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7 毫秒
1.
长江三峡工程所在地、长江经济带和西部共同的重要增长极、“三峡经济区”的重要支撑点三项得天独厚的条件决定了宜昌“世界水电旅游城”的战略定位,最能代表世界水电旅游城文化基础的主要是四大系列文化品牌:“世界之最”的水电文化品牌;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品牌;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品牌;绚丽多彩的群众文化品牌。其中,水电文化品牌是主导品牌。  相似文献   

2.
栾岭雪 《科技信息》2010,(1):109-110
文章在分析济南旅游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分析济南历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将济南文化视为一个整体的综合文化予以发扬,并创造性的提出创建“老残”文化品牌,旨在为老济南文化寻找载体,打造济南文化旅游的金字招牌,为济南市的文化旅游建设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3.
旅游产品品牌营销已越来越成为旅游景区发展成败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成功的品牌推广将为景区带来大量现实和潜在的财富。分析了武功山风景名胜区近些年来在品牌营销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从产品依托、品牌规划、品牌推广策略、营销原则等方面,提出了搞好武功山旅游品牌的营销与推广工作的一系列策略。  相似文献   

4.
从事旅游教学、研究与规划这些年来,我越来越感觉到:旅游,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审美活动。旅游业的发展也证明,有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正在由“娱乐型”、“消遣型”转变为“文化型”、“审美型”,文化旅游正在成为一种大众旅游趋向。有越来越多的人渴望得到旅游文化和旅游审美方面的知识。然而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关于旅游文化和旅游美学方面的专著与教材至今依然是寥若晨星,仅有的几本风格差异很大,质量参差不齐。有的甚至旅游文化、旅游审美味道不浓,或内容艰深,或文笔晦涩,或形式呆板,或“学究味”太浓,或“洋味”太重,缺乏生动性和可读性,很难为旅游专业的学生使用。  相似文献   

5.
打造传统村落地方品牌并将其转化为实际效益,是实现乡村旅游活化的有效途径。基于S-O-R理论,构建研究理论框架,以湖南岳阳张谷英村为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定量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传统村落品牌“商品化”进程涵盖了品牌价值提升、文化价值延伸、经济效益转化三部分;传统村落地方品牌建构对游客消费行为起间接影响作用,地方依恋是沟通地方品牌建构与游客消费行为的“桥梁”,其中介效应得到了验证;为实现地方品牌价值向经济效益的有效转化,应当深度挖掘传统村落文化内涵,注重保护乡土景观,完善食宿消费服务体系,使单一产业转向多产业模式发展。  相似文献   

6.
昭君文化是三峡地区品位很高的文化资源,值得大力弘扬和进行旅游开发。开发利用昭君旅游文化,是三峡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促进民族团结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需要,是建设鄂西旅游经济带和打造“大三峡旅游经济圈”的需要。在战略举措上,应有高起点、大手笔的规划,策划重大项目,创造旅游品牌;将昭君文化开发与旅游业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链;以旅游文化理念为指导。加强昭君文化的全方位的深度开发等。通过旅游开发,让昭君文化走出三峡、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7.
刘正国 《科技信息》2011,(17):I0142-I0142,I0250
O前言文化是一方水土的灵魂,文化竞争力是城市综合实力的核心竞争力。在以旅游业为主要产业的聊城,本土音乐文化已然成为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发展成一项独立的产业。聊城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古城,流传的音乐文化种类丰富,广为流传。文化与经济相联系,正在打造“江北水城”的品牌,聊城本土的音乐文化正吸引着的人们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8.
晋南黄河根祖文化旅游开发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山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源于黄河的黄河根祖文化是山西最独特的文化,也是中华文明的主根系,而晋南是这种文化的核心区,晋南黄河根祖文化旅游是山西三大旅游品牌之一.本文用比较等方法分析了晋南黄河根祖文化旅游开发的重要性、开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9.
"两山一湖"格局下宣城旅游品牌塑造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品牌为切入点,客观分析了皖南旅游区内三大强势旅游品牌——黄山、九华山、太平湖(简称,“两山一湖”)对宣城旅游业发展造成的影响,结合品牌竞争趋势提出了宣城旅游品牌发展思路,构建了宣城旅游品牌系统框架,谋划了宣城旅游品牌塑造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10.
安徽省合肥市虽拥有众多的历史名人,名人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但名人文化旅游却不甚发达。结合创意文旅产业融合的综合理论,全面探讨合肥历史名人文化旅游的创意化开发和品牌化战略,旨在为合肥市文化旅游和创意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最具科学性的有效实践参考。创意化开发合肥市的历史名人文化旅游,一是规划和创新系统性的名人文化旅游产品体系,二是培育和完善融合性的名人文化旅游产业群落。尤其要注重合肥历史名人文化旅游的品牌化战略,包括合肥市历史名人文化及其旅游开发的品牌定位、品牌形象塑造、品牌延伸、品牌营销、品牌保护等工程。  相似文献   

