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共动坐标系下,对引力塌缩系统的熵变进行了研究,证明了理想流体系统的塌缩是等熵过程,有辐射热流的开放系统的塌缩是减熵过程,对非理想流体系推出了熵变的一般公式,并应用到有辐射中微子的塌缩过程,其总熵是减少的。  相似文献   

2.
通过要求度规是引力场方程有效的分布解,在Unimodular引力下导出了当时空被一张非类光超曲面分割成两个区域时,度规所需满足的衔接条件.这些衔接条件可被用于塌缩星、可穿越虫洞或其他带壳物体的研究.与很多修改引力理论不同,本研究结果表明:Unimodular引力中非类光超曲面上的衔接条件与广义相对论中的完全相同,不变体积形式对其并没有额外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本文考虑高维时空中的诱导引力.高维时空中的物质场被看成是基本的,Einstein 引力及规范场则是由高维时空中物质场量子涨落的结果.以(4+N)(?)共形理论出发给出了四维时空中的引力常数、宇宙学常数及规范耦合常数;它们与未紧化时空中物质场的量子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4.
 量子基本原理预言存在两类基本粒子:费米子和玻色子,但超对称又把它们联系起来并可相互转换。超对称的创新首次把每个粒子的内禀对称性和它们所在时空的对称性结合起来,因此局域的超对称理论必然包含爱因斯坦引力,称之为超引力。超引力预言自旋3/2基本粒子,是该粒子和引力自洽耦合的最简单理论。同时作为超弦的低能有效理论,超引力是超弦研究不可分割的部分。  相似文献   

5.
把引力场中电磁波的谐振子作为"始源之波",用"牛顿力学、广义相对论、量子力学"三种既互容又互悖的力学工具均推导出了相同的万金华的"引力场中的‘电磁波的频率'跟e引力势(即e为底,引力势为指数)的乘积是守恒的公式",和 a→0时E→-∞时遵循"既要朝向塌缩又不能够塌缩"的"双螺旋运动的、可以释放巨大能量的、双质量的‘质量与能量'相互转换的公式"和"自身主动的激发释放出能量的公式"的"电磁波与引力波两者双螺旋的运动状态下共同处在同一状态的一种新的合成的统一型的波",使至今世界上尚未解决的1958年美国哈佛大学的哈佛塔所做的在引力场中电磁波的频率被改变了的实验和任振球、栾巨庆等人提出了"地球、月亮、太阳(或其他高亮度星球或高放射性星球)这三个星球成一线"时有引力放大是引起特大地震的诱因之一的假设及众多的航天器在宇宙中的飞行中所遇到的许多种的"万有引力发生了异常"的现象均得到了定量的物理型的机制的证明.  相似文献   

6.
圈量子宇宙学中哈密顿约束的量子化有一定的任意性,因此需要检验圈量子宇宙学的一些重要性质,如量子反弹、有效描述等,是否与这种量子化任意性有关。文章考虑了引力联络的场强的量子化中产生的一种典型的任意性,构造了一个可供选择的哈密顿约束算符,并通过半经典分析证明了该算符有正确的经典极限,进而得到了含高阶量子修正的有效哈密顿约束。在这个与无质量标量场耦合的空间平坦的Friedmann宇宙学模型的有效理论中,经典大爆炸奇点被量子反弹所取代,并且量子引力效应极有可能使膨胀的宇宙塌缩回来。可见圈量子宇宙学的上述重要性质与这种量子化任意性无关。  相似文献   

7.
引力在微观物理界的作用极其微弱,常被忽略不计。光做为微观物理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是太阳引力在起作用。光即是太阳引力。该文通过对光电效应的研究,分析了太阳引力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光电子、光子、光量子都是电子。黑体辐射是由于太阳引力导致黑体内的粒子加速运动摩擦生热而积聚的能量,不确定性原理正是由于太阳引力的介入导致的,并根据太阳引力波的特性解释了波粒二象性,认为天体引力是电子振荡的根本原因,是其它任何力起作用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8.
《科学世界》2005,(6):70-91
爱因斯坦在完成他的狭义相对论之后并没有满足,因为狭义相对论不涉及引力,然而,天体的运动是由引力决定的,说“宇宙是被引力控制的”,那一点也不过分。  相似文献   

9.
引入二次引力场电磁型张量,将线性二次引力场方程转化为麦克斯韦方程组形式,并利用该方程组推导出二次引力超导方程,研究结果表明,二次引力超导与Einstein引力超导Shielding效应存在差异,该差异由二次引力理论的曲率平方项引起.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Poincare规范引力框架中,考虑挠率在粒子内部产生的能-动张量贡献,导出一个强引力的模型。这个模型把挠率与强引力联系在一起,给强引力理论增加了新的物理内容。  相似文献   

