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善问者能过高山,不善问者迷于平原”。交谈中不善提问,常使交谈失败,如有人问邻居:“你是什么地方人?”、“你工资多少?”、“你女儿有男朋友吗?”……连珠炮似的发问,问得人难以招架,惹人讨  相似文献   

2.
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汉藏语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有声调,汉语当然也是这样。汉语的声调同声母、韵母的关系是怎样的?今天,我国实验语音学有了较快的发展,在实验室里分析了许多听觉不能发现的汉语语音现象,这样,就使我们能够更有条件地借助实验室的结果来对这一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了。1.1 有人说,声调是元音的属性。这是个有分歧的意见。比如“i”,是个元音,它有没有声调?没有。何以见得?没有标调,它只是个元音音素。有的同志可能会说:不对,这个“i”有声调,当你发这个“i”的音时,不是有它的音高吗?而声调不是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3.
三言两语     
一个生活平庸的人带着对命运的疑问去拜访禅师,他问掸师:“您说真的有命运吗?”“有的。”禅师回答。“但我的命运在哪里?是不是我的命运就是暗淡和贫穷呢?”他问。禅师就让他伸出他的左手指给他看说:“你看清楚了吗?这条横线叫做爱情线,这条斜线叫做事业线,另外一条竖线就是生命线。”然后掸师又让他跟自己做一个动作,他手慢慢地握起来,握得紧紧的。禅师问:“你说这几根线在哪里?”那人迷惑地说:“在我的手里啊!”“命运呢?”那人终于恍然大悟,原来命运是在自己的手里,而不是在别人的嘴里。二战时,在德黑兰三巨头首脑会议上,斯大林不断对罗…  相似文献   

4.
孩子,有人理解你吗?朋友,你做得都对吗?同学,委屈是你的常态吗? ——另类,是你们张扬的个性吗? 打开心扉,让我们沟通了解,把你的所思、所想告诉你的笔,让心事敞露在阳光下,那我们就有了一种阳光般的温暖。 这一切并不难,只要你写信、发电子邮件给我们,我们的“桥”就有了,理解就有了,关怀也就有了。人和人在这个世界上,就是要互相依偎、互相依靠的。这是人的本性,你有我有大家都有。 说出你的委屈,让我们携手走过这青春的雨季、成长的寒冬,因为,阳光总在风雨后。 凡在“我不是坏孩子”专栏发表作品的同学,在获得稿费的同时,…  相似文献   

5.
忠告的价值     
王松海 《少儿科技》2011,(10):31-31
一个年轻人问一位老者:“世界上什么最有价值?”“忠告。”“那么什么最没有价值?”“忠告。”年轻人开始哈哈大笑。“难道那不是事实吗?”老者说,“当有人采纳你的忠告时,它就极有价值。但没人采纳它时,它就没用。”  相似文献   

6.
夫子是伟大的。这是真心话,早孔就想写一篇“孔子为什么伟大”的小文,以证明我的心迹。这是一桩小事,但也可见孔子伟大之一斑:“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马棚失火了,孔子退朝回到家,急忙问:伤了人吗?不问马怎么啦。人命关天,人比马珍贵,哪怕是一匹千里马。这已经够伟大了。然而,孔子之徒还能够把孔子做得更大。有人说了:孔子是仓促之间,以人为急,来不及问马,并不是不爱惜马。谁说我们的古人没有保护动物的意识呢?又有人说了,这样的标点有问题,正确的标点是:“伤人乎?不!问马。”先问人,人未受伤,再问马。多么聪明的孔子之徒啊!…  相似文献   

7.
昨天夜里,妈妈把我从睡梦中叫醒,“一博,你听到什么声音了吗?”我很困,不想说话,于是转身继续睡。今天早晨,我看见妈妈一副没有睡好的样子,于是问:“妈妈,你怎么了?”  相似文献   

