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大气沉降对叶菜重金属的污染效应及其健康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系统研究大气沉降对叶菜重金属的污染效应及摄入蔬菜的健康风险,选取上海市郊工业区附近农田作为研究区域,对比分析了露天和大棚种植的青菜、生菜、苋菜和空心菜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并利用目标危害商数对蔬菜可食部分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棚外蔬菜中重金属含量普遍高于棚内,棚外蔬菜可食部分中Zn、Cr、Cu、Pb、Cd、Hg和As的平均含量分别为7.32、0.91、0.52、0.007、0.029、0.002和0.014 mg·kg~(-1),其中Zn、Cr、Cu、Cd和Hg比棚内分别高出26.4%、28.4%、44.4%、33.9%和14.0%.棚内蔬菜的富集系数均高于棚外,表明大棚外蔬菜中重金属受大气沉降的影响较大.不同蔬菜对于不同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差异明显,苋菜对Zn、Hg、As和Cu的富集能力最强,空心菜对Pb的富集能力最强.棚外四种蔬菜的综合目标危害商数(TTHQ)在1.41~2.99之间,平均值为2.29;棚内TTHQ在1.10~2.19之间,平均值为1.85,比棚外低23.4%.研究发现,四种蔬菜对成人和儿童健康均会产生一定威胁,而棚外四种蔬菜的摄入风险要高于棚内.大气干湿沉降是蔬菜中重金属的重要来源之一,建议在大气重金属污染高风险区域避免蔬菜露天种植,从而减少大气沉降对蔬菜富集重金属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用GPS定位在某城市各功能区采集319个样品,利用Excel等软件分析计算样品各重金属元素的统计参量和污染负荷指数,对实测剖面曲线进行数学建模,并对这些污染元素进行聚类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工业区污染负荷指数平均值最大,其次为交通区,山区污染负荷指数最小;重金属污染负荷指数与地表土壤海拔高度呈负相关关系;Cr、Ni和Cu主要来源于工业污染源;Cd、Pb和Zn主要来源于工业和交通污染源;砷和汞来源于单质污染源。  相似文献   

3.
以福建省某矿区附近农田土壤中的Cd、Cr、Pb、As、Hg含量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等3种评价方法,对研究区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及潜在生态危害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85%的点位受到重金属综合污染,65%的点位受到中度以上污染,40%的点位存在综合潜在生态危害风险,研究区综合污染较严重;Cd、Pb是研究区的主要污染源,60%的点位受到Cd污染,80%的点位受到Pb污染,Cd是研究区最主要的生态危害风险因子。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硫铁矿区废渣堆对周边农田造成的影响,系统采集了川南某硫铁矿废渣堆及周边农用地土壤样品共61件,测定其重金属(Cr、Ni、Cu、Zn、Cd、Pb、As、Hg)的含量,分析8种重金属污染水平及空间分布特征,利用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对重金属进行源解析,并借助综合生态风险指数、地累积指数等方法评估土壤污染风险水平.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中Cr、Cu和Cd含量超过国家相应标准,且Cr、Cd、Pb和As的含量明显高于土壤背景值,分别为背景值的1.56、1.40、1.45、2.89倍;Ni、Cu和Zn含量的空间分布相对均匀,而其它5种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相对集中;矿区周边农田土壤整体处于中等生态风险水平(150相似文献   

