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过实验研究提供了R125与6种HFC、HC制冷剂混合物的爆炸极限变化曲线图.建立了混合工质爆炸极限与临界抑爆浓度的计算模型;与爆炸极限曲线图相结合,对含有不可燃组元混合工质的爆炸极限进行较为准确的估算.结果可作为评价所研究混合工质的可燃性或指导爆炸极限测试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爆炸极限实验系统研制及二甲醚/HFC125的可燃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ASTM E681-04及ANSI/ASHRAE Standard 34-2007标准,建立了一套全自动可燃性气体爆炸极限实验系统.该系统实际配气比例与设定比例的误差不超过±0.1%,配气比例的不确定度小于0.5%.对几种常见制冷剂的爆炸极限进行了测试,验证了系统的准确性.对二甲醚/HFC125混合气体的爆炸极限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加入HFC125后二甲醚的可燃性范围减小,当HFC125与二甲醚的体积比为4.6时达到临界抑爆点,但HFC125含量较低时对二甲醚的阻燃作用不明显.该测试结果为将二甲醚作为一种环保型制冷剂进行推广应用提供了安全参考.  相似文献   

3.
注空气采油油井产出气体燃爆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注空气采油工艺过程中存在产出气爆炸等安全问题,在分析产出气-空气混合物爆炸体积分数极限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Le Chatlier公式和图版计算混合物的爆炸体积分数极限,估算临界氧含量,采用圆柱状爆炸容器,在20~90 ℃、0.2~1.2 MPa下对产出气-空气混合物进行燃爆特性试验,确定爆炸体积分数极限范围、临界氧含量及爆炸区域,制定油井氧含量的安全标准.结果表明:可燃产出气的爆炸体积分数极限和临界氧含量受温度、压力、氧含量、点火能量、位置和惰性气体等因素的影响;爆炸范围随温度、压力和氧含量的升高而变宽,危险性增大;临界氧含量随温度、压力的升高而降低;高温高压模拟工况条件下,爆炸范围和氧含量随惰性气体体积分数的增加迅速减小,惰性气体体积分数和氧含量对爆炸体积分数下限影响较小,而对体积分数上限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4.
为评估煤制油过程的某种中间产物(A油品)可燃蒸气的爆炸危险性,采用易燃范围试验装置(FRTA)爆炸极限测试仪测试研究其在不同温度、不同N_2含量下的爆炸下限,并分析两者对油品蒸气爆炸下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初始温度为30,60,90,120和140℃时,油品蒸气的爆炸下限与初始温度之间呈非线性关系,且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初始温度高于120℃后,其爆炸下限变化趋势幅度均减小。在同一温度、不同N_2含量下,一定范围内油品蒸气爆炸下限随着N_2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不同温度、不同N_2含量下,油品蒸气爆炸下限的改变因受到温度和N_2的双重作用,爆炸下限变化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建立一维等面积两相喷射器热力学模型,改进传统的二级压缩系统,提出一种喷射器增压的二级压缩制冷系统.以R1234yf为制冷剂,采用能量分析模型,研究不同设计工况下喷射器的性能.结果表明:当蒸发温度升高时,系统的性能系数(COP)和喷射系数增大,喷射器升压比减小;当冷凝温度升高时,COP和喷射系数减小,喷射器升压比增大;当蒸发温度为0 ℃,冷凝温度为50 ℃时,COP随着中间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且存在一个最优中间温度,系统性能提高率可达10%以上.  相似文献   

6.
对HFC134a/HC600a/矿物油/纳米添加剂体系应用于冰箱的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和分析.首先,测定了应用HFC134a/HC600a/矿物油体系的冰箱在不同的充灌量条件下压缩机的吸、排气温度,蒸发温度,压缩机机壳温度,冷却速度,耗电量等指标.然后,在体系中添加了Fe3O4纳米添加剂后进行同样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冰箱的冷却速度和耗电量均有一个最佳值;最大冷却速度和最小耗电量分别对应的制冷剂最佳充灌量不是同一个值;在相同条件下,添加纳米粒子后,压缩机机壳的温度约下降2.2℃,吸气温度变化不大,排气温度约降低3.5℃,蒸发器平均温度约降低0.3℃,冷却时间约缩短148 S,同时耗电量略有减小,说明纳米粒子在强化传热和改善润滑性能等方面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自主设计的可燃气体爆炸极限测试装置为主线,介绍了常用爆炸极限测试装置的特点,分析了自主设计的可燃气体爆炸极限测试装置的优缺点,为爆炸极限的测试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测试方法及装置。通过对甲烷爆炸试验的研究,实现甲烷爆炸压力的实验值与文献值的标定,修正了系统的误差。  相似文献   

8.
爆炸极限是重要的危险性参数.常温下爆炸极限数据已很充足,非常温下爆炸极限数据却很罕见.本文用约20升的爆炸容器,在25℃~210℃范围内测定了无水乙醇、80%乙醇、60%乙醇、40%乙醇等醇水体系的LEL和UEL值,常温下所测数据与文献值相同.  相似文献   

9.
建立一维喷射热泵(EHPC)系统热力学模型,以R245fa为制冷剂,采用能量分析和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分析设计工况的变化对喷射器及系统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当发生温度升高时,喷射系数及系统热效率(COP_h)增大,效率降低;当蒸发温度升高时,喷射系数和COP_h,效率均增大;当冷凝温度升高时,喷射系数和COP_h减小,效率升高;该系统适宜的工作范围为蒸发温度-15℃以上、冷凝温度45℃以下.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实验研究的方法,将自然冷源引入冷藏陈列柜中,在风幕送风速度为1.2 m/s,室外湿度40%RH,室内温湿度为25℃、60%RH的工况下,研究食品包温度随自然冷源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自然冷源陈列柜可以保证食品的贮藏温度,每层搁架食品包温度变化趋于一致;随着自然冷源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当自然冷源温度低于0℃时,自然冷源和回风联合循环;当自然冷源温度处于0~3℃范围内时,完全利用自冷冷源供冷;当自然冷源温度高于3℃时,完全利用陈列柜制冷系统供冷。  相似文献   