8.
暖如阳光     
一个小女孩曾经问过节爷:“您有花皮球吗?”爷爷说:“没有。”不料孩子并不满足,而是一口气把这个问题问了四遍。爷爷挺纳闷儿,于是在连续回答了四次后反问了一句:“你为什么老是问这个?”孩子说:“我喜欢听您说,没有为什么。因为在您说‘没有’的时候,胡子一翘一翘的特别好看。”  相似文献   

9.
课堂上,老师在向一个学生提问题,他问:“树上有十只鸟,开枪打死一只,还剩几只?”这位学生反问:“是无声手枪或别的无声的枪吗?”“不是。”“枪声有多大?”“80分贝至100分贝。”“那就是说会震得耳朵疼?”“是。”“在这个城市里打鸟犯不犯法?”“不犯。”“您确定那只鸟真的被打死啦?”“确定。”老师已经有些急了:“这位同学,你告诉我还剩几只就行了,OK?”学生回答:“OK,树上的鸟里有没有聋子?”“没有。”“有没有关在笼子里的?”“没有。”“旁边还有没有其他的树,树上还有没有其他的鸟?”“没有。”“有没有残疾的或饿得飞不动的鸟?…  相似文献   

10.
你相信每个人随便都可以成为第一名吗?回答:当然不会相信。但据观察,有人总是在听完成功人士绞尽脑汁的建议,比如说,多读书,多练习之后,问了另一个问题?那不是很难?我们都想在3分钟内学好英文,在5分钟内解决所有难题,难道成功是那么容易的吗?改变当然是难的。成功只因不怕困难,所以才能出类拔萃。有一次坐在出租车上,听见司机看到自己前后都是高档车,兀自感叹:“唉,为什么别人那么有钱,我的钱这么难赚?”我心血来潮,问他:“你认为世上有什么钱是好赚的?”他答不出来,过了半晌才说:好像都是别人的钱比较好赚。其实任何一个成功者都是艰辛取得…  相似文献   

11.
智商哪去了     
回家的路上,马睿忽然沉默了。赵菁问:“怎么了?有什么新情况?”“我……”“你看你,什么时候变得吞吞吐吐的了?不想告诉就算了。”赵菁的脚步变得快了许多,“最近,班里的几个小毛头可盯上你了,你可要注意了。”赵菁使了一个鬼脸。“嗨!”“你刚才说信件很有魅力,怎么?你收到了来信了?”“今天上午收到的。”“哪来的?”“本市、本校、本班。”“一定是高强,最近几天我发现这小子鬼鬼祟祟的。这不是浪费邮票吗?什么内容?”“明知故问!”“哦,一定是:I love you,一定很心跳喽?”“人家想问问你该怎么办,你却拿人家开心。”“这个啊,好办!交给…  相似文献   

12.
游乐园     
它是谁虎大王娶媳妇,森林王国派了一个合唱队,前去祝贺。这只动物合唱队在唱歌时,混进了一位没有资格当合唱队员的在里面滥竽充数(如图),虎大王发现后,非常生气。请你指出它是谁?(东春/供稿)这里有4幅图画,画中都有流水,水断而意连。请你根据这4幅画的含意,猜出4句成语。看图猜成语(赵忠智)小明上英文课时跟老师说:“MayIgotothetoilet?”老师说:“Goahead.”小明就坐下来。过了一会儿,小明又跟老师说:“MayIgotothetoilet?”老师说:“GOahead.”小明又坐了下来。他旁边的同学于是忍不住问:“你不是跟老师说要上厕所吗?怎么不去?”小明说…  相似文献   

13.
女人爱男人,不外乎两种爱法:不是做小伏低,便是称王称霸。也许有人要说,还有相敬如宾这一类呢——可是请问,你对来串门的客人竟会用到“爱”这么高级的情感吗?  相似文献   

