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北方沙尘暴灾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沙尘暴是与风沙活动、土地沙漠化过程密切相关的一种发生在沙漠及其邻近地区的灾害性天气现象 ,它是高速运行气流即大风与干燥裸露地表相互作用所形成的 ,是干旱与沙漠化气候环境的产物。我国的沙尘暴主要发生在西北、华北和东北西部 ,尤以西北地区的沙尘暴发生频繁、危害严重、影响范围广泛。它的发生、发展除与大气环流、下垫面状况等自然因素有关外 ,人类大量开垦农田、放牧、樵采、过渡利用地表和地下水资源以及进行各种工矿、交通建设等活动 ,破坏了地表植被和土壤层 ,使表土裸露直接遭受风力侵蚀作用 ,既加速了沙漠化土地的扩展 ,也扩大了沙尘源 ,使沙尘暴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大为增加。为此 ,本文分析了我国沙尘暴的空间分布范围、运移路径、形成原因和危害表现 ,并提出了防治沙尘暴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北京地区的沙尘天气的出现越来越频繁。2001年春季,沙尘暴12次袭击北京城,其频率之高,范围之广,强度之大,为50年来所罕见。沙尘暴给工农业生产、航空运输、公路交通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北京地区沙尘暴天气的形成既有气候因素,又有风沙源区植被稀疏土地沙化严重的原因。沙尘进入北凉地区,主要有3条通道,一是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河北坝上——北京;二是内蒙古朱日和——洋河河谷——永定河河谷;三是桑干河一永定河河谷。地处这3条气流通道上风向的是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乌盟后山、河北坝上、山西雁北…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环境问题愈来愈关注,我国北方一些地区每年春天频繁出现的沙尘暴天气,就是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沙尘暴的形成沙尘暴是一种天气现象,正如刮风、下雨、下雪一样都是不可避免的。沙尘暴的发生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是气象条件,即高空有强气流运动而形成大风天气,大风是沙尘暴发生的原动力;第二是地面要有充足的沙尘物质来源。大量松散的沙尘物质在强劲风力作用下,被卷入气流中形成了沙  相似文献   

4.
北京西北城区2010年春季一次沙尘暴过程PM10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2010年春季北京市西北城区沙尘暴前期、中期及后期可吸入颗粒物样品,运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和粒度分布软件分析沙尘暴过程中PM10的微观形貌和粒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沙尘暴期间PM10和PM2.5的质量浓度是一个突然变化的过程,在沙尘期间质量浓度分别增加到1960.68μg/m3、1477.27μg/m3,然后随着沙尘暴的消退逐渐降低,颗粒物质量浓度逐渐减少;对体积——粒度分布的研究表明,无论沙尘暴天气还是非沙尘天气,其体积百分比主要集中在2.5μm以上的较大等效粒径范围内,沙尘暴天气是由于输入了大量的沙尘颗粒,而非沙尘天气的少量大粒径颗粒对体积百分比的影响却很大,导致体积百分比向大等效粒径范围集中;沙尘暴前,颗粒物的微观形貌类型有矿物颗粒、烟尘集合体、球形颗粒和超细未知颗粒,沙尘暴期间,微观形貌类型主要是来源于地壳的矿物颗粒。  相似文献   

5.
采集2010年春季北京市西北城区沙尘暴前期、中期及后期可吸入颗粒物样品,运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和粒度分布软件分析沙尘暴过程中PM,。的微观形貌和粒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沙尘暴期间PM10和PM25的质量浓度是一个突然变化的过程,在沙尘期间质量浓度分别增加到1960.68μg/in。、1477.27μg/m^3,然后随着沙尘暴的消退逐渐降低,颗粒物质量浓度逐渐减少;对体积——粒度分布的研究表明.无论沙尘暴天气还是非沙尘天气,其体积百分比主要集中在2.5μm以上的较大等效粒径范围内,沙尘暴天气是由于输入了大量的沙尘颗粒.而非沙尘天气的少量大粒径颗粒对体积百分比的影响却很大,导致体积百分比向大等效粒径范围集中:沙尘暴前,颗粒物的微观形貌类型有矿物颗粒、烟尘集合体、球形颗粒和超细未知颗粒,沙尘暴期间,微观形貌类型主要是来源于地壳的矿物颗粒.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 ,我国西北、华北等部分地区频繁发生大面积的扬沙、浮尘和沙尘暴天气 ,给广大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的危害和损失 ,引起了中央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沙尘暴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 :羊多为患 ,超载过牧 ,加速了草地荒漠化过程 ,是形成西北、华北等地区春季频繁发生沙尘暴的主要原因。于是 ,在西北、华北 ,甚至在全国掀起了一股规模不小的声讨山羊“罪行”的浪潮 ,什么 ,山羊“吃草刨根 ,破坏草场” ,山羊“啃食林木幼枝嫩叶 ,破坏植树造林” 。  相似文献   

