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5 毫秒
1.
为满足非连续柔性基材输送系统特殊的工况需求,分析了卷绕系统中多种因素对基材中张力稳定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张力控制方法.该方案采用了一款8轴运动控制板卡,同时完成对张力控制、进给控制和卷绕控制的统一协调,并利用对料轴的卷绕进给位置指令迭代计算的方法,限制了非连续进给中的张力波动幅值.通过实验平台采集的张力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可编程多轴控制器(PMAC)多通道控制功能的张力控制方法实现了非连续基材输送系统中的张力稳定控制的目标,可满足部分柔性电子封装生产线的需求.实验分析还显示,在非连续卷绕进给工况中生产效率与张力波动幅值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矛盾,需要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2.
滚珠丝杠是数控机床进给系统的主要传动方式,在工作过程中其热变形是影响加工精度的重要因素。为提高ANSYS计算精度,本文研究分析了滚珠丝杠进给系统的热源、边界条件和热变形机理,基于Hypermesh对初始网格进行优化,建立进给系统的热-力耦合模型。通过改变进给速度、轴向载荷和环境温度等加工参数,分析各工况下的温度变化和热变形。结果表明:热变形与进给速度成正比,热平衡时间与进给速度成反比,轴向载荷对热变形的影响大于进给速度。选用合适的进给速度改进滚珠丝杠的加工方式,能有效降低其温度变化及热变形,对提高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和延长使用寿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针对大数据下抽油机井采油生产系统特点以及目前抽油机井工况识别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抽油机井工况识别精准率和工程实用性,提出一种基于Hessian正则化多视角学习的抽油机井工况识别新方法。首先通过先验知识和专家经验,选择实测地面示功图、电功率和井口温度信号3个视角并进行特征提取,然后利用log损失函数建立Hessian正则化多视角logistic回归工况识别模型,最后采用交替优化算法求取最优解并进行分类识别。应用该方法对胜利油田某区块11种抽油机井典型工况进行识别,其识别效果分别比传统的基于实测地面示功图、实测电功率及特征连接多源识别方法提高了2.4%、11%和13.8%,而在少量标记训练样本下该方法识别效果更优,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锑浮选泡沫图像特征信息冗余、矿源成分复杂引起工况难以识别的问题,结合泡沫图像特征与入况条件参数,提出一种基于多信息融合与可拓理论的锑浮选工况识别方法。首先,采用敏感性指数与相关性分析提取关键泡沫特征,并融合入矿条件参数,作为浮选工况的评价参数,建立锑浮选工况识别的物元可拓模型,同时运用可拓层次分析法(EAHP)确定各评价参数权重,计算待识别工况与预设工况类别的综合关联度,并以最大关联度为准则,实现锑浮选工况的准确识别。研究结果表明:本方法的识别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良好,为锑浮选工况识别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依据小波包变换,结合欧氏空间理论,探索在非稳态工况下识别噪声源的方法.以燃料电池汽车风机从1 000 r·min-1到3 800 r·min-1加速工况为例,通过识别车内外主要噪声源,以及驾驶员座椅处的主要振源,论证该方法在识别非稳态工况下主要噪声源是有效的,从而可对汽车非稳态工况(如加速工况、减速工况等)发出的非平稳噪声信号进行分析并识别出主要源头.  相似文献   

6.
刘庄  朱茂桃  徐晓明  杨晗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32):13431-13438
针对传统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安全距离模型缺乏对车辆驾驶工况变化考虑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驾驶工况识别的安全距离模型。依据城市驾驶工况特点构建了4种典型城市工况,引入人工神经网络对车辆实时驾驶工况进行识别与预测,然后以现有安全距离模型为基础,结合工况识别结果,完成对该模型的优化。通过CarSim和Simulink联合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基于驾驶工况识别的安全距离模型可以更好地实现与前车的速度跟随与距离控制,提高了乘坐安全性与道路利用率。  相似文献   

7.
采用多源信息融合思想,提出了电熔镁炉加热熔化异常工况等级的识别方法.在分析加热熔化过程各种异常工况的基础上,提取电流、图像和声音信号特征进行同步序列化和归一化处理,根据各种异常工况的特点选取不同特征,建立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轻微半熔化和严重过加热工况识别模型、基于规则推理的中度半熔化和严重半熔化工况识别模型和基于决策树支持向量机的轻微过加热和中度过加热工况识别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实现了对半熔化和过加热工况异常等级的有效识别.  相似文献   

8.
在螺旋铣孔过程中,刀具绕其自身轴线自转的基础上围绕预加工孔中心公转并保持轴向进给.为了准确预测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螺旋铣孔过程中的切削力,基于螺旋铣孔的基本切削机理,考虑刀具侧刃和底刃在进给过程中对切削过程的影响及复合材料的各向异性特征,构建螺旋铣孔过程中切削力解析模型.根据全因子条件下复合材料螺旋铣孔试验数据,采用数据拟合方法识别底刃切削力系数,采用瞬时切削力方法识别侧刃切削力系数.结果表明仿真切削力能够较好地拟合试验值.  相似文献   

