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民国时期不仅是词体创作的辉煌阶段,也是词话史发展的蓬勃阶段,民国词话也是词话史研究的重要内容,是研究民国词及其词学不可忽略的文献与史料。本人通过考索发现,民国时期出现的词话数量多达450余种,如此丰富的词话文献,值得我们进一步地全面整理与深入研究。为编纂《全民国词话》,必须对与"民国词话"相关的术语进行界说,在此基础上搜辑、考索词话,进而辨别、体认、判定之。  相似文献   

2.
王帆 《科技信息》2011,(29):I0142-I0143
王国维在1908年发表的《人间词话》中提出的境界说是其美学思想的核心部分。王国维的境界说对中国山水画以"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为宗旨,注重形式、体裁、情感、意境的表现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金瓶梅词话>运用最多的方言是淮阴方言,其中有不少俗成语,虽然在别的地方也有与其意思相似的,但表达形式与淮阴方言有所不同,那怕是细微的变化也是"什么地方说什么话"的一种不可忽视的表现,甚至书中出现的错别字也和淮阴方言有关,有的词话校注者或词话研究者因为缺乏对淮阴方言的了解,作了不适当的改动或解释.  相似文献   

4.
张易平 《科技咨询导报》2012,(7):221-221,223
本文以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为借錾,探讨如何鉴赏古诗词,如何进行成功的文学创作,从《人问词话》看王国雄在对古诗词比较鉴赏与评价中所体现的文学批评、创作方法,文学艺术境界,美学思想等奋方面的观点态度,进而正确理解《人同词话》中的种种境界,认识自我,把握人生。  相似文献   

5.
李豫  于红  李雪梅 《晋中学院学报》2015,32(1):100-107,124
元高明《琵琶记》的本事来源,以往均以南戏戏文《赵贞女蔡二郎》为是。新近发现与元明"叙述体"说唱词话相同的清写刻本《戏孝琵琶》曲本,笔者通过其所含有的《赵贞女蔡二郎》"雷诛"语言因素、赵五娘"孝"思想等因素,发现《琵琶记》较其增加了大量的故事情节因素,既包含南戏"代言体",也包含说唱词话"叙述体",其写刻所依之原始唱本当属于早期元代说唱词话与南戏相衔接范畴,这对于《琵琶记》本事的来源研究,以及元代说唱词话向南戏、元杂剧的过渡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金瓶梅词话》运用最多是淮阴方言,其中有不少俗成语,虽然在别的地方也有与其意思相似的,但表达形式与淮阴方言有所不同,那怕是细微的变化也是“什么地方说什么话”的一种不可忽视的表现,甚至书中出现的错别字也和淮阴方言有关,有的词话校注者或词话研究者因为缺乏对淮阴方言的了解,作了不适当的改动或解释。  相似文献   

7.
概括地说,《三国演义》崇扬的是“权”,《水浒传》崇扬的是“力”,《西游记》崇扬的是“神”,那么《金瓶梅词话》崇杨的就是“钱”。文学是人学,长篇小说作为信息容量很大的文学载体,综合地反映着时代的精神风尚,元末至明其描写重心的转移,正体现了人们从对“权”、“力”、“神”的崇拜向“钱”迁变的心路历程。而对“金钱的崇拜”为什么会取代对“权、力、神的崇拜”(这是了解长篇小说风会转移的关键)以及如何在《金瓶梅词话》中得到表现的问题,便是本文试图探讨的。  相似文献   

8.
民间叙事诗产生于下层民众情感发抒、审美体现的需要,表现下层民众的审美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彰显着他们对美、对爱、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期待。西北回族民间叙事诗是他们追求美、表现美、揭示美的外在形式,在审美形态上主要体现为反映爱情婚姻悲剧的"凄美"、寄托爱情胜利的"完美"、再现英雄史诗的"壮美"。这三种美学精神集中地表现在《马五哥与尕豆妹》《紫花儿》《歌唱英雄白彦虎》等作品中。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金瓶梅词话》的语言使用情况进行全面的考察,从中发现188个东北方言现在还在使用的方言词语和34个近似东北方言的词语,为认为《金瓶梅词话》中含有北京官话成分的观点提供了充分的证据。基于前学的研究和笔者的考察,我们同意这样的说法:《金瓶梅词话》所使用的语言,是16世纪北方通语。  相似文献   

