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韩丽君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4):3490-3492
分集技术在MIMO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无线多径衰落信道。在此基础上给出分集技术原理。然后通过介绍分集技术并比较了几种典型的分集技术的优缺点。得出空间分集技术具有提高传输的可靠性,且不会带来带宽利用率上的任何损失的优势。因而成为了MIMO系统中所采用的分集技术。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在慢瑞利衰落信道中采用空间分集技术能够降低系统的误比特率。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更可靠的传输技术以保障列车安全.MIMO分集技术中的极化分集和空间分集可以有效提高在城区富散射环境下的传输可靠性,但两者在高铁这种直射径较强环境下的分集性能需要进行分析研究.本文基于WINNERⅡ(Wireless World InitiativeNew RadioⅡ)D2a高铁信道模型对LTE下行链路在不同接入方式和不同列车运行速度下两种多天线(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分集方法的误比特率(Bit Error Rate,BER)性能进行了仿真比较.结果显示,在WINNERⅡD2a信道模型中空间分集的BER性能优于极化分集.  相似文献   

3.
把二重空间分集和二重频率分集组成的四重分集接收技术应用于抑制信号衰落。介绍了分集接收的概念,比较分析了多重分集合并误码性能,从合并方式,合并位置、以及相关性设计探讨如何有效实现分集接收。在耒通信系统工程实践中表明,采用四重分集接收技术有效抑制了信号衰落。  相似文献   

4.
开环和闭环发射分集的性能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发射分集是MIMO通信系统的主要技术之一,分析开环发射分集和闭环发射分集在Rayleigh衰落信道的性能,并且通过仿真比较了两种发射分集方法在存在反馈延迟和信道估计误差条件下的误比特率性能。  相似文献   

5.
开环和闭环发射分集的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发射分集是MIMO通信系统的主要技术之一,分析开环发射分集和闭环发射分集在Rayleigh衰落 信道的性能,并且通过仿真比较了两种发射分集方法在存在反馈延迟和信道估计误差条件下的误比特率 性能。  相似文献   

6.
介绍在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广泛采用的MIMO系统中的开闭和闭环发射技术,对于开环发射分集、开环空间复用、闭环发射分集、闭环空间复用等不同发射方案进行了详细描述;介绍了包括空时分组编码、预编码技术、波束成形技术等相关技术;并通过仿真结果以及分析比较表明需要根据不同传输条件要求合理选择开闭环发射方案。  相似文献   

7.
由于能够有效改善无线通信质量并提高通信系统的QoS,合作分集无线中继网络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热点.MIMO技术因能够改善频谱效率及可靠度而成为4G及LTE-A系统中的核心技术.近来,将MIMO技术应用于无线中继网络的方案已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研究对该方案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阐述,并讨论了存在的公开研究问题.  相似文献   

8.
今天,先进的3G/4G(HSPA+、LTE和IMT-advanced)应用普遍采取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通过增强频谱效率,MIMO能够保证实现更高的数据速率,提高无线系统性能。本文主要针对LTE系统的空间分集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就发射分集和接收分集分别进行了详细分析一通过对分集技术的多种方案的讨论一最后得出了LTE系统中最佳的空间分集方案.  相似文献   

9.
何桂森 《科技信息》2012,(2):164-165
对流层散射通信是一种传统而成熟的通信方式,为克服快衰落普遍采用空间分集的接收方式,但是空间分集对场地要求高,也增加了操作的复杂性,极化分集天线可以共点安装,因此研究极化分集技术在对流层散射通信中的应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建立了三维X型极化分集接收模型,对X型极化分集接收信号的相关性能进行了分析,最后对X型极化分集系统在对流层散射通信中的应用性能进行了计算和仿真。  相似文献   

10.
基于OFDM的MIMO系统的空间复用增益和分集增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IMO—OFDM系统利用了时间、频率和空间三种分集技术,使无线系统对噪声、干扰、多径的容限大大增加,同时可以获得高传输速率.研究使宽带MIMO—OFDM系统获得全分集和最大空间复用增益的各种技术,并通过模拟实验证明空间复用技术结合信道编码和空时编码可以得到高分集增益和空间复用增益.  相似文献   

