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刘彬 《菏泽学院学报》2011,33(5):109-114
中学物理教学中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已经成为国内外理科教育改革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在贯彻科学人文教育和《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针对当前中学人文精神教育重视不够的现状,探讨了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问题.阐述了在物理概念及规律的教学和科学家、科学史的介绍中人文精神的渗透;指出在实验教学中体现人文关怀;讨论了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物理教学中的美育、创新意识教育和"科学.技术.社会"教育等途径.  相似文献   

2.
朱美静  张玉萍 《科技信息》2010,(10):74-74,76
人文素质教育旨在教育和启发人们做一个真正的人,做一个智慧的人,做一个有修养的人,这也是教育的终极目的。高职院校注重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境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形成学生健全的人格是高职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而摆正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创设积极、健康的校园人文环境;加强人文课程的开设;注重在专业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3.
音乐作为人类的一种重要精神食粮,应该在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提高人文素质方面发挥作用。我们要在音乐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学生音乐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作为总目标,以人文精神统领音乐教学,关注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不断探索各种途径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促进其个性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转变教学观念,体现人文关怀的意识;转变教学方式,实现人文素质的培养;拓展教学内容,渗透人文精神;完善改进评价方式,积淀人文素质等是中职语文教师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在物理教学中渗透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人文精神教育的必要性.并从教育思想的转变、物理学中的人文因素的挖掘、教学过程的优化、物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几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  相似文献   

6.
人文精神在音乐审美中对陶冶思想情操、提高文化修养、形成完善个性、促进人们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因而音乐审美要以人为本,要在具体的音乐审美实践中融入人文精神这一理念.  相似文献   

7.
王雪莲 《景德镇高专学报》2011,26(4):115-116,124
五年制高职教育要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语文教育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多种渠道在语文课程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进行人文素养渗透。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体育教学只注重对学生进行体育技能的培养,但是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体育教学应打破以往狭隘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的渗透,建立新的教育质量观。  相似文献   

9.
公维英 《科技信息》2011,(17):I0234-I0234
文学作品中包含着丰富的人文思想,语文课的文学教学应该体现人文思想,揭示文学即人学这一本质。借助文学教学的情感洗涤实现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借助文学教学的美育功能实现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借助文学教学的拓展延伸实现对学生的人文教育,让文学教学一开始就要立足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利用文学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一条良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可以巧妙运用电子音像资源,用音乐去熏陶学生的人文素质,用文学去启迪学生的人文精神,用资源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1.
音乐欣赏课教学的德育渗透,教师应根据时代的信息、社会的要求,深入挖掘不同音乐歌曲的不同德育内涵,有目的、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使学生在音乐的感受中,得到心灵的启迪、情操的陶冶、意志的熏陶。  相似文献   

12.
在生物教学中,通过渗透生物学中蕴含的哲学思想、STS思想、生物科学史及加强校园生物文化建设等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同时培养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人文素质培养目的,针对高职院校古代文学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思考对策如下:以人文教育为抓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人文理念为指导,将人文素质培养渗透在教学中;以人文精神为核心,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医学生物学课程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萍 《咸宁学院学报》2006,26(5):204-205
人文精神的培养在医学生物学课程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在课程教学中可以通过加强生物科学史的学习,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体现生物学课程的美育功能,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渗透“科学—技术—社会”三结合的STS教育思想等方面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通识教育是指在大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共同科目课程的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健全的人以及社会中有健全人格的公民.在通识教育背景下,高等数学教师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应加强数学思想的渗透,应加强人文精神的渗透,着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从而达到高等数学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6.
通识教育是指在大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共同科目课程的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健全的人以及社会中有健全人格的公民.在通识教育背景下,高等数学教师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应加强数学思想的渗透,应加强人文精神的渗透,着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从而达到高等数学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7.
乒乓球教学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实践现代教育理念,履行教师的光荣职责;有利于落实教学任务,创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灵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和谐健康成长。思想政治渗透下的乒乓球教学应该做到:强化国球意识,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强化竞赛意识,渗透意志品质教育;强化团队意识,渗透集体主义教育;强化体育意识,渗透美育教育;强化师表意识,渗透完善人格教育。  相似文献   

18.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如何将德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中,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的重大课题.本文从分析当前语文教学中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入手,结合自己的一些实践和体会,努力探索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使人文精神重新回归到课堂当中.  相似文献   

19.
陈朝霞 《科技信息》2011,(33):238-238,449
随着高校音乐活动的日益丰富,担任公选音乐课的教师应努力加强自身修养,才能符合教学实际的要求。笔者认为,需注重如下几个方面:能用言行、思想领悟音乐人文精神美;能用扎实的文化理论功底诠释音乐内涵美;能用全面的专业基本功展示音乐外在美;能用创新精神带动学生创造音乐美。  相似文献   

20.
情感体验指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和音乐产生的情感反应。好的音乐作用于人的情感,引起共鸣,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使人的心灵受到道德情操的熏陶渗透,从而达到优美崇高的思想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