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原油田油水井封井作业普遍采取注水泥塞,长期封井后,灰塞底部易聚集高压油气。当井重新修复利用时,采用常规井控技术钻塞,一旦钻穿灰塞或者堵塞物遇到高压油气,钻具极有可能瞬间被顶出井筒造成损失。通过改进井口防顶装置,可有效控制钻遇高压油气时钻具的突然上行。  相似文献   

2.
在钻井施工中,常遇到既漏又喷或塌的复杂井,对这类井采用低密度与常密度分段固封或采用双级注水泥的方式进行固井。尾管井无法采用此项技术,为此,采用"平衡压力法"固井技术,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挤封质量,试验采用WPD新型复合高强度封堵技术进行挤封射孔段,挤封后达到了预期目的,钻塞后套管试压符合要求,WPD新型复合高强度封堵技术的成功应用为今后低产低效井及水淹井封堵创作了条件,提高了油井产能。  相似文献   

4.
桥塞作为井下封层技术的关键设备,由于它施工工序少、周期短、卡封位置准确而得到了广泛应用。针对设计的可钻式非金属桥塞坐封过程开展模拟研究,涉及弹塑性材料接触、超弹性材料接触和非金属材料动态断裂的非线性动力学问题,利用有限元法建立该桥塞全尺寸模型和所有部件之间的广义接触关系,通过有限元模拟动态坐封过程获得桥塞各部件运动变形特性、桥塞与套管之间的密封特性和动态坐封力等数据,该桥塞坐封完成时,坐封机构部件轴向位移110 mm,坐封力约45 kN。模拟坐封也为进一步优化该型桥塞的结构和评估坐封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对该型桥塞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卢川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19(29):103-108
针对加拿大长湖油砂区储层中下部泥砾岩层普遍发育的问题,在对目标区泥砾岩层渗透及展布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分三种情况,即注汽井钻遇泥砾岩层、生产井钻遇泥砾岩层以及注采井间钻遇泥砾岩层,研究泥砾岩层垂向渗透率及沿井筒展布范围对井位部署及开发指标的作用界限及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相同泥砾岩层渗透及展布特征条件下,注汽井钻遇泥砾岩层对蒸汽腔扩展的影响程度低于生产井钻遇和注采井间钻遇。若井筒或注采井间钻遇连续泥砾岩层长度达50 m,需及时调整水平井筒后续钻进轨迹。对于不同展布范围的泥砾岩层,利用开发指标与垂向渗透率关系图版可指导长湖油砂区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的井位部署。  相似文献   

6.
曹燕林 《中国西部科技》2012,11(8):38-39,37
水平井技术的发展不断进步,但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层间出水、干层、水层等对水平井生产影响很大,对水平井的封堵工艺条件要求都比较严格,使许多封堵工具的应用范围受到了一定限制,施工的一次成功率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青海油田跃西平3井在水平井段注水泥塞施工,是青海油田第一次对水平井注水泥塞的尝试,经过不断地摸索,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7.
陵**-2**C井为吐哈油田丘陵区块上的一口侧钻加深井,该井目前生产S42-1,经动态分析S34-2具出油潜力,为发挥该井潜能,现决定水泥塞封S42-1,补层生产S34-2。  相似文献   

8.
为了实现同井注采井回注层的合理配注,利用劈分方法、注采平衡原理、垂直多相管流计算方法、泵效计算方法以及泵的理论排量计算方法等理论,推导出了一套计算同井注采泵合理排量的方法。该方法表明,应该同时考虑泵筒参数优选与抽油机生产参数调整,以保证井筒举升与地层供液相互协调,稳定生产,从而实现回注层的合理配注。利用该方法对大庆油田同井注采试验区的某一井组进行了实例计算,得到了适用于该井组的泵筒参数以及抽油机参数调整数据,为该井组回注层的合理配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水平井注采井网合理井间距问题,从水平井渗流理论出发,运用拟三维思想,采用保角变换的方法,利用势叠加原理推导了水平井注采井网稳态压力分布公式,得到水平井注采井网渗流场图。根据水平井单井控制面积与井间距的关系,推导了水平井井网井间距计算公式。分析认为:水平井井网井间区域中心附近存在难动用区,井间区域内可动用面积大小与注采井距、水平段长度、井间距有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水平井井网合理井间距的确定方法,对水平井注采井网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特别是开发方案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由于同井注采泵抽系统抽油杆柱受到双泵柱塞载荷的共同作用,现有的抽油杆柱单泵力学模型不能用于同井注采双泵力学模型的研究,需要在抽油杆柱单泵力学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鉴于此,综合考虑柱塞的运动规律、泵筒内流体的可压缩性及泵筒内气体等因素的影响,建立了抽油泵柱塞载荷仿真模型。基于同井注采系统双柱塞载荷作用下的抽油杆柱工作原理,建立了双柱塞载荷作用下的抽油杆柱纵向振动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仿真悬点最大载荷与实测悬点最大载荷误差仅为2.35%,验证了计算模型的正确性,而且悬点最大载荷随着气油比R_(GO)的增大而减小,悬点最小载荷随着气油比R_(GO)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1.
文留油田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近年来在堵水技术方面一般采取注水泥塞、挤堵等方法.来提高油藏采收率,相比较.循环注水泥塞堵水方法使用较广,但循环注水泥塞法在本区域成功率不高,现在根据文留油田的地质特征.结合循环注水泥塞的工艺原理,研究出一种适合本油田的注水泥塞的新方法.大大提高了注水泥塞的一次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龙波 《科技资讯》2010,(29):117-117
介绍了一种用于深井、大斜度井的液压脱挂尾管悬挂器的结构、工作原理、技术参数和技术特点及固井工艺。该型悬挂器能有效解决深井、大斜度井尾管固井座挂难、倒扣难、留水泥塞等技术难题,可实现双胶塞液压座封、自动脱挂、双胶塞碰压的连续施工,能够允许大幅度上提、下放、旋转套管。15口井的现场应用表明,该工艺可提高固井质量、节省钻井周期和成本、杜绝井下钻具事故,基本克服了其他各类型的尾管固井工艺缺点。  相似文献   

