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1 毫秒
1.
根据层序地层学原理及构造-沉积关系,对梨树断陷构造样式和层序类型与层序地层模式进行研究,并分析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依据构造特征将梨树断陷断陷期划分为初始裂陷、快速裂陷和裂陷萎缩期3个演化阶段。相应的将梨树断陷断陷层划分为3个二级层序和7个三级层序,建立其层序格架,阐明其内部沉积特征。最终依据构造特征、气候变迁、沉积物供给和层序发育特征等进行综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梨树断陷断陷期发育3种层序类型和3种层序地层模式,其中SQ1和SQ2层序为初始裂陷期洪积层序,SQ3层序为快速裂陷湖泊层序,均发育简单箕状斜坡层序地层模式;SQ4,SQ5和SQ6层序为快速裂陷湖泊层序,发育快速裂陷缓坡坡折层序地层模式;SQ7层序为断拗转换期冲积层序,发育断拗转换层序地层模式。  相似文献   

2.
泌阳凹陷构造活动的沉积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总结了泌阳断陷湖盆的构造演化 ,以及盆地充填、沉积层序及沉积、沉降中心对构造活动的响应 ,并利用凹陷中沉积、沉降中心的迁移变化特征来确定边界断裂的活动时间 ,恢复湖盆的演化历史 .研究结果表明 :燕山运动的拉分作用、燕山运动之后的盆地边界断裂活动及喜山运动后的拗陷沉积作用形成了本区 3个盆地充填序列及构造层序 ;除了盆地形成、沉积充填序列受构造活动控制外 ,沉积层序的发育也受控于断层幕式活动引起的可容空间及沉积物供给变化的控制 .另外 ,对核二段沉积时期沉积、沉降中心研究可知 ,该时期凹陷内构造格局一直发生变化 ,至核二段一砂组沉积时期 ,两边界断层的活动都大大减弱或基本停止 ,凹陷内沉积格局稳定 ,沉降、沉积中心基本统一 ,断陷盆地真正进入萎缩阶段  相似文献   

3.
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构造格局及其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家围子断陷形成于晚侏罗—早白垩世早期,是松辽盆地北部深层最重要的生气断陷.运用构造解析的方法,结合地质背景和应力环境分析,对徐家围子断陷的构造格局及其成因进行探讨.断陷期形成的地层中发育有近南北向(北北西、北北东向)伸展断裂、北东向—北东东向正断层、北北西向逆冲断层、北北西向褶皱、北东向褶皱、北东东向褶皱等多组构造形迹.除北东向褶皱为晚期北西—南东向挤压应力作用的产物,其它构造形迹均形成于断陷期.断陷期地层内发育的3个不整合被解释为断陷期构造幕式渐进变形的产物.徐家围子断陷的两凹一凸的构造格局受近南北向压扭应力场控制,其中平行于最大主压应力方向发育的左旋斜列低角度边界正断层控制了2个箕状断凹的形成,分隔这两个断凹的断凸的形成则与边界断裂的倾滑作用派生的局部挤压应力有关.  相似文献   

4.
徐家围子断陷带是松辽盆地北部深层断陷之一,经历了早期断陷到后期挤压发转的构造演化过程。主要发育地堑、半地堑、铲形断裂、坡坪式断裂、滑动断阶等伸展构造样式;以及断弯褶皱、断展褶皱、挤压背斜、断背斜、正反转等挤压型构造样式。  相似文献   

