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朱莺 《科技信息》2010,(12):I0138-I0138
十九世纪英国女性文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本文从历史和文学的角度分析十九世纪英国女性文学发展的背景,并指出其对后世文学的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文学世家与女性文学是明清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现象。其一,文学世家孕育了女性作家。其二,文学世家间的联姻更进一步成就了女性文学。这些也是文学世家区别于文学流派而明显具有家族文化的特征之所在。其三,社会文化生态环境是文学世家与女性文学得以发展的重要因素,这种社会文化生态环境表现为文学创作和理论关注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随着20世纪英国女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的全面提高,英国女性主义作家通过文学方式不断表达新的女性主义思想,塑造新的女性形象.根据她们的关注视角和创作主题,20世纪英国女性文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演进阶段,即20世纪初期在社会政治权利的基本层面上追求女性独立;中期阶段则深入到女性精神自由与人格独立的本质层面;在后期阶段则探索两性的二元对立统一.  相似文献   

4.
平安时代是日本文学文化活动最为兴盛的时期,这一时期女性作家的活跃则成为日本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一个罕见的现象。日本平安时代女性文学的主要作品及其特征,应从日本平安时代的摄关政治与女性文学之间的关系入手,在政治、文化和文学形式三个方面,研究日本平安时代女性文学的成因。  相似文献   

5.
姜柏龄 《科技信息》2013,(18):204-204
十九世纪英语文学的特点是以批判现实主义小说为主的文学。由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以及英国工业革命的成功,英国达到了历史上的全盛时期。英国国力空前巨大,但这也造成了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日益突出。这一时期文学主流是批判现实主义小说,也是整个欧洲现实主义的繁荣时期。  相似文献   

6.
女性文学与女性主义文学及其批评之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试图对女性文学研究中一些重要理论范畴 ,如女性文学与女性主义文学概念之界定 ,女性文学批评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内涵之联系与区分 ,做一理论探索和辨析。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的女性文学,是以它的女性作家群体脱颖而出,强烈的女性意识的创作蔚然成势而崛起于文坛的。女性文学的性别色彩、独特价值和意义,不仅揭示了父权文化重压下女性艰难的生存状态,展示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而且也扩大了整个文学(特别是小说)的创作范围,带着它的女性的灵性、对  相似文献   

8.
由于社会、民族、文化等方面的不同,中英两国的女性文学有着相同的发展历程、表现主题,但又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9.
西方女性文学与女性自我意识是相辅相成的,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催生了女性文学的发端与发展,而女性文学则加速了西方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与表达。女性文学代表西方女性开始摆脱父权制文化和男性话语的束缚,逐步形成和构建起女性自己的文学空间。从西方女性文学和女性自我意识的内在联系、西方女性文学对女性自我意识的独特表达方式等方面,对新时代女性自我意识和女性文学发展趋势进行动态评析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0.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一直备受关注,对社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回顾近20年来的女性文学发展历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找回失落的女性”,“寻求女性新定位”,“建构女性内心世界”。女性文学写作方式有欲望化写作、超性别写作、个人化写作、颠覆化写作等。这些发展历程和写作方式是社会精神生活的折射、个人意识的宣泄和对社会现实的回避及个人独立自由的反映。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但当下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在框架建构上仍是以男性创作为主,有意或无意地排挤了女作家与女性作品,这不仅遮蔽了古代文学的原貌,而且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相似文献   

12.
通过林白《一个人的战争》的文本分析 ,揭示女性文学由“五·四”时期发展到 2 0世纪 90年代之后出现的一些偏差———由于缺乏真正的个体人格独立和人道主义的大背景 ,被误置为一种消解女性 ,最终消解个性的文学 ,由此落入传统的男权文化的陷阱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上海图书馆和英国国家图书馆的文献保障服务,指出了各自的优势所在及我国的差距,提出了改善国内图书馆界文献保障服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英国文学与夏目漱石的文学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目漱石在成为专业作家前,是英国文学研究者。他在伦敦留学两年的最大收获,是确立了“自我本位”的思想。英国文学同中国古典文学一样,对夏目漱石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基于米歇尔.福柯关于空间与权力不可分割的理论,本论文认为无论就社会文化习俗还是就儿童文学文本而言,在英国家庭中家长尤其是父亲对于儿童的权力控制是一个客观的空间政治现实。尽管英国儿童文学中不断重复的关于完美家庭的描写刻意消解这一现实,但在完美家庭中权力架构仍然存在。本论文通过细读大量第一手文本,试图剖析其中以完美家庭为蓝本的空间政治的主要形态并阐明其意识形态内涵。  相似文献   

16.
端木蕻良的创作参与了凝练民族风格的文学现代化进程。从科尔沁草原的文化养成、个性人物与地方特色以及对待草原的复杂情感几方面进行了论述。认为端木蕻良的文学创作使草原这一承载着独特地域与民族文化特色的文学对象正式进入中国现代文学的关注视野,以一种乡土文学的缩影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率先发声。  相似文献   

17.
从存在主义的角度解读了当代英美文学。分析了存在主义的产生及其对当代英美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网络传媒对文学最明显的影响之一是在网络传媒与文学的交叉中产生新的文化样式——网络文学,造成文学载体和传播方式的革命。与传统的纸质文学相比,网络文学传播表现出流行性、超文本性、多媒体化和互动性四方面的特质。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进入现代社会,严谨的儒家家庭伦理因其封建专制性而遭到新文化的抨击。在这种文化转型的大背景下,中国现代女作家以个体本位和个性意识为基础,站在女性立场上观照儒家家庭伦理文化。她们通过大量家庭矛盾的揭示和女性悲剧的描写,对儒家家庭伦理文化的弊端进行了较为理性的价值批判,为女性摆脱旧家庭的禁锢从而获得“人”的自主意识,为建立“以人为本”的现代家庭伦理文化观,做出了有价值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论基督教《圣经》对英美文学作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作品,为英美文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所以,《圣经》对英美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