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研究不同乡土牧草材料的苗期植株的抗旱性差异,对筛选干旱区高抗性乡土牧草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以6份乡土披碱草属(Elymus L.)牧草的苗期植株为研究材料,进行连续干旱胁迫试验,并测定第0 d、5 d、10 d的脯氨酸、丙二醛(MDA)、叶绿素含量及细胞膜透性,最后运用隶属函数法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干旱的持续,6份实验材料叶绿素的含量显著性降低(P<0.05);丙二醛、脯氨酸、细胞膜含量或透性呈显著性增加趋势(P <0.05)。综合评定抗旱性强弱的顺序为: 圆柱披碱草>老芒麦>垂穗披碱草>麦宾草>披碱草>短芒老芒麦。  相似文献   

2.
披碱草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藏高原草地优质牧草-短芒披碱草为材料,通过对该植株再生条件的优化,获得了适宜短芒披碱草愈伤组织再生的外植体材料和基本培养基,建立了短芒披碱草愈伤组织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3.
以5种园林地被植物迷迭香、千层金、薰衣草、紫柳和栀子花作为材料,通过盆栽控水试验,研究不同干旱胁迫水平对植物相对含水量、叶绿素总量、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含量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度胁迫处理下,紫柳的相对含水量下降率最大,迷迭香的叶绿素总量下降率最大,紫柳的可溶性糖含量变化率最大,薰衣草的丙二醛含量变化率最大,迷迭香的脯氨酸含量变化率最大;运用主成分分析5种植物干旱情况影响最大的生理指标是:丙二醛和游离脯氨酸;运用隶属函数法对抗旱能力进行综合评定,得出5种园林地被植物抗旱性从大到小的顺序为:千层金、栀子花、薰衣草、迷迭香、紫柳.  相似文献   

4.
六种裸燕麦品种苗期抗旱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连续干旱法,每隔4天取裸燕麦苗期叶片测定其生理生化指标,综合比较其抗旱性能。结果表明,随干旱胁迫时间延长,其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则呈增加趋势。根据指标分析,综合得出6种裸燕麦品种的抗旱性为:马营莜麦、定莜1号相对抗旱,青永久887、NEON中度抗旱,内蒙莜麦和青永久747的抗旱性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5.
移栽成活的10种贵州乡土蕨类植物在4个土壤水分梯度下处理30天后,测定植株生长(叶片相对数、幼叶萌发率和幼叶成活率)和叶片生理指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游离态脯氨酸含量和丙二醛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干旱显著降低蕨类植物叶片相对数、幼叶萌发率和幼叶成活率,显著降低叶绿素含量,增加叶片可溶性糖、游离态脯氨酸含量和丙二醛含量。10种蕨中,耐旱种为巢蕨、刺齿贯众和庐山石韦,不耐旱种为蟹爪盾蕨、光石韦和大瓦韦。干旱条件下(特别是重度干旱)蕨类植物耐旱性选择的适宜指标为叶片相对数、叶绿素含量降幅和丙二醛含量增幅。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研究壳寡糖(chitooligosaccharide,COS)对干旱胁迫下‘凤丹’植株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明确其对‘凤丹’抗旱性的调控作用,为‘凤丹’苗期培育过程中的环境选择及抗旱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两年生油用牡丹‘凤丹’(Paeonia ostii ‘Feng Dan’)盆栽苗为试材,以5个质量浓度(0、20、40、60、80 mg/L)的COS溶液进行喷施,测定不同干旱胁迫下(即断水后第7、9、11、13、15天)‘凤丹’幼苗的生长生理指标。【结果】干旱胁迫下喷施COS能促进‘凤丹’幼苗生长,提高叶片相对含水量、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提高抗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降低丙二醛和过氧化氢含量。【结论】喷施40 mg/L COS能显著缓解干旱胁迫对‘凤丹’幼苗造成的伤害(P<0.05),增强植株对干旱胁迫的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干旱胁迫条件下,经20~100mg/L乙烯利处理的玉米幼苗的存活率增加,同时处理后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和水势均增加,脯氨酸含量上升,SOD,POD活性增高,细胞的相对电导率降低.结果表明乙烯能提高玉米幼苗抗旱性,而乙烯提高玉米幼苗抗旱性的生理基础可能是通过脯氨酸,SOD,POD的抗氧化作用保护细胞膜免受破坏或减少破坏而提高抗旱性.  相似文献   

