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作文教学中,要不断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心他人,细心观察,鼓励他们积累与思考,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以促进他们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范晔 《海峡科学》2009,(9):74-75,81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真实地表达内心对外界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会,然而真实未必就是美的,学生在抒写真情实感的作文中出现一些偏激的、消极的、情绪化的“另类”作文,语文教师要予以重视,并以高度的责任感引导学生树立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与作文教学有机结合,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语文新课标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如何“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且能“表达真情实感”呢?本人进行了体验作文的实践与尝试。  相似文献   

4.
纵观小学语文教学,.最终都落实到“应用”上,即交际和写作这两方面,特别是随着语文考试制度的改革,作文在语文教学中比重日增。写作能力不仅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也直接决定了语文成绩的好坏,因此,所有的语文教师在指导写作上都是不遗余力,但作文始终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相似文献   

5.
作文对于学生而言,之所以是老大难问题,表现有二:一是觉得没什么内容好写;二是不知该怎么写。如何在作文教学中注重发展与创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的任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是新课标对学生语文素养之写作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可是有许多学生读完了高中,乃至大学毕业,接受了十几年的语文教育,写起文章来仍然文不从字不顺。究其原因,答日:作文难,怕作文,从小就被写作文、写日记吓着了。  相似文献   

7.
冯腾飞 《海峡科学》2006,(9):113-114
《新课程标准》中写道:“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由此可见,作文是学生心灵的释放,作文教学是教师用心去开垦每个学生心中的一亩田。这样的作文是个性化作文,这样的作文教学是个性化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语文水平怎样,作文是一个衡量的重要尺度。”可见,作文在语文中的比重之大。然而,由于应试教育思想作祟,当前小学写作教学,尚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作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在此,笔者结合自身对作文教学的认识与感受,谈谈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以及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
快乐学习作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由此可见,作文水平是衡量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尺度。就目前小学生而言,有部分学生希望自己写好作文,获得老师的赞许,同学的羡慕。然而,有部分学生对作文“望而生畏”,每每提到作文,愁眉不展,握着的笔似乎有千斤重。有的即使写了也是语言枯燥,内容贫乏。就那么干干巴巴的几句话,敷衍了事,甚至有的习作文不对题,这样导致学生怕写作文,失去兴趣,为了去除学生习作的畏惧心理,培养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写作有话可说,  相似文献   

10.
在新课标的实践中,我们认识到语文教学不再只是忠实地实施文本计划,被动地传授知识,而是教师、学生共同探索新知的过程,是一种动态的、生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首先必须珍视学生个人的独特感受,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和能力,以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1.
张姝 《科技知识动漫》2010,(10):118-119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将语文课程的功能定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那么低年级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何着手培养呢?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我们借助童话进行启蒙教学。童话以其丰富的幻想、奇特的情节、优美动人的语言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对于以无意注意为主的低年段孩子,童话无疑是培养孩子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兴趣、阅读兴趣和作文兴趣的最佳“诱饵”。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学生语文创新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体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规定:“能具体明白、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作文“难教”,学生“怕学”的现象普遍存在,作文是相当一部分小学教师和学生“心中永远的痛”,执教者为作文教学难而感到棘手。学生对作文有畏难情绪,一听说写作文就头疼,家长对此更是束手无策,于是只好求助于各种各样的辅导资料,导致学生作文抄袭成风。程式化、成人化、泛政治化倾向严重。教与学之间产生了一种严重的不信任感。挫伤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几十年的小学语文教学令我最头痛的莫过于作文,对学生来讲,难于对付的也是写作文,大多数学生不喜欢作文。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就说明作文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对于作文教学这一“老大难”很有必要一起探究。下面就如何上好作文课,变“老大难”为快乐作文。  相似文献   

14.
结合工作实际对初中生如何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谈一些感受:感受生活,在生活中孕育情感;多读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学会观察生活,做一个有心人;学会表达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15.
朗读是阅读方式之一,是积累语言、增强语感、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时下,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存在着机械化的“模板”式或泛读化的“放羊”式状况。这与《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教学理念是相悖的。诚然,把握朗读的价值取向,立足文本的理解,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方能走出朗读指导的阴霾。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育家黄光硕先生说:“学生的语文学得怎么样,作文可以作为衡量的重要尺度。学生的语文过不过关,作文也是一个重要标志。”可见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但是一提起作文,教师摇头,学生叹气,把作文视为语文教学中的“拦路虎”,因为学生普遍感到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针对此,我们进行了“小学生生活化作文”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增强了学生习作的自信心和兴趣。我们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应融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和语文综合性学习之中。以“读”学“写”,以“写”促“读”,读写并重;作文就是口语交际的延续;让学生在读书、写作、调查、研究等多种学习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8.
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语文教学公式化、规范化、数理化是不争的事实,真正的语文教学应回归根本。应当让学生在诵读与知人论世中品鉴诗歌,在灵魂的对话中感悟散文,在燃烧的激情中走进古文。立足“人文”,着眼“素养”,使语文教学由狭隘走向广阔。  相似文献   

19.
“语文素养”作为语文新课标的总目标和核心理念,挤兑了“语文素养”的核心地位。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语文素养”的论争。“语文素养”的论争主要涉及到“语文素养”提出的意义、“语文素养”的内涵和“语文素养”的培养模式等方面。论争的焦点是“语文素养”的科学内涵。论争的根源是过去关于语文教育本质属性是“工具性说”还是“人文说”讨论的继续和深化。  相似文献   

20.
近日重读《中学语文教学》(2005.1)刊载的《“语文素养”模型的冷思考》一文时,突然有所感悟,忍不住想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个话题谈谈个人的一点想法。叶老曾从德育、智育、美育三方面就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做过较全面阐述。语文素养既然包括德智美育的培养即可视同语文教学是对学生全方位的培育,这里“全方位”一域就关涉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全部领域,也就是说语文教学过程中需协调好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生活、学生与个体本身的相互关系,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尚德、明理、开智并践行在生活学习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