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7 毫秒
1.
通过MTT法研究了LaCl3和GdCl3对小鼠免疫细胞的作用.结果表明,GdCl3在0.001~10μmol/L浓度内均能促进小鼠脾细胞的增殖,0.001~0.1μmol/L的LaCl3促进小鼠脾细胞的增殖,其他浓度没有影响;除0.1μmol/L浓度外,其他测试浓度下的LaCl3均促进小鼠T淋巴细胞的增殖;0.001μmol/L的GdCl3抑制小鼠T淋巴细胞的增殖,0.01~1μmol/L时对小鼠T淋巴细胞的增殖没有影响,10μmol/L时转而促进小鼠T淋巴细胞的增殖.浓度为0.1μmol/L的LaCl3和GdCl3对小鼠B淋巴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其他测试浓度下均促进小鼠B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时间为4 h时,0.001μmol/L的LaCl3对NK细胞的活性没有影响,其他浓度下的LaCl3均能提高NK细胞的活性,0.001~10μmol/L的GdCl3均能提高NK细胞的活性;作用时间为8 h时,0.001和0.01μmol/L的LaCl3显著降低NK细胞的活性,0.1和1μmol/L的LaCl3提高NK细胞的活性,当浓度为10μmol/L时对NK细胞的活性没有影响,1μmol/L的GdCl3降低NK细胞的活性,其他测试浓度均能提高NK细胞的活性.这提示LaCl3和GdCl3对小鼠免疫细胞的影响模式与其作用浓度、作用时间以及稀土元素的种类都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100mg/kg GA_3溶液在冬小麦春季的四个时期进行叶面喷洒处理,发现GA_3可以明显促进处于待伸长~伸长中期的节间的伸长,并相应减少其直径;增长效应消失后,后继节间反而比对照缩短。前两期处理对上部三片叶的长度有促进作用,对叶宽则影响不大。前两期处理还显著增加了主茎的干物质织累,其中开花前积累所占比重较大,其转运量也较多,而对照则以转运开花后积累的干物质为主。CA_3处理有利于小麦穗部性状的改善,但穗数有降低的趋势,产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重金属Cd、Zn污染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及其残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重金属Cd、Zn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及其在果实内的残留.结果表明:(1)Cd、Zn处理影响番茄果实品质.随着重金属处理浓度的增加(Cd:0.001 mmol/L~0.1 mmol/L、Zn:0.01 mmol/L~1.0mmol/L),番茄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可溶性糖的变化呈下降趋势,但是差异不显著.而有机酸含量上升,且处理间的差异显著,Zn在1.0 mmol/L时,有机酸含量与对照呈极显著差异.(2)Cd、Zn在番茄果实中的残留量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各Cd处理浓度与对照呈极显著差异.除Zn(0.01 mmol/L)处理外,其余Zn处理间差异显著.与国家蔬菜卫生标准相比,番茄果实中的Cd的含量严重超标,而Zn的含量没有超标.  相似文献   

4.
为分析氮素与重金属铬的相互作用,采用溶液培养的方法研究铬胁迫下氮施用量对玉米幼苗生理特性和铬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铬浓度20μmol/L时,与对照相比,玉米幼苗叶片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铬浓度20μmol/L时叶片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随着溶液中铬浓度升高,玉米幼苗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显著降低(P0.05),根部和地上部对铬的吸收和积累量显著增加(P0.05),在铬浓度100μmol/L时达到最大。氮的加入可缓解重金属铬对玉米幼苗的毒害作用;具体表现为16 000μmol/L的氮处理水平提高了玉米幼苗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P0.05),同时降低了叶片MDA和根部铬含量(P0.05),但促进了铬在玉米幼苗体内的转运(P0.05)。  相似文献   

5.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龙眼枝梢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采用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喷施龙眼夏秋梢,结果表明:(1)PP复合剂能明显地抑制新梢伸长,增加粗度,缩短节间长度,增加雌雄花比例,提高产量;抑制效应在药剂超过2000μg/g时,抑制强度与浓度升高不呈比例关系,并可能影响枝梢花芽分化;福眼品种耐药性超过东壁品种、柴螺品种对药剂反应最敏感,这与树势强弱可能有关;喷施枝梢比土施作用快,土施效果沙质地比红壤地明显。(2)ET复合剂浓度低于500μl/L能显著抑制枝梢伸长,缩短节间长度,增加粗度,提高雌雄花比例;但浓度超过600μl/L会杀伤和杀死枝梢顶芽。此药适于冬春季控梢控穗时采用。(3)CC复合剂对控梢促花似乎没有效果,各种浓度TIBA复合剂对龙眼枝梢的作用不呈现规律性。MH复合剂超过1000μg/g,对柴螺枝梢伸长和增粗都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多效唑对大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试验中,多效唑处理生育时期和生育期无明显差异;有效穗随着浓度的增加略有下降的趋势;多效唑有降低株高的作用;低浓度有增加有效分蘖数的作用;穗粒数除300mg/kg处理略低于对照以外,其于处理均高于对照,表明多效唑有一定的增粒效果;不同浓度多效唑处理具有增加单穗重的效果;不同浓度多效唑处理具有增加千粒重的作用。经方差分析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GA3处理对枇杷采后呼吸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GA3处理对枇杷果实贮藏中呼吸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给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以生长在陕西安康的长崎早生枇杷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10、50、100μmol/L)GA3溶液浸泡处理20min,然后贮藏于温度3℃±0.5℃,相对湿度65%—80%条件下,每隔7d测定果实呼吸强度、相对电导率、MDA含量以及PPO、POD、SOD、CAT和PAL等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GA3处理能够使果实在贮藏初期的SOD活性升高,极显著抑制贮藏中期PPO和PAL活性的升高.10μmol/L GA3处理可有效降低枇杷果实呼吸强度以及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10μmol/L和50μmol/L GA3处理可极显著抑制贮藏后期果实CAT活性的下降.研究表明,采用10μmol/L GA3处理可使枇杷果实在贮藏中保持较好的生理状态.  相似文献   

