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庞勤 《奇闻怪事》2010,(6):38-39
折纸是我国的传统手工艺术之一。它是以自然形象和生活中的各种器物为基础,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手法,通过对纸张的手工折叠及剪折等操作,进行模拟塑造,使之再现生活。折纸是一种对儿童非常有益的手工劳动,作为未来幼儿老师的幼师生,学习折纸是很有必要的,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幼师折纸教学中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目前 ,在小学教育及初等教育学院的美术学习中 ,缺乏手工教育的现代意识及富有创意的作品形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是科技教育与手工制作审美教育的分离。通过美术史分析、现状研究、教育方式的探讨 ,阐述了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结合的可能性和它所具有的思想基础、现实意义 ,认为科技与艺术在手工教育中相结合的实验 ,具有美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卜宇 《科技信息》2011,(22):I0277-I0278
材料动画是一种充满诱惑的动画形式,100多年来无数艺术家、梦想家痴迷于其中,并且用这种神奇的方式进行创作,诞生了许多成功的商业片和基础的艺术片①。目前由于新技术的加入,材料动画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从《诺亚方舟》到《人兔的诅咒》材料动画的发展一日千里。本文试图结合我创作的短片《考古王子奇遇记》从材料动画简要发展历史、角色设计、场景及道具的制作、灯光设计、拍摄、动作等几方面浅析材料动画的制作特点,以刺激更多的年轻人投入到逐格拍摄的学习和实践中。  相似文献   

4.
折纸是一项花费少、收益大、简单易行的手工活动,折纸所用的纸既可以是彩色纸或白纸,也可以是其它清洁的废纸(如旧报纸、旧年历纸等)。用这些纸,可以教幼儿折叠出许许多多、各式各样的物体或玩具、如房子、茶壶、杯子、小钢琴、小船、花篮、娃娃、孔雀、小兔、青蛙、大象等等。通过折叠这些物品、玩具,可以帮助幼儿认识几何图形,辨别纸的方位(边、角、中心、上下、左右、正反等),促进幼儿手的动作的灵活性,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幼儿的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创造力。因此,折纸活动是既经济又有趣的美术活动。 好的折纸作品是形态各异的艺术品,这种艺术晶制作简便,形态丰繁,适应儿童爱好摹仿的特点,可以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铝型材生产中人工包装操作劳动强度大、包装效率低和成本高等问题,设计并制造了铝型材自动折纸包装设备.在铝型材手工包装工艺的基础上,利用基于解决问题的创新方法和TRIZ的冲突解决理论方法,确定自动折纸包装的工艺方法.运用模块化思想,在总体布局设计的基础上,将折纸包装线划分为送纸、引纸、上料、折纸包装、下料、传送等部...  相似文献   

6.
黄新新 《科技信息》2010,(31):I0264-I0264
美术教育是学生在成长阶段的基本素质教育中的一种,是学生通过对本体的感知,把其独特的思维方式转化成图画的过程。美术教育也是艺术教育的一部分,而手工制作是艺术教育中的很重要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7.
正版画艺术一直是伴随着印刷术的发明而发展的,现代印刷技术的应用丰富了版画这一古老艺术形式版画是由手工制版印刷在不同材料的版面上,形成的一种绘画形式(木版、石板、铜板、锌版、麻胶版等)。它与其他绘画艺术形式不同,不仅需要画家亲手绘制,还需要印刷工作室,所以版画的创作更复杂。由于所有版画都源于印  相似文献   

8.
透视教学是高等教育设计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掌握透视知识是大学生进行艺术创作的基础。应从把握透视原则、融入透视艺术、创新透视运用方法等方面对大学生进行透视意识培养,使之充分利用透视特点,更好地发挥透视在艺术创作和设计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折纸游戏想必每个人都玩过,但你试过用DNA来折纸吗?折纸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手工游戏。同样的一张纸,只要改变折叠的部位和次序,就可以变成小船、飞机、花朵、动物等种种不同的形状。相信它曾为你的童年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不过,如果说到DNA折纸的话,估计连折纸高手也会感到很陌生吧。今天,笔者就来带领大家体验一下这种以DNA为对象的特殊"游戏"。  相似文献   

10.
正每年,仅在美国就有约3500例意外吞咽纽扣电池的报道。如果长时间没有采取措施,电池就会对肠胃造成灼烧。前不久,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英国谢菲尔德大学以及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的研究人员,研发出一种微型的、折纸手工品一样的机器人。这种机器人被密封在冰囊内,进入胃部后冰囊融化,微型机器人便可像折纸手工般展开。而且,它还能由外部磁场所操控,通过粘滑运动,依靠摩擦力和重心的改变而沿着肠壁或胃壁前行。通过这一手段,无需进行外科手术,机器人就能够将肠胃中的异物取出。  相似文献   

