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5 毫秒
1.
国家技术监督局、农业部于1990年12月28日联合发出经过国务院批准的《关于改革全国土地面积计量单位的通知》,规定了我国土地面积的法定计量单位为:平方公里 km~2公顷 hm~2平方米 m~2并指出:“自1992年1月1日起,在统计工作和对外签约中一律使用规定的土地面积计量单位”.  相似文献   

2.
1990年12月28日,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土地管理局、农业部联合发出《关于改革全国土地面积计量单位的通知》,规定了我国土地面积的法定单位为3个: 平方公里 (100万平方米,km~2) 公顷 (1万平方米,hm~2) 平方米 (1平方米,m~2)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我国土地面积计量单位沿用市制即“市亩”、“市分”、“市厘”等,与国际上通用的土地面积单位不一致,对平方米的换算是循环小数,计算麻烦,而且各地“亩”的实际大小也不一致.所以土地面积计量单位急需统一,急需改革.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我国土地面积计量单位沿用市制,即“市亩”、“市分”、“市厘”等,与国际上通用的土地面积单位不一致,对平方米的换算是循环小数(即1市亩=666.67m~2),其换算较为麻烦。而且各地“亩”的实际大小也不一致(如我国东北地区1市亩=1000m~2),加上种种原因,致使我国耕地面积的统计数(14.9亿亩)与概查数(19亿亩)相差很大。因此,土地面积计量单位急需统一。  相似文献   

5.
<正> 为了推进我国科学技术进步和扩大国际经济和文化交流,国务院决定在采用先进的国际单位制的基础上,进一步统一我国的计量单位。1984年1月20日国务院第21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在我国实施法定计量单位的有关规定,现就科技论文中使用法定计量单位的有关规定介绍如下: 1984年2月27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中第(一)条规定:我国的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1984年3月9日,国家计量局发布国务院通过的《全面推行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意见》中第一条规定:1990年底以前,全国各行业应全面完成向法定计量单位的过渡。自1991年1月1日起,除个别特殊领域外,不允许再使用非法计量单位。第(二)条3  相似文献   

6.
我国已从1992年1月1日起开始使用土地面积法定计量单位了,但从目前我刊来稿看,多数来稿尚未使用或未完全正确使用法定计量单位,而是仍在继续使用已被废弃的非法定单位,如亩等.究其原因,大约是:(1)尽管土地面积法定单位已实施一年多了,但一些作者对这些法定单位仍不熟悉或不甚熟悉;(2)一些作者对这些法定单位虽已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的传统习惯根深蒂固,纠正起来尚需一定时间;(3)极少数作者可能是对法定单位与非法定单位的换算不熟悉,又不愿下功夫去换算,仍使用废弃单位.因此有必要重提一下土地面积的法定计量单位.  相似文献   

7.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84年2月27日颁布的《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中规定:“我国的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过云颁布的有关规定,与本命令有抵触的,以本命令为准。”1984年6月1日文化部出版局、国家计量局关于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的联合通知中明确指出:自1986年起,新出版的科技书刊、再版的出版物,一律采用法定计量单位。 法定计量单位是政府以法令的形式明确规定采用的计量单位,各行各业都必须遵照采用的单位。它具有国家法律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8.
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利用1990年和2001年的遥感影像作为信息源,分析了漾濞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林地面积增加2 791.71 hm2,城乡工矿居民用地面积增加1 290.55 hm2,草地面积减少4 014.18 hm2;土地利用总体变化速度较快,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为0.77%;土地利用程度变化不大,1990年和2001年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分别为215.037和215.567,土地利用仍处于发展时期;研究区仍有2 148.45hm2的耕地需要退耕还林、还草.  相似文献   

9.
杜娟  齐忠一 《科技信息》2010,(24):I0334-I0334
1985年9月6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2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规定了“国家采用国际单位制。国际单位制计量单位和国家选定的其它计量单位,为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国际单位制是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主体,国际单位制如有变化,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也将随之变化。  相似文献   

10.
《科技资讯》2008,(36):153-153
稿件要求:1、稿件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据准确、逻辑严谨、文字通顺。2、计量单位以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为准;统计学符号须按国家标准《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规定书写。  相似文献   

