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付财 《科技信息》2011,(9):I0097-I0098
本文重点分析了东南沿海地区特殊道路条件和气候条件对车辆的使用性能的影响情况。针对东南沿海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利用技术-经济分析法确立了该地区车辆润滑作业周期里程,探讨了正确使用车辆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入侵害虫西部喙缘蝽和红肩美姬缘蝽在中国的潜在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阻止入侵害虫西部喙缘蝽和红肩美姬缘蝽在中国大陆地区建立种群,对这2个物种在中国的生态适宜空间进行分析.基于文献资料构建西部喙缘蝽和红肩美姬缘蝽的分布数据库,即分别在二者的本土分布地区构建Maxent生态位模型,然后将模型转移并投射至东亚地区,对模型进行检验,进而预测这2种缘蝽在中国的适宜空间.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喙缘蝽和红肩美姬缘蝽在中国占有的生态空间较大,潜在地理分布范围较广.西部喙缘蝽的潜在分布区包括中国的中部地区及西南地区;红肩美姬缘蝽的潜在分布区包括中国中部及南部的大部分地区,东南沿海也具有较大的分布可能性.由此认为,中国中部沿海地区应加强西部喙缘蝽检疫,东南沿海地区应加强红肩美姬缘蝽检疫,防止这2种缘蝽在中国大陆地区建立种群.  相似文献   

3.
旅游发展潜力是旅游产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体现出的发展壮大能力以及未来的后续能力,准确分析和评价区域旅游发展潜力,有助于寻找未来的成长空间和发展前景.对渝东南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潜力的科学评价,有助于将潜力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促进渝东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协调和持续发展.文章从旅游产业基础、旅游资源潜力、旅游市场潜力和旅游保障潜力4个方面构建出了旅游发展潜力评价体系,并运用TOPSIS方法对渝东南民族地区6个区县的旅游发展潜力进行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渝东南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潜力区域差异显著;对渝东南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潜力影响最大的是旅游资源,其次是旅游保障能力;从渝东南民族地区综合旅游发展潜力来看,武隆区、石柱县属于旅游发展潜力强的地区,黔江区、酉阳县属于旅游发展潜力较弱的地区,秀山县、彭水县属于旅游发展潜力弱的地区.未来应通过加强区域合作,缩小区域差距,活化民族文化资源,改善旅游发展环境,加大旅游营销力度,做大做强渝东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4.
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热带气旋特点与灾情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90-2007年的热带气旋灾害相关资料,分析了中国东南沿海登陆热带气旋特点及其灾害损失,并采用综合灾情评估方法对热带气旋灾害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东南沿海地区登陆热带气旋频率高,强度大,登陆热带气旋集中在福建、广东地区;7~9月为热带气旋登陆高峰期,而且登陆地点有明显的地区差异;综合灾情评估结果显示东南沿海地区热带气旋灾害损失偏重,福建省和浙江省灾害损失最严重,上海偏轻,广东省灾害损失中度.  相似文献   

5.
通过系统地整理明清时期各个府县的府志、县志、地方志等历史资料,复原明清时期东南沿海地区台风灾害1 180次,建立了台风灾害频率序列, 分析了该地区台风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和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影响大多集中在沿海地带,由沿海向内陆减小,且衰变过程很快.受台风影响最多的地区是华南地区,其中广东省受影响最严重. (2)台风的影响因子包括冷暖变化和太阳黑子:冷暖变化平稳时台风频率变化平稳;冷暖变化波动较大时,台风频率呈现较大的震荡性;太阳黑子周期进入活跃性低值时,副热带高压北移,台风对东南沿海地区的影响增加;黑子周期进入活跃期时,副热带高压南移,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发生数量减少.  相似文献   

6.
余金海 《广东科技》2008,(10):95-96
结合东南沿海铁路白马河特大桥桩基施工实践,就东南沿海地区的地质水文特点,对大潮差引起钻孔泥浆外漏采取的预防和处理方法进行总结,为同类地区的桩基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国福建、浙江、台湾、广东沿海及海南和南海等东南沿海,在地质上属华夏地块和台湾,从各地植物区系的相似性以及古植物区系地理的研究表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植物区系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东亚-北美间断分布是板块构造运动的结果,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有着丰富而古老的东亚-北美间断分布的属种,并有一些主要的原始的科属和种类,可能是东亚-北美间断分布的发源地之一。  相似文献   