11.
 在注空气采油生产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可燃油蒸气的爆炸问题。本文借助AutoReaGas气体爆炸模拟软件对注空气管内原油蒸气在高压状态(30MPa)不同初始温度下发生爆炸的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爆炸产生的超压可达450MPa,温度可达2400K,会对油管和井口采气树等设施造成严重破坏;管内爆炸超压值与初始温度关系密切,在爆炸冲击波与反射波未叠加前,初始温度升高会导致爆炸超压的下降,在叠加区域内爆炸初始温度升高会导致爆炸超压的明显升高,750m远处压力基本不再变化;初始温度对爆炸温度影响甚微,初始压力为30MPa时,无论初始温度多大管内温度在距井口600m以后都恢复到初始温度。分析可知,爆炸只会造成充气区域及其附近管段内压力和温度急剧升高,对远场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利用自主开发的实验装置,测定了20,60,100,150,200℃及常压,100,200和300 kPa初始条件下煤层气(CBM)的爆炸极限值.结果表明,随初始温度和压力的增加,爆炸极限上限变大,下限变小,爆炸极限范围变大,危险性增加;初始温度和压力对爆炸极限上限的影响大于对爆炸极限下限的影响.研究结论为CBM开发使用过程安全工艺参数的确定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HFC二元混合物表面张力关联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氢氟烃 (HFC)混合物作为长期性的制冷剂替代物 ,其表面张力数据对于制冷空调设备的设计计算十分重要。该文综合国际上现有的混合物表面张力的实验数据 ,给出了HFC二元混合物统一形式的表面张力关联式 ,可以在广阔的温度范围内高精度地再现实验数据 ,还能精确计算相关纯工质的表面张力。与现有的混合物关联式进行了比较分析。该文所提供的表面张力关联式的计算精度可满足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4.
设计了可燃性气体的爆炸极限测定装置,通过测定其安全性和准确性均符合本实验要求。空气与原油在油藏温度和一定压力下,低温氧化后得到CO、CH4、CO2等气体,根据该产出气的组成配制模拟混合气体,研究其爆炸情况,通过人工配制,对原油低温氧化后产出气中各组分比例进行调节,研究测定了不同压力和温度条件下的被测气体爆炸极限以及最高允许氧含量。结果表明:按照产出气组分比例配制的混合气体,不会在油藏条件下发生爆炸;爆炸极限和最高允许氧含量随温度和压力条件改变而改变,高温低压条件易使混合气体发生爆炸,而低温高压条件混合气体不易发生爆炸;二氧化碳对混合气体的爆炸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新型部分自复叠热泵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型部分自复叠热泵,通过调节复叠率,该热泵可以控制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在安全温度(120℃)以内,并且把水加热到生活用热水所要求的温度(55℃),同时使热泵达到最高的能效比(COP).采用Matlab调用NIST制冷剂物性数据库Refprop 7.1编程对该热泵进行理论计算,分析了压缩机排气温度和热泵COP的影响因素,确定了最佳运行状态.理论计算结果表明:采用该新型部分自复叠热泵,可使压缩机排气温度下降30℃左右,当工质R22质量分数为0.28、冷凝器出口温度为55℃时,调节复叠率为0.717,可使压缩机排气温度降低至120℃,系统COP达到2.214.  相似文献   

16.
瓦斯是煤矿持有的呵燃、可爆性气体,瓦斯爆炸是煤矿最严重的灾害性事故.近几年,我国煤矿瓦斯爆炸重特大事故频频发生,煤矿井下安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实践表明,确定爆炸性气体的爆炸极限,对防止该类事故是非常重要的.选择爆炸性混合气体CH4+2O2,用各种适用的方法计算其爆炸极限并对不同浓度瓦斯的反应热力学温度进行了计算,期望为减少或防止煤炭工业生产中爆炸事故的发生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当工业控制中涉及到可燃性气体的检测和控制时,做了各项防爆措施之后,如何准确地获取可燃性气体的浓度值,是整个系统成败的关键。文中从硬件和软件两个角度介绍了笔者开发的十六点可燃性气体状态监测系统中数据获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采用对照法、设置单一变量,用多组平行对威海市金海滩中的束生刚毛藻进行了有关海水温度、盐度、酸碱度以及附着基实验的初步研究工作,得出了有关生态因子对束生刚毛藻的影响。束生刚毛藻对主要生态因子的适应范围:海水温度10-30℃、盐度10-55和pH6-9;最适范围:海水温度15-25℃、盐度20-45和pH7-8。束生刚毛藻附着力很强,只要是不光滑的附着基上均可生长此藻。此项实验为威海养殖业中的束生刚毛藻的研究和去除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温汤浸种是一种物理的消毒方法,即借助一定温度在恒温或变温的条件下,杀死潜伏或沾附在种子内外的病菌。通过对不同温度梯度下不同时间处理与三七出苗率关系的研究,明确适当的高温处理对三七的发芽无不良影响。在30~40℃,浸种时间在25 min以内,其出苗率均在91%以上。采取人工接种病原后进行温汤处理表明,除30℃/5~10 min的处理防效较差外,各处理防效均在75%以上。综合出苗率、对种腐控制效果及安全生产等多因素考虑,建议生产上进行温汤浸种时,水温控制在35~40℃,浸种时间15~20 min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