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介绍一种基于模糊控制技术的点滴速度自动测控系统,它可以实现点滴速度的实时调节和显示,使调整点滴速度变得准确和方便,输液治疗更加方便和安全.实验测试结果表明,系统稳定可靠,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较高的稳态精度,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2.
智能输液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医疗输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干红外检测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智能模糊控制技术组成的测控网络,来实现对输液速度自动检测和调节,并监视剩余药液的解决方案。开发了一个基干RS-485总线的主-从分布式测控网络的智能输液系统,实验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输液速度的检测精度高,输液速度调节响应快、稳态误差小,储液瓶的液位监视报警输出信号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3.
输液速度自动测控系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梁维铭  黄劲 《广西科学院学报》2002,18(4):211-213,217
针对人工点滴输液方式测量和控制输液速度的不方便,研制智能输液速度测控系统。采用光电传感原理实现对液滴的测量,并利用调制解调技术消除环境光干扰。用单片机实现输液速度计数和显示,以及输液结束时自动报警。使用智能输液速度测探系统将使输液更方便和安全。  相似文献   

4.
基于CAN总线智能输液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目前医疗输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发了一个基于CAN总线分布式测控网络智能输液系统,实现输液速度的自动检测和调节,并监视剩余药液的解决方案,实验室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输液速度的检测精度高,输液速度调节响应快、稳态误差小,储液瓶的液位监视报警输出信号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5.
很多人在生病时都做过静脉输液治疗,静脉输液的速度(也就是点滴速度)是护士根据病人的年龄、病情及药物的性质来调节的。但是有些人性子急,嫌输液速度太慢,擅作主张调节输液速度,结果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一般情况下,成人60-80滴/分钟,儿童20-40滴/分钟。如果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会使循环血量急剧增加,心脏负担过重,可引起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肺水肿等。输液速度是因人、因病、因药而定的。对年老体弱、婴幼儿、心肺疾患病人,输液速度宜慢;而脱水严重但心肺功能良好者,速度可酌情加快;颅内压增高的病人静脉滴注甘露醇,则需快速输…  相似文献   

6.
为确保医疗工作中不同类型患者点滴输液的安全,设计一种基于采集卡MP451的输液控制精度的红外检测系统.阐述了系统的硬件组成、工作原理和软件设计.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这种红外检测系统可以实现对医用输液状况的实时监测,操作简便,能满足目前标准要求的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利用单片机系统实现对点滴速度监控的设计方法,通过对四相四拍的步进电机的控制来调节储液瓶的高低从而改变点滴的速度,同时也对利用红外传感器对点滴速度及液面警戒值的实时监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临床医疗中,静脉输液是一种普遍使用的常规治疗方法,一直以来都是通过人工控制.针对目前在输液过程中存在的各种情况,开发出一款智能液体点滴的监控系统.该系统采用世纪星监控组态软件,设计一个监控中心界面和输液装置,监控中心通过Wi Fi模块或串行口连接其输液装置,实现对点滴速度进行实时监控和报警.实验证明,该监控系统实时性强、价格低廉、工作可靠.本系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也能使科技更好地服务于生活.  相似文献   

9.
以单片机AT89C51为核心,辅以必要的外部电路,通过光电传感器检测滴速。当下位机检测到的实时点滴速度与设定值有偏差时,则采用在线自调整智能模糊控制算法,得到步进电机的步进数,从而使电机正转或反转,通过机械连接机构带动储液瓶升高或降低,实现点滴速度的快慢调节,使之达到设定值。  相似文献   

10.
液体点滴速度监控系统是能够实现自动监控液滴的速度并能做出相应调整的自动控制系统。本文对系统如何实现自动检测、自动调节等功能做了详细的分析与研究,利用光电传感器采集点滴的速度变化信号,用AT89C51作为中央处理器进行信号分析与处理,通过步进电机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1.
以MSP430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结合输液传感器、电动执行器、液晶显示、键盘等组成智能输液监控系统,实现了输液过程的自动监控.信号传感方式采用了红外光电传感器,通过滤波消除杂散光干扰.原始信号的处理采用了锁相环倍频技术从而提高了采样速度并缩短系统调整时间.通过下位机与上位机之间的串行通信,系统还实现对多台下位机进行远程监控与管理.  相似文献   