5.
为了理清方正断陷多期构造叠合引起的盆地变形,断陷内部构造样式多样及构造解析存在多解性的问题,通过对地震资料的重新梳理、区域构造特征及郯庐断裂演化的分析,结合伸展、走滑拉分、走滑挤压以及后期抬升剥蚀等多期构造叠加对方正断陷的影响,对构造解析提出了新的认识和方法,并建立了方正断陷伸展-走滑-挤压三维应力模式。研究认为断陷西部改造程度弱,继承了断陷初期白垩系盆地的伸展模式,断陷东部后期挤压推覆改造强度大,伸展模式已不适用,必须考虑逆冲推覆构造的影响,断陷中部发育的伊汉通断裂走滑特征明显,花状构造发育,以伊汉通断裂为界断陷东西两侧表现为不对称差异走滑断陷特征,伊汉通断裂两侧应用走滑模式解析,因此,对于多构造叠合断陷盆地不能单纯地用伸展模式来解析,更应考虑后期的改造模式,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套复杂断陷盆地构造解析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阐明南堡凹陷老爷庙地区断裂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运用构造解析原理对断裂演化与油气成藏要素耦合性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认为,老爷庙地区断裂系统分为基底断裂和盖层断裂两大类,垂向发育的火成岩是深、浅两套断裂系统的韧性传递带。始新世正向伸展断陷形成的NNE、NE向基底断裂系统呈多期铲式扇样式;渐新世斜向伸展断陷形成的NEE走向的盖层断裂系统,以地垒-地堑和多米诺样式为主;新近纪,在热沉降背景下受深部断裂走滑变形影响,盖层中沿主干断层发育花状和复"Y"字样式。老爷庙地区主干断层的多期断陷作用利于烃源岩的沉积和成熟,也是油气埀向运移的主要通道;背斜主体带和侧斜坡带是有利成藏区。  相似文献   

7.
针对铁法盆地的成生、演化与发生在中国东部中生代以来的构造运动密不可分,研究其构造聚煤、控煤规律对中国东北其它同类型中生代盆地的老矿挖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开展了铁法盆地构造演化、成盆期构造的聚煤作用、成盆后构造的控煤作用的研究;研究得出:铁法盆地属于晚中生代北北东向单壁断陷聚煤盆地,盆地西缘北北东向的冮屯断裂对盆地成生、演化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盆地自西向东依次划分为西缘强烈断陷带、偏西部较强烈断陷带、中部较缓慢沉降带和东部缓慢沉降带,而偏西部的较强烈断陷带与成盆期北西西向褶皱的交汇部位有利于聚煤,而成盆后构造对煤层赋存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背斜使煤层赋存变浅,向斜使煤层赋存变深.  相似文献   

8.
湖泊是具有多种要素和多种属性的自然综合体。利用湖泊沉积连续、分辨率高、环境信息丰富的特点,重建不同时间尺度湖泊环境演化的历史及其与古气候的关系,是国际学术界十分关注的研究领域。目前,一个全球性湖泊环境时空对比研究的热潮已经兴起。 松嫩平原湖泊群地处温带亚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这里既是环境演化的敏感带,也是生态环境的脆弱带。在构造背景上是一个长期沉降的构造盆地。该区湖泊泡沼密布,并有沙丘覆盖,环境结构独具特色,是研究环境变迁的理想场所。同时,松嫩平原湖泊群地处我国农牧交错带的东部地区,随着该区人口…  相似文献   

9.
水城断陷的地质特征及构造演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水城断陷属滇黔桂裂谷的次一级的构造单元,在大地构造演化,岩相古地理,对菱铁矿及铅锌矿等矿产的成矿控制方面均具十分重要的意义,水城断陷在伸展期的显著特点是不对乐变形,垭都-蟒洞断裂始于都匀运动,其伸展模式是以该断层为主拆离断层的单剪模式,水城断陷的演化可分为早期断裂,中期强烈沉降,后期基性岩喷溢,晚期封闭消亡和燕山期构造反转五个阶段。  相似文献   

10.
松辽盆地北部深层构造的平衡剖面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平衡剖面理论为指导,利用平衡剖面反演技术,研究了松辽盆地北部深层3条代表性剖面构造的发育史.研究表明,研究区火石岭期初始张裂,沙河子期断陷强烈扩张,营城期断陷向拗陷转化,登娄库—泉头期断陷期后热冷却沉降,青山口—姚家期表现为弱伸展作用.从火石岭期—泉头期的整个深层构造发育期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伸展盆地演化序列.从油气主运移期与构造形成期的配套关系考虑,古中央隆起带是深层天然气聚集的有利场所.根据松辽盆地深层构造演化史,认为近期的勘探重点应放在以中央古隆起带为核心的深层常规构造油气藏勘探上,同时兼顾非常规天然气的勘探研究.  相似文献   