8.
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城市土地利用全过程,从经济发展效益化、资源利用生态化和社会分配和谐化3个方面构建城市土地绿色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03-2016年284个地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水平进行评价,并探讨其时空格局演变.结果表明:(1)中国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水平在研究期内整体呈上升趋势,从2003年的0.365 8增加到2016年的0.686 0.(2)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水平在空间上表现为由东南至西北逐渐递减的趋势,东部地区的城市整体大于中西部地区;同时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在空间上表现为正向对应关系.(3)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高值集聚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和中部地区,在空间上逐步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部地区扩展;高值异质区域主要分布在云川地区和琼粤地区,研究期内空间范围小幅度缩小;低值异质区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北和少数中部地区,空间范围研究期内基本没有变化,低值集聚区主要分布在云川地区,研究期内空间范围缩小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渝东南地区是重庆市唯一集中连片、全国为数不多的土家族和苗族集聚区域,凭借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成为我国旅游发展的重点区域;渝东南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是重庆市唯一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对其旅游资源进行分析,挖掘其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可能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和建议,能效促进彭水旅游业的发展,并对渝东南其他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加快城镇化进程对渝东南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渝东南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西部开发中的生态民族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开发中生态民族学的研究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它是针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自然生态环境的退化和民族文化资源的消失而提出的。生态民族学倡导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尊重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探索民族地区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与民族文化的和谐并存和可持续化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自主创新是实现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因素;在西部地区自主创新面临多重制约的条件下,国家财政、税收和金融等扶持政策因其风险分散效应、扶持效应和激励效应,是增强西部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地区全民健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内容和形式的不同,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可分为竞技体育类、技巧表演类、娱乐、趣味性的群众游戏类和综合类.其具有传统性、娱乐性、群众性、灵活性等特点,因此,对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尤其在民族地区有着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增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活力,在继承与发扬的同时,必须对其内容和规则等进行一些选择和变革;加快体育产业的发展,增添活力与后劲.推动民族地区全民健身需结合节日、文化、生产等,进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普及工作,把体育活动广泛、持久的开展起来;民族院校的体育教学必须着眼和服务于“全民健身计划“.  相似文献   

14.
浅谈我国欠发达地区的金融生态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个国家或地区要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必须注重其金融生态的建设。在窒誓欠夏达地区金融生态存在着资金逆向流动、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欠发达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东部沿海要素西移与中西部改革发展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沿海企业因成本全面上升和资源分布格局的变化开始向西转移扩张,这对于缺乏投资而改革与发展滞后的内陆地区有促进发展和改革的双重意义。沿海由此为新产业发展让出空间,调整自己的产业结构;中西部则因要素注入而得以加速企业改革和发展,缩小中国区域发展差距。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贵州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但存在的问题也十分突出。在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形势下,探讨贵州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制约因素,提出发展对策,对缩短发展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实现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末,"冰毒"、"摇头丸"等新型毒品开始在中国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泛滥,对各民族的身心健康、婚姻家庭、人口、道德体系及民族文化等造成了严重冲击和影响,其危害令人痛心。建立健全边疆民族地区强有力的、全方位的新型毒品防御体系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8.
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既是一项现实任务,又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党中央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最艰巨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民族地区的农村和牧区.东北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伴随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就东北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特点、难点及发展思路加以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9.
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民族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仅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大大低于东部地区。恶劣的生态环境,保守的思想观念,落后的农业经济,素质较低的人口构成了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障碍。为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合理的对策思路有: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转变思想观念,鼓励创新思维;发展现代农牧业,实行多样化经营;发挥地缘、人缘优势,发展边境贸易;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开发旅游产业;重视人力资本投资,鼓励科技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20.
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逐渐兴起,这给大学教育带来了新挑战,其冲击的力度对民族地区地方性院校更为突出。民族性地方院校在教育革新的洪流中如何去面对这些新的挑战,这都是今天需要探究的课题,下面将从学生、教师及学校三个方面阐述民族地区地方性院校面临的挑战及其应有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