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陇东地区土地资源特点与可持续利用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匡晖 《甘肃科技》2005,21(11):20-22,10
在分析陇东黄土高原土地资源特点及利用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可持续利用的途径:依据川塬旱作农业优势,提高土地生产力,发展高效优质的旱作农业体系;以恢复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为核心,通过退耕还林还草和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带动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以加快区域经济开发为目标,发展新兴特色替代性产业,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2.
陈其东 《科技信息》2013,(15):497-497
农业资源是农业发展的基础,保护好农村生态环境,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搞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要正确认识农业资源开发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要提高农业综合开发保护层次,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服务现代农业;要提高农民素质,倡导农村环保生产生活方式,努力实现农业和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漳州市农业生产结构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过程是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合理利用资源、优化和调整农业结构的一个过程.对漳州市90年代的农业生产结构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发现期间漳州市各县、市、区的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化程度不平衡,并针对其特征提出了促进漳州市农业生产结构优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农村环境现状与发展有机农业的必要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中,水土流失、荒漠化、草地退化、湿地减少等问题日益突出,农业综合开发的规模和乡镇工业对资源的利用强度加重了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的破坏,为此,必须重新审视我们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寻找合适的农业生产模式——发展有机农业。  相似文献   

5.
<正>上海市植物种质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是一个以农作物研究为主,集植物资源收集、创新和利用为一体的产学研综合服务平台.该中心以搜集和保护上海及周边地区植物资源为特色,以满足上海市农业需求为目  相似文献   

6.
根据河南省各地区的资源环境、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等特点,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将河南省区域综合发展分为:以区域中心城市为主的优化发展区、以资源型城市为主的重点开发区、以工业和旅游业为主导的综合发展区以及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现代化综合发展区,并对不同区域未来的发展道路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建议.本研究的分区结果符合客观实际,为河南省各市、县今后区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决策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从国内外农业资源立法看我国资源法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法是国家为调整人们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而制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由国家制定,并由国家强制实施,目的在于通过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而协调人与资源的关系,使人们的社会行为符合自然规律,以实现自然资源的持续、高效利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产业,其生产领域广泛,几乎涉及自然资源的全部门类,发展和完善农业资源法律体系,无疑对完善一个农业大国的资源立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们受农业部有关部门的委托开展了国内外农业资源管理与立法工作的调研。基于此,本文…  相似文献   

8.
为促进贵州特色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通过门户网站网络环境建设、门户网站主页系统开发、用户管理与身份认证开发、异构数据跨库检索系统开发和农业科技数据资源管理系统开发,建立了包括水稻、玉米、油菜、蔬菜、杂粮和牧草品种的特色农业科技数据共享系统。实现了特色农业科技数据资源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开展石河子垦区特色优势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与开发的必要性出发 ,结合国内外农业技术现状 ,提出了以特色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为核心的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建议围绕 :1)垦区特色及优势农业资源态势分析、优化配置与合理布局 ;2)垦区优势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 ;3)特色优势资源高效利用的优化模式与技术体系构建 ;4)精确农业和西部大开发———石河子开发等四个领域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邱士可  杜军  马玉凤  王超 《河南科学》2019,37(9):1496-1502
以地理国情普查数据为基础,充分利用地理国情基本统计成果,并与社会、经济等相关部门数据深度融合,从资源禀赋、资源空间分布、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三个方面对农业地表自然资源进行测度,分别在地形地势、土壤分布、水文条件、农业气候资源、自然地块分布、土地资源分布、耕地压力、承载力8个方面选取16个因子作为地表自然资源综合评价指标,并确定每一指数的计算方法.通过指数栅格加权计算方法,综合评价出区域农业资源分布特征与利用程度,明确农业地表自然资源的优劣势及开发潜力.评估结果表明,河南省黄淮平原地表自然资源综合评价良优等级占区域总面积的83.19%,空间分布呈现南北差异明显、中部交错分布的空间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11.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以福建省为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于对农业循环经济内涵的理解,以农业生产活动的四个环节(投入—利用—产出—效应)为切入点,选取相应的评价指标,构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探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障碍性因素的诊断方法,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福建省1991—2004年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和主要障碍因素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评价期间,福建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大致可划分为快速发展、稳速发展和加速发展三个阶段,农业循环经济化趋势进一步加强;资源循环利用是目前制约福建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障碍度累计贡献率为30.92%,其次为资源减量投入、生态效应,其限制作用分别为28.49%、26.19%.  相似文献   