11.
《科技咨询导报》2008,(35):27-27
稿件要求:1、稿件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据准确、逻辑严谨、文字通顺。2、计量单位以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为准;统计学符号须按国家标准《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规定书写。  相似文献   

12.
稿件要求:1、稿件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据准确、逻辑严谨、文字通顺。2、计量单位以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为准;统计学符号须按国家标准《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规定书写。  相似文献   

13.
稿件要求:1、稿件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据准确、逻辑严谨、文字通顺。2、计量单位以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为准;统计学符号须按国家标准《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规定书写。  相似文献   

14.
《科技咨询导报》2011,(11):78-78
稿件要求:1、稿件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据准确、逻辑严谨、文字通顺。2、计量单位以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为准;统计学符号须按国家标准《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规定书写。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3S技术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土地转移机会成本核算的一个新视角,为土地转移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1986-2006年期间,福州市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发生变化的土地利用面积为46578.45 hm2,占福州市土地利用总面积的4%;1986-2006年福州市各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的机会成本分别为耕地>未利用土地>建设用地>林地>水体,单位面积机会成本从大到小依次为:8.02×104元.hm-2、7.85×104元.hm-2、7.25×104元.hm-2、-6.37×104元.hm-2、-16.83×104元.hm-2。  相似文献   

16.
《科技咨询导报》2008,(25):76-76
稿件要求:1、稿件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据准确、逻辑严谨、文字通顺。2、计量单位以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为准;统计学符号须按国家标准《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规定书写。  相似文献   

17.
一、荒漠化面积数据的巨大差异及其缘由防治荒漠化是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的环境问题之一。近十几年来 ,各有关部门都在加大工作力度 ,努力遏制荒漠化的蔓延。但迄今为止 ,作为衡量荒漠化程度标志的荒漠化面积的各方数据却差异悬殊。例举如下。1996年8月5日 ,林业部有关领导在亚非防治荒漠化论坛会议上介绍我国“有荒漠化土地面积332.7万平方公里 ,占国土面积的34.6 %。”[1]1997年5月8日 ,国家林业部发布新闻 :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2.2万平方公里 ,占国土面积的27.3 % ;“我国沙漠、戈壁及沙化土地总面积有168.9万平方公里 ,占国土…  相似文献   

18.
基于银川市2期Landsat 5卫星TM影像和1期Landsat 8卫星OLI影像得到其土地利用/覆被面积数据,使用土地利用面积变化、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等方法分析银川市土地利用/覆被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2014年银川市城市建筑面积比1995年增加了700.84km~2,增长率为169.03%,占区域总面积32.25%,城市用地面积平均每年增长8.90%,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2014年银川市湖泊和河流面积比1995年明显减少,湖泊面积分别降低了68.35%,河流面积降低了89.68%;银川市沙地面积急剧增加,与城市化的加快和贺兰山森林被破化有关.  相似文献   

19.
稿件要求:1、稿件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据准确、逻辑严谨、文字通顺。2、计量单位以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为准;统计学符号须按国家标准《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规定书写。  相似文献   

20.
基于典范对应分析方法(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以太行山区1990年、2015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及经济社会统计资料为数据源,选取14个经济社会指标,对太行山区近25年来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 1990—2015年,太行山区土地利用变化面积为5 440. 58 km~2,占太行山区土地总面积的3. 97%。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2 002. 59 km~2,增幅居所有土地利用类型首位;耕地面积减少了1 763. 69 km~2,是面积减少最多的土地利用类型,耕地净转移为建设用地是土地利用转移的主导类型。2) CCA分析结果通过95%的显著性检验,太行山区低山丘陵区和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市建设用地面积增加1 137. 47 km~2,耕地面积减少811. 34 km~2,低山丘陵区和盆地区土地系统变化受经济增长、人口增长及城镇化主导因素驱动作用明显;山原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的县市草地面积减少492. 27 km~2,林地面积增加187. 42 km~2,其土地系统变化受农业生产主导因素驱动作用强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地形差异是导致太行山区土地系统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空间分异的动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