11.
“乌江画廊”旅游资源禀赋优异,但至今旅游发展不温不火,旅游市场处于疲软状态;要实现“乌江画廊”旅游发展的突破,只有把握旅游资源特色,准确地定位旅游功能市场,进行“可逆式”的旅游深度开发,重点打造“乌江画廊”峡谷观光、水上娱乐世界和“乌江画廊”旅游小环线等旅游项目,才能让“乌江画廊”变成富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并成为具有相当影响力和号召力的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12.
江西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西的红色旅游已成了江西的一张新名片。它不仅开辟了思想道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形式,塑造和展示了新世纪江西人的新形象。也成为构建“和谐江西”的大工程。为合理开发和利用好江西的红色旅游资源,必须强化整体规划意识,与兄弟省市联手打遣中国红色旅游品牌;要强化品牌意识,将“红色摇篮”打造成为江西旅游市场中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品牌;要善于打遣旅游新亮点,提升旅游品位;要理顺关系,加强各方面的沟通和协调:要完善综合配套设施,犒活旅游经济,提高综舍效益。  相似文献   

13.
高菁 《科技信息》2012,(29):310-310,313
品牌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尤其是国际品牌的构建,它需要巨额的投资和漫长的品牌文化的培育与积累过程。成功的企业要想完成好品牌的建设,要善于利用自己的地域优势,挖掘和发挥“区域品牌”的魅力。区位品牌通过类似于“产地名+产品+特性”的格式,为某个地域的特定产品给予定性,并使这一定性受到广泛认可,从而自然地形成一种“区域品牌”。  相似文献   

14.
文化和旅游相结合已经成为21世纪中国发展旅游产业的方向,两者相互交融,共同发展。广东省云浮市发展说明:优化文化和旅游产业协同发展应促进两者的互动及融合、加强文化与旅游宣传、推进品牌建设并重视培养人才。  相似文献   

15.
三峡文化是长江三峡地区重要的有待开发的旅游资源。车溪民俗风景区突出三峡民间农耕文化,实行旅游与文化一体化开发,不仅形成和保持了景区持续竞争力,而且还成为抢救和保护三峡民问文化的基地,实现景区发展与文化传承的“双赢”效益。以旅游与文化一体化原理为指导,归纳总结得出景区旅游文化开发理念及方法。  相似文献   

16.
旅游可持续发展是近年来旅游学界的一个研究热点。从城市旅游品牌角度分析了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论述了“浪漫之都”品牌创建后对大连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黔东南地区给银赋予了当地的特色的民族文化和民俗习俗,承载着苗侗族的民族精神。近几年广受关注的《银·秀》实现了民族文化和旅游产品的有效融合,显著提升了旅游的品味和档次,成为当前黔东南旅游文化产品开发创新的重要品牌。为此本文以《银·秀》为例,分析现阶段我国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创新模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作为“软加工”的文化体验设计拓展了旅游产品的边缘部分,符合体验经济时代旅游产品的要求,增强旅游产品的吸引力,提供旅游产品歧异性,提高旅游产品的经济附加值,因而使旅游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美国的玫瑰花车游行、嘉兴周家庄农家乐旅游、毛家饭店、“南京1912”都因采用了文化体验设计,而获得了巨大成功。  相似文献   

19.
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渡过金沙江,进入由大小互不统辖的若干黑彝家支分割统治着的四川凉山彝族地区。经中央批准,刘伯承司令与彝族果基(沽鸡)家支首领小叶丹举行了举世闻名的“彝海结盟”,粉碎了蒋介石妄图把红军变成“石达开第二”的美梦。“彝海结盟”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成功运用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典范。如今,它与当地多彩的民族文化、绮丽的自然风景一起,成为当地宝贵的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20.
曹野 《科技资讯》2006,(22):181-181
在日益动荡多变的市场条件下,品牌已经成为赢得顾客忠诚和企业求得长期生存与成长的关键。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要重新审视其品牌管理策略。特别是对于国内的企业,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不断创新的压力已经直逼本土的企业必须将竞争的水平提升到国际水准,尤其是在加入“WTO”之后,如果中国想尽快摆脱原先“世界工厂”形象的话,那么我们首先需要的就是构建成功的品牌,这就要求企业能够充分运用品牌资产的运作优势,掌握一些品牌资产建设的切实、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