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比较宫腔镜电切术与宫颈环形电切术在治疗宫颈病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宫颈病变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宫腔镜电切术(TCRC)治疗30例,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30例.结果 TCRC组治疗出血量明显少于LEEP组,TCRC术后出血及阴道排液时间少于LEEP组,两者手术时间及术后治愈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宫腔镜电切术在治疗宫颈病变方面能够直视创面,定位准确,止血彻底,不损伤宫颈管黏膜,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尤其在宫颈深部病变和炎性增生组织的治疗优于宫颈环形电切,值得在临床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2.
赖海丽  黄贤梅  肖诚 《科技信息》2013,(23):471-471
目的:探讨MedGyn宫颈扩张棒用于宫腔镜手术前扩张宫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病例为宫腔占位病变、节育环崁顿、宫腔粘连等需宫腔镜手术治疗的妇女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为术前3小时宫颈内口放置3号MedGyn宫颈扩张棒,对照组术前3小时于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0.4mg。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宫颈扩展程度及漏液情况、宫腔镜手术的镜下清晰度、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术后体温。结果:实验组9号宫颈扩展无阻力通过率、宫腔镜手术的镜下清晰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漏液情况、手术时间则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并发症、不良反应及术后体温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dGyn宫颈扩张棒用于宫腔镜手术前扩张宫颈效果显著,优于传统的米索前列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宫腔镜宫颈电切术(TCRC)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并观察其远期疗效。方法:对121例术前经病理确诊为上皮内瘤变(CINI-III)的患者行宫腔镜宫颈锥形电切术,切除组织送病理检查,术后随访1-5年,观察治疗结果。结果:共治疗121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其中CIN I 98例,CIN II 15例,CIN III 9例。109例一次手术治愈,一次治愈率95.61%;1例复发(CINII),二次手术治愈;4例患者TCRC术后行子宫切除;7例失访。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不影响生育及生理功能,操作简便、安全,并发症少,手术标本可行病理检查。应用宫腔电切镜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探讨双氯芬酸钠栓(Ⅱ)联合2%利多卡因宫颈表面麻醉在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选择要求人工流产的80例早孕健康妇女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术前2小时肛门内放置双氯芬酸钠栓(Ⅱ)2枚,术中宫颈4点及10点各推注2%利多卡因2.5 mL.对照组术中仅同法推注2%利多卡因.结果表明,实验组术中宫颈软化松弛程度、人流综合反应发生率、疼痛程度及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总之,双氯芬酸钠栓(Ⅱ)联合2%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术中,宫颈软化松弛较好,从而减少了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发生率,明显减轻术中的疼痛,手术时间缩短,方法简单,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门诊宫腔镜技术处理节育器取出困难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门诊治疗的202例节育器取出困难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发生原因以及手术过程.结果:外院宫内节育器取出失败的病例,发生原因经宫腔镜检查主要为节育器嵌顿、断裂、残留或异位,节育器嵌顿的种类以金属圆形/三角形节育器(113例,55.9%)以及V型的爱母环(62例,30.7%)多见.5例门诊宫腔镜下取环失败,197例(97.5%)取环成功.由于子宫异常引起的困难取环27例,黏膜下肌瘤12例,宫腔/宫颈管粘连15例.手术时间分析结果提示节育器断裂残留以及既往有宫颈手术史的患者花费手术时间最长;手术出血量分析提示合并黏膜下肌瘤的患者术中出血量最多,为(32.5±3.4) mL.结论:金属圆形/三角形节育器及V型金属环更易发生宫内嵌顿;子宫异常引起的取环困难原因以黏膜下肌瘤和宫腔/宫颈管粘连多见.常规方法取出困难的宫内嵌顿节育器者用宫腔镜检查及镜下手术.  相似文献   

6.
