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峰  沙跃兵 《科技资讯》2009,(14):61-61
本文通过原理分析和实验验证的方式,研究雷达测速系统洲量机动车速度的误差,分析雷达测速系统误拍的各种原因,从中找出解决雷达测速系统误拍的方法,从而保证执法者执法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在动车运行过程中,速度和位置是保障其安全的重要数据。文章根据动车测速的要求,设计了一种雷达测速和加速度传感器测速协同工作的系统,雷达测速依据多普勒原理直接计算得到动车相对于地面的速度,加速度传感器可以监测雷达是否正常,在雷达测速的盲区,利用加速度传感器测得动车的加速度数据,通过加速度的积分得到速度值,雷达测速和加速度传感器测速相互补充。利用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通过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iver/transmitter,UART)将更可靠的速度值发往上位机。实验证明,该测速方式在复杂的铁路环境中能长期稳定地运行,满足全天候、实时性要求,在保障动车安全运行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针对现有线性调频连续波(LFMCW)测速测距雷达运算准确度低和运算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一种优化的LFMCW雷达测速测距系统的设计方案.基于FPGA技术,利用正反旋转抵消策略优化CORDIC平行算法;然后利用流水线和并行结构相结合的方式设计实现双核FFT处理器;最后利用回波频差和多普勒频移法完成距离和实时速度的计算模块,最终设计实现了LFMCW雷达的测速测距系统.在QuartusⅡ中调用ModelSim进行功能仿真,证明本系统的数据处理速度比使用单核FFT时提高了46.5%、测距误差为±0.15 m、测速误差±0.1 km/s.  相似文献   

4.
自动驾驶控制是汽车主动安全控制的重要装置.针对汽车运行的方向控制和速度控制内容,提出了利用图像传感器获得行驶方向信息.通过图像处理确定行驶方向,控制车道偏移的方向控制系统,设计了面向动态目标的基于毫米波雷达测距和测速的汽车自动行驶的速度控制系统,实现了汽车自动驾驶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针对激光测速、雷达测速和地感线圈测速方式所存在的问题,依据运动目标检测理论中基于混合高斯分布模型的自适应背景消除算法和基于区域匹配跟踪理论,对高速公路运动车辆进行速度测量。通过试验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和理论能同时实现多台车辆的跟踪,在监视区域内不丢失目标,能控制测速精度,将速度误差控制在要求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6.
为了实现对高速公路车辆速度进行限制, 建立了基于卷帘式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图像传感器的相机测速系统, 并对该系统采用的标定技术、 测速算法等进行了研究。卷帘式快门数字相机测量速度是利用卷帘式快门曝光, 具有一定的延时, 对运动物体拍摄会产生一定的畸变, 通过对图像的畸变部分进行图像处理和计算, 即可得到运动物体的速度参数。根据相机成像的几何原理, 分析了相机的标定原理, 根据相机测速时的特点, 提出了简单、 有效的标定方法。进一步研究了相机标定和测速的实验方法和步骤, 进行了标定及测速实验。经实验验证: 利用卷帘式快门CMOS数字相机方法对运动目标测速值较精确, 误差在2.5%以内。基本满足高速公路相机测速系统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二次监视雷达(SSR)接收到目标应答信号时受到异步干扰的问题,在SSR对目标的应答信号的脉冲宽度内,引入扩展二元相移键控(EBPSK)对载波进行相位编码调制.理论分析了SSR系统中速度与频偏的关系,通过研究EBPSK相位调制脉冲的波形特点,提出了将EBPSK相位编码脉冲信号作为SSR系统应答信号的方案,从而有效利用异步干扰提升双基站SSR系统的目标测速精度.理论分析与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目标测速精度方面,EBPSK相位编码的双基站SSR系统明显优于EBPSK相位编码以及纯正弦调制脉冲的单基站SSR系统.因此,验证了EBPSK相位编码脉冲信号在双基站雷达系统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雷达是测量目标位置和速度的常用手段之一.为了提高雷达的测量精度,需要对因大气折射效应而产生的雷达测量误差进行修正.首先简要给出了雷达系统中大气折射误差的问题描述及进行误差修正的思路.然后不仅详细阐述了目前常用的电波射线描迹法、近似修正法和新型修正法等电波折射误差修正技术在雷达定位中的研究和应用现状,而且也阐述了几种用于对雷达测速折射误差修正方法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同时,对各种方法的使用范围及其优缺点也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最后,给出了雷达系统大气折射误差修正技术在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地铁信号技术也在不断的升级,由以前的固定闭塞发展到目前的移动闭塞,大大提高了地铁线路的利用率及运能,为广大乘客提供了更快捷舒适的交通服务。而电客车的能否精确定位及停车,取决于测速系统提供的基础数据的准确与否。车载信号的测速功能主要由测速电机(英文简称OPG)及雷达完成的。本文以西安地铁一号线车载信号系统为例,主要介绍测速系统中的测速电机及雷达的工作原理、设备安装及相关维护,重点介绍测速电机连接线缆的安装工艺对测速电机正常工作的影响及测速电机和雷达故障处理情况。  相似文献   

