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分析我国硼工业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寻求节能减排的途径,采用德国GaBi 4.4生命周期评价软件对硼工业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碳足迹的评价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碳碱法生产硼砂工艺中,以硼精粉为原料产生的总碳足迹最大,以富硼渣为原料产生的总碳足迹最小,利用富硼渣生产硼砂既可以节约硼资源,又降低了环境影响;在硼酸生产工艺中,硼铁矿盐析法产生的总碳足迹最大,硼镁矿浮选分离法产生的总碳足迹最小,两步法产生的直接碳足迹最小,但总碳足迹则不占优势;降低能源消耗量,尤其是煤的消耗量对降低整个研究系统的碳足迹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跨境电子商务物流中相关的运输结构、运输工具以及能源供给的差异性和复杂性等会导致不同的环境影响,因此以跨境电子商务物流的两种方式——直运模式和集运模式为研究对象,建立跨境包裹从瓦楞纸箱的原料生产到跨境运输,直至最终废弃物处理的生命周期模型,利用Simapro9. 0软件进行全生命周期评价研究,并模拟全球跨境热点城市间物流选择产生的环境影响。结果表明:集运模式在全球变暖、雾霾影响、酸化影响、资源消耗和生态毒性等环境影响类型均具有更优的环境协调性。运输阶段是环境影响的主要贡献来源,海运具有明显的环境优势。  相似文献   

3.
从机电产品碳足迹分布出发,基于全生命周期,建立产品碳足迹分析模型,确定产品系统边界,对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清单数据进行收集与分析,建立碳足迹计算模型,应用Gabi软件对产品碳足迹进行核算.通过建立敏感性分析模型,对影响产品碳足迹因素的敏感度进行分析计算,提取关键影响因素;提出层次分析与概率分布(AHP-probability distribution,AHP-PD)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判断和量化输入数据所产生的不确定性,优化数据收集方案,从而真实地反映全生命周期产品碳足迹分布,反馈指导后续低碳设计.最后以变压器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活性硅酸钙填充丁苯橡胶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活性硅酸钙、炭黑、白炭黑为原材料,使用硅烷偶联剂对其进行改性,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丁苯橡胶复合材料,研究了改性剂种类、添加量、硅酸钙填充量、与炭黑、白炭黑配合比例对丁苯橡胶复合材料硫化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添加硅酸钙后,复合材料的硫化性能得到优化;在与白炭黑或炭黑配合填充时,可明显缩短硫化时间、降低最小扭矩,提高了胶料的压延性能和生产效率;在低拉伸率范围内,硅酸钙表现出优异的补强性能,可替代或部分替代昂贵的炭黑、白炭黑等传统填料,以降低橡胶制品的经济成本.  相似文献   

5.
建筑材料物化环境状况的定量评价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针对建筑材料造成的严重环境问题 ,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建立了建筑材料生命周期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 ;并选择水泥、钢材和平板玻璃 3种在建设领域用量较大的建筑材料 ,研究 3种材料物化过程的环境影响 ,即材料在原材料获取阶段、生产阶段和运输过程产生的直接环境影响 ,以及由于使用能源而造成的间接环境影响。模型以物化环境影响负荷和资源耗竭系数作为衡量建筑材料环境影响大小的因子。评价结果表明 ,3种建筑材料的物化环境影响中 ,钢材最大 ,平板玻璃其次 ,水泥最小。该结果可作为建筑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数据 ,用于建筑工程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和相关方的决策  相似文献   

6.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概述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是一种实现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包括建设期、使用期和翻新与拆除期等阶段总造价最小化的方法。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特点在于:(1)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研究的时域是建筑物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和运营维护阶段,而不只是建筑物的建设阶段。(2)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目标是建设项目整个生命周期总造价的最小化,生命周期成本包括建设造价以及未来的运营和维护成本。(3)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包括生命周期成本分析和生命周期成本管理两个内容。生命周期成本分析用来计算建设项目的生命周期成本,在计算时常常采用折现技术,即把未来的成本折和成现在的费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主要用在建设项目的投资决策阶段,作为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的一种分析工具。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是在建设项目整个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对全生命周期成本加以控制,确保全生命周期成本最小化目标的实现。(4)生命周期成本分析在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是可以被确定和控制的,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不仅是一种可审计跟踪的工程成本管理系统,而且还是可主动控制的工程成本管理系统。二、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优越性1.从时间跨...  相似文献   