7.
知识快餐店     
沙尘暴也有好处?沙尘暴来袭的时候,就意味着空气变得肮脏不堪,视野极差,连呼吸都开始困难。而撇开对人的作用,沙尘暴却对自然界有独特的作用。比如沙尘等大气中的微粒能反射掉大量太阳辐射,抵消一部分温室效应。碱性沙尘还能中和酸雨,给海洋带去丰富的营养元素。几百万年以前,西北来的沙尘堆积了40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  相似文献   

8.
重视果品产业在西北开发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发展果树是西北地区改善环境与保持旱地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是西部大开发的基本目标之一。自然条件与人为活动已使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主要是“侵蚀”现象十分严重 ,侵蚀有2种 :风蚀和水蚀。遇多风或大风天气 ,在植被稀疏、地表干燥、沙尘丰富的西北地区易引起风沙天气或沙尘暴 ,不仅导致沙化面积扩大、侵蚀良田 ,也会给华北、东北地区带来危害。西北多数地区平均降水很少 ,但季节性降雨强度却很大 ,易引起水土流失。解决侵蚀的主要手段是“种树、种草” ,但长期以来成效不大 ,原因之一是种树…  相似文献   

9.
唐代沙尘灾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量献资料和现代科技研究成果,试图说明唐代历史上发生的各种类型的沙尘灾害不仅史不绝书,且有频繁发生之势,并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严重危害。认为导致沙尘灾害发生的原因,除当时中国西北、北部和东北地区分布着辽阔的天然沙漠、沙滩、沙尘等原始的沙化源地及其受到反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以外,唐代统治的大兴土木,城乡居民把炭薪作为日常生活资料,手工业多种部门以木材作为原料和燃料,以及逃户和移民对原始植被的大量焚烧垦种,导致地表植被的日益萎缩,原始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新的沙化源地的不断扩大,也是加剧沙尘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 ,我国西北、华北等部分地区频繁发生大面积的扬沙、浮尘和沙尘暴天气 ,给广大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的危害和损失 ,引起了中央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沙尘暴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 :羊多为患 ,超载过牧 ,加速了草地荒漠化过程 ,是形成西北、华北等地区春季频繁发生沙尘暴的主要原因。于是 ,在西北、华北 ,甚至在全国掀起了一股规模不小的声讨山羊“罪行”的浪潮 ,什么 ,山羊“吃草刨根 ,破坏草场” ,山羊“啃食林木幼枝嫩叶 ,破坏植树造林” ;昔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内蒙古大草…  相似文献   

11.
基于气象数据、MODIS遥感影像数据和NCEP再分析资料, 利用HYSPLIT模型模拟2000—2019年毛乌素沙地上空不同海拔高度(500, 1000和1500 m)各季节沙尘暴的前向轨迹, 并与遥感影像识别出的沙尘信息进行比较, 识别毛乌素沙地沙尘暴的影响范围。结果显示: 1) 在过去的20年中, 共有143个沙尘暴月和387个沙尘暴日, 并且 2004 年以来, 毛乌素沙地发生沙尘暴的频率逐渐降低; 2) 季节性气候条件对毛乌素沙地沙尘暴的移动路径有很大的影响, 春季沙尘暴发生频率较高, 秋季发生频率最低; 3) 受毛乌素沙地沙尘暴影响的国内地区主要包括陕西省北部、山西省北部、河北省北部和中部、山东省北部和中部、北京市、天津市、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以及东北三省, 国外受影响的地区有朝鲜、日本北部以及俄罗斯与我国交界处, 受影响的海域有渤海、黄海北部和日本海西北部。遥感影像与HYSPLIT模型的比较提供了一种对沙尘运输、扩散和沉积过程进行验证和加深了解的有效工具, 研究结果可以为防灾减灾决策及沙源地治理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晓舟 《科技潮》2003,(6):46-46
所谓沙尘暴,是指由于强风将地面沙尘吹起,使大气能见度急剧降低的灾害性天气。沙尘暴到来时,尘沙飞扬,能见度极低,风力强劲,常造成人畜伤亡和建筑物毁坏。去年8月14日清晨开始,甘肃河西走廊的敦煌等地区发生中等强度的沙尘暴,瞬间风速达每秒14米,能见度在200至300米之间,飞沙走石,形如黄昏。沙尘暴造成的危害还可追溯到1993年5月5日,我国西北4省,曾发生一次特大沙尘暴,死亡85人,失踪31人,直接损失高达5.4亿元。沙尘暴形成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其中人类不合理垦荒,加重了沙尘暴的强度和频度。…  相似文献   

