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福宝山隧道DK254+983~DK261+207段因涌水突石造成隧道塌腔,通过详细的技术分析,针对不同区段具体情况采用有效措施进行治理,成功进行了涌水突石灾害处理,实现安全、快速施工,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2.
隧道岩溶、断裂带等高压涌水是隧道修建中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隧道突涌水地质灾害频繁发生,成为影响隧道施工和安全的主要障碍。宜万铁路齐岳山隧道所穿越暗河、溶洞、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高压突涌水地段,给施工带来很大的困难。目前正在施工的齐岳山隧道F11断层破碎带,水压高、水量大、地质条件复杂,成为唯一制约全线的主要技术难题。以平导F11断层的注浆施工治水防坍为实例,介绍F11高水压断裂带治水防坍新方案、新工艺及效果检查新方法等,为以后类似工程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3.
许永兴 《广东科技》2014,(14):108-108
隧道发生涌水突泥的原因多种多样,处理方法也不胜枚举。仅以漳永高速公路梨尾寨隧道涌水突泥处理为例,阐述了隧道涌水突泥的处理方法,为隧道施工处理类似状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公路隧道建设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复杂的地质,隧道会经常发生突泥涌水现象,据统计这已经成为继隧道施工中塌方现象的又一较大地质病害,这样就会给整个隧道工程的实施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所以,怎样有效地解决公路隧道突泥涌水的灾害处治,已经逐渐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本文结合公路隧道实际状况对突泥涌水的主要特征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对公路隧道突泥涌水的防治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岩溶地区隧道建设频遇突涌水灾害,裂隙型突涌水勘察与预测难度极大、致灾风险高。为揭示裂隙型岩溶突涌水机理与明确前兆信息,本文基于“流-固-损伤”耦合模型对裂隙型岩溶突涌水致灾机理与临界条件展开研究。通过公式推演与多场耦合数值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建立了完整的“流-固-损伤”耦合裂隙型岩溶突涌水致灾机理数学模型,并论证其可行性与合理性;(2)分析了不同溶腔水压工况下,隧道拱顶围岩位移演化规律。结果表明,裂隙型岩溶突涌水与富水溶腔水压高度相关;(3)分析了临界突水条件下围岩特性,提出了“缓慢增长段-快速增长段-位移失控段”的三阶段裂隙型岩溶突涌水围岩位移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何桥 《贵州科学》2020,37(3):87-90
针对岩溶地区隧道高压大流量涌水,从处理思路和施工工艺两个方面介绍了基于高压堵水灌浆的轴向封堵技术。轴向封堵技术主要用于处理击穿隧道掘进过程中掌子面前方未开挖围岩中的富水部位而导致的高压大流量涌水。隧道高压大流量涌水轴向封堵技术施工速度快,封堵效果好,减少地下水资源流失,节省施工过程中的抽排水成本与运行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7.
以大兴乡隧道塌方为例,分析了冲水破碎带地质突泥涌水的原因,包括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隧道结构断面,隧道支护结构,探讨冲水破碎带地质突泥涌水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8.
陈志高 《科技信息》2009,(17):267-268,288
文章阐述了在长大隧道斜井施工中涌水处理所采用的治理方案,通过现场的实测数据和施工实践,实现了斜井涌水治理与快速施工的有机结合,并总结提出了抽排水和注浆堵水相结合的涌水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常家山隧道的地质病害及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隧道施工中的地质灾害问题常常是影响隧道施工的关键问题,通过对常家山隧道综合勘察资料的分析,详述了隧道区的工程地质特征及施工中遇见的地质灾害。该区地质条件复杂,主要的地质病害包括采空区、突水涌水、有害气体、出口端滑坡,由于区内存在的各种地质灾害会影响到隧道围岩的稳定和安全施工,因此必须对这些地质灾害进行治理,针对灾害特征,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不同距离下充水溶洞对岩溶隧道突涌水灾变演化的过程,基于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对研究区的灰岩进行微观结构表征分析,再采用岩石破裂过程分析软件 RFPA2D-Flow 建立数值模型,模拟不同距离溶洞对隧道开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通过 SEM 观察发现,灰岩矿物内部晶体颗粒分布不均匀,形状不规则,存在溶蚀孔隙较为发育。隧道在开挖扰动过程中,不同距离下溶洞对隧道围岩破坏过程影响显著,当相对距离 1 m 时,溶洞周围围岩单元损伤最严重,2 m 时次之,处于临界状态,3 m 时最小。整个开挖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压密阶段、裂缝扩展阶段、失稳破坏阶段。根据 AE 计数与 AE 总能量的趋势变化,可以清晰反映出在隧道突涌水的灾变演化情况。研究成果对富水岩溶隧道突涌水的防预和处治提供给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为降低岩溶隧道突涌水的危害,减少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采用理论分析与实例验证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分析各地质因素的影响,构造以地层因素、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水文地质为一级评价指标,以岩溶化程度、岩层组合等10个因素为二级评价指标的评价体系,并依此建立了岩溶隧道突涌水危险性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齐岳山隧道的2个区段进行了突涌水危险性评价。评价过程中,采用了改进的方法确定各影响因素权重,克服了传统方法需要一致性检验的缺陷,针对各影响因素的不同特点,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分别确定其隶属度。将得到的评价结果与实际施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理论分析结果跟现场实际状况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2.
