,对四种不同颗粒直径的催化剂,研究了乙炔和甲醛水溶液在乙炔铜催化剂上合成丁炔二醇的表观动力学。实验结果证实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