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2 毫秒
1.
水深对刺苦草生长和繁殖策略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调查研究西凉湖的刺苦草(V.spinulosa)在不同水深下的生长和繁殖策略,试图弄清是否水位的变化影响刺苦草的繁殖策略,进而影响刺苦草在湖泊中的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水深1.4~2.2 m的范围内,刺苦草有性繁殖体的生物量、有性繁殖体的收获系数和繁殖体个数都随水深的增加而减少.水深2 m以下,随着水深的增加,刺苦草的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逐渐增加;水深超过2 m后,生物量显著减少,刺苦草的有性繁殖受限.随着水位的变化,有性繁殖体的投资比率发生变化,从水深1.4 m的2.77%±0.96%到水深2 m的0.13%±0.22%;而无性分株繁殖方式水深2 m以下没有显著差异.当水深超过2 m时,无性分株数明显减少,约为492株/m2.水深不影响刺苦草的根冠比.  相似文献   

2.
光照对沉水植物刺苦草生活史对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采自江西鄱阳湖的刺苦草冬芽为实验材料,在自然温室中经历了全不遮阳、部分遮阳等4种处理,研究不同遮阳处理产生的光线差异对刺苦草的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方式的资源配制的影响.结果表明,刺苦草的最大叶长、总葡匐茎长和总的叶面积在4种光环境下显著不同(F3,39=10.221,P<0.001;F3,39=12.638,P<0.001;F3,39=73.753,P<0.001).随着遮阳强度的增加,刺苦草的最大叶长、总葡匐茎长和总的叶面积减少,遮蔽强度越大,分配到地下的生物量越多,冠根比率越小;遮阳生境下的刺苦草的有性繁殖受限,无性繁殖形成的分株和冬芽也比自然状态少得多;刺苦草采用回避策略应对光照胁迫.  相似文献   

3.
为弄清水深的变化对苦草冬芽形成的影响情况,在苦草的生长季节和繁殖体形成季节变化水位,设计实验研究苦草如何以无性繁殖的方式应对水位胁迫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刺苦草生长期内,冬芽母体大小和水位变化都显著影响冬芽的形成.在生长期内刺苦草形成的冬芽数量少,水位越低,形成的冬芽数量越少且更小,形成的冬芽平均数量为12~28个;在刺苦草繁殖期内,水位胁迫会加速刺苦草营养的转化,形成更多的冬芽,显著高于在生长期水位波动时的冬芽数,且不受冬芽母体大小的影响,此阶段形成的冬芽平均数量为45~83个.这些结论说明在植物生长季节维持相对稳定的水位生境有利于植物种群的延续,繁殖期水位的波动有利于水生植物无性繁殖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以沉水植物苦草为试验材料,通过实验室水培试验,经过不同浓度磺胺(0.01,0.02,0.05,0.08,0.1mg·L~(-1))处理,研究不同浓度磺胺污染对苦草(Vallisneria natans)叶片生理生长及丙二醛(MDA)、可溶性糖(SS)、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和b含量比值(c_a/c_b)等的影响.结果显示:(1)随着外源磺胺浓度增加,苦草相对生长率降低,叶片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呈降低趋势,叶绿素a含量下降速度大于叶绿素b;c_a/c_b先增大后减小.(2)磺胺胁迫下叶片的丙二醛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变化显著,MDA和SS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总体呈上升趋势.(3)透射电镜观察发现,磺胺胁迫使苦草叶细胞中叶绿体被膜破裂至消失,类囊体膨胀、破损;叶细胞中类囊体呈现出分布不均、出现空腔等.当磺胺浓度为0.01m·L~(-1)时,苦草叶片外观形态结构未表现出受害症状,而叶绿体亚显微结构显示,类囊体开始出现轻微的分布不均现象;当营养液中磺胺浓度为0.02mg·L~(-1)时,叶片出现褐色斑点,叶片边缘呈现枯黄至坏死症状,叶绿体超微结构显示类囊体膨胀、变形至空洞现象,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距离减小至消失.研究结果表明,磺胺胁迫导致苦草叶生理代谢失衡,叶绿素含量下降,叶片亚细胞结构出现不可逆损伤,期望该结果为研究磺胺污染的作用机制及苦草在抗生素污染修复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不同比例硝态氮和尿素氮对苦草的生理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实验室静态模拟试验,研究了富营养状态下(N:4mg/L;P:0.2mg/L)不同比例硝态氮(NO3ˉ-N)和尿素氮(Urea—N)(1:0,2:1,1:1,1:2)对苦草(Vallisneria atans)的生理影响.结果表明,硝态氮和尿素氮比例为1:0,即以硝酸盐为唯一氮源时,苦草的生物量、可溶性总糖含量和硝酸还原酶(Nitrate Reductase,NR)活性明显高于其他处理组和无氮对照组,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低于其他处理组和无氮对照组.随着培养液中尿素含量逐渐升高、N0OˉN:Urea—N比例降低,苦草的生物量、NR活性以及POD活性依次降低,苦草脲酶(Urease)活性逐渐升高,但当NO3ˉN:Urea—N为1:2时,苦草Urease活性受到抑制,明显低于其他比例组和无氮对照组.研究表明,添加一定量的硝态氮(硝态氮和尿素氮比例为1:0,NO3ˉ-N浓度为4mg/L)可以促进苦草的生长,但当尿素含量逐渐增加时会对苦草产生一定的胁迫作用,硝态氮(NO3ˉN)和尿素氮(Urea—N)对苦草产生胁迫影响的阈值比为1:1,此时TN为4mg/L,NCh—N和Urea—N均为2mg/L.  相似文献   