5.
《河南科学》2016,(11):1910-1916
为了保证土壤和粮食安全,对王行庄煤矿区范围内土壤和降尘中的Cu、Zn、Cr、Ni、Pb和Cd的含量进行监测,采用潜在生态风险评价和相关性分析方法,研究了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水平、生态危害和溯源.结果表明,王行庄矿区土壤中Cr元素超标率为53.8%,其他重金属含量均达到二级土壤标准,但是Cu、Zn、Cr、Ni和Cd在土壤中均已有累积现象;矿区土壤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评价显示,各点重金属的生态危害都很轻微,污染程度顺序为Cd>Ni>Cu>Cr>Pb>Zn;由重金属相关性溯源可知,Pb主要来自于自然界,Cu、Zn、Cr、Ni和Cd来源较广泛,存在一定的复合污染现象,其中,大气降尘对土壤中Cu、Zn、Cr、Ni和Cd的含量有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低累积型蔬菜品种,科学预防蔬菜重金属污染,合理利用农田耕地资源,降低潜在的健康风险,采用盆栽试验和聚类分析方法,对14种叶菜类蔬菜吸收累积土壤中6种重金属(Cd,Cr,Cu,Ni,Pb,Zn)元素的能力差异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14种叶菜类蔬菜吸收累积重金属能力差异较大,其中菠菜Cd,Zn超标率均为33.33%,特菜Cd超标率为11.11%,其它品种重金属质量分数均符合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GB 2762—2012);富集系数均值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Cd,Cu,Zn,Ni,Cr,Pb,其中Cd富集系数均值为3.208,其它元素富集系数均值低于1,Pb富集系数均值最低,仅为0.033;转运系数均值除Ni,Zn高于1外,其它元素均低于1。聚类分析筛选结果表明,Cd低积累品种包括茴香、油菜、小白菜、茼蒿、韭菜;Cr低积累品种包括茼蒿、苦苣、空心菜、芹菜、茴香、苋菜;Cu低积累品种包括小白菜、油菜、生菜、油麦菜;Ni低积累品种包括油菜、小白菜、油麦菜;Pb低积累品种包括茴香、苋菜、茼蒿、香菜;Zn低积累品种包括小白菜、油麦菜、生菜、茼蒿、苦苣、空心菜、油菜、芹菜、茴香。油菜、小白菜为Cd,Cu,Ni,Zn低积累品种;茴香为Cd,Cr,Pb,Zn低积累品种;茼蒿为Cd,Cr,Pb,Zn低积累品种;苦苣、空心菜、芹菜为Cr,Zn低积累品种;茴香、苋菜、茼蒿为Cr,Pb低积累品种;生菜为Cu,Zn低积累品种;油麦菜为Cu,Ni,Zn低积累品种。14种叶菜类蔬菜中,6种重金属元素质量比与富集系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表明重金属富集系数大小可以表征蔬菜吸收累积重金属能力的高低。研究提出,依据叶菜类蔬菜不同品种对重金属吸收富集和转运能力的差异,可在土壤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的区域选择种植低积累型蔬菜品种。  相似文献   

7.
采集钦州湾近岸海域8种底栖生物样品,利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和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底栖生物体内重金属含量,分析评价底栖生物受重金属污染程度。结果表明,底栖生物体内重金属平均含量从高到低为Zn〉Cu〉As〉Cd〉Cr〉Pb〉Hg,其中,软体动物:Zn〉Cu〉As〉Cd〉Cr〉Pb〉Hg;甲壳动物:Zn〉Cu〉As〉Cd〉Pb〉Cr〉Hg;鱼类:Zn〉As〉Cu〉Cr〉Pb〉Cd〉Hg。不同底栖生物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不同,同一种底栖生物对不同重金属的富集能力不同,从大到小为,软体动物:Cu〉Cd〉Cr〉Zn〉As〉Hg〉Pb;甲壳动物:Cu〉Cd〉Zn〉As〉Cr〉Hg〉Pb;鱼类:Cr〉As〉Zn〉Cu〉Cd〉Hg〉Pb。钦州湾近岸海域底栖生物均未受到重金属污染,但是重金属积累严重,软体动物体内Cd和As超过了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值。  相似文献   

8.
以沂河临沂河段为研究对象,采集15个河流表层沉积物样品,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量并计算6种重金属元素(Cr、Ni、Cd、Zn、Cu、Pb)的质量分数,运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并利用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解析其来源.结果表明:(1)除Cr元素以外,其他5种元素质量分数均超过山东省土壤背景值;(2)地积累指数评价结果显示,6种重金属污染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Cd、Cu、Zn、Ni、Pb、Cr,即研究区中Cd的污染程度最高;(3)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综合生态风险级别为极高生态风险,Cd对综合生态风险系数的贡献比例最高,是最主要的生态风险来源;(4)Cr、Cu和Ni为自然和工业排废复合来源,Zn和Pb来源于工业燃煤和交通污染等人为影响.  相似文献   

