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鞍山市“三普…“四普““五普“及历年的统计年鉴数据的开发利用,使用Excel软件,对鞍山市区,即铁东区、铁西区、立山区和千山区的人口现状及特征进行分析,得出鞍山市区人口数量增长趋于平稳,劳动适龄人口男性比重下降,女性比重上升等若干结论,以期为科学发展鞍山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鞍山市"三普""四普""五普"及历年的统计年鉴数据的开发利用,使用Excel软件,对鞍山市区,即铁东区、铁西区、立山区和千山区的人口现状及特征进行分析,得出鞍山市区人口数量增长趋于平稳,劳动适龄人口男性比重下降,女性比重上升等若干结论,以期为科学发展鞍山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鞍山市"三普…"四普""五普"及历年的统计年鉴数据的开发利用,使用Excel软件,对鞍山市区,即铁东区、铁西区、立山区和千山区的人口现状及特征进行分析,得出鞍山市区人口数量增长趋于平稳,劳动适龄人口男性比重下降,女性比重上升等若干结论,以期为科学发展鞍山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4.
转型是老工业城市全面振兴的必然选择,合理的产业结构可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以鞍山为研究单元,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对鞍山资源型城市进行转型绩效研究.从经济、社会、环境、资源、产业效益等层面研究了产业结构与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内在关系.结果显示,鞍山市第二产业比重偏高,一、三产业比重相对较低,产业结构面临着深层次的矛盾,亟待优化升级.研究表明,2007-2011年,鞍山市绿色发展能力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绿色转型取得了一定的绩效.其中,经济、社会、产业3项指标的绩效水平呈上升趋势,资源与环境2项指标的绩效水平呈下降趋势,鞍山市绿色转型能力处于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5.
周祎  浦彤 《当代地方科技》2010,(17):115-116
鞍山市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市场辐射能力较小,主要对近距离游客有吸引力,从而形成了鞍山市国内旅游客源主体为辽宁省内甚至鞍山地区这样的局面。通过对鞍山市入境市场和国内市场分析,确立了鞍山市旅游目标市场以大力发展国内旅游为主、积极发展入境旅游为辅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6.
从人口信息来源、信息采集主体、信息共享三方面阐述了当前公安机关人口信息化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人口信息为基础、治安管理为中心”的新型警务理念,这对于推行人口“一卡通”信息化管理,建立社会管理系统与人口信息系统的共享机制,拓宽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第一轮县城总体规划修订工作已基本完成,其中不乏有规划合理、建设到位的“试点样板”,规划标准过高、规模过大、贪大求洋的现象还普遍存在。这里从影响县城人口规模的因素分析出发,对如何确定县城人口合理规模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封丹 《科技智囊》2011,(6):34-39
4月28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布,全国总人口规模约为13.7亿,其中普查登记的大陆地区约13.4亿。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大陆地区人口十年仅增加7390万人。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表示,我国人口增长已由“高、低、高”过渡为低生育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三低”模式,在这样的模式下,我国人口总量的增长速度放缓,老龄人口比重增加,少儿人口比重缩小。  相似文献   

9.
比较“五普”和“六普”结果可见,我国有6个省、107个地级市(区)、1022个县(区/市/旗)的常住人口出现了负增长,更多的县市正在加速步人人口下降区队列。人口持续下降对这些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冲击。以浙江19个人口下降县(市)为例,人口下降区农村城镇化发展正面临三大困境,并有三大演进趋势。为此,政府在推进中心镇和中心村建设时,应遵循人口发展规律有效提升人口集聚能力,调动市场化因素推进农村城镇化发展,采用非均衡路径促进城镇体系空间布局优化,实施重构农村社区的多层面政策革新。  相似文献   

