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理白族是一个积极进取的民族,有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其中白族服饰文化最能体现白族的文化底蕴.文章从大理白族妇女服饰入手,分析了大理白族妇女服饰具有对个体美的形象的塑造、对社会关系的整合、对民族文化的建构等美育功能.并从深层次上挖掘出大理白族妇女服饰的审美意蕴,从而弘扬了大理白族文化.  相似文献   

2.
大理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民族风情多姿多彩,自古至今沿袭下来的白族服饰文化更以其独特性和审美鉴赏价值,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白族服饰的文化意蕴,无疑是了解白族、认识白族文化的最佳切入点。  相似文献   

3.
大理地区白族服饰图案释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理地区白族传统服饰图案风格各异,世代传承,成为本民族的重要标志。通过对白族服饰图案的介绍和分析,就其类型和审美特点进行归纳,并从原始崇拜、信仰习俗、文化交流等三个方面,阐释白族服饰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剑川白族传统少女服是一套融合了多民族服饰文化特点的典型服饰,整套服饰色彩明快,素雅大方,简洁秀美,典雅古朴,独具一格,既能登大雅之堂,又方便各种劳作,给人以素雅健美之感,是山区白族服饰的主要代表之一.  相似文献   

5.
论中国民族服饰情感与审美的整合传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旎 《科技信息》2009,(15):385-385
中华民族服饰文化体系,是各族劳动人民情感的表述。它以符号化视觉语汇透视出民族生活习俗、民族审美理念和思想情感,标志着各自民族符号性的文化选择。服饰构成要素的变更,促进了情感和审美形式的变化和发展。民族服饰视觉情感语义的准确快速传达,主要是通过一定的服饰造型和图案设计等呈现出来,并体现民族传统审美文化体系的历史延续。  相似文献   

6.
该文通过对侗族传统服饰文化的研究,阐述了侗族传统服饰的文化特色、图案纹样审美特征、侗族织锦工艺特色以及侗族服饰结构特征,提出在保留其民族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创新设计符合时代审美的现代"民族风"服饰的观点,为我国民族服饰改良与创新发展提供新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服饰文化体系,是各族劳动人民情感的表述。它以符号化视觉语汇透视出民族生活习俗、民族审美理念和思想情感,标示着各自民族符号性的文化选择。服饰构成要素的变更,促进了情感和审美形式的变化和发展。民族服饰视觉情感语义的准确快速传达,主要是通过一定的服饰造型和图案设计等呈现出来,并体现民族传统审美文化体系的历史延续。  相似文献   

8.
民族文化交流对宋代服饰的影响非常深远,也是服饰演变的催化剂.以女真族和契丹族文化对宋代服饰的影响为例,探讨宋代服饰中民族文化交流问题,指出应用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民族服饰文化.  相似文献   

9.
白彝支系服饰是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研究彝族社会历史与经济文化的“活态史书”,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着白彝这一族群独特的文化心态与审美意识。研究其民族服饰,对保护和利用民族文化资源,进而开发民族商品与发展文化旅游,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服饰是观念的物化,是人类文明与进步的象征,是文化艺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具有民族特色、风格和个性。中国民族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特点。具体表现在它的地域性、装饰性、多样性的特点。而在传统中国民族服饰的影响下,中国的唐装与旗袍最具影响力。同时,在中国民族服饰被受瞩目时,各国的T型舞台上和都市街巷中都掀起了闪亮的民族之风。  相似文献   

11.
在小白彝民族女性服饰的艺术创作中,小白彝妇女通过对色彩、图案、工艺等装饰语言的综合运用,在创造出灿烂多姿的民族服饰和装饰艺术的同时,实现了装饰艺术和民族文化的融合。分析和研究小白彝女性服饰特点,对于诠释小白彝服饰的民族特点和装饰艺术风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白族歌谣是反映白族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在民族旅游逐渐走向市场的今天,如何更好地挖掘白族歌谣文化的旅游功能,发挥它在旅游景观审美过程中的作用?本文对白族歌谣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思路、开发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服饰的文化色彩由来已久,我们每个人在选择服装、服饰的时候,都是带有各自的文化品味,服饰越来越成为一种个性、时尚乃至品味的消费,更多代表人们对某种文化的肯定和张扬。中国服装人的肩上,有一副沉重的担子:我们从中国民族服饰文化的演变中得以启示,寻找与世界潮流的契合点,复兴民族服饰文化。  相似文献   

14.
白族情歌数量众多,样式完备,能集中、典型地折射出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审美意识及其文化观念,对民族文化精神的建构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从审美的角度阐释白族情歌的文化特质,旨在发掘白族传统文化的丰厚内涵和独特价值,以文化和谐促进民族和谐,实现民族文化与时代精神的结合。与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5.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服装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佳雁 《科技信息》2009,(34):I0359-I0359,I0361
服饰作为民族文化的产物,只有以古老中国的传统文化为设计源泉,创作出凝结着中华民族神韵和精神风采的现代服装,才能推动辉煌灿烂的中国服装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现代时尚的殿堂,只有让世界从我们民族的当代服饰中看到更多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民族服饰才能够真正成为世界的。  相似文献   

16.
大理白族青年女装富有一种多元的视觉,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它始终与本民族所生活的环境息息相关,它的选材、造型、工艺、图案等,都承载着本民族的文化和心理,它不仅是物质和精神文化的整合,还体现了审美主体内心的情感,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渗透出白族在特定社会结构下的民族生活、民族习俗和民族审美观念。  相似文献   

17.
服饰是人类最外在的身份标识物,常被喻为"第二皮肤"。客家服饰是汉族服饰,种类多样,工艺精湛,文化内涵丰富,融入了客家人独特的民俗风情、艺术智慧和审美情趣,但服饰特色却常与少数民族服饰相混淆。《客家服饰的艺术人类学研究》综合大量的文史资料,立足于田野调查,从艺术人类学的视角论述其文化内涵,解析其艺术魅力,试图建立客家服饰的识别系统。  相似文献   

18.
本主崇拜是白族的民间信仰。本主祭礼仪式是白族本主崇拜中最活跃并最具符号意义的元素,是白族文化的特殊形态,在文化人类学中有重要研究价值。探讨本主祭礼仪式的象征体系。对准确理解本主崇拜的宗教意义,全面了解白族的民族文化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从客家服饰看其文化与南方民族文化之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客家”是汉民族的一大支系。自秦汉以来,尤其是西晋以后,客家先民大量从中原不断向南迁徒,在漫长的迁徒过程中,与百越诸族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客家族群。客家人的服饰不仅保留了中原汉族服饰之特点,同时体现出南方民族服饰之特征。客家文化与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使两者的服饰呈现多元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20.
大理白族艺术是云南民族文化中的瑰宝,具有独具特色的民族色彩。通过运用李泽厚先生提出的“文化积淀”说理论,分析并指出大理白族艺术的产生与发展是民族文化积淀的结果,并且形成了今天独具民族特色的审美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