9.
对海南岛的农田土壤进行了系统的采样分析,共采集311个样品,分析了其中的Cd,Cr,Pb,As和Hg 5种重金属的质量含量,同时利用GIS技术和多元统计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上述5种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来源.重金属元素Hg,Cd,Cr,Pb和As的质量含量平均值均低于国家(GB15618-1995)Ⅱ级标准,Hg的质量含量最高值为1.63 mg·kg-1,Cd的最高值为0.64 mg·kg-1,Cr的最高值达586.70 mg·kg-1,均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的Ⅱ级标准,5种重金属元素中只有As元素的平均值低于研究区背景值,土壤中重金属呈明显积聚的趋势.5种重金属元素的来源分析表明,5种元素反映了3个主因子,因子1为"自然源因子",主要包括Hg,Cr和Pb元素,其质量含量与对应元素背景值相当;因子2为"工业及交通源因子",主要是Cd元素;As元素在因子3中,其高值区主要位于东方市、三亚市、琼中县等地区.海南岛农田土壤重金属元素质量含量总体较好,土壤重金属元素Cd,Cr,Pb和Hg不仅有外源,且发生了一定程度的积累,它们是该地区土壤主要的环境隐患.  相似文献   

10.
在兰州市设置11个采样点,于夏季和冬季分别采集大气降尘,研究了兰州市大气降尘中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特征及其对土壤中重金属积累的影响,分析降尘中Cu、Pb、Mn、Cr、Cd、Ni和Zn质量分数.结果表明兰州市大气降尘中重金属质量分数为MnZnPbCrCuNiCd.夏季平均质量分数依次为640.37、368.34、131.36、98.11、68.72、38.23、2.73 mg/kg;冬季平均质量分数依次为497.31、380.00、111.62、1 01.30、101.28、46.99、4.82 mg/kg,除Pb和Mn外,其余金属质量分数均在冬季高于夏季,各元素在冬季富集因子均高于夏季.Mn的富集因子接近1,Pb、Ni、Zn、Cu和Cr的富集因子大致在1~10,均不同程度的受到人类活动影响,而Cd的富集因子大于10,主要来源于人类活动.主成分分析表明,Cr、Ni和Zn与工业排放的烟尘有关,Fe、Mn与降尘的自然来源有关,Pb、Cu元素与交通污染及煤炭燃烧排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安茶产区典型茶园土壤-茶树系统中重金属元素的富集能力以及在新、老叶间的含量分配和变化趋势,明确土壤-茶树系统中重金属元素的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苔藓与城市空气重金属污染:监测评价方法与新近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苔藓监测空气重金属污染作为一个古老命题,近十年来却有崭新进展。引入了大气净度指数(IAP)、空气质量值(LGW)、相对累积因子(RAF)、污染因子(CF)、富集因子(EF)和沉降速率(D)六个监测评价指标,介绍了其评价方法。重点综述了欧洲近十年来重金属沉降苔藓调查的成就与进展,论及了中国的苔藓监测重金属研究现状及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城市大气重金属(Pb,Cd,Cu,Zn)污染及其在植物中的富积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通过对烟台市区不同大气污染区域绿化植物叶片中重金属Pb ,Cd ,Cu ,Zn 富积量和大气与土壤中相应重金属的含量研究分析发现,植物叶片中重金属Pb ,Cu 和Zn 的富积量与大气中Pb ,Cu 和Zn 的相对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而植物叶片中Cd 的富积量与大气中重金属的相对含量相关不显著.所研究的4 种重金属在植物叶片中的富积量与其生长土壤中的重金属的含量无相关性.研究证明,在所调查的5 种市区绿化植物中以园柏( Sabina chinesis) 叶片对大气中Pb 和Cd 的富积能力最强,对Pb 的富积依次为侧柏( Platycladusorientalis) 、冬青卫茅( Euonymusjaponicus) 、悬玲木( Platanus acerifolia) 和樱桃李( Prunuscerasifera) ,而对Cd 则依次为侧柏、冬青卫茅、樱桃李、悬玲木.悬玲木叶片对Cu 和Zn 的富积量最高,对Cu 的富积能力依次为悬玲木> 园柏> 侧柏> 冬青卫茅> 樱桃李,对Zn 则为悬玲木> 园柏> 侧柏> 樱桃李> 冬青卫茅.市区大气重金属污染物主要为Pb ,Cu 和Zn .市区大气重金属污染的总态势依次为发电厂> 汽车站> 市府区> 奇山小区>  相似文献   