8.
刘霞 《枣庄师专学报》2008,25(2):98-101
用Na2CO3处理蚕豆幼苗,处理浓度为25,50,75,100mmol/L,胁迫6天后取样,测定植株鲜干重、肉质化程度、细胞膜透性、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Na2CO3促进了蚕豆幼苗鲜干重、肉质化程度、叶绿素含量的增加,100mmol/LNa2CO3处理明显抑制了蚕豆幼苗的生长.Na2CO3浓度超过75mmol/L时,蚕豆幼苗MDA含量急剧上升,质膜透性也明显增加,脯氨酸含量增加明显.  相似文献   

9.
采用棚栽对照试验,对一种转基因玉米(36Ba3C42-1-3)及其受体在大喇叭口期进行了耐旱性鉴定。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后,受试植株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以及胁迫结束后花粉活力降低,细胞膜损伤程度增大;MDA积累量、脯氨酸含量、SOD活性升高;在上述指标中,除叶绿素含量变化表现出无显著性差异外,转基因植株均比受体植株表现出更好的耐受性。研究结果提示该转基因植株比受体植株具有更好的耐旱性。
  相似文献   

10.
用油菜内酯喷施玉米幼苗叶片,在干旱条件下,对叶片的生理特性及植株的形态特征有明显的调节作用。与清水喷施对比,经油菜素内酯处理的玉米幼苗脯氨酸含量增加,细胞膜系统完整性良好,叶绿素含量增大,相对含水量提高,株高和叶面积增加,从而提高了幼苗的抗旱性。而在用油菜素内酯处理的几个浓度中,0.1ppm的油菜素内酯对提高玉米的抗旱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油菜素内酯对玉米幼苗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用油菜内酯喷施玉米幼苗叶片,在干旱条件下,对叶片的生理特性及植株的形态特征有明显的调节作用。与清水喷施对比,经油菜素内酯处理的玉米幼苗脯氨酸含量增加,细胞膜系统完整性良好,叶绿素含量增大,相对含水量提高,株高和叶面积增加,从而提高了幼苗的抗旱性。而在用油菜素内酯处理的几个浓度中,0.1ppm的油菜素内酯对提高玉米的抗旱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实验采用聚乙二醇6000(PEG6000)在室内模拟干旱条件,研究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多花胡枝子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旨在探求其在沙质条件下的生存能力.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强,电导率和丙二醛(MDA)明显增加,而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叶片相对含水量均呈显著下降趋势.以30%PEG6000处理对多花胡枝子的伤害最大.在胁迫处理12h,30%浓度处理的植株电导率高至(50.7%)比对照组高13.4%;SOD活性最低为100.4 U/g;在胁迫处理24h时,10%浓度处理的植株脯氨酸含量高达1 024 Ug/g,此后逐渐降低;在处理48h时,30%浓度处理的植株MDA含量为17.58 nmol/g,高于其他胁迫处理.在PEG6000处理过程中,处理0~12h为植株的抗性阶段,处理12~48h为植株的耗尽阶段.可见,在干旱胁迫下,多花胡枝子可以通过改变体内物质含量来提高抗性,渡过逆境.  相似文献   

13.
土壤水分胁迫对圆叶决明叶片含水量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豆科牧草圆叶决明(Chamaecrista rotundifolia)86134与34721两个品系为材料,通过研究土壤干旱胁迫对其叶片水分状况和光合特性的影响来判断其抗旱性.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干旱胁迫梯度的增加,圆叶决明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片失水率、净光合速率以及叶绿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两品系间的比较显示,同一干旱胁迫梯度下圆叶决明34721比86134品系有较高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抗旱性较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干旱胁迫下,用不同浓度水杨酸(0,1,3,5 mmol/L)处理柴胡幼苗,通过测定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和脯氨酸含量,研究水杨酸对柴胡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水杨酸处理能显著影响柴胡幼苗的过氧化物酶活性、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和脯氨酸含量,其中,用3 mmol/L水杨酸处理后,柴胡幼苗中的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显著减缓,丙二醛含量增加减小,相对电导率减小,脯氨酸含量增加显著,对柴胡幼苗的抗旱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外源甜菜碱对两种玉米耐盐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以玉米沈单和农大108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外源甜菜碱对盐分胁迫条件下玉米(Zea may)幼苗水势、叶绿素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细胞膜透性、cNa /cK 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甜菜碱能够提高玉米幼苗叶片水势、叶绿素含量,降低膜透性、丙二醛含量,参与多种代谢调节,影响作物的耐盐性.另外,外源甜菜碱可以增强根系对Na ,K 的选择吸收能力,促进质膜主动排Na 过程,降低盐胁迫下叶片中Na 含量.  相似文献   