11.
青海湖现代三角洲沉积特征及形成控制因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青海湖是中国内陆最大的高原微咸水断隐湖泊,是研究现代湖三角洲沉积的理想地区,按河流与湖水动相互作用的强弱关系,将其三角洲为2种类型:鸟足形(河探型建设性)三角洲、扇形(河浪探型)三角洲和平直滨岸形(浪控型破坏性)三角洲,前者沿青海湖断隐盆地长轴发布,是湖区最大和最典型三角洲,后者沿盆地短轴分布,形成规模小且发育不齐全,鸟足形三角洲发育完整的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和后三角洲有个亚相,其中三角洲平原亚相由分流河道、废弃河道、洪泛平原、泥沼、沿岸沙坝和风成沙丘组成,三角洲前缘亚相由河口沙坝、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和三角洲前缘席状砂组成,与国内外其它湖三角洲相比,以发育沿岸沙坝和风成沙丘为其特征;平直滨岸形三角洲主要由三角洲平原部分构成,三角洲前缘亚相不发育(属滨岸沉积);湖泊三角洲的形成受气候、构造、地形、河流作用与湖泊作用相对强度以及注入河水与盆地湖水在河口地区的混合等因素控制。  相似文献   

12.
The Eastern Kunlun Mt. had been subjected to uplift together with the Qinghai-Xizang (Tibet) Plateau before the Early Pleistocene, and yet the Mt, did not protrude out of the Plateau surface. During that period lakes spread all over the studied region, with the drainage systems being all short rivers flowing into the lakes. At the end of the Early Pleistocene, intensive tectonic uplift led to the rising of the Eastern Kunlun Mt. and made the Mt. protrude onto the Plateau surface. As a result, a fault depression valley formed extending nearly from west to east along the fault belt of the Southern Kunlun Mt. Lakes in this region died out, surface runoffs joined into the valley of the Southern Kunlun Mt. resulting in a large river streaming nearly from west to east. Around 150 kaBP, because of the strong differential movement, rivers, such as the Jialu River and the Golmud River, retrogressively eroded seriously, cutting through the Burhan Budai Mt. Then they pirated the large river and divided it into four portions. Owing to the uplift of the Eastern Kunlun Mt., strongly retrogressive erosion of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Jialu River has made the watershed of the Buqingshan Mt. migrate 6–10 km southward since Holocene. At present, it remains a stronger trend of retrogressive erosion developing upward to the basin of the Yellow River Source and it seems that the Jialu River is scrambling for the streamhead of the Yellow River.  相似文献   

13.
营口-潍坊断裂带是郯庐断裂带中段一部分,自南向北发育潍北、莱州湾、黄河口、渤中、渤东、辽东、辽中等新生代沉积盆地(凹陷)。构造沉降量计算和作图结果表明,上述盆地的沉降史曲线有4种类型,它们对应不同的盆地类型。沿断裂带走向方向构造沉降速率的变化说明,营口-潍坊断裂带新生代以来构造活动自两端向中部逐渐迁移,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的汇聚速率和汇聚方向的变化以及菲律宾板块的影响控制了营口-潍坊断裂带新生代构造演化和平均构造沉降量的变化,渤海湾新生代盆地是拉分作用和主动裂谷伸展两种作用共同控制形成的复合型盆地。  相似文献   

14.
松嫩平原湖泊综合分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指出了松嫩平原的湖泊具有面积小、湖盆浅、密度大、类型多等特点,根据“成因-水量-水质”三要素的综合分类方案,运用三要素的三个主导指标和三个辅助指标,建立了松嫩平原湖泊的综合分类系统,对松嫩湖泊群进行了简明的类型划分。  相似文献   

15.
营口-潍坊断裂带是郯庐断裂带中段一部分,自南向北发育潍北、莱州湾、黄河口、渤中、渤东、辽东、辽中等新生代沉积盆地(凹陷)。构造沉降量计算和作图结果表明,上述盆地的沉降史曲线有4种类型,它们对应不同的盆地类型。沿断裂带走向方向构造沉降速率的变化说明,营口-潍坊断裂带新生代以来构造活动自两端向中部逐渐迁移,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的汇聚速率和汇聚方向的变化以及菲律宾板块的影响控制了营口-潍坊断裂带新生代构造演化和平均构造沉降量的变化,渤海湾新生代盆地是拉分作用和主动裂谷伸展两种作用共同控制形成的复合型盆地。  相似文献   