8.
以大鼠成骨肉瘤细胞--UMR106为模型,应用RT-PCR方法,检测用不同浓度的FSK88药液(25,50,100μmol/L)、维甲酸(RA,10 μmol/L,阳性对照)以及FSK88 RA(等体积)混合药液处理细胞72 h后,细胞内cbfa1基因表达量的变化.3次重复实验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经25,50,100μmol/L 3种浓度FSK88药液处理的细胞内cbfa1基因表达量分别增加35.5%,64.5%,124.0%.其中用100μmol/L的FSK88处理细胞后,cbfa1基因表达量有显著的上调(P<0.01),并且上调作用强于10 μmol/L的维甲酸药液.证明FSK88能够通过直接或间接增强UMR106细胞中cbfa1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肿瘤细胞向正常细胞逆转分化.  相似文献   

9.
小麦茎秆内有中央维管束和周缘维管束两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中央维管束数以基部第二、三伸长节间最多,第一和第四伸长节间略少;周缘维管束以第三、四伸长节间最多,第一、二伸长节间次之,穗下茎两种维管束数明显减少。第二伸长节间维管束敷与小穗数呈显著正相关。第三伸长节间维管束数与穗粒数呈显著正相关,同时第二伸长节问与穗下茎的维管束数存在着明显的直线回归关系,合理调控播种期和氮磷肥料,均可增加茎秆内的维管束数,从而达到壮秆、大穗、粒多。  相似文献   

10.
以西辽河平原主推品种郑单958、先玉335、金山27和伟科702为试验材料,研究玉米农艺性状对种植密度的响应.结果表明,随着玉米种植密度增加,4个品种的株高和穗位高均先升后降,在密度9.0万株/hm2时达到最大.株高以先玉335最高,其它3个品种差异不大.穗位高金山27最高,伟科702最低.穗位节节间先玉335最长,其它3个品种相差甚微.各品种茎粗均随种植密度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1.
分别用自来水,0.1μmol/L,1μmol/L,10μmol/L,100μmol/L的Fluridone溶液处理同样的玉米种,经浸种,催芽,观察并计数玉米种子的萌发率。结果表明,低浓度的Fluridone溶液能解除ABA对玉米种子萌发的抑制的作用,从而对玉米种子的萌发,胚根的伸出有促进作用,而高浓度的Fluridone则对玉米种萌发和胚根的伸出呈抑制作用。玉米幼苗经培养箱培养一周,期间观察玉米的生长状况,叶片颜色,用分光光度法测用不同浓度Fluridone溶液处理的玉米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实验表明,Fluridone有降低叶绿素含量的作用,从而使植物叶片出现白化现象,降低光合作用,减少有机物的合成。推测这是Fluridone作为一些杂草清除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L-苯丙氨酸生产中PAL酶活及产酸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诱导剂、表面活性剂及酶稳定剂对L-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酶 )酶活的影响 ,考察了细胞量及反式肉桂酸的流加对产酸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 0.05 %L-苯丙氨酸为诱导剂可提高酶活 18.2%,以 0.005%溴化十六烷基吡啶为表面活性剂可提高酶活 12.4 %,PAL酶的稳定剂 2mol/L山梨醇与 0.1%戊二醛的组合可使酶活提高 94.5%。细胞量/肉桂酸比率α为3.6对产酸最有利 ,在第 3, 25 ,40h流加反式肉桂酸至浓度为 0.1mol/L ,可提高产酸浓度9.6%。实验发现野生菌株的产酸能力可达10.03g/L ,肉桂酸的转化率可达 60%。  相似文献   