13.
在注塞泵运行过程中,需要经常停泵更换盘根,工作量大,效率低,且耽误注水生产时间,研制开发的高压注塞泵加盘根工具解决了更换注塞泵盘根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的诸多缺点。本文主要介绍了高压注塞泵加盘根工具的结构原理及该工具的现场试验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了确定块状潜山裂缝性稠油油藏水平井底部注水水平采油井的合理产能,利用镜像反映原理和势函数叠加原理推导出水平井井网底部注水整体开发厚层裂缝性稠油油藏的产量公式;并结合油藏区块实际地质参数,针对注采井距、注采压差、采油井垂向位置等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和优化。结果表明,利用水平井井网底部注水整体开发厚层裂缝性稠油油藏的合理注采井距为2倍油层厚度。为了油井能够获得较高的产能,注采井之间首先必须保持合理的井距形成有效的驱替。随着注采压差的增大,生产井产量呈现线性增加的趋势;但存在合理的注采压差。纵向上将采油井布置在油藏的顶部,可获得最大的单井产量。研究成果可为块状厚层潜山稠油油藏单井合理产能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且方便实用。  相似文献   

15.
考虑到传统单管蒸汽注入模型的局限性,利用热传递理论,建立平行双管稠油水平井的井筒参数计算模型以及蒸汽回流模型,并采用节点分析方法进行求解。采用蒸汽回流模型对水平段封隔器的封隔情况进行了模拟,从而对稠油双管注汽水平井的实际验封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单管蒸汽注入方式相比,平行双管注汽具有明显的优势,与单管注蒸汽过程相比,双管注汽可以提高注汽井井底蒸汽干度0.1以上。平行双管注汽的井筒沿程蒸汽参数与双注汽管的注汽方式、注汽参数以及管柱尺寸等有较大关系,井口蒸汽干度与注汽速率对井筒热损失程度影响较大;双管注汽的井筒蒸汽干度主要损失于水平段,主注汽管水平段管柱的尺寸应尽可能的小。  相似文献   

16.
张红 《科技促进发展》2010,(6):178-178,187
萨中开发区采油六矿地区的水驱开发现已进入特高含水阶段,近几年来由于油层污染、砂体发育及层问、层内矛盾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水驱欠注井逐渐增多,常规治理欠注井的措施多为压裂、酸化、调剖等,但由于措施费用较昂贵,因此寻找更加经济有效的措施是当务之急。近期采油六矿利用钻降开井时机,采用分层开井治理欠注井,对欠注井实施了有选择的分层恢复注水方案,通过控制高渗透层吸水,先开低渗透层,利用开关井的压差来缓解了层间矛盾,最终达到治理欠注状况的目的,在一定范围的实施后发现效果较好,但分层开井技术有局限性,目前仅局限实施于钻降开井时期,因此本文探讨分层开井在长关井和正常生产井中与周期注水和测调、细分等其它技术相结合的可行性,以求同样达到低成本高效益治理欠注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基于井间动态连通性计算低渗油藏窜流通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低渗透油藏窜流通道的普遍发育造成注水开发效果变差。为此,提出了基于低渗透油藏井间动态连通性研究定量计算窜流通道的方法。利用井间连通性模型计算得到注采井间连通系数将由注水井注入、窜流通道产出的未起到驱油效果的无效循环水劈分到各注采方向,进而定量计算出各注采方向上窜流通道的体积和渗透率等物理参数。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描述低渗透油藏的窜流通道,为调剖措施的实施提供指导,具有一定的矿场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史树彬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12):4918-4923
水驱油田开发过程中,由于储层非均质性以及注采参数与井网不匹配,造成优势通道发育,注入水低效无效循环严重.为了对注采井间各方向优势通道进行定量描述,基于物质平衡理论与叠加原理,在考虑井底流压变化的基础上,建立了油藏井间动态连通性反演模型——阻容模型,并运用人工蜂群算法进行求解,通过模型求解得到了不同注采井间的连通系数,经验证该系数合理表征了油藏井间动态连通程度.针对优势通道发育造成注水井在各注采方向上水驱不均衡、剩余油饱和度分布差异较大的问题,基于最优化理论,以当前各生产井含水率条件下生产井总产油量最大为目标函数,结合油水井动态生产数据,建立一种基于井间动态连通性模型的注采参数优化方法,并利用优化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实例应用表明:利用本文方法优化注采参数后,含水率得到明显控制,注入水驱替效率明显提高,并且本文方法仅需要油水井的动态生产资料,简单实用,对矿场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正> 由于水平井产量比常规垂直井高出数倍,北美油田打的水平井已证实了其明显优于垂直井的经济价值。在油井设计、地层、注水泥、生产评价和水平井射孔等方面所采用的新技术,已发展到能促进其较高的生产能力达到最高水平。本文评论了这些技术的利用及其  相似文献   

20.
该油藏于1982年投入开发,通过合理的部署开发井网、及时的实施早期注水和成功的应用大型压裂改造增产手段等,区块采收率得到不断的提高。随着油藏的深入开发,近年来由于上返采油和转采气井多及新增事故井影响,区块注采井网受到损坏,油藏稳产和调整挖潜难度加大,开发形势明显变差,因此卫81块需完善注采井网、优化注采系统以改善其开发效果,使递减得到控制,遏制产量的持续下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