9.
利用神经网络诊断模型来识别故障发展的不同程度,并以柴油机连杆铜套磨损故障为例进行分析.首先在295柴油机上进行了设定及待定工况实验,获取各工况下的缸盖振动信号;然后利用基于神经网络和小波分析的故障诊断方法进行故障程度识别;最后利用训练后的模型对待定工况进行故障程度的判定.实验和仿真结果表明:对于各设定工况,诊断模型可以定量地识别出来,准确率达到100 %;对于待定工况,诊断模型也可以给出定量的故障程度描述.从而使操作者能及时了解故障的发展情况,并根据网络模型的定量输出结果对故障部件进行相应的维修或更换处理.  相似文献   

10.
考虑轴承的离心力、陀螺力矩等因素建立滚珠的动载荷平衡模型,利用牛顿-拉弗逊法求解.然后对轴承、丝杠轴、轴承座取温度节点,考虑轴承热节点之间的接触热阻并利用轴承内部温度变化结合润滑剂的黏温效应实时修正轴系热源发热量、热边界条件等特性参数,建立机床进给轴承系统成对安装角接触球轴承的瞬态热网络模型.利用差分矩阵结合Matlab软件数值求解预测出不同进给速度下轴承座表面等重要节点的瞬态温升曲线,分析不同转速下轴系温度场的变化.并对不同进给速度下的轴系安排实际工况下的试验验证,证明了预测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多路输出整流电源系统在进行数字控制设计时因触发脉冲多而引起的资源"瓶颈",文章介绍了一种应用于多路三相晶闸管整流电路的数字移相触发电路。以CPLD为核心,采用可预置数计数器,通过总线锁存器对多路三相半波触发脉冲进行控制,产生多组三相脉宽可调的触发脉冲。输出脉冲稳定性好,可靠性高;不需要同步变压器,可实现相序自适应。对多路触发脉冲的整流电源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滚齿机低速滚切过程中出现瞬时负转的原因,指出这一现象存在的必然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防假滤波器,并和CNC系统中的位置测量电路结合在一起,精确、无时滞地滤掉主轴反馈脉冲经判向、四倍频电路处理后输出的与指令同向脉冲中的“假”信号,使真实的正向脉冲能够1∶1地通过滤波器送入下一控制单元.  相似文献   

13.
掉电保护功能大幅度提高了焊接系统的焊接成功率,被广泛应用于焊接控制系统中。本文利用非易失性存储器铁电存储器(FRAM)存取焊接过程中的重要数据和状态信息,设计专门的掉电检测电路和电源切换电路,捕获掉电现象的出现和进行掉电后电源的切换。程序中设置掉电标志位和程序段标志位,实现正常上电后原系统运行状态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研制了DCPLASMAJETCVD金刚石膜沉积设备电源的稳流控制电路。该电路利用负反馈原理,通过SG3524调节输出脉冲的占空比,推动IGBT,为磁饱和电抗器提供控制电流,达到电源稳定输出电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基于CPLD的新型线阵CCD动态驱动电路的设计方法,系统微处理器根据光强变化,调节输出的空驱动数目,从而动态控制光积分时间。采用该驱动电路,系统可在高速工作主频下,获得较高的系统采样精度,并且解决了CCD输出信号受环境影响而产生的饱和失真和背景与物体无法分开的问题。目前,此驱动电路已应用于钢厂带钢纵切机组自动对中系统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针对水下成像等主动探测应用的需要,设计了一种能够使三代微光像增强高速选通工作的控制电路。应用串联雪崩管电路原理,设计了一种适应三代光阴极的高速选通的控制装置,通过分析和试验,实现了选通控制电路的参数匹配,产生一个-800 V左右、频率125 Hz的选通脉冲,使三代像增强器光阴极能够在3.3、4.9和15.2 ns宽度的脉冲下高速选通工作;测试该选通的三代像增强器极限分辨率,结果表明其极限分辨率在各选通脉冲宽度下基本一致,与不选通时的极限分辨率相差不超过3.8%。  相似文献   

17.
以AT89C52单片机为核心,扩展了人机接口、机电接口、通讯接口的水泥道板砖骨料定量加料控制系统.在相应软件的支持下,通过CBLGM—S/1500型拉压力传感器,检测加入混合料斗中骨料的总重量.经系统与预设参数判断比较,发出输出控制信号;经驱动电路放大后,控制3个加料斗的启闭.从而实现按比例自动精确加料.实验表明,该系统在相应程序的支持下合理可行。经济性好且系统电路简单.  相似文献   

18.
提出一种最优1→3对称型经济实态量子克隆的固态电路实现方案.在方案中,通过利用磁脉冲控制磁通量、电荷和穿过约瑟夫森结的相位差来实现最优1→3对称型经济实态量子克隆.经济实态量子克隆只需要对比特进行操作,不需要其它辅助操作,实验上简化了量子克隆的实现过程.由于超导比特具有耦合强度强,又没有非线性电感和能量的耗散等优点.相比于腔QED系统,固态系统在实验上便于集成和操作.  相似文献   

19.
给出了DKSZ-1型电力电子实验装置脉冲触发电路的原理框图,着重分析了KC04实现宽、窄脉冲两种工作模式的原理及其工作波形,介绍了该电路在三相全控整流及逆变、三相交流调压及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等实验中的应用。文章对该电路工作原理的详细分析可以加深学生对晶闸管触发电路原理的认识,有助于实验技术人员对设备的维护。  相似文献   

20.
用一片ispLSI1032设计了一种能检测任意序列的脉冲检测器。该检测电路能够准确地检测出规定序列的脉冲,可靠性高,适用于数字通信、雷达、遥测等领域精度高的数控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