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不同国家文化和思维方式的折射。只有了解了英语国家和民族的风俗习惯,才能更好地学习英语这一门语言。本文简述了民族习俗差异和宗教信仰差异与英语学习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每一种语言都与某一特定的化相对应,中英两种化决定了中英两种语言存在差异的必然性。虽然化的差异造成不同语言之间的词汇空缺,但通过在不同的化和语言中寻求对等、直译、意译等可行的翻译方法,可将中英化差异而引发的语言现象的差异有效地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3.
广告是一种以呼喊功能为主的文本。英语和汉语是属于不同语系的两种语言,二者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广告作为语言的一种特定使用形式,必然反映出英汉两种语言在这些方面的差异。通过搜集中英文广告文本,并对它们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感知英汉在语音、构词、词汇运用以及句子结构等方面的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4.
汪晖 《科技信息》2006,(10):301-302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一个民族既有自己的语言,又有自己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但语言像一面镜子反映着民族的全部文化,又像一个窗口揭示着该文化的一切内容,而文化又是语言赖以生存的基础,是语言新陈代谢的生命源泉。从语言学角度上看,语言既是文化的反映,又是掌握一种文化的直接有效的工具。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这种文化是在特定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地理位置和社会现实中形成的,因此具有特殊性。要掌握一种语言就要熟悉其背后的文化特殊性,就要洞察本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王玮丽 《科技信息》2007,(18):199-199
中西文化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差异直接影响学习者对该语言及文化的认知和掌握。了解目的语国家人们感知世界的方式是英语学习中提高语言综合素质的根本途径。本文从思维模式的差异与英语学习的关系着手,探讨英语学习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对外汉语学习词典(本文特指供以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使用的汉语学习词典)应有自身特定的呈现语言差异信息的模式,该模式要求此类词典应该通过相应的途径,把有别于英语的汉语语篇、语句和语词三个层面的差异系统地展示给词典使用者。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商务馆学汉语词典》应当合理应用呈现语言差异信息的模式。  相似文献   

7.
中西思维差异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银燕 《科技信息》2010,(2):170-170
中西方民族在观察事物和思维方式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导致了汉英语言在表达上的差异。本文分析了这一差异,差异产生的原因以及对翻译的影响,旨在引起广大英语学习者对这一课题的关注,从而更好地指导自己的语言学习和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8.
苏庆伟 《科技信息》2009,(24):I0345-I0346
语言与文化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要做好英语长句的翻译,必须掌握汉英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本文首先对比分析了汉英两种语言一些规律性差异,然后探讨了英语长句的一些典型翻译技巧,总结了英汉翻译中的一些翻译方法,对翻译工作者和学习者提供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语言和文化密切相关,外语教学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文化环境。英语学习离不开对英语国家文化的学习与理解。由于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交际,英语学习也就自然地涉及到不同的文化之间的交际,这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注意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提高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从而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王华 《吉安师专学报》2004,25(B12):220-221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特征,中英文两种语言产生的物资文化、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了两种语言对应词语之间的诸多差异,注重特定文化的内涵,并引入听力教学中,对教学的作用和影响是巨大的和富有成效的。  相似文献   

11.
刘娜 《甘肃科技》2007,23(9):281-282
将文化教学引入英语课堂可以帮助学生达到英语学习的一个高级目标,即用英语交流。让学生理解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增强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文化差异敏感度对于英语教学的作用重大。本文总结了两种增强学生文化敏感度的教学方法:以语言差异为切入点,让学生体会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通过谚语介绍文化,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有效交际的技巧。  相似文献   

12.
张瑶 《科技咨询导报》2008,(34):141-141
英语词汇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英语同义词的存在是语言丰富性和精密性的标志之一。学习同义词有助于扩大词汇量,有助于更清楚地解释语言点,但绝对同义词不能在同一种语言中共存,终究会存在着某种差别。本文主要讨论同义词的语义差异、情感差异、语体差异以及同义词教学。  相似文献   

