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单波束回声测深系统在水深测量领域中应用广泛。仪器测深时,由于换能器发射波束存在一定开角,导致测深信号出现波束角效应,使测深值具有一定误差,引起海底地形失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针对海底地形变化过程中过渡段与非过渡段的波束角效应自动改正方法,实现对失真地形的改正。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明显改正受波束角效应影响的海底特殊地形,自动对实测地形特征进行判断并将改正后地形进行有效衔接,在某些地形变化明显的海底,测深误差的减小值可达62%~77%,对于提高特殊地形的测深数据精度和可靠性,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为了揭示多波束测深系统波束宽度对水深点垂直不确定度和水平不确定度的影响,采用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的方法,证明了波束宽度对不确定度的作用随波束倾斜角度的增加而增大;给出了波束宽度导致的垂直和水平误差计算模型,提出了波束宽度效应改正模型。该成果为准确计算水深点不确定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压缩海量多波束测深数据,提出了一种利用三维D-P 算法进行多波束测深数据抽稀的方法。首先对三维D-P 算法中首基面的确定进行改进,使得算法运行效率提高数十倍,然后利用该算法对中国北部某海域的多波束测深数据进行数据抽稀的实验和验证,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抽取海底地形的特征点信息,适用于多波束测深数据的抽稀。该方法符合多波束测深系统的面测量模式,实现了三维空间下的具有全局性特点的数据抽稀,其渐进式数据选取方式,可以为建立海底地貌LOD(细节层次模型)提供不同精度要求的抽稀数据,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多波束声呐系统在水下地形测量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多波束声呐系统的原理、数据处理方法,并以传统的扫床方式对多波束测深系统的质量的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在水深30m的情况下,通过3~4次的反复扫测完全能够达到测点间距为3.6cm,这样的测点密度完全能够检测到水下细小的礁石,能够非常详细地反映施工区域水下地形情况。且多波束测深系统的测量数据在施测过程中就可以实时显示水下区域的地形情况,测量数据不仅可以制作平面的地形图,还可以制作三维模型,展示的效果直观丰富。  相似文献   

5.
该文基于笔者从事多波束测深的相关工作经验,以多波束测深系统在海洋航道测量应用为研究对象,论文首先探讨了多波束测深系统的组成,进而以多波束测深系统用于航道管理为任务背景,详细研究分析了多波束测深系统测量应用流程和监测结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对多波束测深系统在航道疏浚工程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对多波束测深系统的构成进行了论述;其次,对多波束侧深系统不同部分的安装问题进行了概述;再次,探讨了多波束测深系统在航道疏浚工程中的测量问题;最后,详细分析了多波束测深系统在航道疏浚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笔者从事海洋测绘的相关工作经验,以多波束测深系统在海洋航道测量应用为研究对象,论文首先探讨了多波束测深系统的组成,进而以多波束测深系统用于航道管理为任务背景,详细研究分析了多波束测深系统测量应用流程和监测结果。  相似文献   

8.
林道洪 《广东科技》2012,21(17):127-128
阐述了航道疏浚工程扫浅阶段如何提高多波束水深测量精度和效率的必要性,分析了多波束测深系统的误差来源,相对应的改进措施,为疏浚工程的最终质量可靠性提供了分析的依据和必要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该文基于笔者从事海洋测绘的相关工作经验,以多波束测深系统在海洋航道测量应用为研究对象,论文首先探讨了多波束测深系统的组成,进而以多波束测深系统用于航道管理为任务背景,详细研究分析了多波束测深系统测量应用流程和监测结果。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海道测量的发展和多波束测深系统的工作原理,重点阐述了多波束测深系统在浅点加密测量中的使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克里金的水深插值模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河道及近海区域的水动力计算和工程规划,水深的确定和地形的模拟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对于某些水域,只存在离散的水深值,则可用Kriging方法对离散值进行插值。因此,将水深作为区域化变量,根据普通Kriging插值方法,选定不同的模型进行比较,包括高斯模型,球面模型,五球模型,孔洞模型以及指数模型。依据渤海湾的250个水深值,并借助Arc GIS软件进行模型参数分析。结果显示球面模型的精度最高,表明在水深插值中运用球面模型具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刘玉增  欧阳甜子 《科技信息》2012,(35):78-79,109
楚雄盆地地表高程变化剧烈,地表条件变化明显,工区地形起伏变化很大,静校正问题异常严重。层析静校正是一种非线性模型反演技术,它利用地震初至波的走时和射线路径反演介质速度场。这项技术不受地表及近地表结构纵横向变化的约束,使用的是地震初至波的到达时间,得到的结果是地下不同深度的速度值,更加符合低速带速度并非严格成层的实际情况。本文将层析静校正与野外静校正和折射静校正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了层析静校正方法在楚雄盆地探区攻关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复杂地形条件下气候变量空间分布分析方案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分析气候变更的空间分布,本文以高斯权重插值法为基础,设计了一个考虑地形因子的改进方案,结合Barnes订正法,给出了相应的误差订正方案和逐步订正方案并得到面温度场。分析表明,这是一种简明、精度较高且与地形吻合较好的复杂地形条件下温度空间分析方案。同时,本文提出将参与插值的要素统一到同一高度并考虑地形特点以消除地形影响的降水空间分析方案,也有较好的效果;本文还研究不同空间分辩率时气候要素的空间分析结果,表明研究长江流域水文过程采用4Km分辨率为宜。  相似文献   