14.
“陈博士,你能为我克隆一个爸爸吗?”50岁的我,虽然在克隆技术领域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果,但是听了小男孩的请求,我还是愣了一下。我问小男孩:“为什么你要克隆一个爸爸呢?”孩子的眼睛暗了下来,“我的爸妈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离婚了,我一直跟着妈妈,从没有见过我的爸爸。我很想让爸爸回来,但是爸爸已经有一个新家,不能回来了。我很希望有一个美满的家庭,我非常需要父亲的爱。”我点了点头,问道:“你妈妈同意吗?你能提供你爸爸的细胞吗?”小男孩说:“妈妈同意了,她还把自己保存的爸爸的头发给了我。”说着,递给我一个盒子。头发里提取的细胞足够…  相似文献   

15.
苞米姑娘     
你一定知道这样一句话:“我爱你,就像老鼠爱苞米!”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其实苞米也是爱老鼠的。你不信吗?在不算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富裕又美丽的小村庄,村庄里有一座粮仓,粮仓里堆着很多很多很多的苞米。这些苞米中的绝大多数每天无事可做,只是等待着有一天仓库门打开,它们中的一些将被人带走,下锅煮饭,就此结束苞米的一生。在这无以计数的苞米中,有一粒小小的美丽的苞米姑娘,也许你要问,苞米也有美丑吗?当然啦,你看这一粒苞米就比别的苞米都要光洁、饱满,颜色也更均匀,就像冬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是温暖柔和的金黄色呢。不过世上没有完美的事…  相似文献   

16.
《触龙说赵太后》中有“赵氏求救于齐”,这“赵氏”有的认为指赵太后,有的认为指赵国的国君。它究竟指谁呢?为什么有人把“赵氏”理解为赵太后?因为古代的妇女称“某氏”,直到解放前的农村里还有这样的称呼。但是你稍稍注意一下就会发现:古代妇女称“某氏”,是在她娘家姓的后面加“氏”,而不是在她夫家的姓后面加  相似文献   

17.
我的老师     
杨翕如老师是我最难忘的一位老师。 她是我小学三、四、五年级的班主任,五十多岁了,饱经风霜的脸上布满了皱纹,一双深陷的大眼睛充满了希望。 “她五十多岁还教书吗?”有人会问。那我就告诉你,我的老师热爱教育事业,而且总是忠心耿耿,从不马虎。有人劝她退休,她却说:“退休?还早呢!我还能为党为人民培养人才。”多么动听的话啊!同志,当你听到这句话后,你的感情如何呢?  相似文献   

18.
当你看到1500万年前巨大的古生物化石标本时,你会被它们的“伟岸形象”所折服。惊叹的同时,你一定会问:这么个大家伙一挖出来就是这样吗?当然不是,它可是经过众多程序“造”出来的!别急,本  相似文献   

19.
骡子的杂侃     
说起骡子人们并不陌生,大多数都知道是驴马杂交所生。但要问骡子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有几种,还有什么家畜也是杂交所生?说得清楚的恐怕不多。要说这是一项古老的科技成果,更未必有人认可。因此,重叙这一课题,可以让人们进一步认识,我们祖先在这项科研上所作的贡献。骡这类动物在自然界本来没有,是我们祖先在两三千年前,采用动物有性杂交方法产生的。由于人们习以为常,有人竞把骡马混为一谈,不善分辨。在80年代末,有位大学毕业、参加工作20多年的工程师,指着一匹骡子对我说:“这马的膘头不错。”听了挺吃惊,便说:“你好好看看,那是马吗?那  相似文献   

20.
开心就笑     
蜈蚣出游一个寂寞男人买了一条蜈蚣当作宠物,放在盒子里带回家。稍后,他想和这位新朋友一起出去散步,便敲敲盒子说:“喂,老弟,咱们出去走走好吗?”盒子里没有声响。过了一会儿,男人又敲敲盒子说:“喂!去散散步好吗?”蜈蚣还是没有搭腔。他决定最后问一次,于是便把脸贴在盒子上喊道:“喂!你有没有兴趣去散步?”盒子里终于传来微弱的声音:“你第一次叫我时我就听见了,我忙着穿鞋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