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4 毫秒
1.
如果肿瘤的所有干细胞被悉数灭绝,那就会打破一直以来的观念:癌症是不可治愈的,至多只能被缓解.现在看来,癌症确实是有可能治愈的-- 在4月17日于圣地亚哥召开的美国癌症研究会会议上,围绕不久前问世的癌干细胞理论的多篇报告受到与会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干细胞和癌细胞是细胞众多状态中的一部分,这个事实说明干细胞不会处于所有癌症的中心,但会是癌症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更多的生物实验研究和医学临床观察也充分支持这个结论.干细胞与癌症的关系是关于细胞形态维持与转化——生物的中心问题之一.通过分析干细胞和癌症在3种层次-现象、分子生物标志、系统生物机理-中的关系,21世纪内发展起来的内源性网络理论可以作为一个全新的、综合性的思考平台.它能定量地刻画细胞状态的稳定性和相互转化的动态路径,把遗传和表观遗传现象的描述统一在同一个理论中,能更好地理解目前对这个问题研究的热潮下的生物学意义并能在理论和计算上帮助它向前推进.所有这些进展都指向一个可能:革命性的突破就在我们眼前.  相似文献   

3.
干细胞移植是治疗各种血液性疾病和免疫系统疾病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干细胞移植可以修复神经系统的损伤。通过干细胞移植可修复损伤的或衰老的人体多种组织器官。对于癌症和放射性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正>癌症,因癌细胞的内源性、异质性和突变抗药性而难以治愈,被称为"不可逆转的细胞损伤"。目前癌症治疗的常规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都不能达到彻底治愈的效果。同时,放疗和化疗都会对机体的正常细胞,尤其是生长分裂旺盛的细胞,如造血干细胞造成损伤。癌症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CSC)的存在,也给术后的复发增添了风险。作为一种针对人体免疫系统而非针对肿瘤的疗法,癌症免疫疗法(cancer immunotherapy)近年来取得的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正>塞德里克·布朗潘(Cédric Blanpain)是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的一位干细胞研究与发育生物学教授,他独创性的研究方法为他赢得了一系列的奖励,并于2012年发表了多篇引人瞩目的论文。在以下的采访中,这位EMBO会员谈到了自己的事业以及干细胞和癌症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6.
几年来,癌症研究人员和临床医师已经懂得,他们面对的敌人并非一个,其种类似乎是无穷的。确实,笼统的病名“癌症”,掩盖着实际上是数百种各有特征的不同癌症的事实。这是癌症之所以难治的主要原因。对一种组织(乳房、肺或血液)的癌症有效的药物,常常对另一组织的癌症无效。甚至看似同一类型的癌症,对同一治疗的反应,常常差异甚大:有些很快被抑制,有些照常发展。现在,研究人员已掌握一种新工具,不仅有助于区分多种癌症的不同类型,而且有助于认定治疗药物的新靶标。 这工具就是DNA芯片。在芯片上系统地星罗棋布着取自数千种…  相似文献   

7.
是什么导致细胞发生癌变呢?自1989年癌基因发现以来,盛行的理论是突变的基因推动了这一过程:癌症的倾向是以某种方式写进我们遗传密码里的。这令人沮丧的描写可能会使癌症预测得早一些,但是阻碍了预防癌症的努力。幸运的是,这一情况变得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8.
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tumor-initiating cell, CSC/TIC)是肿瘤组织中具有很强增殖能力、表现部分干细胞特性的细胞亚群, 在肿瘤对放化疗抗性的产生和癌症的复发中起关键作用. 目前用于靶向肿瘤干细胞的药物多为小分子抑制剂和融合蛋白. 以溶瘤腺病毒为载体携带外源基因表达的新型治疗策略-病毒基因疗法, 在各种抗癌方案中展现出明显的优势, 对实体瘤表现出很好的疗效, 将其应用于靶向肿瘤干细胞的治疗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根据肿瘤干细胞维持自身功能所依赖的分子机制, 人们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针对性治疗策略. 本文就目前针对肿瘤干细胞的靶向性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评述.  相似文献   

9.
石磊 《世界科学》2005,(10):19-19
就像中世纪的炼金术士找到了能把普通金属变成“金子”的灵丹妙药一样,生物学的“现代炼金术士”已经知道了怎样用卵母细胞把普通的皮肤细胞变成有价值的干细胞,甚至是整个动物体:通过反复实践,科学家们现在已经使细胞核移植技术成为接近常规的操作,并用它来培育了牛、猫、老鼠、绵羊、山羊、猪等,甚至是人类胚胎干细胞(ES cell):  相似文献   

10.
科学之窗     
英国《自然遗传学》杂志胚胎干细胞的危机最近科学家发现:培养在实验室的胚胎干细胞可能将会导致一连串的与癌症有关的病变。这一发现引发了人们的质疑:如果无法保持这些干细胞的鲜活度,以及在使用前对可能出现的突变作一个彻底的检查,这些干细胞还能用到医疗上吗?众所周知,干细胞在未来可用来培养各种类型的细胞,用于制造或替换被疾病破坏的细胞及器官。但是,该研究报告称,目前大部分的胚胎干细胞培养腺,已经被实验室器皿中作为生长介子的动物细胞污染了。假如这些受到外来蛋白质污染的细胞移植到病人体内,将很可能引发可怕的免疫反应。更…  相似文献   