14.
 在VC 环境下,使用C 语言实现了基于四叉树网格的2.5D 直流电阻率法有限元数值模拟程序。3 个典型模型的算例被用来证明四叉树网格方案适合于复杂地电模型的数值模拟:分别使用四叉树网格和等距全网格对水平两层模型进行了计算。后一方案与前一方案相比,在数值模拟精度上没有明显的差别,而使用的网格数却有大幅度的减少;计算了覆盖层下倾斜高阻板状体模型,高阻板状体的形态、埋深清晰地显示在偶极-偶极视电阻率断面图上;仿真了中间梯度法测量2D 地形下埋藏直立高阻板状体的情形,利用比较法对计算结果进行地形改正后,高阻体的埋深被计算出来。  相似文献   

15.
在某一特定的重力勘探区,用统一的校正密度来作地改是不合理的.作者将新兴的几何学——分形分析理论引入重力勘探领域,把布格异常分形维最小的校正密度作为最佳校正密度.在此基础上,对东川矿区重力数据进行了处理,获得了本区的分区布格校正密度,并对其进行了三角面高精度的地形改正,得到了该区较为可靠的重力异常,使其地质意义更加明确.  相似文献   

16.
为了充分利用GPS观测数据中的高程信息,提高山区GPS大地高转换为正常高的精度,利用国内外最新的重力场模型和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采用移去-拟合-恢复方法进行GPS高程转换,并与三等水准实测高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利用高精度的地球重力场模型,可将GPS高程转换的精度提高50%左右。地形改正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GPS高程转换的精度,地形对高程异常的影响与地形起伏程度和拟合点间高差有关。对于几何水准难以施测的山区利用GPS观测信息确定高精度海拔高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山洪泥石流灾害二维数值模拟中,由地形陡峭、水流量急速变化造成的计算数值不稳定甚至计算发散而得不到结果的问题,提出基于leap-frog有限差分格式的网格流出修正法。该方法通过对网格流出率进行循环修正,确保整个计算过程中的质量守恒,提高数值计算的稳定性。在局部溃坝模型下,将网格流出修正法与隐式交替方向算法进行质量守恒对比,模拟结果表明,网格流出修正法能够确保陡峭地形与动边界条件下的模拟精度与数值计算稳定性。基于网格流出修正法,对2010年发生在甘肃省舟曲县的特大山洪灾害过程进行模拟分析,模拟结果与灾后遥测估计值的对比表明,洪水演进时间、速度及流动深的偏差均在±5%以内,演进路径一致性良好。  相似文献   

18.
平原区河网水流计算校正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平原河网水流计算的精度,针对其中交错相连的复杂河网水流运动以及测点又相对较少的情况,提出以环状河网节点水位三级解法为基础、河段方程系数为载体的平原河网校正模型.将观测位置上的模型系统误差校正信息由测点向河网其他断面传播,修正相邻河道断面的水位、流量预报值.选择长江澄通段河网进行实例分析,选用2004年9月的水文资料进行演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有效地传播误差修正量,对提高河网水流预报精度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9.
提出一种无需异源数据支持就能有效消除山区地形影响的地形调节植被指数(TAVI).以Landsat TM影像为数据源,采用TAVI进行复杂地形山区植被覆盖度遥感监测;并选择典型样区进行植被指数与太阳入射角余弦值cosi回归分析、比较,定量验证地形调节植被指数抗地形影响的效果.结果表明,TAVI与cosi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斜率仅为0.01,相关系数只有0.01,TAVI获得预期的抗地形影响的效果;利用TAVI反演的植被覆盖度空间分布呈面状展开,没有出现地形纹理状的分布形态,获得了满意的抗地形影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运用经典的线性兴波理论对浅水船舶兴波阻力特性进行了研究.针对浅水柯钦函数与深水柯钦函数之间存在的不相容性,通过引入深度影响因子来描述水深对浅水波阻的影响,重新定义了浅水柯钦函数,得到浅水线性波阻的一个新的表达式.借助量级分析和近似处理,导出了简化浅水柯钦函数和相应的浅水线性波阻公式.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对浅水波阻特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合理地解释了若干实际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