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SAN与NAS介绍     
一、存储体系结构说明 目前开放式系统里面,存储系统基本分为:内置存储和外挂存储;而外挂存储根据连接的方式分为:直连式存储(Direct—Attached Storage,简称DAS)和网络化存储(Fabric—Attached Storage,简称FAS):网络化存储根据传输协议又可细分为:网络接入存储(Net—work-Attached Storage,简称NAS)和存储区域网络(Storage Area Network,简称SAN)。  相似文献   

2.
目前存储网络技术领域中的两个主旋律是SAN和NAS,两者都宣称是解决现代企业高容量数据存储需求的最佳选择,那到底孰优孰劣呢?下面让我们来先介绍一下这两种技术。  相似文献   

3.
各种网络应用服务的飞速发展。促进了以SAN(存储区域网)为代表的网络存储技术的发展.本文分析了FC SAN和IP SAN的体系架构厦其技术特点。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在企业网络环境中如何将IIP SAN存储技术与传统的FCSAN技术结合。构建可扩展的企业二级存储网络.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信息量的不断膨胀.对数据的存储尤其是快速访问提出了新的要求,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SAN存储区域网络技术,而这一技术的核心就是SAN文件系统。本文给出了SAN文件系统设计的基本目标和系统模型并对该模型的构成要素和操作语义作了较详细的阐述;最后在对现有各种SAN文件系统的分析基础上,给出了一种优化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5.
苑晓红 《科技资讯》2006,(22):199-200
随着企业业务的快速发展,数据呈现出爆炸式增长的趋势,这使得SAN存储技术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本文结合书店的业务实际需求,介绍了存储系统选择的要素,文中对SAN及其它存储技术的特点进行了简述,并具体给出了书店SAN存储系统的构建实例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6.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据存储的复杂性和对数据管理能力的要求日益增高.计算机领域存储技术的发展的前两代的存储系统多采用内部和直连的方式,造成存储系统的资源利用率低、可管理性差,而且也不利于系统的扩展,而SAN(Storage Area Network)存储网络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它能够实现存储集中化,并迅速提升存储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7.
贺玲玲 《科技资讯》2006,(5):110-111
本文以某企业的数据中心存储系统为案例,浅谈如何设计基于SAN架构的网络存储系统。  相似文献   

8.
《上海信息化》2005,(3):88-88
全球领先的企业IPSAN存储系统提供商美国英迅(Intransa)公司今天宣布,国内领先的网络电视服务提供商天津蓝剑网际服务有限公司选定由英迅(Intransa)公司提供企业IP存储区域网基础设施,用于建构基于IP的新型互联网VOD(视频点播)和IPTV(强交互电视)系统。通过购买英迅(Intransa)公司的IPSAN解决方案,天津蓝剑启动了从传统光纤通道SAN向新一代企业IPSAN系统的转移,  相似文献   

9.
随着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展网络教学,对网络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教学资源的配置并没有因网络的存在而最大程度地趋向合理。这里通过提出把SAN存储网络技术引入教学系统,将存储能力从服务器中分离出来,以便使远程教学系统更加能够满足大量远程访问端同时学习,以及使大量流媒体课件的传输和访问得以快速无阻碍的实现。从而使远程网络教学系统得以更加迅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研究了存储区域网络(SAN)的关键技术,然后基于SAN设计了一套合理的集团公司存储系统。实验显示,该系统拥有高可用性。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光突发交换(OBS)作为一种在目前技术条件下承载IP数据的理想光交换方案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同时iSCSI协议的提出则为构筑以IP传输为基础的企业级存储区域网络(SAN)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不同于传统的基于千兆以太网的iSCSISAN网络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OBS的iSCSISAN体系结构.通过对OBS技术进行适应性的改进,充分利用了OBS作为承载IP数据的光交换技术的高数据吞吐量的优点,以及iSCSI协议所提供的SAN与IP网络的紧密结合技术,为构筑企业级高性能IPSAN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NAS与SAN作为网络存储的两种主要方式,各有它们的长处和不足.在发展中,它们出现了相互融合的趋势.本文分析了他们相互融合的推动力及融合的几种方式.  相似文献   

13.
存储区域网络IP SAN与FC SAN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存储区域网络IPSAN与FCSAN技术涵义,以及两者之间的比较与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张伟  舒慧  苗峰 《科技资讯》2009,(5):22-22
伴随着网络虚拟存储技术在各领域的快速发展,各种存储方案和存储产品在各行业的应用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普及。  相似文献   

15.
为了确保基于存储区域网络(Storage Area Network,SAN)的异地容灾系统在主系统发生意外灾难后实现同城异地的数据容灾,采用SAN作为数据存储模式,通过光纤通道将生产数据中心和备份数据中心连接起来,使用跨阵列磁盘镜像技术实现异地数据中心之间的备份和恢复.容灾系统是计算机系统安全的最后保障,适用于大多数中...  相似文献   

16.
"存储"的前世今生 早期的大型服务器存储使用DAS直连存储.在这种方式中,存储设备是通过电缆(通常是SCSI接口电缆)直接和服务器相连.I/O请求直接从服务器发送到存储设备.由于早期的网络十分简单,所以直连式存储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7.
ISCSI存储系统具有容量大、高性能、扩展性好等优点,但仍然不能克服目前磁盘I/O速度普遍跟不上处理器速度和网络传输速度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从内存磁盘的模型和功能设计等方面进行改进,即对SAN的存储策略进行改进,尽量避免在处理请求时直接对存储设备进行读写,以提高数据的传输速率。  相似文献   

18.
基于校园网数据存储的实际需求,在分析当前校园网数据存储存在问题和实际需求特征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网络附加存储技术(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和存储区域网络技术(SAN,Storage Area Network)的技术特点,构建了基于NAS和SAN技术校园网数据存储结构的策略模型,该模型提...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要处理的信息量与日俱增,要求不断开发具有更高信息存储密度及更快响应速度的材料和器件。如何提高读写速度、实现纳米尺度信息存储是目前迫切要解决的问题。超高密度信息存储是指信息存储密度大于1012比特/平方厘米(1太比特/平方厘米),实现从电子器件从“吉时代”到“太时代”的跨越。与目前市售电子器件的存储密度相比,其信息存储能力堪称惊人。超高密度信息存储材料和器件作为纳米电子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将为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20.
FC SAN+IP SAN综合网络存储架构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目前常用的网络存储技术,并提出了一种基于FC SAN和IP SAN架构的数字化校园综合网络存储整体应用方案,以滿足数字化校园所面对的数据安全、可靠存储及有效利用的挑战和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