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5月~2010年3月间我科收治的15例创伤性寰枢椎不稳患者,应用经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术治疗,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及近期疗效。结果手术时间2~3h,术中失血量200~400ml,未出现螺钉置钉相关的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随访未出现内固定松动、脱落或断裂,术后平均6—8月寰枢椎获得骨性融合。结论经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是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Apofix系统内固定治疗创伤性寰枢椎失稳的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998~2003年检查确诊为齿状突或枢椎椎弓骨折合并寰枢椎脱位13例,其中应用Apofix系统经后路植骨内固定治疗9例。结果:经过6个月~3年随访,植骨愈合率为100%,局部症状明显改善,脊髓功能恢复优良。结论:Apofix系统内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固定牢靠等优点,能有效地稳定椎体、预防脊髓继发损伤以及改善预后具有良好临床效果。术前适应症的选择、颅骨牵引复位和术中良好的植骨是手术获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直视下寰枢椎椎弓根技术在上颈椎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在全麻下对12例患者进行了寰枢椎椎弓根技术固定.术中在直视下行C1-C2置钉,复位固定.后路髂骨植骨.结果 24枚置钉均获得成功,复位固定满意,随访3至15月(平均4.2月),螺钉无松动或断钉,无椎动脉和脊髓损伤,3至6月植骨融合.结论 直视下寰枢椎椎弓根钉技术在上颈椎的应用是安全可靠的,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寰枢关节在发育解剖上具有独特性,一定方式的外力损伤可造成寰枢椎骨折和脱位,其诊断很大程度取决于影像学.X线,CT,MRI 3种方法是最常用的诊断方法.X线检查简单、价廉,对寰枢关节半脱位具有一定的诊断能力,但诊断阳性率低,可疑诊断较多;CT显示断面解剖,部分脱位征象显示清楚,诊断准确率较X线检查高;MRI能直观显示关节囊、韧带及颈髓情况,在显示枕大孔区韧带结构较CT有优势,因而在寰枢区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建模方法在枕寰枢复合体有限元建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基于一位正常成年男子的CT扫描图像,利用Mimics和Ansys软件,以及C语言程序,介绍了一种高效精确建立寰枢椎有限元仿真模型的方法.并重点介绍了建模过程中几个关键问题的处理方法和注意问题.  相似文献   

6.
寰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及侧块螺钉的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后路螺钉固定技术已逐渐成为后路寰枢融合的主流.为进行相关的生物力学研究,该文基于可视人数据库建立了寰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和侧块螺钉固定的有限元模型,并对2种固定方法在不同钉道长度下,骨-钉界面的生物力学特性进行了模拟和分析.结果显示,随钉道长度的缩短, 2种方法在骨-钉界面处的皮质骨和松质骨的最大von Mises应力及最大等效应变均逐渐增大.由于椎弓根方法具有长皮质骨钉道,因而可以比侧块方法为寰椎后路的螺钉固定提供更高的稳定性.该研究为后路螺钉固定技术的生物力学评价以及临床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脊柱脊髓损伤的修复与重建进展张宁(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外科中心,南京210029)阐明脊柱脊髓损伤临床与基础的最新进展。通过广泛查阅文献,并结合自身的研究结果和临床经验,对近年来脊柱脊髓损伤的临床治疗和基础研究进行总结。上颈椎骨折脱位的治疗,以侧块螺钉和椎弓根钉为基础的枕颈融合和寰枢椎融合技术不仅固  相似文献   

8.
通过手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做好术前充分准备,指导病人呼吸系统功能锻炼,唤醒试验练习,胸、腰围的佩带方法;手术后加强体位护理、胃肠道护理,密切观察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及时发现并发症的发生,正确进行康复锻炼及出院指导.本组均顺利渡过围手术期,未发生并发症,临床症状缓解或消失.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2000年1月-2010年1月采用后路器械固定、前路彻底病灶清除植骨的方法治疗胸腰椎结核25例。术前后凸角20°~51°,平均27.3°±2.6°;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椎旁脓肿及椎管内死骨形成,25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脊髓和(或)神经根受压症状,Frankel分级B级5例,c级10例,D级10例。结果本组25例随访16月~48月,平均(14.5±2.3)月。术后伤口全部一期愈合,后凸畸形均明显改善。患者平均Frankel分级上升(1.3±0.2)级,神经根刺激症状全部得到缓解。无围手术期并发症及随访期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最终均获得了良好的骨性融合,无结核复发的病例。结论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腰骶脊柱结核有利于恢复脊柱的稳定性、提高植骨融合率、纠正和预防后凸畸形,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前路钢板治疗胸腰椎骨折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手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做好术前充分准备,指导病人呼吸系统功能锻炼,唤醒试验练习,胸、腰围的佩带方法;手术后加强体位护理、胃肠道护理,密切观察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及时发现并发症的发生,正确进行康复锻炼及出院指导。本组均顺利渡过围手术期,未发生并发症,临床症状缓解或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