7.
采用简式生命周期评价矩阵对聚甲醛基自润滑材料进行了生命周期评价,结果表明,产品生产和回收处理阶段的环境影响程度严重,而在使用阶段的影响程度最低。  相似文献   

8.
基于粮食生命周期的碳核算可找出碳排放较高的活动,有利于碳中和目标下的粮食安全.本文综述了粮食种植阶段及副产物资源化利用阶段的粮食全生命周期碳核算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不同阶段的碳减排措施.稻田CH4与旱地N2O是种植阶段直接碳排放的主要来源,间接碳排放主要来自氮肥施用,土地利用变化是影响种植阶段粮食安全的另一因素.未来应提高氮肥利用率,合理规划城市建设,建立粮食-林地协同发展的碳核算系统,发展非粮燃料乙醇.能源政策下乙醇副产物生产饲料可降低饲料行业对粮食的需求,粪便还田可减少工业化肥使用,提高土壤质量.未来应继续从碳足迹角度探究乙醇副产物资源化利用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开展作物不同生长期的碳核算研究,帮助建立粮食全生命周期内更细化时间尺度上低碳高产的粮食安全模式,保障粮食安全稳定格局.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乔木生长发育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等对城市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本研究以芜湖市金桂树(Osmanthus fragrans var.thunbergii)为对象,运用混合生命周期评价技术核算其生命周期各阶段中的碳足迹。结果显示:CO_2是乔木生命周期排放的主要温室气体,占比达98.5%。随着日常管理维护频率的增强,碳足迹不断升高。机械燃油是直接碳排放的主要贡献者。外界经济系统的物质能源投入造成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比直接排放高出53.14%。本研究结果将为城市金桂树的管理方式提供决策支持,并为日后同类树种的管理提供数据与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公共建筑运营阶段环境影响,促进建筑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潜值在早期设计阶段的预评估,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系统,构建运营阶段建筑生命周期评价模型。以某地区222所党政机关,73所教育机构,31所医疗机构为研究对象,计算了各类公共建筑运营1年的环境影响潜值,分析了公共建筑环境影响潜值与建筑面积、用能人数以及全年使用时长的皮尔森相关性,分别建立了3类公共建筑环境影响潜值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并进行验证对比。结果表明:各类公共建筑与建筑面积、用能人数以及全年使用时长呈高度相关;该回归模型偏差率均在12%以内,可用于该地区公共建筑运营阶段环境影响潜值的测算与校核,帮助相关政策制定人员做出可持续性决策及制定节能减排方案。  相似文献   

11.
对一个太阳能建筑案例“Sunny Inside”进行能值分析与碳足迹计算,分析二者结论的一致性与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不可再生资源的能值投入和碳足迹分析结论一致,不可再生能值投入越多,产生的碳足迹也越多;能值分析将自然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资源都纳入考虑,侧重于从资源消耗的角度对建筑能耗进行计算,且可以直接评价建筑的可持续性;碳足迹方法则着眼于建筑的碳排放,用各个阶段、各种材料的CO2排放量表示建筑对温室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铝合金与玻璃钢汽车引擎盖的生命周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铝合金和复合材料汽车引擎盖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价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原材料获取阶段和加工制造阶段,铝合金引擎盖的环境影响大于复合材料引擎盖,使用阶段的低油耗使得前者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小于后者。由分析单一引擎盖零部件扩展到整车,将使用100kg铝合金的汽车A与使用120kg复合材料的汽车B进行对比分析。汽车A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小于汽车B,但在车辆行驶至第7年之前,即累计行程为14.85×104 km,汽车A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大于汽车B。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加强大型仪器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以使用效益为考量标准,将大型仪器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分为三个阶段,即使用前阶段、使用维护阶段、处置报废阶段,总结各阶段管理工作的内容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建设和完善基于网络平台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新模式,解决各管理阶段存在的工作难点,为提高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服务。介绍了天津商业大学基于网络平台的大型仪器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探索实践,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加强大型仪器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思考,为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理论(Life Cycle Assessment,LCA)和生态指标法,建立铁路线路生命周期内环境影响定量评价模型.对铁路线路从建筑原材料生产、建设施工到开通运营直至拆除等生命周期各个阶段,采用人类健康损伤、生态系统破坏、资源能源消耗3个终点破坏评价模型,按照评价目的和范围的确定、清单分析、分类和特征化计算、标准化和加权分析4个步骤,对铁路线路生命周期内的环境影响作定量评价,并以某铁路线路为例,进行生命周期内的环境影响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在铁路线路生命周期中,资源能源(含运营列车能耗)消耗对环境影响所占的比例最大,约占线路生命周期内对环境全部影响的67%;生态系统破坏次之,约占21%;对人类健康损伤最大的时期是在施工阶段;对生态系统破坏和资源能源消耗最大的时期是在运营阶段;运营阶段对环境影响的贡献最大,施工阶段次之.  相似文献   