6.
选择河谷内外广泛分布的接骨草为研究对象,探讨河谷特殊生境对植物形态与细胞的影响.(1)河谷内外分布的接骨草除棱数、侧枝数、节数、最长节间长和小叶数目无明显差异外,不孕花数目、小叶长/宽、果实颜色和托叶形状均存在显著差异;(2)河谷内外分布的接骨草上、下表皮细胞形状和垂周壁式样均呈无规则和浅波状,河谷内居群的气孔密度为(37.6±7.47)个/mm2,明显大于河谷外居群的(26.8±5.81)个/mm2,但气孔指数河谷外居群(31.38%)略高于河谷内(29.17%);(3)河谷内外接骨草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实为2n=36,与之前报道的染色体数目不一致.河谷内居群核型公式为2n=36=16m+14sm+2st+4t,河谷外为2n=36=22m +14sm,均属于“2B”型,但核型不对称系数却相差较大,河谷内Ask=67.76%,河谷外Ask=61.97%,表明前者更为进化.  相似文献   

7.
以富营养化底泥为研究对象,从环境微界面的角度出发,采用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常见沉水植物苦草对沉积物间隙水中As(Ⅲ)和As(Ⅴ)的迁移转化影响及环境微界面行为,并评估了苦草对沉积物-水界面中As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苦草增加了沉积物中溶解氧的渗透深度,降低了pH值、有机质(UV254)以及溶解态As、As(Ⅴ)、As(Ⅲ)、溶解态Fe(Ⅱ)和溶解态Mn的质量浓度;3种形态的As(溶解态As、As(Ⅴ)、As(Ⅲ))与溶解态Mn和UV254显著相关,与溶解态Fe(Ⅱ)相关性较差;苦草对As(Ⅲ)的去除效果(69.5%)优于其对As(Ⅴ)的去除效果(64.6%)。  相似文献   