米索具有软化宫颈纤维、扩张宫颈及诱发宫缩的双重作用,应用于人工流产术可解决因宫颈过紧造成扩宫困难的问题,简化吸宫过程,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术中疼痛和人流综合反应的程度,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可接受性,且操作简便、价格经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在葡萄胎吸宫术中的宫颈扩张和镇痛效果.方法 将26例葡萄胎患者按观察组16例,口服米非司酮50 mg,1次/12h,共4次,总量200 mg后行吸宫术;对照组10例直接行吸官术.结果 观察组官颈评分提高≥5分人数为9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P<0.05);观察组服药后宫口可容7-8号扩宫器人数为9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P<0.05);观察组吸宫术中术后疼痛评分≤2分为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二次清宫术人数为31.25%,与对照组的30%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米非司酮葡萄胎术前应用能促进宫颈成熟,减少手术疼痛.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米索前列醇诱发宫缩和软化宫颈的双重作用和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对200例行人工流产术的早孕妇女进行分组对照.结果 有宫缩宫体肌不软,宫颈充分软化者96%,重度人工流产综合反应2%,手术时间2.46±1.16 min,出血量6.32±4.28 ml.结论 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减轻了病人痛苦.  相似文献   

9.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脊柱微创手术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效果。随机抽取的80例实施脊柱微创手术治疗患者实施研究,研究起止时间为2018年5月—2020年4月。病例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基础上的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对比分析不同干预方案的成效。观察组患者术后12 h及术后24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低于对照组的20.0%(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脊柱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脊柱微创手术围术期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为指导,可提升手术治疗效果,避免术后并发症,降低患者疼痛阈值,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并保证患者远期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华利康双线在会阴侧切皮内缝合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56例会阴侧切皮内缝合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78例患者使用铬制肠线与丝线缝合为对照组,178例患者使用华利康双线缝合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征、伤口疼痛、术后伤口愈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伤口疼痛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伤口愈合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切口硬结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利康双线可明显缩短会阴侧切皮内缝合术患者的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疼痛,加速伤口愈合,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椎间孔镜技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管狭窄症时与后路开放椎间盘融合术在疗效方面的差异.方法选择206例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行椎间孔镜技术)和对照组(行后路开放椎间盘融合术),每组103例.比较两组患者在围术期相关指标及术后不同时间点切口疼痛评分(VAS);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6个月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所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切口的VAS评分与时间点(0.5,1,2 d)呈负相关,而观察组VAS评分下降趋势更明显,两组交互作用比较(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的腰腿痛VAS评分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腰腿疼VAS评分与各自术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前、术后6个月的ODI评分及JO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ODI评分和JOA评分与术后6个月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孔镜技术能够取得与骨科开放手术基本一致的临床效果,且可减轻术中对患者的创伤程度,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患者恢复进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妇科手术前口服甘露醇代替肥皂水清洁灌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实验组口服20%甘露醇清洁肠道,对照组用0.2%肥皂水清洁灌肠,观察两组的舒适度、肠道的清洁度、术前1d夜间睡眠时间情况。结果:两组的清洁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甘露醇清洁肠道同肥皂水清洁灌肠的疗效基本相同。舒适度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夜间睡眠时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甘露醇清洁肠道疗效好、痛苦小、无副作用,妇科手术前可以代替肥皂水清洁灌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在葡萄胎吸宫术中的宫颈扩张和镇痛效果。方法将26例葡萄胎患者按观察组16例,口服米非司酮50 mg,1次/12h,共4次,总量200 mg后行吸宫术;对照组10例直接行吸宫术。结果观察组宫颈评分提高≥5分人数为9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P〈0.05);观察组服药后宫口可容7-8号扩宫器人数为9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P〈0.05);观察组吸宫术中术后疼痛评分≤2分为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二次清宫术人数为31.25%,与对照组的30%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葡萄胎术前应用能促进宫颈成熟,减少手术疼痛。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腹直肌外侧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临床效果,选取需手术治疗的骨盆髋臼骨折患者3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经腹直肌外侧入路,对照组采用传统髂腹股沟入路,比较2组患者显露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复位优良率、术后髋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表明: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复位优良率、髋关节功能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级.说明腹直肌外侧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具有操作时间短、显露范围大、术中出血少、复位良好、术后髋关节功能满意、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腹直肌外侧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临床效果,选取需手术治疗的骨盆髋臼骨折患者3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经腹直肌外侧入路,对照组采用传统髂腹股沟入路,比较2组患者显露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复位优良率、术后髋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表明: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复位优良率、髋关节功能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级.说明腹直肌外侧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具有操作时间短、显露范围大、术中出血少、复位良好、术后髋关节功能满意、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微创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与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6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53例患者采用微创DHS内固定治疗为对照组,53例患者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征、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优良率、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DHS内固定与PFNA内固定均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其中PFNA内固定的效果更佳,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更小,可显著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式肋骨接骨板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41例作为手术组,给予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治疗;20例作为保守组给予保守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73.3%,而且治疗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疼痛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短于保守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效果显著,具有操作简单、痛苦小、住院时间短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对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传统开放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平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患者住院天数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8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对输尿管结石患者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乳腺纤维瘤患者经不同术式治疗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选取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给予经乳晕切口手术,B组给予传统手术方法,对其术后效果进行评定.结果与B组比较,A组的总有效率明显提高,哺乳率明显优于前者(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A组的手术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P0.01).A组患者乳晕感觉正常,双侧乳房基本对称,手术瘢痕可接受程度明显高于B组(P0.05).两组术后瘢痕大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肿或瘀斑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A组患者术后美容效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前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经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减少切口瘢痕,使乳房外形美观,还可降低并发症、复发率,安全性较高,患者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热敏灸治疗肛周脓肿术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就诊于我院的40例肛周脓肿术后尿潴留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膀胱区按摩,水流声诱导及下腹部热敷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热敏灸治疗。治疗后观察患者自行排尿时间、排尿完全通畅时间、膀胱残留尿量进行统计,计算临床治疗的有效率。结果经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对照组有效率为70%,观察组有效率为9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热敏灸能有效改善肛周脓肿术后患者的尿潴留症状,利于患者排尿、缩短病程,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