14.
苔藓生物监测大气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7  
苔藓是敏感的大气污染指示植物之一,它具有灵敏、精确和直接等特点。苔藓生物监测主要有化学分析和生态分析等途径。通过特定的取样分析,可揭示大气重金属污染的时空变化格局,进而评价不同地区或时间的环境变化状况,实测数据的比较分析表明中国的重金属污染问题不容乐观,有必要通过技术,立法和经济等手段来解决这一环境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5.
广西河池市重金属污染现状分析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广西河池市的重金属污染在长期的矿山开采、冶炼、加工以及工业化进程中累积形成,水环境污染、大气环境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土壤污染问题日趋严峻,重金属污染事件呈高发态势。这主要是因为河池市的重金属产业结构不合理,环保基础工作薄弱,涉重重点企业的清洁生产低率,同时河池市的重金属污染涉及的行业和部门较多,历史旧帐较多,管理、监察和监测的水平严重滞后,所以河池市的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应该定位为"以防为主,治理为辅,防治结合"的方针,深入开展重金属污染调查,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全力推进重金属污染减排工作,推行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同时,还要强化重金属污染监察、监测能力建设,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民对重金属污染的防治意识。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的雾霾事件引起了人们对城市空气污染的广泛关注,大气颗粒物中含有的重金属与人类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以及呼吸系统的损伤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笔者对泰州市区大气颗粒物PM2.5(颗粒物直径小于2.5 μm)和PM10(颗粒物直径小于10 μm)、道路灰尘、活藓和藓袋中Cd、Cr、Cu、Pb、Ni、Zn的含量与污染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粒径最小的PM2.5中重金属浓度最高,可以作为空气重金属污染分析的最佳监测对象; 活藓法测得的数据与PM10和道路灰尘测定值相接近,具有一定可靠性。污染指数分析结果表明,现阶段泰州市区Cd、Cu、Zn污染较严重,分别达到了土壤背景值的18.86、3.54和3.15倍,其他重金属污染不严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南充市区交通流量大的路口区和相对清洁对照区(西华师大新校区)不同植物叶片重金属元素(Pb、Cu、Cd、Zn)含量分析,研究了植物大气环境污染指数,探讨了重金属含量与城市大气污染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植物叶片中的重金属元素富积量和大气中污染指数正相关.植物叶片的重金属元素富积量可较好和客观地指示市区大气的重金属污染状况.该研究为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日本笠藤壶是舟山群岛岩相潮间带的广布种,对重金属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是生物监测海洋重金属污染的良好指示种。为了探讨舟山海域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及其在海洋生物体内的富集规律,本文分析了该种对Cu、Pb、Cd、Cr、As和Hg的富集能力。结果表明,日本笠藤壶体内Cu的含量显著高于Pb、Cd、Cr、As和Hg的含量,且Pb和Hg富集量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根据日本笠藤壶体内积累的重金属总量,在本研究的7个样点中,岱山和小洋的日本笠藤壶受重金属污染程度高。与海洋贝类生物质量标准相比,除Pb和Hg超过各自的第二类标准值外,日本笠藤壶体内Cu、Cd、Cr和As含量都没有超过各自的第二类标准值,这表明目前舟山群岛海域日本笠藤壶受Pb和Hg的污染较为严重,受Cu、Cr、Cd、As的污染较轻。  相似文献   

19.
土壤作为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提供人类生存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而且接受来自工业和生活废水、固体废物、农药化肥及大气降尘等物质的污染,很容易导致金属元素的蓄积,从而造成土壤重金属的污染.文章讨论了某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空间分布状况,污染传播特征,污染源等;建立了相应的几何与数学模型或算法,得到了较好的结果,为防治城市表层重金属污染,保护和改善土壤资源和生态环境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福鼎大白一年生茶树(Camellia sinensis)扦插苗为材料,研究了钙在铝胁迫下对茶树钙铝及其他矿质营养吸收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铝添加(10 mg/L 和20 mg/L)能促进茶树对铝的吸收和积累,铝添加降低根对钙的吸收但不影响茎和叶对钙的积累.而钙添加降低茶树各器官对铝的吸收和积累,增加钙的吸收和积累.适量铝添加能促进茶树根、茎和叶(老叶和茶叶)对钾和铁的吸收与积累,降低根对镁和锌的吸收与积累,但茎和叶中镁和锌的含量继续增加.钙增加茶树对钾的吸收和积累,对铁没有明显的影响.钙降低茶树对镁和锌的吸收和积累,但仍高于对照组.综合来看,在铝胁迫下,增加培养液中钙的浓度能够降低茶叶中铝的含量,增加茶叶中钙的含量,对其他矿质元素的利用没有不利影响.因此,在茶园中适当增施钙可以降低茶叶中铝的含量,提高茶叶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