13.
英汉词汇文化内涵与词汇空缺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语言中,词语最富有生命力的部分常常带有各民族特定的文化内涵。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必须对比分析英汉两种语言中词汇的文化内涵的空缺现象。产生英汉词汇空缺现象的主要原因包括地理环境、生活经验、语言文化和宗教文化的差异,分析比较词汇的空缺现象有助于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丰富汉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4.
英语长句翻译方法及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长句翻译是英语学习中的一个难点,本文从英汉语言对比的角度,探讨了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进一步分析了两种语言长句的特点,概述了英语长句的常用的四种翻译方法,并举例分析了这些方法在实际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5.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它们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但语言与文化又分属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是有区别的.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的关系对语言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有机地结合文化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一种语言是由特定的文化而造成的,它承载着特定的文化.因此在语言教学中,要熟悉有关文化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语言并保证语言使用得当.本文作者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注意知识文化的导入,非语言形式上的文化因素的导入,面对与母语完全不同的语言体系,理解不同语言之间的文化内涵,正确表达语言的真正意义.  相似文献   

16.
袁泽礼 《科技信息》2012,(36):228-228,233
在英汉两种语言交流过程中,惯用语使用的频率很高,但在使用过程中惯用语出现的错误也很多。对英语和汉语的习惯表达进行研究和探讨,无论是对语言学习者和语言研究者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英语名词和冠词在和汉语交际中的差异着手,探讨了掌握英语习惯表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随着近年来英语的普及和发展,愈来愈多的专家学者关注到英美文化中性别语言差异,也对多元化的性别差异进行了研究。在过去的几十年内,研究人员在社会语言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对性别语言差异的动态和静态分析研究。本文首先阐述了社会语言学与性别差异现象,提出了英语中的性别语言差异研究的必要性及英语中的性别语言差异的具体表现,从而实现男女间跨性别交际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商琳琳 《科技信息》2009,(8):129-130
汉语和英语属于不同的语系,在很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本文主要就汉语和英语在语法体系上存在的差异进行了细致阐述,指出了这些差异的表现,并分析了导致差异的原因。以期帮助中国学生加深对英语语言的了解,增强英语语感,进而促进汉语在英语学习中的正迁移。  相似文献   

19.
英语国家和中国属于不同的文化体系,在风格习惯、思维方式等许多方面存在差异。而英汉两种语言则分属印欧和汉藏两个不同的语系,在语言结构上各有其特点。因此,对其相异之处进行对比,是学习英汉互译的关键。本文以《名利场》及其汉译文对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特征,语法意义,表达方式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对英汉互译有所指导。  相似文献   

20.
语言是信息的载体,也是人与人交际的工具。外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使他们能用所学的外语进行有效得体的交际。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一定的语文代表和反映一定的社会文化。反过来,特定的文化背景又构成不同的语言形式。语言的差异给外语学习者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本文拟从分析中西方两种语言的差异入手,找出中国学生在英语写作时所犯错误,并提出改进英语写作教学的措施。 一、词义及词的用法对比 在语言各要素中,词汇是其基本要素,文化的差异必然导致词汇文化意义或联想意义的不同。在中国文化中具有贬义的词项,在美国文化中中能具有褒义。如“野心”一词在汉语中是贬义的,但其英译ambition在英语中还有“进取心”一说,则是褒义的。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同一事物可引起完全不同的联想。在中国,龙Q:lraanrl是吉祥高贵的象征,皇帝是“龙体”,平民百姓“望子成龙”。而在酉方国家,龙是凶险、邪恶的象征,是吐火伤人的怪物。此外,有些词汇在一种文化中存在,在另一种文化中并不存在,如汉语中的“节气”,在英语里就没有确切的对应词。 不同语言,词的用法也不尽相同。英语多有其复数形式的变化,在单数词后加“s”或加“es”。还有的名词有不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