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我们用高分辨技术,通过快分子离子在超薄固体膜中的库仑爆炸,测量0°方向出射产物的能谱,实测了H_3~+和D_3~+的立体化学结构.H_3~+和D_3~+是两个最简单的稳定的多原子分子离子.对H_3~+结构和性质的研究,不单对原子分子物理学科有重要的理论和实用价值,而且对剖析基元化学反应机理、阐明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快分子离子与固体相互作用的实验和理论研究,是近七、八年间才在美、法等国发展起来的新领域.至今,大多数研究涉及到原子分子物理和固体物理的很多方面.通过这些研究,不仅仅大大加深了人们对带电粒子通过固体介质所受电磁场的认识,而且把从前由阻止本领所得的知识补充得更加详尽。值得提出的是:用快分子离子通过固体膜的库仑爆炸测其产物能谱和角分布的方  相似文献   

3.
库仑爆炸和三原子分子离子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根据质心系中的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及几何学原理,利用库仑爆炸测量结果,导出了决定一般三原子分子离子立体化学结构的方法,并用这种方法确定了H_2~+、H_3~+、D_2~+和D_3~的结构.  相似文献   

4.
本文描述了我们对1.7MeV H_2~+轰击5μg/cm~2碳膜,在0°方向出射H~+的能谱测量。再次直接证明了快分子离子通过固体时,库仑爆炸和尾流效应的存在。  相似文献   

5.
利用电化学和微量量热技术测定了NaCl和一些单糖在水中相互作用的焓、熵及Gibss自由能参数。结果表明结构相互作用是这些参数的主要贡献,并且这些参数的数值依赖于糖分子的立体化学。  相似文献   

6.
作者报道了H2^ 分子离子通过碳膜后形成的H^-,H,H2和H2^ 等多种产物的测量结果.实验表明,在各种产物的形成中电荷交换过程起着关键作用。作者对H2^ 在固体膜中的电荷交换、分子关联效应以及尾流效应进行了必要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了几组Mev量级的D_2~ 、D~ 、H_2~ 和H~ 离子穿过各种厚度的自支撑薄碳膜产生D~-和H~-离子的产额测量结果。结果表明,负离子产额与入射离子的速度有关;在同一能量下D~ 和H~ 离子的负离子产额都与靶厚度无关。证实了快离子在固体中的电子俘获事件是在固体的后表面内发生的假设。在不同能量下,负离子产额不同,证实了电子俘获截面随入射粒子速度的增加而减小的结论。从分子离子在固体中的负离子产额随停留时间t_D的变化可以看出分子团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测定设计的两个过程中同一分子离子的表观电势,用质谱法测定出分子的离解能。本文测定了乙烷和丁烷产生的分子离子 C_2H_5~+的表观电势,求算出 C_2H_6的离解反应C_2H_6→C_2H_5+H 的离解能 D_(c_2H_6)=401.77KJ/mol。本方法还可测定其它一些分子的离解能,本文提出了质谱法测定一些分子离解能的通用公式。  相似文献   

9.
氢分子离子和质子在碳膜中的能量损失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高分辨原子碰撞装置,直接测量氢分子离子和质子束流的人射能量、通过碳膜之后的透射能量分布和库仑爆作碎片的能谱。由此确定透射H_2~+及其库仑爆作碎片的能量损失△E_p和△E_M和H~+的能量损失△E_A。质于的能损率测量结果与前人推算结果一致。而H_2~+的质子碎片能损率为H~+的两倍以上.结果表明,在相同核子速度和靶厚度下,△E_r最小,△E_M为△E_A的2—3倍。  相似文献   

10.
快H_2~ 通过碳膜的透射率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了快分子离子H_2~ 通过碳膜的作用过程.叙述了实验装置及H_2~ 透射率的测量方法;给出H_2~ 在0.827MeV和1.61MeV两种能量下,碳膜厚度为5.59—10.4μg/cm~2的两条透射率测量曲线,并对结果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1.
综述近几年关于分子离子和离子团与固体材料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进展 ,重点讨论了离子之间的动力学相互作用效应对离子团库仑爆炸过程和能量损失的影响 .与单个原子离子相比 ,分子离子和离子团与固体材料相互作用过程呈现出一些不同的特征 ,其中最明显的两个特征是“库仑爆炸”现象和“vicinage效应”.前者是离子团中内部库仑力作用的结果 ,这种排斥力使得离子之间的距离不断变大 ;而后者是源自于固体中价电子气的极化作用 ,即离子团中单个离子运动产生的电激发相互干扰效应 .这种效应不仅影响离子团的库仑爆炸过程 ,如减缓离子团的爆炸速度和改变离子团的结构 ,同时还使得这种离子团的能量损失不同于那些由独立运动离子组成的离子团的能量损失 .  相似文献   