11.
据发表在最近出版的《自然医学》杂志上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运用能够把小鼠体内的未成熟精子细胞转变成功能性精子的新技术,将有可能恢复男性的生育力。 费城宾夕法尼亚兽医学院的研究人员从不生育的小鼠身上收集了未成熟精子细胞──生殖干细胞,然后把它移植入不同种的不生育小鼠的睾丸内,80%的受体小鼠开始生产正常的精子。同正常雌鼠交配的雄鼠中,有九分之四的雄鼠具有了生育能力。 苏格兰爱丁堡西区总医院的霍华德·库克(Howard Cooke)博士指出,这一新技术将对治疗儿童癌症患者具有帮助,这些儿童由于接受癌症治…  相似文献   

12.
纽约市血液中心一项首创研究显示,新生儿脐带血治疗癌症可比常规骨髓移植治疗效果可能更好。脐带血和骨髓中都含有大量干细胞,它们源源不断地分裂和生成新的血液细胞。骨髓移植通常用于治疗白血病以及其它血液疾病和癌症。医生采用放疗和化疗协助免疫系统杀灭病原体,然后再用新生于细胞无实免疫系统。外源替代骨髓必须与接受移植者骨髓相匹配,以便避免排斥反应或一种称为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严重免疫反应,这种疾病一旦出现就是致命的。但是寻找合适的骨髓捐献者确实困难,一般来说,一个人有25%的机遇在同胞兄弟姐妹中找到完全匹配的骨髓…  相似文献   

13.
从照亮黑暗的宇宙、解码神经疾病、气候变化的影响、小核糖核酸、单分子凹槽和发光、宇宙中的爆炸、老鼠干细胞发育出精子和卵子、“左手”材料面世、破译Y染色体及癌症治疗新药物。  相似文献   

14.
你问我答     
问:隔夜茶究竟有没有毒? 答:只要时间放置的不长,隔夜的苦丁茶一样能饮用。许多人都觉得隔夜茶不能喝,说法很多,其中比较“危言耸听”的是说喝隔夜茶会得癌症,其实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相似文献   

15.
从照亮黑暗的宇宙、解码神经疾病、气候变化的影响、小核糖核酸、单分子凹槽和发光、宇宙中的爆炸、老鼠干细胞发育出精子和卵子、“左手”材料面世、破译Y染色体及癌症治疗新药物,《科学》回顾——  相似文献   

16.
姜朋涛 《世界科学》2009,(11):31-31
假设:肿瘤干细胞 人作为一个成体的存在是起始于一个细胞分裂之后由于所处环境及位置或其他一些目前仍未洞悉等因素的影响而发育成为不同的组织、器官。这就是所谓的全能性干细胞。而在成体内也存在着一些干细胞被称为成体干细胞,它们作为干细胞但是不能发育成一个个体.只能发育成特定的组织来源的细胞.譬如造血干细胞等。这些干细胞均具有两个特性:自我复制的能力和分化为其他细胞的能力;而肿瘤干细胞假设的提出即基于此。也即认为在肿瘤组织作为一个器官,其中存在着一群细胞。尽管数量很少,但是它们可以自我复制而且可以分化为其他种类的肿瘤细胞对人体造成相应的危害:而肿瘤经过治疗后复发和转移就是因为这群细胞发挥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17.
赵春华 《科学》2006,58(3):38-40
近年来,人体干细胞因为其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备受重视。干细胞是能够稳定生存、复制并具有保持多系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可分化为人体两百多种组织细胞。根据个体发育过程中出现的先后次序不同,干细胞可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  相似文献   

18.
人类基因组的知识帮助我们了解了肿瘤组织的基因改变。现在已知的肿瘤有100多种。但事实比这更复杂。即使在同一个肿瘤内。也有不同类型的肿瘤细胞。那么。人体对癌细胞的免疫应答如何、机体能否激活肿瘤周围区域,以及能否直接针对肿瘤干细胞进行靶向治疗。抑或从流行病学的角度寻找某些与癌症可能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9.
邢鸿飞 《世界科学》2012,(10):37-39
●笸井芳树,日本神户理化学研究所生物学综合研究中心干细胞生物学家。凭着对干细胞的了解。已经在培养皿中培育出了一只眼睛和部分大脑。2010年12月,和往常一样在审阅科学论文的罗宾·阿里(RobinAli)突然异常兴奋,他后来回忆说:“我边在房间里绕着跑,边挥舞着论文的手稿。”这篇论文描述了胚胎干细胞是如何长成高脚杯状的视网膜组织的。在成长的胚胎中,被称作视杯的组织形成于眼睛的后部。但这次是在培养器皿中,与论文随附的录像表明,该组织结构缓慢地萌芽并旺盛地生长。阿里身为伦敦大学学院的眼科专家,在视觉修复领域潜心奉献二十多年,他明白,其中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阿里说:“我非常清楚,这是一篇里程碑式的论文。他改变了这一领域。”  相似文献   

20.
杨昆 《自然与人》2009,(1):46-49
时下,不少医护人员在医院行走时都会悄悄地绕开住院部的楼下。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知道,这样行走也许会飞来横祸:从楼上突然跳下一位癌症患者,砸到自己的头上。这并非空穴来风,目前癌症患者自杀的事件在全国各地不少医院纷纷上演,屡见不鲜。某学校附属医院,前年跳楼死亡患者四例,全部当场死亡;某肿瘤医院五年来跳楼死亡人数近20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