10.
毫米波调频步进(chirp-step frequency , Chirp-SF)雷达是一种距离高分辨率雷达,但是存在严重的距离 速度耦合问题,所以实现运动目标的距离高分辨必须进行运动补偿。文章提出了一种把脉冲多普勒(Pulse Doppler)测速和基于Chirp-SF信号的时域相关法测速相复合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测速精度高,算法简单,速度快。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我国各大城市的不断快速发展,城市交通压力的持续增大,城市轨道交通在市民的出行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对地铁各项技术的不断提升,地铁各类设备的稳定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西安地铁一号线车载信号系统为例,在开通后各项设备功能进入稳定期的一年中,车载信号系统共发生故障二百余起,其中由测速系统引起的故障约占40%~50%左右。而西安地铁一号线测速系统由测速雷达与测速电机(OPG)组成,在排除了测速电机安装工艺造成故障的可能后,测速系统的大部分故障由雷达故障导致。该文以西安地铁一号线测速雷达为例,主要介绍西安地铁一号线测速雷达的工作原理、维护及故障处理,简介测速电机OPG对于测速雷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提高多普勒雷达测速估计精度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连续波多普勒雷达外弹道测速的特点,为了解决频率分辨率与采样频率影响多普勒雷达速度测量精度的问题,提出应用快速傅里叶变换的频谱分析法.该方法基于目标弹道升、降规律对估计频率进行线性调整,能有效提高多普勒雷达的作用距离、测试精度和抗干扰能力,避免由于频率分辨率不够而出现连续相同的速度值.利用信号相邻两次截断后的频谱相位信息能提高频率估计精度.仿真结果和外场试验表明该方法在较低信噪比下,仍可以得到很高的频率估计精度.  相似文献   

13.
区截测速装置测量弹体运动速度的精度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之一。由于速度是导出量,目前还没有真正的"标准"装置对区截测速系统进行考核。基于统计学原理,提出了区截测速系统测量值的无偏、一致、有效性的考核方法。用外弹道飞行特性较优秀的某型枪弹作为速度源,对由四对光幕靶组成的区截测速系统开展实验研究。实验结果分析表明四对光幕靶能够通过无偏、一致、有效性的检验。  相似文献   

14.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闭环调速系统对速度反馈的要求,研究了M法、T法和M/T法电机测速的原理,采用基于增量式光电编码器的T法测速,进一步研究了光电编码器和T法在测速中的对应关系,给出了机械误差和测速干扰误差对该测速方法测速精度的影响.通过限幅滤波与分段式限速滤波相结合的方法降低传感器固有机械误差,采用低通滤波算法减小测速干扰误差.最后给出了T法测速的测量电路和算法实现.通过实验验证了测速系统克服干扰误差影响的效果,提高了测速性能.  相似文献   

15.
于磊  彭延军 《山东科学》2010,23(6):86-90
系统主要由雷达测速、视频抓拍、云台与镜头控制和数据管理等组成,采用串口通信、视频压缩、车牌自动识别、神经网络训练等多项技术,实现了对车辆超速、压单双黄线行驶、违法停车、违法调头、逆向行驶、强行超车等多种违法行为进行实时的监测、抓拍、记录和处罚,为交通违法行为取证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测试结果表明系统稳定可靠、识别率高、实时性强,综合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LFMCW信号距离-速度耦合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LFMCW雷达的测距和测速原理,分析了影响雷达性能指标的因素。根据LFMCW雷达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其距离-速度耦合现象,并得到了信号的模糊图,最后仿真完成了多种情况下雷达信号回波。  相似文献   

17.
设计一种用于气体炮的反射式激光测速系统.该系统不仅可以测量气体炮弹丸的着靶速度,而且还可以测量弹丸速度在碰撞过程中的连续变化.研究了该测速系统在工作过程中的功率衰减特性,分析了影响系统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最后确定了该测速系统的测量不确定度优于1.0%.  相似文献   

18.
多卜勒导航是一种自主式的导航系统,但其实时测速精度较低。本文由现役多卜勒雷达的构成原理和电路结构出发,分析了造成多卜勒雷达实时测速精度低的原因,提出了提高多卜勒雷达实时测速精度的一些措施,供设计和飞行管理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交通条件越来越重视,使得我国汽车交通条件不断提高,国家建设汽车企业的规模不断加大,对汽车驾驶员技术的考验也将不断加大,但是在汽车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不注意对自身夜间安全行驶的技术,导致汽车驾驶员的安全性降低,最终造成了威胁生命安全的危险。因此要注意对汽车驾驶员对夜间安全行驶技术的认识,保证汽车安全行驶工作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目标探测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手段,从宏观世界的宇宙天体到微观世界的分子原子,都需要借助观测设备进行分析研究,一定程度上,探测水平决定着研究水平。雷达作为最重要的探测器之一,无论是在战场监视、精确打击等军事领域,还是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空中交通管制、对地观测等民用领域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雷达起源于无线电探测与测距(Radio Detecting and Ranging,RADAR),自问世之初,主要担负远距离探测的任务,起着望远镜的作用;随着技术的进步及需求的提高,除能够远距离探测外,还需具备对目标的结构、尺寸、运动等细节的测量能力,即承担显微镜的作用。目前,雷达的发展趋势是作用距离越来越远、测量精度越来越高,如美国导弹防御系统最新部署的海基X波段雷达能够对3000km以外的目标实现cm量级的测距和测速,星载的合成孔径雷达对地面目标观测成像的分辨率可达到分米量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