11.
用视界表面引力的定义,即相对于视界静止质点的固有加速度和红移因子的乘积在质点趋于视界时的极限、Klein-Gordon方程与Hamilton-Jacobi方程3种方法研究了稳态Kerr-Newman-Kasuya黑洞视界表面引力.其结果表明黑洞的视界表面引力与黑洞所带电荷、磁荷和角动量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2.
单圈引力自能对量子Wilson圈的贡献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用微扰方法计算了Einstein引力的量子Wilson圈带头颈贡献,以及单圈引力自能、引力子三顶点对它的修正,结果表明,当考虑单圈引力子自能引力子三顶点的贡献后,Einstein引力将获得曲率的激发。  相似文献   

13.
以"苹果落地"等地球引力现象为例,通过对照牛顿力学引力观与广义相对论引力观,进一步剖析和揭示两个理论体系的引力内涵,结果诠释了牛顿近似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4.
首先讨论当代诸种量子引力,如超弦/M理论、圈量子引力等,继而研究空间时间量子涨落对量子引力理论的经验检验,最后讨论了有关量子引力时空的物理实在问题.  相似文献   

15.
推广的引力理论 ( generalized gravity theory)早就被用来建立拓广暴胀模型 ( extend inflationarymodel) .不过 ,引力的基本理论仍然是 Einstein的广义相对论 ,推广的引力理论只是用来改变引力常数 G的值 ,以调节宇宙膨胀的速度而解决优良出口问题 .我们的标量张量暴胀宇宙学则是以标量张量引力理论为基础 ,并且以引力标量场ψ作为暴胀场 ( inflaton)来建立暴胀宇宙模型 .我们所用的作用量为 :A =∫d4x - g[-ψR - ωψ ψ .ψ - 2ψλ(ψ) - Γ ( u .ψ) 21 -ψ + 1 6πLm],其中 Lm为物质的拉氏密度 ,ψ .ψ≡ψ,σψ,σ,u .ψ≡ uμ…  相似文献   

16.
<正> 自从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以来,有关引力来源和引力作用机制问题一直未能得到解决。本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了广义相对论,建立了一种几何化的引力理论,但它无法同作为现代物理学主要支柱的量子理论相协调。鉴于这种情况,本文作者另辟蹊径,提出了物体自身质量时变的引力理论,指出引力来源于物体自身质量的衰减(物体自身质量时变系数为m=m。e~(-kt),k=0.883×10~(-10)/年,是与哈勃常数、引力常数相对应的物体自身质量时变系数),这是由于相对于真空而言,物体自身具有非常高的能量密度,从而产生了一种辐射扩  相似文献   

17.
用有挠引力理论的粒子运动方程探讨了SN1987A中微子的运动,得出中微子可沿两条路径经历不同的时间到达地球的结论,对所观察到的中微子两次信号作出了比较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作者就广义相对论中存在的问题和如何深入发展引力理论等问题阐述了看法。系统地讨论了目前发展起来的引力规范理论,并指出了对引力规范理论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引力理论本身的发展和四种相互作用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寻找完整的量子引力理论是目前理论物理中的前沿热点问题之一,而黑洞热力学和量子干涉仪探测引力效应被认为是正在形成的量子引力理论的两个重要的"实验区".前者通过将量子概念引入到广义相对论来检验二者如何结合,特别是量子力学幺正性将在这两个理论的结合中经受严峻考验;而后者通过量子系统在引力场背景中的演化来试验引力对系统量子属性的影响,在这一方面广义相对论等效原理在微观粒子领域将接受越来越严格的实验检验.目前,原子分子物理实验中出现了类似黑洞辐射的现象,然而,这些现象出现的理论机制还不是非常明确,究竟能否用目前已有的理论解释,或者还是需要构建新的理论来解释也是不清楚的,但是无论如何,这些现象的出现为实验研究量子引力理论打开了一扇窗户.另一方面,人们已经使用量子系统测量一些弱引力效应,这不仅为研究引力对量子系统的影响提供了便利条件,也为研究二者结合提供了一个好的突破口.本综述将结合我们近几年的工作,围绕原子分子体系中的强引力和弱引力效应来介绍和讨论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引力“常数”和宇宙“常数”为变量的FRW平坦模型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考虑了推广的Einstein引力理论,即引力常数G和宇宙常数∧都是变量,而Einstein引力场方程保持形式不变,在此框架上,讨论了平坦FRW模型的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