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9 毫秒
1.
通过对鞍山市"三普…"四普""五普"及历年的统计年鉴数据的开发利用,使用Excel软件,对鞍山市区,即铁东区、铁西区、立山区和千山区的人口现状及特征进行分析,得出鞍山市区人口数量增长趋于平稳,劳动适龄人口男性比重下降,女性比重上升等若干结论,以期为科学发展鞍山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鞍山市“三普…“四普““五普“及历年的统计年鉴数据的开发利用,使用Excel软件,对鞍山市区,即铁东区、铁西区、立山区和千山区的人口现状及特征进行分析,得出鞍山市区人口数量增长趋于平稳,劳动适龄人口男性比重下降,女性比重上升等若干结论,以期为科学发展鞍山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鞍山市“三普”“四普”“五普”及历年的统计年鉴数据的开发利用,使用Excel软件,对鞍山市区,即铁东区、铁西区、立山区和千山区的人口现状及特征进行分析,得出鞍山市区人口数量增长趋于平稳,劳动适龄人口男性比重下降,女性比重上升等若干结论,以期为科学发展鞍山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4.
宁青 《科技资讯》2007,(10):220-220
本文对市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及体育人口等因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在全面了解洛阳市区群众体育开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如何加强群众体育发展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洪京华 《广东科技》2014,(11):35-36
正2013年,江门高新区大打"科技牌",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各类"高企"达129家。2014年,江门高新区将加快培育和壮大科技型企业,力争新增14家以上,确保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保持在37%以上。在大力提升区内高企创新能力的同时,高新区还积极推广园区绿化发展规划,为园区营造良好的创业投资环境。那么,对于雄踞江门市区"东大门"但土地人口规模相对偏小的高新区、江海区而言,如何做足  相似文献   

6.
云南大部分民族地区人口城市化水平及年平均增幅均低于云南省平均水平,其产业结构呈现出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相对较低的特点.研究表明云南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化过程有助于人口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但其较高的第二、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和较低的城镇就业人员比重降低了产值结构比重变化对人口城市化水平提高的作用.因此,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第二、三产业产值的相对比重有助于提高人口城市化水平;加强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完善就业政策,使过高的第二、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适当降低,以及鼓励居民到城镇地域就业和居住有利于人口城市化的推进.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GIS、系统聚类、相关分析等方法对清徐县1995年~2010年人口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5年~2010年清徐县人口经历了由快到慢再到快的增长过程,其中自然增长是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清源镇在人口密度、人口比重方面都有显著的增长,其他乡镇的人口密度大致呈持平状态,人口比重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8.
基于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以西安市为例,运用GIS等空间分析方法来研究西安市人口时空演化特征及其空间结构,以期探索西安市人口的空间重组规律。研究发现:1西安市人口总量增长快,空间分布上圈层分化明显,市区内大部分地区为城市化发育程度成熟的区域,人口郊区化现象显著且程度高,郊区内部差异大;2人口空间分布具有较强的空间集聚特征,人口空间集聚总体趋势在不断增强,中心城区及相邻的部分近郊区街道共同构成了人口高密度集聚中心,远郊区则出现了集中连片的低密度人口洼地,且两类地区均呈现扩大趋势;3西安市人口分布呈现出"多中心"特征,小寨路街道为发育成熟的人口次中心。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灰色数学模型模拟郑州经济发展过程并预测其发展趋势。然后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人口结构中人口数量、人口自然增长率、每万人拥有在校大学生数、每万人拥有专任教师数、非农业人口所占比重等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得到人口的每万人拥有在校大学生数和非农业人口所占比重对经济的影响最大。在模型分析基础上,本文就如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出若干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鞍山人口增长、结构、质量、人口空间分布特征以及鞍山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来研究鞍山人口发展特征以及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鞍山人口增长、结构、质量、人口空间分布特征以及鞍山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来研究鞍山人口发展特征以及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转型是老工业城市全面振兴的必然选择,合理的产业结构可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以鞍山为研究单元,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对鞍山资源型城市进行转型绩效研究.从经济、社会、环境、资源、产业效益等层面研究了产业结构与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内在关系.结果显示,鞍山市第二产业比重偏高,一、三产业比重相对较低,产业结构面临着深层次的矛盾,亟待优化升级.研究表明,2007-2011年,鞍山市绿色发展能力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绿色转型取得了一定的绩效.其中,经济、社会、产业3项指标的绩效水平呈上升趋势,资源与环境2项指标的绩效水平呈下降趋势,鞍山市绿色转型能力处于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13.