8.
采用硅胶、凝胶柱色谱及制备HPLC对长苞刺蕊草Pogostemon chinensis进行化学分离,根据化合物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长苞刺蕊草乙醇提取物石油醚萃取部分分离得到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Ⅰ)、木栓酮(friedelin,Ⅱ)、广霍香酮(pogostone,Ⅲ),并且它们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以沉水植物较为丰富的洪湖凹沟子作为采样区域,利用水下调制荧光仪研究洪湖常见的2种高耐污、高吸污水鳖科沉水植物黑藻( Hydrilla verticillata( L. f.)Royle)与苦草( vallisneria natans( Lour.)Hara)分别在100 cm及50 cm水深条件下光合作用的差异.结果表明:在100 cm水深条件下,当PAr值稳定为342μmol·m-2·s-1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的ETr值趋近25.10μmol·m-2·s-1,而苦草(vallis-neria natans)的ETr值趋近10.10μmol·m-2·s-1;当PAR渐强时,黑藻在PAr值为219μmol·m-2· s-1时其ETr达到峰值21.76μmol·m-2·s-1,苦草在PAr值为515μmol·m-2·s-1时其ETR达到峰值12.65μmol·m-2·s-1;在50 cm水深条件下,当PAr值稳定为342μmol·m-2·s-1时,黑藻的ETr值趋近26.20μmol·m-2·s-1,而苦草的ETr值趋近11.90μmol·m-2·s-1;当PAr渐强时,黑藻在PAr值为219μmol·m-2·s-1时其ETr达到峰值25.27μmol·m-2·s-1,苦草在PAr值为1042μmol· m-2·s-1时其ETr达到峰值4.80μmol·m-2·s-1.综上所述,在100 cm或50 cm水深条件下,黑藻的光合作用强度皆强于苦草.  相似文献   

10.
氮肥对结缕草种子生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对二年生结缕草种子产量的影响,初步结果表明:结缕草的草高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高,草高与施氮量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线性关系.当氮肥用量为8g/m2时,结缕草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最多,结缕草种子产量也最高,达到761kg/hm2,发芽率为96%.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2,4-二氯苯氧乙酸(2,4-D)和不同浓度的PEG4000、PEG6000、PEG8000和PEG10000对华重楼种子萌发的影响,采用培养皿培养法,用不同浓度的2种激素和4种PEG浸种处理,观察记录了种子萌发率和萌发开始时间(胚根突破种皮所需的天数)、第120 d时胚根长3 cm的种子所占的比例,筛选了促进华重楼种子萌发的最适浸种试剂和浓度.结果表明:500 mg/L GA3,0.5 mg/L 2,4-D,25%(质量比)PEG4000和25%PEG8000浸种能有效打破华重楼种子休眠并促进种子萌发,其中500 mg/L GA3效果最佳.这是国内首次关于华重楼种子萌发条件的全面研究报道.  相似文献   

12.
两种草质藤本杂草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圆叶牵牛(Pharbitis purpurea)和五爪金龙(Ipomoea cairica)是华南地区草质藤本,圆叶牵牛主要通过种子进行有性繁殖,其新鲜种子由于种皮的机械阻碍导致胁迫休眠,经硫酸浸泡处理25-35min才能打破休眠,种子萌发对温度适应性较广,15-40℃之间都能正常萌发,幼苗每天须光照6h以上、温度在25℃以上才能正常生长,开花结实与光照强度和时间有一定关系,每天光照6h以上可提高其结实率,五爪金龙则主要通过茎干扦插进行无性繁,其成熟植株生长速度达8.1-11.9cm/d,无论在光照或荫蔽条件下,无性繁裂世代营养休平均每天生长2.4cm,叶面积每天增加1.4cm^2。  相似文献   

13.
贵州洞穴金线鱼巴一新种及其性状的适应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描记采于贵州省荔波县一洞穴的金线鱼巴属一新种,以其口须特别长而粗命名巨须金线Sinocyclocheilus hugeibarbus Li,Ran et Chen sp.nov.该种头后急剧隆起,外形与广西东兰的高肩金线鱼巴S.altishouderus Li et Lan(1992)相似,但新种侧线鳞多(66(28~31)/(14~16-V)71∶54(14~17)/(9~11-V)58);口须粗长,颌须后伸达胸鳍基,体如鲂形,体长为体高的2.58~2.72(2.64)倍.可明显区别于高肩金线鱼巴S.altishouderus Li et Lan(1992).  相似文献   

14.
对杂交酸模K-1干种子、种子萌发、苗期叶片及叶簇期叶片的耐盐性进行研究,通过测定在不同Na2SO4、NaCl和Na2CO3盐浓度胁迫下其膜透性、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及发芽率等生理指标,对其耐盐性作出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杂交酸模K-1对Na2SO4的耐盐性为0.8%~1.0%,对NaCl的耐盐性为0.47%~0.58%,对Na2CO3的耐盐性为0.3%~0.4%,高于此浓度就会表现出Na2SO4、NaCl和Na2CO3盐胁迫的症状.  相似文献   