12.
王瑞  姚佐文 《安徽科技》2008,(10):32-33
1988年,党中央和同务院作出了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规模农业综合开发的战略决策,组建了农业综合开发的专门机构,设屯专项资金。利用外资,组织灌溉农业项目的建设,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累计投资50多亿元,改造中低产田2000多万亩,通过加强灌溉农业项目建设,推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保证了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从而推动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为促进湿地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调查了河北省沿海地区湿地农业资源状况,按浅海、滩涂、池塘、沼泽、稻田等5种湿地类型,对湿地农业生产模式进行了综合经济效益评价,确认了现实条件下湿地农业生产的适宜模式。结果表明,多品种共生共存的生产模式和生态立体种养结合模式有效地发挥了湿地生态系统功效,且有利于湿地资源与环境保护。建议河北省沿海地区依据市场变化,不断优化湿地农业生产模式,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效统一。  相似文献   

14.
 农业发展历史表明,几千年来的农业是以生物质的作物果实和畜禽肉蛋奶为生产对象的,而占生物量60%的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只是“农业废弃物”。现代生物质转化技术则可以将这些“农业废弃物”以及所有可利用的生物质转化为种类繁多的生物质能源和生物基产品并再获大幅增值。这是对农业新资源的开发和资源的循环利用,是在污染物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中保护环境,并生产种类繁多的绿色产品。因此,农业在从事种植和养殖的同时,应将“非粮生物质”纳入农业生产系统,由“半生物质农业”或“部分生物质农业”发展到“全生物质农业”或“全生物质利用农业”。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城市地下水污染状况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由于对保护水资源认识不足、执法不严及有关的立法不到位等,我国地下水资源污染情况非常严重,给城市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危害.为此,应合理安排农业灌溉,加大污水处理力度,搞好综合规划,严格执法,加强水资源保护教育,加强水环境监测,建立区域性防护体系,以实现城市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6.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之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DSS)可以实现农业资源信息的有效分析和高效管理。"信阳市农业决策支持系统"是以系统结构为构件,以面向对象为方法,针对信阳市农业生产实际开发的专用DSS。其开发过程包括:DSS结构的确定、构建决策模型、建立专家知识结构、明确系统功能、确定对象连接与嵌入方法(Object Linking and Embedding,OLE)等。  相似文献   

17.
土地资源是矿产资源开发、城市发展等一切活动的载体。矿业城市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集约化利用是实现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本文中以兖州市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与多因素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进行了评价,所得结论较为科学,为其他城市建设集约用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鄱阳湖区湿地农业发展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鄱阳湖区湿地资源丰富,具有发展大农业的优越条件,潜力极大。该文通过对湖区湿地资源特点、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的综合分析,提出合理利用湖区湿地资源,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苏州市苏越农业新技术开发应用有限公司以“循环经济”为理念.以沼气工程为纽带.建立“种养加沼”四位一体综合开发利用模式.即将蔬菜大棚、禽畜房舍、加工车间和沼气设施有机联结.示范推广无公害生态种养、加工技术和国内最新农业废弃物沼气处理科技成果,组合应用沼气型燃气空调、沼气灯具和沼气炉灶等新设备,集成推广二氧化碳气肥、沼液液肥和沼渣固体有机肥料,最终产品达到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而实现废弃物多级利用、资源再生增值、生态良性循环和农业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张家川县是一个伊斯兰民族聚居县 ,农业气候资源较为丰富 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 1997年《张家川县生态资源综合调查研究》项目得到国家民委资助 ,课题组就该县农业气候资源中 ,光能资源、光热资源、水分资源的现状及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基本摸清了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研究表明 ,张家川的气候资源中水分资源最为关键 ,应全面讲究光、热、水相互配匹理论 ,促进农业生产和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