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通过收集有关太极拳健身的资料,综合分析了太极拳练习的健身作用,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步法练习中的阴阳理论的探究,把握步法练习的关键,提高太极拳的练习动作规格,增强健身效果。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我国太极拳练习者的年龄老化 ,身体现状并不良好 ,职业较为稳定 ,受教育程度较高 ,已婚率高 ,女性多于男性 ,对太极拳的理论知识缺乏了解等现状进行分析研究 ,揭示我国太极拳练习者练习的目的是为了治病、健身 ,而健身预防疾病的意识淡漠 ,年龄与职业分布上存在不平衡性 .为此提出发展太极拳 ,更好地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将健身气功引入太极拳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法、实验教学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太极拳教学班级进行了引入健身气功的教学研究。结果表明:两者在练习中可以互补,结合起来教学对学生有很大的启发性,有利于学生掌握太极拳的动作套路和健身原理,从而有利于提高太极拳的教学效果与质量.  相似文献   

5.
陈颖 《科技信息》2012,(35):I0198-I0199
通过个访和心理测量的方法,探索了大学生太极拳学习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主要影响因素有:健康意识、太极拳健身作用的认知、传统文化认知、学习和练习氛围;健康有关的因素是形成太极拳学习意愿的核心。学生对太极拳健身作用的认知决定了学生是否学习太极拳的行为方向,学生对健康的需求程度为学习太极拳提供驱动力;学生的生活圈对学习太极拳的态度构成了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我国太极拳练习者的年龄老化,身体现状并不良好,职业较为稳定,受教育程度较高,已婚率高,女性多于男性,对太极拳的理论知识缺乏了解等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揭示我国太极拳练习者练习的目的是为了治病、健身,而健身预防疾病的意识淡薄,年龄与职业分布上存在不平衡性,为此提出发展太极拳,更好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刘忠伟  张腾腾 《科技信息》2010,(34):302-302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武术的一枝奇葩。它融健身技击于一身,要想练好技击,必须重视接劲的练习。通过拳架、站桩、小招等接劲方法的练习,太极拳的技击水平会有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文章主要运用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针对太极拳练习者生活节奏调节进行探完。太极拳之所以被广泛流传的独到之处,是它的健身功效。本文试从太极拳健身的另一个角度一一对生活节奏的调节进行探究。在现代快节奏高激烈竞争的环境下,如果没有好的生活节奏(或说规律)作保证,就没有高的生活品质,因此本文主要从生活节奏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依太极拳练习为手段来调节生活节奏,达到调节生活节奏和健身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王晓虎 《科技信息》2010,(30):I0262-I0262,I0261
作为我国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有形载体太极拳因其拥有卓越的健身机理越来越受广大的健身爱好者的喜爱,太极拳已成为了全民健身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综述法和资料分析法对太极拳的健身机理进行阐释。研究目的在于通过解析太极拳运动对人体生理和心理的影响揭示太极拳具有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促进锻炼者健康长寿、辅助医疗和保健等独特的健身机理。随着外来体育文化的冲击太极拳的锻炼人群呈现萎缩趋势,本文意义在于通过揭示太极拳健身机理的本质促使更多的人了解太极拳,在从事太极拳健身的同时保护、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10.
刘忠伟 《科技信息》2010,(32):I0281-I0281
大学女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变化的交叉时期,太极拳教学要充分利用太极拳运动特点和健身机制。培养女生练习太极拳的兴趣,首先要使其有良好的学习动机。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兴趣的条件,科学的课堂教学是培养兴趣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有关太极拳健身作用的研究综述,揭示了太极拳对不同人群所具有的不同的健身作用,指出了太极拳作为大众健身手段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2.
太极拳是全民健身特别是老年人群健身最重要的健身项目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和欢迎。近20年间,太极拳发展迅速,成为一种最受欢迎的“健身符号”。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南京市部分社区240位老年人习练太极拳状况进行调查研究,旨在揭示南京市部分社区老年人习练太极拳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之处,为老年人更合理更有效的习练太极拳提供建议,为相关人士制定太极拳传播路径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太极拳的传播和老年人科学的习练太极拳,对增强老年人体质和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和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戴永恺 《科技信息》2011,(32):318-318
太极拳作为一项传统体育项目受到当代大学生的青睐,太极拳运动完全符合科学健身的规律,它对人体的神经、循环、呼吸、消化、骨骼、关节以及肌肉等,都有积极的影响。经常进行太极拳练习,不仅能提高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而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太极拳是道家哲学在养生与技击方面的经验之学。太极拳要求的放松只能在尽可能少用力的情况下,通过思想意识的作用,来逐渐达到最大限度的柔软,是从轻走向松的。我们练太极拳时就是用一套特殊的理论和方法,把僵硬了的身体又改造过来,可以说,太极拳中的一切巧妙和健身效果,都是由松而生,或从松软转化而成。经常练习太极拳的人,都知道柔软是什么味道,僵硬又是什么味道。虽然大家都标榜以柔克刚,但在实际练习时,你会发现,绝大多数人是偏硬的,能实践以柔克刚的少而又少。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太极拳教学的现状,对结合太极养生功进行太极拳教学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发现两者在动作套路和呼吸方式上有着相通之处,在练习中可以互补,结合起来教学对学生有很大的启发性,有利于学生掌握太极拳的动作套路和健身原理,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与质量.  相似文献   

