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沥青混合料集料分形和性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利用分形理论对沥青混合料集料进行研究,推导出集料粒径、集料级配均具有分形的性质.对由同样材料组成的四种沥青混合料SMA-13,OGFC-13,SUPER-13,AK-13A进行研究,发现集料粒径分布分维数值与集料粒径分布相关性很好.对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进行试验研究,得出粒径分布分维数值与马歇尔稳定度、矿料间隙率、孔隙率、沥青饱和度、劈裂强度、水稳定性等同样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因此,将分形理论用于沥青混合料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细集料泥土含量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水稳定性试验,研究细集料泥土含量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细集料中泥土质量分数与泥土塑性指数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影响显著;细集料泥土质量分数的临界值为2%,当超过2%时会明显降低混合料的抗水损害能力;随着细集料中泥土质量分数的增加与塑性指数的提高,沥青混合料水敏感性增强.通过使用沥青对细集料进行预处理和添加消石灰可以解决细集料泥土污染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细集料棱角性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分析试验数据,考察了细集料棱角性(FFAA)对沥青混合料沥青用量、体积性质、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等重要指标或性能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FFAA均未与上述指标或性能建立起显著的线性关系。FFAA不适合单独作为评价细集料品质的技术指标,同时也不适合单独采用FFAA来评价细集料对沥青混合料性能影响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沥青混合料是高等级路面常用的铺面材料,粗集料占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的50%以上,粗集料形态(形状、棱角和纹理)对沥青混合料性能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系统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得出:针片状粗集料含量增加会降低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和抗疲劳性能,提高粗集料的棱角性可以增强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增强粗集料的纹理性可以改善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基于对现有研究的分析,建议今后进一步研究不同长短比区段的粗集料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以及全面研究粗集料棱角和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水稳定性和疲劳性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基于 AC-13连续型级配,将橡胶颗粒等质量替换部分集料内掺入混合料中,通过冻融劈裂试验,研究了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在不同等级路面条件下的水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选择合理的橡胶颗粒掺量可减缓冻融后的劈裂强度损失。与普通沥青混合料相比,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增大,劈裂抗拉强度有所降低,且橡胶颗粒的掺量与粒径对他们影响较大。对于一级公路路面,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仍可满足工程技术要求;对于低等级公路路面,细集料的增加可以提高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是提高沥青混合料抗水害性能的重要难点之一,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中一般采用PA-3等抗剥离剂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在路网改造项目中,从工程造价等方面考虑,如何充分利用当地的材料资源,分析沥青混合料集料的酸碱性及使用石灰、粉煤灰等作抗剥离剂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综合影响,从而有效改善沥青路面的长期使用性能及耐久性能。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评价热阻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及阻热降温功效,系统梳理了热阻沥青路面研究成果,明确了路用热阻集料常用种类及其关键技术指标,评价了其基本性能;基于热阻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调查结果,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确定了热阻沥青混合料常用热阻集料使用粒径及应用方式,评价了热阻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基于热阻沥青混合料降温功效调查结果,梳理了其降温测试方式,分析了热阻沥青混合料阻热降温机理,对比评价了热阻沥青混合料降温功效。研究结果表明:路用热阻集料主要包括铝矾石类、陶制品、膨胀蛭石及多孔玄武岩;路用热阻集料导热系数均较小,但力学特性普遍较差;热阻沥青混合料中热阻集料常用应用方式主要包括等体积替换普通粗集料或细集料、层间设置热阻黏封层、路表加铺热阻薄层;相比普通沥青混合料,热阻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变化较明显,其中陶制品类和铝矾石类热阻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平均下降10%~15%左右,多孔玄武岩和膨胀蛭石类热阻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有上升趋势,而热阻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并无明显变化,但其水稳定性下降较显著;热阻沥青混合料中热阻集料替换普通集料方式应用时,试件5 cm厚度处降温幅度达4℃~7℃,其中铝矾石类降温效果最为显著,达6.2℃;陶制品虽能有效阻隔热量在沥青混合料中的传递,但会使热量在试件表层蓄积,导致试件表面温度升高。  相似文献   