13.
张丽媛 《科技潮》2000,(8):20-21
使人畏惧、使人焦虑、使人痛苦的沙尘暴!今年春天,我国的西北、华北地区共发生了12次沙尘天气,影响面积几近国土的四分之一。铺天盖地的黄沙直抵京城,整整的一个春天,刮得京城百姓苦不堪言。为什么刮沙尘暴?为什么越刮越厉害?这么多沙子是从哪儿来的?这几乎成了今年中国人的热门话题。人们已经认识到,沙尘暴是自然界向人类敲响的警钟,是缺少植被覆盖的荒漠发出的呐碱,是自然界向人类报复的前奏。  相似文献   

14.
提起沙尘暴,人们无不为之色变,大有除之后快之感。为此沙尘暴也是北方春季不变的话题,然而就在人们谈论沙尘灾害时,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林之光  相似文献   

15.
常静 《榆林科技》2009,(3):51-53
一、试验区概况: 试验区位于榆林城西沙,长城以南,被榆西河及芹河相夹,面积4384亩,呈三角形,在这两道河的影响下,致使地下水位深达1O余米,含水量2—3%,植被稀疏,地貌复杂,在强烈的西北风和活跃的东南风的作用下,形成纵横交错的格状新月形沙丘链,沙丘平均高7—10%,个别高达20米,迎风坡8—12,落沙坡28—32。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北方沙尘暴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尘暴是主要发生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一种危害极大的灾害性天气。在分析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沙尘暴的时空分布规律、形成原因、最新研究方法和手段以及预防治理沙尘暴的对策,指出我国北方沙尘暴发生发展的某些规律。  相似文献   

17.
世界上有四大沙尘暴多发区:中亚的温带沙漠气候区周围、北美加利福尼亚热带沙漠气候区、非洲撒哈拉热带沙漠气候区和澳大利亚中西部的热带沙漠气候区。这些沙漠地区不仅影响其周围地区,而且沙尘也被行星风系带到很远的地方,如撒哈拉沙漠的沙尘被西南风带到瑞士形成泥雨,中亚的沙尘被西风带到我国等。  相似文献   

18.
李春华 《甘肃科技纵横》2005,34(5):15-15,80
沙尘暴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浑浊,水平能见度低于1千米的天气现象.沙尘天气的分类及空间分布、沙尘暴天气的成因、我国沙尘暴变化趋势以及沙尘暴的危害与防治.  相似文献   

19.
南疆西部近10年沙尘暴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新疆南疆西部莎车县、麦盖提县、巴楚县和喀什市4地的4个气象站近10年发生的沙尘暴数据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了沙尘暴发生的时间特征和风速特征.结果表明:4地沙尘暴均多发生在4~6月份,且4月份发生沙尘暴次数最多.沙尘暴发生在傍晚20∶00时段频数最多,其中莎车县、麦盖提县和巴楚县沙尘暴持续时间最长为10h左右.10年间喀什市的沙尘暴每年发生次数逐渐减少.4地发生沙尘暴的平均风速不同,风向多以西北风和东北风为主.发生沙尘暴时风速大小变化幅度大,平均变化周期为4min左右,有明显的阵风特点.  相似文献   

20.
不同沙尘天气微气象和沙尘演变规律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沙尘暴实验探测资料,给出2004年春季多次沙尘天气过程近地面微气象学要素、湍流通量及沙尘浓度的极值对比,重点分析了3月27-28日强沙尘暴过境时近地面微气象学要素和辐射分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沙尘天气过程中,白天近地层温差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夜间逆温强度减弱;净辐射与感热通量较晴空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削弱。沙尘天气过境时,动量通量显著增加,动力湍流与热力湍流配合,有利于加强沙尘源区的局地起沙和沙尘的垂直输送过程。3月27-28日强沙尘暴过境时,伴随地面水平风向的转变,沙尘浓度迅速增加,风速及其垂直梯度增大;在沙尘暴增强阶段,近地层降温达7℃,比湿出现极大值,净辐射和感热通量降为负值。当沙尘浓度达到最大值后,净辐射上升至零,反映了夜间沙尘气溶胶对低层大气和地表的保温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