针对2004年冬季,鞍山市铁东地区的焦炉煤气供应状况欠佳,严重影响了市民的日常生活状况,从燃气输配工艺角度,对影响鞍山市铁东地区焦炉煤气供应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输配工艺、加强行业监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基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县域城市建成区和城市人口数据,引入Getis-Ord Gi*指数,构建用地扩张-人口增长协调性系数CI,对经济区31个县域进行时空协调性综合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2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城镇化水平及人口城镇化水平表现出同步增长趋势,2者呈显著正相关; 县域间土地城镇化进程空间差异较大,表现出南快北慢的总体趋势,人口城镇化进程差异相对较小; 城市用地扩张与人口增长G值均呈高值集聚、低值分散的特征,南昌市为高值中心; 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整体协调,但县域间协调性系数存在显著的非均衡性和空间差异性,CI值呈“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的态势,昌九、浙赣线所组成的“┸”字型地带周围县域CI值较高,滨湖区及边缘区县域则较低.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鞍山地区出口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的分析,指出鞍山地区钢铁产品及矿产品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在鞍山地区出口中占据了绝大部分份额。高新技术产品竞争力较差,出口规模和比重处于严重偏低的水平。应进一步加大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力度,推进钢材及矿石等出口产品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同时积极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及高档次纺织品的出口。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寿命不断延长,老龄人口比重增大,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山西省从2003年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老龄人口比重对居民消费结构具有一定的影响.本文选取2000年到2011年山西省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与各年份8项人均消费支出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排出关联序,并分析了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7.
近代淮北地区流民现象严重,学界已从灾荒和战乱等角度给予了原因分析,但对人口压力因素却鲜有问津。笔者认为人口压力是造成近代淮北流民多发的一个原因,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恶劣使该地区存在着严重的人口压力,并且与本地流民产生存在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区域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联系紧密,互为变量,区域人口与经济分布一致时才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安徽省人口与经济分布存在较大的不一致性,且在逐渐扩大,不仅造成了落后地区巨大的人口压力及区域间较大的经济差异,还制约着安徽省区域发展空间结构的优化,限制了安徽省各区域间的协调发展.这源于安徽省尚未形成具有较强集聚能力的区域增长极,不能与沿海发达省份在人口集聚的能力上竞争.应当通过积极培育以合肥为代表的经济集聚极核,加速城镇化进程,并进行一系列的制度改革以缩小区域人口与经济分布的不一致性,各地区应当积极承接沿海地区转移的产业与劳动力,协调各地区的发展,缩小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重新定义了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的内涵,认为人口城镇化水平应从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两方面衡量,土地城镇化水平应从城镇建设用地变化量和以城镇建设用地与城乡建设用地比重表示的土地城镇化率两方面来衡量;在对山西省2001年~2010年人口、土地数据初步分析的基础上,定量测定了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发展水平,并用比较分析法定性分析了两者的协调性.研究结论:2001年~2010年山西省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差距在不断拉大;2006年、2009年、2010年城镇建设用地新增量超过其他年份的一倍,但土地城镇化率在经过2001年~2008年的稳定增长后出现下降趋势;2001年至2010年,户籍假设化可以使土地城镇化率提高约2.68个百分点,常住假设化可以使土地城镇化率提高约8.1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0.
基于分形理论以街道(乡镇)为单元,对上海市及其典型区县1994-2002年的人口资料进行研究,测算上海市及其典型区县人口分布的盒子维值(D0)和相关维值(D2)以及相应的相关系数,发现上海市及其典型区县人口分布分形性态明显,不同地域层次的人口分布分维值呈现不同的时间演化趋势,利用分形很好地解释了上海市及其典型区县当前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同时本研究也涉及人口分布数据分形处理的误差和及其影响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