8.
针对赤泥沥青胶浆遇水界面剥离导致的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不足问题,选用消石灰、水泥对其进行增强改性,通过沥青质量检测仪(QCT)、界面拉拔仪(PosiTest AT-A)、表面自由能测试仪、简单性能试验系统(SPT)与汉堡车辙仪(HWT),研究了原状赤泥以及改性赤泥对沥青胶浆流变学行为与界面黏附性的影响,通过表面自由能计算了沥青胶浆-集料界面的黏附功与剥离功,揭示了赤泥沥青胶浆-集料界面遇水后的强度失效机理,分析了赤泥沥青胶浆-集料界面的热力学演变规律,评价了沥青混合料的动态响应、高温抗车辙性能与水稳定性。结果表明:赤泥可以提高沥青胶浆的刚度并改善沥青胶浆的弹性;单纯使用赤泥作为填料制备的沥青胶浆抗水损害能力较弱,而加入消石灰可以明显提高赤泥沥青胶浆的黏结强度,从而改善赤泥沥青胶浆与集料界面的水稳定性;沥青胶浆-集料界面热力学黏附功与机械强度变化规律一致;赤泥替代石灰岩矿粉导致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提高、相位角减小,加入消石灰进一步提高了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并降低相位角,但是水泥对赤泥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影响不大;赤泥可以提高沥青混合料干燥状态下的抗车辙能力,加入掺量(质量分数,下同)10%的消石灰进一步提高了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能力;赤泥替代石灰岩矿粉严重影响了沥青混合料的抗水损害能力,通过消石灰物理改性可以提高赤泥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级配离析沥青混合料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室内试验,分析混合料级配离析状态和离析程度对沥青混合料体积参数、路用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离析程度下,粗集料离析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大于细集料离析的影响.在粗集料集中区域,由于空隙率过大,吸水性和渗水性增大,对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极为不利,还将大幅度降低沥青混合料的疲劳寿命和强度.在细集料集中区域,压实空隙率过小,虽然对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和抗疲劳性能无不利影响,但将使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能力和抗滑性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0.
通过控制新集料掺加比例、泡沫沥青用量、水泥剂量、集料温度和抗剥落剂等,研究各因素对冷再生泡沫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和水稳定的影响,并揭示其微观机理.结果表明,旧料利用率、泡沫沥青用量、水泥剂量和抗剥落剂宜分别控制在50%~75%、 2.5%~3.0%、 1.0%~1.5%和0.5%左右.此外,适当提高集料温度,有助于提高泡沫沥青分散均匀性,从而提升冷再生泡沫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泡沫沥青用量和水泥剂量是冷再生泡沫沥青混合料水稳定的关键因素.尽量使泡沫沥青分散均匀,避免产生结团现象,是保证冷再生泡沫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基础,进一步通过水泥补强作用,可获得良好的水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高等级公路,尤其是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产生早期损坏,除了设计施工方面的原因外,路用沥青的性能较差是重要原因之一,这就要求进一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而采用改性沥青是解决路面抗滑及耐久性问题的重要途径。阐述了改性沥青的生产方法与基本工艺,以及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采用热分析等方法测试了改性沥青在温度改变过程中微观及宏观性能指标,通过对聚合物在沥青中的使用进行研究及对测试结果的分析讨论,发现在用聚合物对沥青进行改性过程中,沥青自身性质的调整改善及改性剂对沥青分子的约束使用是改性沥青温度稳定性得到提高的两个主要原因.文中对沥青与聚合物的相互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3.
针对实验环境中可能出现的非线性卷积混合盲信号分离问题,在反馈结构最大似然盲信号分离算法的基础上,利用混合高斯模式概率密度函数估计方法,提出了一种采用有限冲激响应神经网络的非线性盲分离算法,并推导了新算法的权向量迭代公式.通过与其他盲信号分离算法的计算机模拟实验结果比较,新算法能更有效地进行非线性函数逼近,得到更小的输出均方误差,达到较好的非线性盲信号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14.
准确控制基准面(线),按规定操作摊铺机,合理安排碾压工序,做好纵横接头及桥涵两头的处理,严格控制混合料的油石比及矿粉含量,可以达到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改性聚乙烯醇-氯化钙共混物的吸湿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配比的改性聚乙烯醇-无水氯化钙共混物的吸湿性能,结果发现,按照一定比例共混后的产物具有较高的吸湿量、较快的吸湿速率和良好的吸湿稳定性,性能优于军械仓库广泛使用的无水氯化钙和变色硅胶,在我军弹药的防护包装方面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6.
茂兰自然保护区喀斯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康宁 《贵州科学》1997,15(4):303-308
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地关系的潜在矛盾较大,而保护区的功能又无法对其调控,通过与美国锰马洞,英国约克郡,新西兰帕帕罗瓦等具有显著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喀斯特国家公园的对比研究,结合茂兰自然保护区的实际情况,提出茂兰自然保护区完全具备条件并有必要建立为多功能的国家公园,用于科研、教育、旅游的自然保护区和农牧业用地可在公园内融为一体,根据国家公园管理政策,通过土地购买,设施配置,拉近控制和管理分区  相似文献   

17.
轻集料颗粒群特征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研究轻集料的颗粒群特征,采用多种参数表征轻集料颗粒群的粒度和粒形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灰色关联分析,研究轻集料颗粒群特征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轻集料颗粒群比表面积在520 m2·m-3以上并且颗粒长宽比低于1.34时,所配制的轻集料混凝土能同时达到较高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这为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的配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不同粒度特征的橡胶粉等量替换布敦岩沥青(BRA)对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采用干法改性工艺拌制Sup-13型沥青混合料,开展了残留稳定度试验、冻融劈裂试验、车辙试验、低温劈裂试验和小梁弯曲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较细粒度的橡胶粉相对较粗粒度的橡胶粉,可减小橡胶粉等量替换部分BRA对沥青混合料残留稳定度和动稳定度的不利影响,并能明显提升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劈裂抗拉强度、冻融劈裂抗拉强度比和低温劈裂压缩模量,而低温劈裂压缩变形量有所降低;100目的橡胶粉等量替换BRA,使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提升了21.2%,小梁低温弯曲的弯拉强度和弯曲劲度模量分别提高了71.8%和87.5%。  相似文献   

19.
铅锡合金沉积物的显微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离子浓度比为5∶5的铅锡电沉积分形生长沉积物制备成金相样品,用金相显微镜观察了它们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在此情况下,铅锡电沉积生成物由两相组成,即铅锡共晶相和铅基固溶相,两相呈交替层状分布。  相似文献   

20.
不同林型兴安落叶松林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团聚体是土壤结构的基本单元,其对有机碳的保护作用是稳定土壤碳库的重要机制.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林型对兴安落叶松林土壤团聚体的分布、稳定性及有机碳含量的影响,为兴安落叶松林的可持续经营、碳汇功能提升提供参考.[方法]在内蒙古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原始林内,依据不同林型(草类-兴安落叶松林、杜香-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