12.
根据磁阻效应产生电磁转矩的机理,提出开关磁阻起动/发电机相电流斩波和角度位置控制方法,通过调节相电流斩波限及关断延时、相绕组开通励磁开关断续流相对位置,就可控制起动转矩和发电电压,不同控制参数的数值仿真分析和样机实测表明:对于低速起动状态,相电流斩波限配合固定关断延时可实现有效的恒转矩起努控制;对于高速起动状态,相电流斩波限配合固定关断延时可实现有效的恒转矩起努控制;对于调整起努状态,调节相绕组开通及关断位置角可可实现恒功率起动控制;对于发电状态,依据原动机转速和负载变化的具体情况,同时或单独调节相电流斩波限及相绕组开通、关断的位置角,可有效提高发电机稳态发电品质和动态瞬变特性。  相似文献   

13.
无解耦器的定子磁场定向矢量控制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克服感应电机按定子磁场定向矢量控制解耦器带来的不便,提出一种不需解耦器的定子磁场定向控制方法.采用扩张状态观测器对磁链与转矩电流间耦合进行观测和补偿,结合自抗扰控制器进行磁链环的控制,同时将自抗扰控制器引入转速环,并进行了数字仿真和实物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案取消了解耦器,简化了系统结构,降低了系统设计难度,并实现了定子圆形磁链的控制.不同转速下系统都具有快速动态响应和高稳态精度.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抽油井液位回音曲线特性 ,给出了检测曲线中特性脉冲的电路原理 ,进而提出了应用计算机技术处理回音信号、提取液位的方法 :与计算机结合 ,根据统计规律计算声速和液位值 .这种方法可以消除在测量中人为因素的影响 ,使得测量变得精确、方便、直接 .此方法在西安石油学院研制的 ZNY- 3型抽油机诊断仪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 .  相似文献   

15.
ICS-1控制系统可对啤酒发酵罐的发酵过程的温度、压力进行自动检测和调节。本文介绍了研制ICS-1控制系统输出电路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
过热度控制是燃气机热泵系统高效、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针对燃气机热泵启动、正常运行工况下的过热度控制策略及燃气机变转速对过热度控制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启动阶段采用前馈.模糊自适应PID和正常运行阶段采用模糊自适应PID实现燃气机热泵过热度控制的控制策略,并将其应用到燃气机热泵实验系统中.实验结果表明:燃气机热泵系统启动阶段过热度最大超调量小于5℃,调整时间为300s左右;正常运行阶段,燃气燃气机转速大范围改变时,模糊自适应PID控制效果优于增益调度控制,高转速时过热度的控制效果明显优于低转速;模糊自适应PID应用于燃气机热泵系统可有效克服系统干扰,提高控制质量.  相似文献   

17.
铁矿石烧结终点的优化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铁矿石烧结过程的特点,提出了烧结终点的长期和短期控制策略.长期控制根据原始料层透气性以及垂直烧结速度的状态,通过调整料高或机速实现;短期控制通过调整机速,稳定废气温度上升点实现.采用自定中心、非线性量化、控制规则自调整等方法实现了模糊控制算法的自适应.提出了用垂直烧结速度描述烧结过程透气性的观点,采用系统辨识的方法建立了垂直烧结速度的预报模型.应用结果表明:所建预报模型的准确率较高,达95%以上;系统的使用可使烧结过程主要状态参数(烧结终点位置、温度、大烟道温度等)的波动降低18%~29%.  相似文献   

18.
从智能化抽油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设计、室内实验和油田现场试验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室内实验分析了粘度、孔径比、冲次和上下冲程速比对抽油系统泵效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调节抽油机冲次的同时调节抽油机上下冲程速比比仅调节冲次对抽油系统泵效影响更为明显 ,并指出上下冲程速比不能调得太高 ,以 Vr ≤ 2为宜 .经克拉玛依油田 5口油井现场试验表明 ,在采油生产中应用智能化抽油系统 ,单井平均增产达 33.86% ,单井平均节能达 1 9.2 7% .冲次和上下冲程速比无级调节 ,抽空控制简单易行 ,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最终提高了抽油系统的系统效率 .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交流电机矢量控制策略,提出了一种基于TMS320LF2407的矢量控制交流调速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设计合理,实时性好,控制精度高,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