15.
分析服装纺织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影响.利用生命周期评价法对服装生命周期的4个阶段分别进行环境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在服装生命周期中,对环境影响最大的阶段是服装消费阶段,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固体废弃物.  相似文献   

16.
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LCA),评估了生物柴油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统计了以菜籽油、麻疯树油、地沟油为原料的生物柴油全生命周期(包括作物的种植、收获、运输、预处理,以及生物柴油的生产和配送和消费)的各种污染物排放。结果表明:生物柴油全生命周期中,CO2排放量低于石化柴油,HC、CO排放量与石化柴油接近,NOx、可吸入微粒排放量略高于石化柴油,SO2排放量远高于石化柴油。生物柴油排放的SO2主要发生在种植和生产环节,其他气体污染物排放主要在车辆使用阶段。这几种作物的生物柴油全生命周期排放的液体和固体废弃物远高于石化柴油。因此,需要开发新品种油料植物。  相似文献   

17.
利用ISO“生命周期评价原则与框架”,提出了混合建模(PELCA)的生命周期分析方法,对城市垃圾厌氧发酵车用沼气燃料进行了生命周期能耗和环境排放分析,并对安阳市垃圾厌氧发酵车用沼气燃料进行了生命周期评价.结果表明:城市垃圾厌氧发酵的沼气完全满足国标对车用压缩天然气(CNG)燃料的要求.在城市垃圾厌氧发酵车用沼气燃料生命周期中,全球变暖对环境影响负荷贡献最大,气溶胶最小.车用沼气燃料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负荷中,车辆运行阶段产生的环境影响最大,燃料阶段最小.城市垃圾厌氧发酵可以作为城市决策者处理垃圾方式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普瑞斯、比亚迪E6分别作为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代表,利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电动汽车制造、使用、报废回收3个主要阶段进行了环境成本、能耗和环境影响潜值评价,并与以桑塔纳为代表的传统燃油汽车的相应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生命周期内,纯电动汽车的环境成本最低,其次是混合动力汽车,传统燃油汽车的最高,其中纯电动汽车的环境成本仅为燃油汽车的36. 04%.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在全生命周期过程中总能耗分别是传统燃油汽车的59. 92%和52. 20%.车辆行驶阶段,电动汽车的能耗较低,而在车辆制造和废弃回收阶段它们的能耗则更高.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全生命周期的加权总环境影响潜值分别为传统燃油汽车的56. 72%和34. 16%.混合动力汽车的环境影响负荷与传统燃油汽车的类似,主要来自于光化学烟雾,而纯电动汽车环境影响负荷则主要来自于粉尘、全球变暖和光化学烟雾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中国公路现状,运用公路全寿命周期成本(life cycle cost,LCC)分析方法,建立了公路全寿命周期成本计算模型。将公路的全寿命周期成本划分为建设期成本、运营期成本和弃置成本,并采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的清单分析,结合社会支付意愿法,着重分析了运营期内的环境成本;以内蒙古某高速公路为例,计算出公路运营期间的环境成本在全寿命周期成本中占有相当的比重。研究结果表明:适当增加公路初始建设成本,可以极大降低公路后期维护成本,环境成本在公路全寿命周期成本内所占的比重不容忽视,环境成本货币化有利于明确道路建设的环境影响,应纳入成本核算中。  相似文献   

20.
通过在海口一现有建筑上建立屋顶现代温室模型并模拟计算,耦合植物、能源、水对其全生命周期给主体建筑碳排放带来的影响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设计使用年限为20 a,面积为840 m2的屋顶现代温室在其建材生产及运输、建造及拆除阶段产生的碳排放量为80 t,运行期间可减少主体建筑碳排放量277.02 t,其全生命周期可减少主体建筑碳排放量199.03 t,即其减碳效益为237 kg·m-2.由此可知,合理建设屋顶温室可成为减少建筑碳排放的措施之一,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