11.
无线通信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使资源利用更合理、网络覆盖范围更广、系统容量更大、带宽利用率更高。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多输入多输出技术和协同分集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已经成为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的关键热点技术。文章将MIMO技术与协同分集技术结合在一起,构建了一个2×2多天线单中继协同分集系统,应用Matlab软件对系统的误码性能进行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12.
刘小群 《科技信息》2010,(32):51-51,53
无线信道特征对于研究MIMO系统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首先介绍无线移动信道的特征,再探讨改善衰落信道性能的分集技术,然后介绍了MIMO系统信道模型。  相似文献   

13.
为增强室内可见光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系统的空间复用增益并降低信道相关性,提出一种优化的金字塔型角度分集接收模型.首先采用光线追踪分析方法建立室内系统模型及码间干扰模型,分析了MIMO系统接收平面码间干扰(ISI)以及光功率分布.在此基础上,对接收机分集维度、旋转角、倾斜角以及发光二极管(LED)和光电检测器(PD)的空间布局等参数通过控制变量法进行了优化.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最佳的分集维度是4×4结构;同时,对于传输速率为100 Mbps的4×4 MIMO系统而言,当水平旋转角为45°,倾斜角为50°和LED间距为1.7 m时,系统可获得最大信道容量.通过对分集参数的优化,可有效增强信道分集增益,减少码间干扰,提升接收系统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14.
无线通信系统中存在多径衰落,是影响通信质量的主要因素。MIMO系统在收、发端采用多元天线阵,依靠发送和接收分集,引入空域信息,为接收机提供多个具有不相关衰落特性的信号的复本,有效地利用多径效应,实现在衰落无线通信环境中的可靠通信。本文主要研究了发射分集的空时编码(Space-Time Coding)技术,能在不牺牲带宽的情况下提高数据传输速率,改善系统误码性能。  相似文献   

15.
针对解码转发(DF)多跳分集系统不能满足空间满分集和通信终端移动性不足的问题,构造了一种随机分布中继多跳协作分集系统模型.根据模型提出新的改进的选择性解码转发(SDF)算法,推导了在高信噪比条件下选择解码转发(SDF)中继系统的中断概率近似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在随机分布多跳协作分集系统中,SDF较DF相比能够有效提高此系统的传输可靠性,并能获得空间满分集增益.同时,得出此通信系统性能随着中继选择区域覆盖半径的增加而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6.
针对解码转发(DF)多跳分集系统不能满足空间满分集和通信终端移动性不足的问题,构造了一种随机分布中继多跳协作分集系统模型.根据模型提出新的改进的选择性解码转发(SDF)算法,推导了在高信噪比条件下选择解码转发(SDF)中继系统的中断概率近似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在随机分布多跳协作分集系统中,SDF较DF相比能够有效提高此系统的传输可靠性,并能获得空间满分集增益.同时,得出此通信系统性能随着中继选择区域覆盖半径的增加而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7.
提出一种发射分集结合空间复用的MIMO通信方法——分组分集复用法(GDM)。发射机将发射天线分组,每组采用全空间分集发射相同的数据流,发射机根据反馈信道反馈的接收信噪比调整分组大小。与传统的发射分集或空间复用相比,提出的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信道灵活地分配用于分集和复用的天线,使系统能够适应不同的业务质量或信道的瞬时变化。  相似文献   

18.
多天线处理技术是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一种重要技术,通过在发送端和接收端配置多根天线可以有效的改善系统容量.目前存在多种下行多用户多天线传输方案,如ZF-DPC,BD和ZFBF.从复杂度和系统性能角度考虑,对多用户MIMO传输方案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分析了不同发射方案的和速率和功率分配.通过仿真,验证和比较了不同方案的和速率性能、多用户分集特性及可支持的最优用户数特性.  相似文献   

19.
提出一种发射分集结合空间复用的MIMO通信方法--分组分集复用法(GDM).发射机将发射天线分组,每组采用全空间分集发射相同的数据流,发射机根据反馈信道反馈的接收信噪比调整分组大小.与传统的发射分集或空间复用相比,提出的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信道灵活地分配用于分集和复用的天线,使系统能够适应不同的业务质量或信道的瞬时变化.  相似文献   

20.
协同分集是一种空间分集形式,无线网络中的终端通过分布式传输和信号处理技术共享天线和其它资源,构成一种“虚拟阵列“。协同分集能提高网络吞吐量、降低发射功率和抑制信道衰落效应。分析了多中继并行协同分集方式的性能,分别对前向放大、前向检测和编码协同技术开展研究。仿真结果表明,随着中继节点的增加,分集增益越高,选择方式更灵活,系统传输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