10.
利用近32年的人口统计资料,对武汉市的人口空间变化和郊区化进程分三个时段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三个时段内武汉市的人口空间变动和郊区化存在着显差别,具体为:(1)从13个区的人口空间增长速度看,在三个时段内各区的人口平均增长速度差异很大;(2)从中心城区、近郊区和远郊区的地域角度看,人口空间变动有着“中间大,两头较小”、“中间小,两头大”和“中间大,两头也较大”的演变规律;(3)从郊区化历程看,武汉市真正意义的“郊区化”并不明显,但由于过去工业化的引发作用,武汉市的近郊化已经有了一定程度。同时存在较强的人口空间向心聚集力量,导致了武汉市的城市发展有着很大的特殊性,在此分析的基础上,还剖析了武汉市近32年来人口空间变动与郊区化的主要原因;最后,根据武汉市城市规划纲要思想并结合部分发达城市郊区化特征,对武汉市今后5-8年的人口空间变动和郊区化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1.
常信 《上海信息化》2006,(12):37-39
如今,百户单元、地理信息系统、实有人口信息库——这些新鲜名词,已越来越多出现在“上海城市社会管理”这本“字典”里。其中,“百户单元”的具体构想。就是根据“以房管人”、“以证管人”的原则,在居委会辖区内,按照街、路、巷和弄、号、室进行物理单元的划分.“一口采集”人口常态信息,对实有人口进行管理与服务。[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体育人口状况及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坚 《南昌高专学报》2003,18(3):62-62,67
体育人口是指人口中从事体育锻炼或与体育活动密切相关的那些人口。在我国,“体育人口”观念的树立及体育人口的增长,主要是在新中国成立后重视发展体育事业,毛泽东主席明确号召“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以来的事。对我国的体育人口状况进行简述和思考,旨在能对进一步关心人民体育生活,促进我国体育人口、特别是积极体育人口比例的增长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口产业结构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人口产业结构正趋于合理,但总体水平仍低,表现为产业结构间不合理及其内部不合理。人口产业结构,中国与国际有巨大差异,同时各省域也差别明显。据此,提出调整各行业就业人口比重,引导产业间就业人口转移,有步骤有计划进行人口区域性转移,开展国际性劳务出口,实事求是选择多方位转移模式。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人口思想十分丰富,具有显著的特点。邓小平同志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立足中国现实,运用辨证思维,从战略高度实事求是地认识、分析我国人口问题,把人口多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国情,特别是他把人口问题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中来考察、处理,首次提出“人均”概念,是其人口思想中最具特色的内容。弄清邓小平人口思想的特点,对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实践有重大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农村人口“老龄化”特点及对策分析——以辽宁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04~2008年辽宁省农调队固定农户连续跟踪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得出辽宁省农村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农村老年人口的比重大、发展速度快;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程度严重;农村人口老龄化存在区域差异等.结合辽宁省实际情况,提出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加强针对老龄劳动力的专业技能培训和大力发展农村贫困地区经济等平抑人口老龄化影响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6.
1.人口总量控制与年龄结构优化杭州市是浙江省和全国计划生育比较先进的地区,低生育率也较其他地区持续的时间长。预测表明,计划生育先进地区未来人口发展必然要经过正增长、前期负增长、后期负增长和稳定零增长4个阶段。杭州市的人口发展也要经过这4个阶段。从各阶段的相互关系来看,这一阶段人口总量继续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日益增大,需要继续严格控制人口。从这种意义上讲,控制得越严格,未来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将越小,为后代留下的回旋余地也较大。但过于严格的控制,将使第二、第三阶段的老年人口比重过高,后代人对老年人口的负…  相似文献   

17.
根据鞍山市旅游业发展实际,从方便用户出发,构建了基于GIS技术的鞍山市旅游地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充分利用了GIS强大的空间查询和分析功能。介绍了该系统的总体设计、各项功能以及一些关键技术。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为建设"数字化鞍山",发展鞍山市旅游事业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根据鞍山市旅游业发展实际,从方便用户出发,构建了基于GIS技术的鞍山市旅游地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充分利用了GIS强大的空间查询和分析功能.介绍了该系统的总体设计、各项功能以及一些关键技术.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为建设"数字化鞍山",发展鞍山市旅游事业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云南大部分民族地区人口城市化水平及年平均增幅均低于云南省平均水平,其产业结构呈现出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相对较低的特点.研究表明云南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化过程有助于人口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但其较高的第二、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和较低的城镇就业人员比重降低了产值结构比重变化对人口城市化水平提高的作用.因此,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第二、三产业产值的相对比重有助于提高人口城市化水平;加强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完善就业政策,使过高的第二、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适当降低,以及鼓励居民到城镇地域就业和居住有利于人口城市化的推进.  相似文献   

20.
试论中国人口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首先阐述了可持续发的内涵与人口可持续发展的由来,然后通过对中国人口现状和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中国 “三结合”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