16.
新疆柴窝堡盆地属天山地槽褶皱带博格达复背斜的一个中新生代山间盆地 ,含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柴窝堡盆地总的轮廓和结构 ,严格受构造控制 ,而地形和微地貌则主要受河流水系的制约。根据新构造格局 ,把柴窝堡盆地分割成三个独立的水文地质区 ,提出新构造断块上升 ,盆地沉降 ,不但控制了柴窝堡盆地第四纪沉积物厚度和岩性 ,也控制了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相似文献   

17.
大布苏湖全新世沉积岩芯的粒度特征与湖面波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布苏湖为构造断陷的封闭湖盆,现代沉积环境的研究表明,自湖岸到湖心,其平均粒径2依次递减,钻孔岩 的粒度分析和年代测定揭示,全新世以来,大布苏湖有两次高湖面和两次低湖面时期晚全新世以来,湖面波动式下降,湖水浓缩而演变为我国东部地区罕见的盐湖。  相似文献   

18.
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的形成及断裂构造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讨论了中、新生代以来.中国东部构造应力场的变化及其对渤海湾地区的影响、作用;提出渤海湾盆地是在中国东部陆壳伸展、拉张作用的构造背景上,叠加右行走滑拉分作用形成的“拉分──伸展型”复合盆地.东濮凹陷作为渤海湾盆地系统的一部分,具有与渤海湾盆地相同的基底构造和相似的构造演化历史.本文通过对东濮凹陷基底断裂构造的特征及沿兰聊断裂两侧众多探井岩芯破裂构造的观察、分析和研究,证实了兰聊断裂在东濮凹陷形成过程中的右行平移作用.  相似文献   

19.
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哈得地区三叠系作为油气显示富集有利层位之一,目前仅对三叠系进行了盆地级的研究,而区带认识不清,层序内部沉积演化不明,对区块勘探指导针对性不强,急需开展区带化研究。利用覆盖全区的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和岩心、测井资料的基础之上,运用地震沉积学研究方法分析地震属性结构,识别出面积达18 000 km2的哈拉哈塘-哈得地区克拉玛依组沉积相类型和沉积相平面展布范围,从而较准确的描述出其沉积相演化特征,为后续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和断层分布来预测岩性油气藏分布提供依据。分析表明: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哈得地区三叠系克拉玛依组整体为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上下段差异明显。下段砂体由北东向南西逐渐减少,反映河道影响作用减小,牙哈古隆起斜坡处发育三角洲平原亚相,向南西展布依次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和湖泊相。克拉玛依组上段湖盆收缩,广泛发育三角洲平原亚相,向南西-西方向过渡为三角洲前缘亚相和湖泊相。其中,在三角洲平原亚相中发育下切谷沉积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东濮凹陷为渤海湾盆地西南端的一陆相断陷湖盆,具有砂层薄、粒度细和非均质性显著的沉积特征。盆地在古近系的沉积演化受频繁构造活动影响显著。通过研究古近系沙河街组碎屑岩尤其是盆缘的砾岩特征,分析不同构造变革期沉积物组成类型特征及变化,明确不同时期沉积充填对断裂活动的响应:盆地形成初期兰聊断裂的活动,东西两侧物源类型差异小,组成相对单一,均以中生界碎屑岩为主;随着构造活动频发和流域面积的增加,在沙三下文西、卫西、观城、马寨、马厂和三春集等断裂活动,湖盆水体加深,并出现多个沉降中心,东西两侧沉积体系和物源组成发生变化,砾石成分显示西侧物源中上古生界碎屑岩和下古生界碳酸盐岩、中生界火山岩和太古界基底变质岩逐渐增加,东侧上古生界物质比例增加;沙三中长垣断层和黄河断层活动造成南北差异显著,出现多源混合,砾石成分复杂度最高;至沙二期北部文东、卫东、文明寨等断层活动,东部洼陷沉降幅度增加,东侧近源物质大量充填砾石成分以上古生界碎屑岩和下古生界碳酸盐岩为主。沉积物的变化直接反映了各时期构造活动的强弱记录了盆地的演化历史,对认识同沉积断裂活动影响下储层砂体的发育及烃源岩的展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