16.
采用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Brassinolide,BR),盆栽控水模拟土壤干旱环境的方法,研究BR对羊草抗旱性的影响.对羊草的重要渗透调节物质以及质膜稳定性等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与清水喷施相对比,经BR处理的羊草脯氨酸含量增加,质膜透性降低,叶绿素含量增加,叶片相对含水量提高,从而提高了羊草的抗旱性.其中,0.1 mg·L-1的BR对提高羊草的抗旱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高寒沙化草地不同牧草叶片的生理适应特性,选取该地种植的优势牧草以礼草(Koegneria hirsute)、赖草(Leymussecalinus)和垂穗披碱草(Elymusnutans)为研究材料,通过测定其叶片光合特性、光响应曲线、生理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比较三种牧草叶片生理特性指标,分析了同时间点的叶片光合特性和叶片活性酶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以礼草和赖草的叶片具有较强的光合特性,其中以礼草具有较高的光饱和点(LSP)和最大光合速率(Pnmax),对光的适应范围最广,是其能适应这种生境的主要生理特性之一;垂穗披碱草通过改变叶片的内外蒸气压,加快蒸腾速率来适应沙化逆境.三种牧草的净光合速率最大值为:以礼草赖草垂穗披碱草.2)以礼草叶片的丙二醛(MDA)含量低于赖草和垂穗披碱草(P0.01),以礼草叶片的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显著高于赖草和垂穗披碱草(P0.05),赖草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高于以礼草和垂穗披碱草(P0.05),叶片生理指标综合评判看出,三种牧草中以礼草的适应性最强.3)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影响三种牧草叶片的LSP和光的补偿点(LCP)(P0.05).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明不同外源物质处理对干旱胁迫下工业大麻苗期的影响.研究以‘云麻1号’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控水法模拟干旱胁迫,研究不同质量浓度(200、500、800 mg/L和1 200 mg/L)的Vc、甜菜碱、CaCl2和赤霉素喷施处理下对工业大麻苗期抗旱的生理效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干旱胁迫处理使‘云麻1号’苗期的叶绿素、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降低,使SOD和POD酶活性也降低.外源物质Vc、甜菜碱、CaCl2和赤霉素处理均可提高大麻苗的叶绿素、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同时也提高SOD和POD酶活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干旱胁迫对幼苗的伤害.根据隶属函数评价结果得出,‘云麻1号’分别在喷施500 mg/L Vc和CaCl2时生理抗旱特性较好,在喷施200 mg/L甜菜碱和赤霉素时缓解效果也较理想. 4种外源物质缓解效果依次为VcCaCl2赤霉素甜菜碱.研究结果揭示了干旱胁迫下大麻幼苗对外源物质喷施的生理响应,为外源物质处理提高工业大麻抗旱性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苗期大豆对10%草甘膦水剂处理后的耐受性,以市售大豆为实验材料,采用沙培法,在大豆苗期(第3复叶期)的茎和叶涂抹10%草甘膦水剂,测定幼苗的形态指标及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和丙二醛含量等的变化。结果表明:用10%草甘膦水剂处理大豆苗期不同部位,幼苗生长缓慢,且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下降、丙二醛含量和脯氨酸含量均升高,但是茎和叶下降、上升的程度不同。大豆不同部位对草甘膦的敏感程度不同,叶比茎更耐受草甘膦。本试验为草甘膦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干旱胁迫下淫羊藿总黄酮与保护酶活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干旱胁迫下淫羊藿植物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植物总黄酮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随干旱胁迫的增强叶内POD活性和MDA含量上升.SOD在前12 d活性上升,后12 d下降.黄酮的含量在干旱处理的第2 d达到最大值,4 d后回到对照水平,但其后含量与对照没有明显差异.说明淫羊藿有一定的抗旱性(但是植株在SOD活性下降到对照以下水平后就死亡),黄酮含量与淫羊藿早期抗旱性之间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