11.
《手工制作这门综合艺术,具有推动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潜在优势,是孩子们喜欢的艺术,我们要挖掘孩子们设计制作的潜能,充分体现手工制作的多功能。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究多单元同构/异构折纸超材料非常规的几何与力学特性,设计并制作了三单元同构/异构(MSC)串联折纸结构并进行拉伸实验,得到结构力-位移曲线.通过离散积分获得结构势能-位移曲线,通过中心差分获得刚度-位移曲线.对三种曲线进行多项式拟合,给出本构模型的近似解析表达式.结果表明:三单元异构MSC串联折纸超材料的单元遵循刚度小先变形原则,并且展开过程中存在四个稳定构型;三单元异构结构的构型切换拥有可编程性;当结构中存在同构单元时同构单元变形顺序存在一定随机性;折纸超材料本构近似解显示出强非线性,拥有刚度可变的特点.研究结果不仅可以为该结构在工业方面的应用提供设计依据,而且还可以将结果推广到拥有任意同构/异构单元数量的串联折纸超材料,推动多单元折纸超材料研究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多顶点刚性折纸机构是可实现折叠和展开运动的一种空间机构,三顶点刚性折纸机构为多顶点中的一种形式,针对三顶点刚性折纸机构可折叠性问题,提出了运动学中基于旋量理论分析此类型机构可折叠性的方法;将三顶点刚性折纸机构运动学等效为双支链闭环的6R机构,建立该闭环机构的速度方程,对运动副的运动旋量之间的线性相关性进行判断,确定运动...  相似文献   

14.
折纸是一项民间传统艺术,是深受幼儿喜欢的一种小工艺,也有人说它是幼儿指尖上的智慧,的确,折纸对于幼儿极具吸引力,对幼儿来说它是神奇、富有趣味性的,折纸活动能使幼儿得到快乐和满从,同时,能促进幼儿动手、动脑、探索能力以及各种交往的发展。俗话说的好: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所以作为教师要有效指导幼儿折纸,培养幼儿对折纸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装饰画是一门注重运用物质材料进行创作的独特艺术门类,在装饰画的创作活动中必须注重物质材料的质表处理和肌理运用,从而达到材料和形式的完美统一。要做到这一点,画家必须用材料的眼光去思考,而物质材料在文化发展史上的作用也证明了这一点。因为物质材料的运用往往导致艺术观念发生历史性的转折。  相似文献   

16.
刘本富 《科技信息》2013,(12):297-297
<正>通过中国工艺美术的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无论从旧石器到新石器,从青铜到漆器,还是从玉帛到丝绸,从陶到瓷,每个时代的代表作品中都十分明确地演绎了材质的变化曲线。而壁画艺术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也是一部材料发展的历史。因此材料语言在现代壁画艺术中的运用就显得极为重要。本文通过对现代壁画中材料语言的应用进行分析,以顺应当代壁画领域的审美时尚,揭示材料之美,强调在壁画设计中用材料去思维是一条重要的创作思路。材料在壁画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材料是现代壁画内容与形式的传达媒介物。现代壁画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艺术,它是以材料作为内容载体,以环境空间为依托的一种艺术形式。材料之于壁画就如同语言之于人类一样,这也是材料在  相似文献   

17.
在培养中学生的艺术素养时,手工制作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并且能够进一步完善素质教育.通过开设手工制作课程和通用技术课程,让学生在进行手工制作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国中学生手工制作属于技术性的实际动手操作,主要在于培养创意和技术意识以及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8.
马煜皎 《科技资讯》2011,(12):234-234
声乐艺术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它运用音乐,声乐、文学、舞台表演等艺术形式,最终使人得到美的享受。演唱者对作品演绎的好坏,理解作品,把握好作品的风格是关键中的关键,也是演唱好一首作品的基础。演唱者的艺术修养对二度创作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的人可以被人称作歌唱家,有的人只能被人称做演唱者,关键就在此。  相似文献   

19.
DIY手工制作活动通过对空间图形的直观图或视图的观察、分析和想像,在头脑里建立起空间图形的表象,并通过制作过程将这一表象变成具体的实物模型,这对于发展人的空间智能和实际操作能力都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航天飞机模型的制作大致分为准备工具和材料、设计图纸、制作部件、拼装等几个步骤,采用的原材料大多为可以二次利用的废弃物品。通过自己动手设计图纸、搜集材料、制作拼接,不仅能够将书本上的知识运用于实践,还能够培养青少年学生的想象力、意志力、实际操作能力,亲身体会劳动和创造的快乐,培养热爱科学、追求卓越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20.
人类创造的雕塑史,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浩如烟海的雕塑作品,它们以其材料的特质,记载了雕塑的发展,也为人类历史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证据。雕塑作为一种可视可触的造型艺术,是通过物质实体来简要、概括的塑造艺术形象。与绘画艺术不同,雕塑的艺术语言的特征性及特别的制作技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材料特点的制约。不同的物质材料,经过艺术家的处理、运用,会体现不同的艺术趣味。雕塑是人类情感在物质材料中的显现,材料是雕塑家展开艺术思维的翅膀,借以表达情绪,寄情抒怀的载体。雕塑创作缺少了材料的支撑必然造成艺术语言的贫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