13.
 株型直接决定生物产量、种植密度与籽粒产量,利用玉米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解析株型相关性状的遗传机制,对选育理想株型玉米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SLAF-seq技术,依据玉米黄早四参考基因组信息,对昌7-2与PHB1M及其138个F2:3家系高通量测序,开发高密度SNP的遗传图谱,并进行株型相关性状QTL定位。研究结果构建了一张总图距为1354.81 cM,标记间的平均距离为0.32 cM,标记数为4220个SLAF标签(7876个SNP)的高密度遗传图谱。在E1与E2两种密度下,对株高、穗位、叶片数、节间数、平均节间长进行QTL定位,共检测到10个QTL位点,其中,有7个PVE超过了10%。叶片数、穗位、节间数为主效QTL,ADD为负值,叶片数与节间数的减效等位基因来源于PHB1M,穗位的减效等位基因来源于昌7-2。叶片数与节间数在2个密度下均定位在8号染色体上,说明二者之间有着共同的遗传机制。与QTL关联的SLAF标记共有61个,其中,SLFA7305498和SLFA6717271为qLC-2-LG8与qIC-2-LG8共有标记。该研究将为玉米株型相关性状的标记辅助选择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4.
以4年生紫花苜蓿阿尔冈金(Medicago sativa L.Algonquin)为试验对象,以赤霉素(GA3)为试材,2005年在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场进行叶面喷施试验,结果表明:低浓度喷施赤霉素促进紫花苜蓿株高的生长,100mg/kg喷施浓度下,4茬株高的平均值较CK、200mg/kg、300mg/kg分别增加12.2%、6.8%、7.2%.不同喷施浓度下各茬间的节间数、节间距和分枝数变化趋势不尽相同,但总体上表现为低浓度喷施具有促进作用.从4茬总产量来看,各处理均高于CK,100mg/kg、200mg/kg、300mg/kg处理较CK分别增产14.8%、7.5%、7.8%,且100mg/kg处理与CK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随喷施浓度的增加粗蛋白含量增加,粗纤维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15.
以开顶式塑料薄膜温室为设施,研究了红掌叶片某些光合参数与生物量对长期CO2加富的响应.结果表明,处理150 d时,处理组T1(CO2(31.21±4.46)μmol/L,)T2(CO2(44.59±4.46)μmol/L)总生物量的鲜质量(FW)与干质量(DW)均比CK(CO2(16.05±1.34)μmol/L)提高35%以上;高浓度CO2条件下的根冠比与对照相比无论是鲜质量或干质量均降低,就鲜质量而言T1和T2分别比对照降低7.87%和19.32%;整个试验过程中,处理组气孔导度明显下降,但其净光合速率、羧化效率、表观量子效率均高于对照,处理90 d时T1和T2的净光合速率分别比对照增加56.37%和45.33%,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这种促进作用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6.
核黄素诱导番茄幼苗抗白粉菌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2mmol/L核黄素诱导感病番茄品种Moneymaker对白粉菌(Oidium neolycopersici)的抗性及相关生理反应:叶片H2O2积累、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含量、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的变化.核黄素诱导后番茄MM对O.ne-olycopersici的抗性增强,诱发了过敏反应(hypersensitive response,HR),番茄叶片内MDA的含量、O2-产生速率、PAL,POD活性均高于核黄素未处理,其变化趋势与抗病番茄品种G1.1560与白粉菌组成的非亲和组合相似.结果表明,H2O2的积累、膜脂过氧化、O2-,PAL和POD在核黄素诱导感病番茄对白粉菌的抗性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Cr3+对玉米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玉米为材料,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检测了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和不同浓度的Cr3 胁迫48h后恢复过程中淀粉酶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玉米萌发过程中淀粉酶同工酶发生系列变化;铬盐对玉米幼根的生长抑制作用明显;当铬盐浓度为0.1mol/L时,对玉米的抑制表现为不可逆,直至种子萎蔫死亡;铬盐对淀粉酶的活性影响不是很显著,但刺激了Rf为0.242淀粉酶的提前表达。  相似文献   

18.
外源ALA对盐胁迫下豌豆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温室条件下研究外源ALA对盐胁迫下豌豆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在100mmol/L NaCl盐胁迫下,研究0.001~1mmol/L ALA对豌豆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100mmol/L NaCl盐胁迫导致豌豆幼苗氧化损伤,SOD等保护酶活性升高;0.1 mmol/L ALA处理对盐胁迫下的豌豆幼苗有显著的保护作用,使叶片MDA含量降低25.87%,SOD,POD和CAT活性分别提高28.74%,20.68%和36.83%,幼苗株高、鲜物质量分别提高0.975,0.15倍,从而增强幼苗的抗盐性.0.1mmol/L ALA能缓解盐胁迫下豌豆幼苗的氧化损伤,显著提高SOD等保护酶活性.  相似文献   

19.
以珍珠岩作基质固体培养4种不同基因型玉米自交系材料,设置:0.25mol/LKH2PO4全磷(对照)、0mol/LKH2PO4(缺磷)2种处理,于第5,7,9,11d考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的变化.缺磷时不同自交系相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趋势不一致.相同自交系的不同抗氧化酶在缺磷胁迫下的变化趋势也有差异.结论:不能仅用1种膜保护酶在胁迫时活性的高低来判断材料是耐缺磷胁迫型还是缺磷敏感型.应综合考虑这5种保护酶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