16.
陈式太极拳练习的哲理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极哲理与太极拳练习是相辅相成的。太极哲理是太极拳的道理,练习方法则是太极哲理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二者只有相互结合,才能练就高深的功夫。  相似文献   

17.
赵静 《科技信息》2010,(34):288-288
太极拳是我们的国粹,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内涵十分丰富。由于动作的柔、松、匀、慢,故不同年龄段的人皆可以练习。太极拳是养生、健身与技击完美统一的一个完整体系。是一种科学的健身方法。可以强身健体,可以防身自卫,可以陶冶情操。能够强骨骼、增强肺功能、健肠胃、利脑养生。因其明显的健身效果和适合不同人群的特点,很多人将它长期作为自己的健身运动。  相似文献   

18.
杨飞  马丽华 《科技信息》2013,(14):309-309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体育项目和优秀文化遗产,是中国优秀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太极拳融汇了中国传统哲学、医学、美学、养生学等多种文化思想和观念,形成了自己独特而精深的养生、健身拳理。太极拳已经成为我国最具有群众基础的民族传统健身项目之一,并且广泛传入校园,成为公共体育课以及专修课程重要的教学内容,本文就如何进行太极拳的教学进行分析,旨在使学生通过太极拳增强体质,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李建国 《科技信息》2013,(21):174-174
24式太极拳是具有提高老年人身心健康、辅助治疗慢性病及康复的一项运动项目,为了使更多的老年人从中得益,进一步简化创编了符合老年的特点的老年健身太极拳。目的:对老年健身太极拳运动强度探析。方法:以老年人作为被试,以遥测心率仪与Borg主观体力感觉等级表为指针,运动6分钟,同时测定24式太极拳和老年健身太极拳的运动强度。结果:老年健身太极拳与24式太极拳的平均心率与心率变化趋势及自我用力强度,无显著差异。说明简单、符合老年的特点的老年健身太极拳可以替代24式太极拳达到24式太极拳一样的健身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太极拳中"马步靠"为研究对象,通过自身练习体悟,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并对太极拳专家进行相关内容的访谈,对其动作结构作了分析,又着重以其动作用力,身形要求,阴阳结合,虚实变换,艺术审美等方面分别研究了"马步靠"的健身价值、技击实战价值、艺术价值等。从而进一步分析阐述了"马步靠"动作的实用价值,与此同时也根据研究的结果,对太极拳练习者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