15.
中国金线鲃属鱼类二新种记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描记采于云南省乌蒙山主峰地区的寻甸三起三落龙潭、沾益县德泽乡、宣威县西泽乡,以及云南省石林县圭山乡的金线属鱼类2新种,依照采集地山脉名称分别命名为乌蒙山金线SinocyclocheiluswumengshanensisLiMaoetLuSp.nov和圭山金线SinocyclocheilusguishanensisLispnov.新种前者与分布在贵州惠水的多斑金线S.multipunctalus(Pellegrin)(1931)相近,但新种口须特别长,颌须后伸超过鳃盖后缘达胸鳍基,背鳍刺强硬,后缘有锯凿可区别,2种间分子遗传距离为(12.6~13.4)%,表明是2个亲缘关系较远的独立种;新种后者与相邻分布于泸西阿庐古洞的狭孔金线S.angustiporusZhengetXie(1985)相近,但新种体鳞排列规则,口须长可区别,2种的分子遗传距离为4.4%,超过公认的同属鱼种间分子遗传距离的低限1.4%,亦表明是2个独立种.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不同质量分数(0,2%,5%,10%,15%,20%(W/V))的PEG渗透胁迫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种子,研究PEG处理对凤仙花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上述质量分数范围内,凤仙花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以及幼苗的茎长、根长、侧根数及鲜重均随PEG质量分数的增加呈现下降的趋势;当PEG质量分数高于10%时,幼苗体内SOD活性和POD活性降低,而MDA含量增加, 表明凤仙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以及细胞膜受伤害程度随PEG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加重.  相似文献   

17.
描记采于贵州省荔波县一洞穴的金线属一新种,以其口须特别长而粗命名巨须金线SinocyclocheilushugeibarbusLi,RanetChensp.nov.该种头后急剧隆起,外形与广西东兰的高肩金线S.altishouderusLietLan(1992)相似,但新种侧线鳞多(6628~3114~16-V71∶5414~179~11-V58);口须粗长,颌须后伸达胸鳍基,体如鲂形,体长为体高的2.58~2.72(2.64)倍.可明显区别于高肩金线S.altishouderusLietLan(1992).  相似文献   

18.
Na2CO3胁迫对生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生菜(Lactuca sativa L.)种子为材料,采用纸上萌发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Na2CO3对生菜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2 mmol/L的Na2CO3处理对生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等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胚芽长度、胚根长度和胚鲜重等的促进作用不显著。Na2CO3显著抑制生菜种子萌发的浓度为5mmol/L,显著抑制胚生长的浓度为10 mmol/L。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揭示长叶苦竹(Pleioblastus chino var.hisauchii)新造林的生长发育规律,探究不同年龄竹株的秆形特征及不同龄级竹地下茎的鞭根生长情况,为长叶苦竹及其他混生型竹的栽培养护和经营管理提供参考。【方法】调查了南京林业大学溧水白马实验基地长叶苦竹新造林5年时的年龄结构和空间分布,标记整片竹林每株竹子的位置和年龄信息,随机选取3株1~5年生健康无病虫害竹株,测定其地径、株高、枝下高、每节节长和对应的节径等指标。追踪1~5年生竹鞭系,统计鞭段数、鞭节数、岔鞭数、芽数,测量鞭长、鞭径、鞭节长等指标。【结果】随着长叶苦竹新造林的更新,前4年新龄竹株数呈递增趋势。地径、株高和枝下高随竹龄的增长均呈递减趋势,且不同年龄竹株的地径和株高、枝下高和株高均存在线性正相关关系。竹秆每节节径由基部到梢部呈递减趋势,且每节节长和对应的节径存在线性正相关关系。新龄竹每节节径、每节节长、平均节径和平均节长均大于老龄竹。鞭径、总鞭长、鞭段数和芽数随竹龄的增长呈递减趋势。鞭长、鞭节长、岔鞭数和笋芽数随竹龄的增长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在造林第4年时达到最高。【结论】长叶苦竹新造林的年龄结构呈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