10.
陈廷焯的《白雨斋词话》以“厚”为词中三味之一,频频以“厚”论词。“厚”是从“沉郁”的风格里体现出的一种美学特征,它含有正、深、阔、沉、重、隐、曲的种种内蕴,被用来形容词中意蕴的幽深窈曲、飘忽绵邈,亦带有词人内心深处有感社会人生的情感色彩。于词中求“厚”之根本是词人要有温厚的性情,实现“厚”的途径是做到沉郁,具体采用比、兴手法。“厚”对了解《白雨斋词话》的词学思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副词“真”、“很”、“太”在语义上都有表示程度高的意思,但是三者在语义特征及语法功能上还是存在许多差异。文章从语义内涵、组合能力和语用功能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对外汉语教学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直觉模糊集定义及模糊逻辑“与”、“或”算子的基础上 ,利用 F -格的序关系 ,研究了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 .给出了直觉模糊逻辑 t-范及 t-余范的定义 ,同时给出了两种新型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 ,探讨了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的 t-范及 t-余范所具有的性质 .拓广了模糊逻辑中关于生成子的概念 ,给出了阿基米德直觉t-范及 t-余范的表现定理 ,并对不同算子分别进行了研究 .  相似文献   

13.
司艾华  刘伟 《枣庄师专学报》2002,19(6):45-47,56
我们平时所说的战国时期的滕文公 ,实际上是滕元公 ,至于他为什么后世称他为“文”,则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考虑 :其一 ,作为谥号的“元”和“文”差别并不是很大 ;其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谥法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 ;其三 ,我们还要注意到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文化影响的渐进性。  相似文献   

14.
"巂""雋"二字字形相近,但两个字形又是记录汉语中不同音义结合的词语;在古代文献中,"巂""雋"两形体产生混用问题。利用传统语言文字学的知识,对这两个字的形、音、义进行考辨,得出"巂""雋"二字因为在楷书阶段形体相近,造成音义的转移。传世文献中存在的错误应当得到纠正。  相似文献   

15.
知识经济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为此,高校应着力在强化心理健康知识,丰富健康活动;造就可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构建多向互动、效果持续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以及注重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培养等方面加大教育力度。  相似文献   

16.
由《老子》中的“水”看其“不争”的人生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老子》人生哲学的论述很多,而我们则从《老子》中的"水"所反映的"不争"思想的角度去审视其人生哲学。要理解这种哲学需要用"不争"的心灵和态度,把"不争"作为处世为人的准则,并将之升华到对人生存状态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能”和“可以”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探讨中得出在语义上“能”主要表示有能力,“可以”主要表示可能性。针对于一些学者认为的“能”和“可以”的义项与人称主语和疑问语气有密切关系的论断持不同的态度,经过分析得出两者义项的选择与语境的关系最为密切;本文还把“能”和“可以”的肯定与否定的不对称现象用表格的形式,清楚地列了出来;对“不可以”的扩大使用的现象通过语料库得出它使用的范围比较窄;最后,从语义、语法、语用三个方面对“能”和“可以”进行了辨析,希望对对外汉语教学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不”和“没”是言语表达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两个词,二者表意基本相同,使用环境也非常相似,然而在语言的比较教学过程中,更多凸现出来的却是二者混用带来的表意不清。从语义、语法、语用三个角度看,Z-者在语义指向上所呈现出的主客观的差异与所在语句的时范畴、否定对象的不同有直接关系,而在语用上显现的差异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9.
《群经音辨》为宋代贾昌朝所著的中国第一部多音多义词典。此书收录的字均见于《广韵》,一般认为,此书与《广韵》属于一个语音系统。但是,将此书的注音与《广韵》进行比较,可以发现,虽属同一语音系统,《音辨》却对《广韵》的反切仍有所改变,主要表现在:一、将类隔切改为音和切;二、按照当时的实际语音进行改变,表现出实际语音的音系情况。因此,《群经音辨》不仅反映了实际语音风貌,同时为《广韵》反切的研究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20.
“天道”与“人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国古代化的研究,应注重古人对“天道”与“人”关系的认识,本举物质、制度、学等三事以证中国古代人本于天道的民族传统及其影响,并从多方面相互印证说明中国古代“拟天道以成人”是一个悠久的无所不在的传统,从而全面把握华夏化的根本及其成因;由此出发,才可能总结出中国特色的人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