张兴 《科技资讯》2013,(16):41-44
隧道穿越富水断层破碎带常发生突涌水及围岩变形失稳等地质灾害,帷幕注浆是治理隧道断层破碎带的有效方法,通过帷幕注浆在隧道周边形成注浆加固圈,降低围岩渗透能力,提高隧道周边围岩强度。为确定合理的注浆加固圈参数,提高注浆加固效果,基于流固耦合理论对隧道周边渗流场、应力场和位移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加固圈参数对隧道涌水及变形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注浆加固圈厚度的增加,隧道涌水量和变形量均减少,但当加固圈厚度大于一定值时,涌水量及变形量变化均趋于平缓。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得出最合理的注浆加固参数并指导工程设计,研究结果对于完善帷幕注浆理论和指导类似工程注浆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深埋隧道填充型溶腔溃水机制及风险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国内外岩溶隧道修建过程中涌、突水灾害的特征分析,将大体量且有一定静储量的高压岩溶水瞬间释放,并伴随突泥、突巨石的特殊涌水定义为岩溶溃水;基于宜万铁路马鹿箐隧道特大岩溶溃水灾害分析,得到了岩溶溃水的基本特征,通过分析岩溶溃水的机理获得了构成岩溶溃水风险的几个主要因素;基于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并结合现场工程经验,对岩溶溃水风险发生的几个门槛条件进行了初步的确定;针对溃水风险识别的实施方案,提出了超前水平钻探并结合放水试验和闭水试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铁路建设中,特长越岭隧道穿越富水断层并不少见,但是每座隧道均具有特殊性.根据六盘山隧道施工中穿越F5富水断层出现的突泥涌水、支护变形、反坡排水等特殊情况,对该段安全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泄水降压、排堵结合、超前支护、帷幕注浆、长期量测、确保安全”的原则,并强调解决涌水问题是施工安全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模糊聚类分析预测隧道涌水灾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庆走马岭隧道开挖中岩溶涌水灾害是一个突出问题.为预测隧道发生涌突水灾害的可能性,以隧址区泉水样及隧道内涌水样中的7种常见离子为研究对象,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确定相应的模糊等价矩阵R°=(rij°)(n×m),将所取15个水化学样进行合理分类.本次模糊聚类分析表现出很好的相关性,结合地质条件对其分类结果进行解释,准确地划分出隧址区地下水微系统,初步预测突发性岩溶涌突水灾害发生可能性小.图3,表2,参6.  相似文献   

16.
结合坪岭隧道涌水突泥灾害的工程实例,介绍了灾害发生原因及及处理方案,并提出防止类似情况的一些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一、工程概况及地质特点宜万铁路八字岭隧道地处湖北省鄂西南山区。隧道区的不良地质主要呈现两大特点:一是岩溶和岩溶水,隧道区大部分经过碳酸盐岩地区,地表岩溶强烈发育,漏斗、落水洞、岩溶洼地密布,地下暗河发育,牛鼻子暗河、凉水井暗河可能通过各种通道与隧道连通,极可能发生大规模的突水、突泥和涌水。二是断层破碎带,  相似文献   

18.
立井井筒涌水的治理是立井施工的一个难点和研究课题。分析了长平矿釜山进风井突水治理中采用强排后再进行工作面预注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岩溶地区修建隧道,溶洞将引起隧道围岩的变形、开裂和失稳,常常诱发隧道突水突泥灾害。从力学角度对岩溶隧道突水突泥机理研究对隧道突水突泥灾害及时预报和有效治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岩石破裂过程分析程序(RFPA),用数值模拟方法对隧道施工诱发隐伏有压溶洞破裂突水过程中的应力场、位移场和声发射等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加深了对有压溶洞随着压力增加引起隧道突水过程机理的理解,为该类型溶洞的预报和治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浅谈齐岳山公路隧道不良地质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基于沪蓉西齐岳山公路隧道设计中遇到的岩溶、断层破碎带、有害气体、突泥涌水等不良地质情况和处理措施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对同行有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