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网络时代文化与技术大融合背景下,数字展示系统也大幅度升级,其中超声波距离感应式数字画廊系统其实是数字展示系统中的一种,它是一个融合文化艺术作品展示结合超声波传感技术终端一体化数字平台。运用数字技术将美术画廊转化为数据、信息、虚拟等平台,可通过实时检测观察者距离,自动对展示设备开启或休眠,最终实现对文化艺术资源的观赏、评鉴、研究、保护、交流与交易的应用功能,同时达到绿色环保节能、艺术数字化展示、提升公众文化艺术素质等意义,该系统设计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禹志梅 《科技与经济》2006,19(3):40-41,45
高校档案数字化建设并不是简单地将馆藏进行数字化处理的过程,它代表的是一种全新的基础设施和信息环境,是档案与社会交融、与国际接轨的新走向。数字化档案建设是高校档案事业发展的方向,是新世纪档案发展的最佳选择。分析了制约高校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因素及对策,提出了高校数字化档案馆建设要重点抓好现存档案数字化处理和数字化档案工作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研究的3D虚拟漫游模式的数字化艺术馆系统整合虚拟现实、多媒体、数据库云存储、大数据分析及计算机网络等高新技术,并主要应用在对各类艺术作品数字化加工、储存、修复、管理和展示等保护文化艺术方面,在线向用户提供三维虚拟场景中艺术馆内外部环境及艺术作品的信息感知,最终解决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突破了实体艺术馆无法达到的迅速传播的功能,同时,全面数字化艺术作品可华丽升级为艺术大数据中心,也终将成为实体艺术馆在新媒体时代普及、教育、展览、共享延续扩展。  相似文献   

4.
高校数字化档案网络系统在给用户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其安全性隐患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从档案网络系统环境、存储设备、网络拓扑结构、网络系统、网络管理5个方面探讨了高校档案网络系统的安全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高校声像档案数字化建设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声像档案数字化建设是一个数字化系统,它是由声像档案数字化信息以及对它的管理、传输、开发利用等组成的一个整体.分析了高校声像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及主要内容,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计算机管理档案信息的特点,分析了文化系统档案管理数字化的必要性,阐述了文化系统档案管理数字化的流程和关键技术,指出档案管理数字化将促使档案管理从保管和利用职能向信息采集、信息服务和信息管理职能转变,将有利于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7.
林文耘  曹立莉 《科技信息》2011,(21):I0185-I0185,I0234
建立数字化城建档案馆是大势所趋,城建档案工作要紧跟时代的步伐,逐步实现档案的数字化、网络化,作为城市建设档案的重要保管基地,加快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建设,才能真正为建设数字化的城市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8.
在高校档案信息数字化、网络化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高校档案信息数字化、网络化系统的基本组成,提出了高校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9.
数字化集成水文测报站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当前的水情测报系统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数字化集成无线水情测报站系统设计方案,介绍了测站系统设计的硬件与软件具体设计,并给出了测站系统的具体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0.
对城建档案数字化建设存在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力 《工程与建设》2006,20(6):827-828
城建档案数字化建设是新时期档案建设的一项基础性业务工作,解决资金问题、人才问题和利用环境问题是解决城建档案数字化建设发展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1.
田爱芹 《科技信息》2007,(11):209-209
数字档案馆是运用数字和网络技术手段,收集、管理并提供利用数字档案的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系统。数字档案馆必须具备准确鉴别纸质档案数字化成果真实性和完整性的能力,档案馆馆藏档案数字化过程中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保证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跨区域科技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存在管理、协同、关联难等问题,开展科技资源平台实践应用和理论研究并构建科技创新生态数字化展示系统。首先构建科技创新要素的定义、组成及指标体系,提出以创新地图、能力、主体、载体、资源和环境为核心的数字化展示系统,并以吉林省为例,以指数法监测区域科技创新水平,以文本挖掘法进行科技政策热点分析,基于Vue+Django+MySQL技术架构进行系统的体系架构和功能设计,最终实现区域内的科技数据创新生态数字化展示,使系统具有数据共享、数据关联、决策支撑等智慧化服务功能。应用实践表明,该系统丰富了科技数据资源的可视化方式,提升了科技创新生态的可视化程度,提高了系统的高扩展性、高效率和良好性能。  相似文献   

13.
当今,高校档案工作所处的社会信息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正不断渗透到档案工作中,档案工作必将与高度数字化和网络化联系在一起,电子档案、虚拟档案已成为档案管理工作的一种趋势,鉴于此,高校档案工作如何适应网络环境,是当前档案工作者探讨的一个重点课题.  相似文献   

14.
档案网站要构建数字化、创新、分享、互动的信息环境,不仅要做好档案资源的环境分析、用户需求分析和资源服务分析工作,建立灵活的服务机制,搭建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还要做好资源的组织和优化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个性化定制已成为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如何让广大用户通过网络方便参与汽车个性定制,数字化虚拟技术为其实现提供可能。本文基于virtools虚拟现实工具,结合数字虚拟展示技术,尝试进行汽车个性化定制系统设计,其目的是为客户提供一种真实地、实时交互地汽车定制方式。文中概述了该系统的构架、交互界面、及实现技术。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与网络普及,未来的场馆展示方面将紧随趋势,在陈列展示方式融入更多的科技"基因",尤其新型数字展览吸引大众关注。数字展览系统涉及藏品虚拟展示、数据浏览、信息管理等功能,实现线上线下雕刻艺术品360度全视角观赏。突破线下展览的时空限制,能够全面展示雕刻艺术品细节,有利于雕刻艺术品的完整数字化保存,提升了展览手段可以满足各类观赏需求。  相似文献   

17.
1.馆藏资源数字化建设的意义馆藏档案资源数字化是指把原始纸质文字档案资料经过扫描、OCR(字符识别)转换成计算机能识别和处理的代码序列,形成数字化档案,这种数字化档案,可方便地实现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快速传递、检索和资源共享等功能。在当今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馆藏资源数字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1馆藏档案资源数字化建设是建设数字档案馆的基础。数字档案馆建设是以大量的数字档案信息资源为内容,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持,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它包括大量档案文献的数字化、档案数据库的开发、海量信息的长期存取及其利用、管理软件、信息安全保护技术、高速宽带网络传输、新型智能化的搜索引擎、多媒体自动识别实时处理等。故此数据源的建设或者称数据库的建设,是数字化档案馆建设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李松  俞笑春 《科技信息》2012,(28):51+54-51,54
在开发地方院校档案价值的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支持档案价值开发的技术存在缺陷、档案价值鉴定难度大、地方院校档案价值开发缺乏相关人才等问题。在新信息环境下地方院校可以通过建立档案数字化的统一标准、保障数字化档案的安全,采取搞好档案鉴定工作、提高人才素质培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措施开展档案信息价值的开发。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有关企业纸质档案数字化的若干问题,包括纸质档案数字化硬件设备的选择问题、纸质档案及电子档案的安全问题、纸质档案全部数字化或者部分数字化的问题、自行数字化或者外包数字化的问题以及数字化工作的监督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了高校档案资源信息化建设在网络环境下的建设现状,并探讨了实现高校档案资源优化整合与开发建设的工作思路。以及高校档案部门对档案数字化工作应实施的运行机制和应采取的发展对策,从而加快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