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7 毫秒
1.
群体是指有一定数量的个体,通过一定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的集合体,按其组织方式的不同,可以把它划分为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是指有一定手续、有严格规范、有隶属关系的群体,而非正式群体则是指由于某种共同的需要,或兴趣爱好相同、感情融洽,或是老同学、亲友、邻居等关系而自然形成的群体。班级作为学生学习和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作为学校进行教育的基本单位,其中也存在着各种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学生群体,对学生正式群体的研究,一直为教育工作者所重视,但对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探讨则显得不够具体、深入和系统。本文即拟对班级中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种类、特征及其教育管理措施作一全面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
非正式学生群体是相对于正式学生群体而言的,它客观地存在于班级正式组织当中,对班级建设和个性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课题借鉴社会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心理学等相关研究成果,通过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出小学高年级非正式群体产生的原因、特点、作用等,在理论和实践指导下,寻求管理非正式群体的必要性和方法,以期为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普修课大多以自然班为主,班里,有通过各种方法选出并由教师指定的班干部,这种班级就是一个群体。而在这一群体中,还有一些由于种种原因而形成的小群体,这一群体中还有有意或无意“左右局势”的“领导者”。这就是被社会心理学称之为非正式群体以及非正式群体的领头人。这些小群体(非正式群体)在体育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4.
"9+3"职业教育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的存在具有两面性,一面是积极的,一面是不可避免的负面作用。本文在分析"9+3"免费职教学生非正式群体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其形成因素,从正确引导发挥非正式群体的正当功能、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促使其树立正式的群体规范等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5.
在体育教学中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有其普遍性.文章从管理学角度分析了体育教学中非正式群体的类型、正反面影响及处理非正式群体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凡有人群的地方都有群体存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梅奥在进行了著名的霍桑实验后,认为在正式的组织群体中存在着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群体,它是人们在共同的劳动过程中,由共同的人性上的感情形成的联结,对生产率有很大的影响。在梅奥提出“非正式群体”概念后,国际上许多学者对生产部门、教育部门及其他领  相似文献   

7.
任何一个组织或机构都存在着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而大量非正式群体的存在使得正式的法定关系变得更为错综复杂。这样形形色色的非正式群体总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与学习等方面,对人们的满意度与取得的成就具有不可忽视的非凡意义。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中非正式群体及其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中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及其对学生行为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本文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原因、类型及其行为影响进行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类型、成因与功用等方面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进行了探析,提出高校要把对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工作列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课题;要认识和把握好三个关系,即:非正式群体存在与影响的客观必然性与主观决定性的辩证关系;非正式群体积极与消极两重性的可逆关系;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在教育意义上的主辅关系。  相似文献   

10.
非正式群体是各类组织或正式群体中客观存在的群体现象.它对其成员的思想观点和行为方式有着巨大的影响,并与组织工作效率和奋斗目标的实现有若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健康良好的学生正式 体或非正式群体,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了发展特长和兴趣爱好的天地;另一面学生群体,特别是学生非正式群体自身也存在不足和缺陷。面对这种情况既要给予学生群体支持和帮助,又要加强引导,及时克服因学生群体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在高校内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它们的存在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影响越来越广泛.通过分析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类型和功能,进而探讨如何正确看待和积极引导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从而实现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的统一,促使学生沿着学校的教育培养目标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考查体育群体的发展走向,依据其从事体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对体育群体的概念重新界定为:是人们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的,结构相对稳定的进行体育活动的集体.并按照体育群体构成的社会关系,将其分为初级体育群体、正式体育群体和非正式体育群体.根据国际体育的发展趋势,对非正式体育群体的社会学意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邹宽生 《科技信息》2006,(9):198-199
当前,对高校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分析了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特征、产生原因及作用,然后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所获得的社会支持主要有学校正式社会支持、家庭非正式社会支持、同辈群体非正式社会支持.但是目前三者之间的互构程度有限,文章提出应在多元互动、衔接合作、主体参与的原则下构建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社会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视“非正式群体”对做好医院管理的重要性。方法:分析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在医护队伍中的存在及影响,结合管理实际论述对其进行引导的方法,提出了减少消极型非正式群体的管理措施。结论:重视和引导好非正式群体,是建设和谐的医院环境系统工程中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7.
高校教师非正式群体直接影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因此高校管理者应分析教师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原因、特征和作用,通过因势利导,巧妙利用;做好核心人物的工作;营造良好的交往氛围,引导教师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广阔的发展空间,使教师在正式群体中发展和完善;制定目标,将教师的目标纳入学校的总目标等措施,使他们为学校的发展而努力工作。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和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阐述了大学生中非正式群体产生的主要原因、类型和表现,提出了对非正式群体教育和引导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9.
该文将高校学生非正式群体研究置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背景下,通过研究高校学生非正式群体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自然影响力,目的是克服其消极影响,发挥其积极作用,使其真正成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20.
徐志旻 《海峡科学》2003,(12):21-23
非正式组织在正式组织中的存在具有必然性。正式组织自身的局限性、组织成员的多层次需要以及非正式组织自身特点是导致非正式组织产生和存在的原因。非正式组织对正式组织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它既可能淡化正式组织的结构关系,影响正式组织目标的实现以及容易滋生不正之风,也可能增进组织成员心理和情感满足,增强组织信息沟通及其反馈,促进正式组织功能的发挥。消除消极影响的主要途径有:建立新型的正式组织结构关系;发挥非正式领袖的积极作用;加强法制建设和规章制度管理,全面建设“法治”社会;改进思想工作方法以及开展经常性、生动活泼的群体业余活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