12.
将聚醚型(A1)和聚酯型(A2)两种特定结构的聚氨酯丙烯酸酯(PUA)分别与聚乙二醇丙烯酸双酯(PEGDA)、LiX、光引发剂等混合制成光敏体系,然后经UV固化得到高分子固体电解质(SPE)薄膜,并对其机械性能和导电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这两种固体电解质膜的机械性能都比纯聚氧乙烯(PEO)为基体的电解质膜好,加入适当比例的A1的电解质膜的导电性能与以PEO为基体的电解质膜相近,但加入A2的电解质膜的导电性能变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测量Mev量级单电子双原子分子离子(D_2~+、DH~+、H_2~+等)通过碳膜的透射和在碳膜中的电子损失截面、电了俘获截面的实验方法和新近的实验结果。略述了我们把Brandt-Sizmann理论扩展到D_2~+、DH~+、H_2~+与固体碳相互作用的计算。本文还得到D_2~+、DH~+、H_2~+的裸核集团在膜的出口俘获一个电子后形成电缚分子态的几率。  相似文献   

14.
铜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固体膜常用硫化铜为电活性物贸。我们合成铜的硒化物或碲化物,分别制备了性能较好的固体膜铜离子选择性电极。该电极与用硫化铜为电活性物质制备的电极相比,能斯特响应的浓度范围宽,其斜率接近理论值,响应时间、选择性以及电极的寿命等性能都较为优越。该电极正试用于污染土壤或石油化工催化剂等样品中铜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用锌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锌离子的浓度是一种较新的分析手段.锌电极的制备一般有固体膜和液体膜两种.固体膜中,以硫属化锌—硫属化银体系为膜的电极性能稍好.我们试制了此种体系为膜的电极,实验结果较为理想,其中电极响应斜率比专利中报道的结果更接近理论值.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高频功率磁元件测试新方法和实验电路模型, 实现了磁元件模型各参量的确定及铜、铁损等效电阻的分离. 找出了能实现铜、铁损分离和大功率测试的优化电路拓朴结构  相似文献   

17.
自组装单层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组装膜(self-assembled monolayers,SAMs)是通过有机分子反应活性头基与固体界面之间自发反应形成的稳定、有序、紧密堆积的超薄膜结构.近年来,通过界面自组装在固体表面形成超薄层有机材料的研究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非线形化学、分子生物学、材料科学、分子器件、生物传感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对自组装单层膜的制备、特点、类型、机理和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TIMS分析超痕量Pu同位素丰度比中本底干扰不容忽视,分析认为干扰可能源自离子源中样品载带材质Re与带中相关杂质元素结合形成的双原子分子离子.为了证明这种认识的合理性,首先采用Gaussian03程序,选用密度泛函方法和LANL2DZ基组计算了CrRe~+、FeRe~+分子离子的结构、势能曲线以及热力学性质等,从理论角度提出CrRe~+、FeRe~+两种分子离子能够稳定形成并稳定存在的可能性.其次,在热表面电离质谱计样品载带中分别承载Cr、Fe样品,扫描了质量数237~243范围的谱图,发现在相应质量数位置有离子流,幅度大于空白本底.理论计算结果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质量数237~243范围的空白本底应该源自载带材质Re与带中杂质元素Cr、Fe结合形成的双原子分子离子.这为实验中采用何种措施减小本底干扰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立体化学教学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前言立体化学是有机化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其主要内容是探讨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和反应的立体性。由于在教学过程中的大多数情况下分子是以平面形式表示出来,这样,在立体化学教学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一些内容,如对手性碳原子构型的标定,亲电加成的立体化学,电环合反应中的立体化学等分子是以立体结构表示出来,因而使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带来一定的困难,成为基础有机化学教学的难点之一。为了突破这个难点,笔者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实践证明效果很好。首先,最大限度的利用分子模型配合立体化学教学,教师在课堂使用,同时发给学生课后进…  相似文献   

20.
快D_2~ 通过碳膜的透射率测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关于D_2~ 的透射研究,迄今为止,仅见到美国纽约大学W.Brandt等人发表的一个能点(300Kev)在碳膜(6—40μg/cm~2)上的透射实验结果。本文除给出1.6Mev D_2~ 对碳膜(5.72—13.69μg/cm~2)的透射实验结果外,还叙述了D_2~ 透射实验特有的测量方法和数据处理技巧。 当分子离子D_2~ 以某一能量通过一定厚度的碳膜时,其透射率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