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看,氢键!     
方晨 《科学世界》2014,(1):8-13
前不久,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的科学家首次"拍到"了氢键的"照片",实现了氢键的实空间成像,被称为"是一项开拓性的发现,真正令人惊叹的实验测量"。氢键是什么?它的"照片"是如何拍到的?  相似文献   

2.
<正>《大清稗史》中记载了这样一则轶事:体仁阁大学士刘墉因在朝堂之上直言进谏,惹得"龙颜"大怒。乾隆皇帝当堂做了两个"纸阄"——名曰"生死阄"。两个纸阄上分别写着"生"和"死"两个字,刘墉抽到"生阄"便可以活命.拍到"死阄"便会被处斩。其实这两  相似文献   

3.
陆宇 《青年科学》2009,(7):25-25
英国野生动物摄影师布赖恩&#183;麦克法兰拍到一只灰雁在空中表演特技飞行——翻转身体,倒立飞行的瞬间。在与强风对抗过程中,这只灰雁上演了令人目瞪口呆的空中转身。  相似文献   

4.
张敬莉 《大自然》2009,(3):F0002-F0002
一直以来,网上有不少摄影者声称自己在国内拍到了“蜂鸟”。但实际上,如果对照片上“蜂鸟”进行物种鉴定的话,那他们拍到的无一例外都是大蛾子,而且绝大多数都是长喙天蛾属(Macroglossum)的种类。  相似文献   

5.
郎朗 《世界博览》2010,(18):24-24
外国明星被随意盗印在中国的广告上,绝对历史悠久。 近日,英国《卫报》刊登了一幅中国厂商的广告,广告中的主角是已故英国王妃戴安娜。《卫报》在开篇就感叹道,戴安娜即便曾被狗仔队拍到身穿泳装的照片,也从未以这个样子示人——只穿着套内衣弹奏大提琴。  相似文献   

6.
张晔  贾冰 《青年科学》2011,(5):20-21
2011年3月16日,有市民在南京雨花台区上空拍到巨大的“排骨云”,业余爱好者认为,这似乎是一种“地震云”。21日,春暖花开的时节,南京却下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雪。于是,有些人将这些天气现象与地震联系起来,认为是地震前兆,那么——  相似文献   

7.
运用BP神经网络对用CCD拍到的基桩图片进行识别,包括BP神经网络的输入、输出层的设计,隐层节点的选取等。实验结果表明,经大量基桩样本的训练后,BP神经网络能将拍到图片中的基桩有效地识别出来,且达到较高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8.
<正>利用非常精确的地基观测设备,英国肯特大学的斯蒂芬·劳里(Stephen Lowry)和同事们研究了近地小行星"丝川"(第25143号小行星)的旋转速度,以及随时间的变化率。他们将精确的观测结果与小行星如何发热的最新理论结合起来。日本的"隼鸟号"探测器于2005年近距离拍到了这颗奇形怪状  相似文献   

9.
图片新闻     
《科技潮》2009,(11):7-7
美国卫星拍到仙女座巨型旋涡星系迄今最清晰图片。  相似文献   

10.
《大自然》2016,(5)
正1月的哈尔腾白雪茫茫,我们提心吊胆地探入棕熊洞,采集棕熊粪便。5月的哈尔腾积雪消融,我们前来回收之前布设的红外相机拍到的照片。检查照片后,我们发现这里简直是动物的天堂,其中还有珍稀濒危大型猫科动物——雪豹。9月的哈尔腾气候变幻莫测,风大雪大,我们只能半道折返。  相似文献   

11.
《大自然》2021,(3)
正栖息于高山之上的多尾凤蝶常沿着山体高飞,最高可飞到海拔2000多米处,是蝴蝶中的高空飞行"冠军",加上它们一年只繁殖1代,因而世人难得一见。作者长期深入高黎贡山,终于追寻到多尾凤蝶的行踪,拍到近百幅双蝶美图。  相似文献   

12.
<正>2019年3月,NASA的好奇号探测器在火星上目睹了两次日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次是由火卫一Phobos引起的,它于3月26日飞掠火星。从好奇号拍摄的画面来看,火卫一就像是一颗"小土豆",飞越太阳表面(下图)。此外,好奇号还在3月17日拍到了火卫二Deimos在太阳表面"缓缓爬行"的场景。但由于火卫二的个头比火卫一还要小,这个现象只能被称为"凌日"。  相似文献   

13.
张云轩 《少儿科技》2014,(11):43-43
在成长的道路上,有许多"第一次"让我记忆犹新。然而,最令我难忘的,还是第一次出镜采访。那是一个艳阳高照的上午,我作为小记者协助电视台录制节目。和我一起的还有几位同学,我们早早地来到录制现场——一个购物广场,做了些准备工作。按照计划,我没有出镜采访的任务。因此,做好了协助工作,我就跟在外景主持人后面,希望摄像机能拍到我,让我也能在电视上露露脸。  相似文献   

14.
变革,企业必须面对的挑战乔治·伊士曼于一百二十年前创立了柯达公司——他同样清楚他的职责、他的目标以及面临的风险,而且对成功完成使命有绝对的自信。伊士曼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然而他却发明了现代摄影术,他发明了照相机和胶卷。他设计了冲印底片的系统。最重要的是,他简化了照相的过程……简单到连小孩都能拍到完美的照片。  相似文献   

15.
《大自然》2021,(3)
正美洲独有的涡蛱蝶紧贴在身上;大名鼎鼎的神女悌蛱蝶竟然停留在手上;全身闪耀着蓝色光泽的长尾松蚬蝶;华丽的黑框蓝闪蝶;后翅有两团像火苗般耀眼的红斑的柔眼蝶;半天的时间就拍到了30多种我此前从未见过的蝴蝶……这些蝶中"美人"与作者奇妙地相遇。位于南美洲的哥斯达黎加热带雨林从不会让观蝶者失望。  相似文献   

16.
拍马在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几乎有人的地方就有拍马。但拍马博大精深,也是区分层次的,会拍者,平步青云,飞黄腾达;不得要领者,拍到马蹄上,适得其反。初级马屁。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拍马路。这是第一重境界。宋代丁谓有才,宰相寇准竭力推荐提携他。一次寇准吃饭,一粒米粘在了胡须上,丁谓就动了心,顾不上吃饭,庄严地给寇准捋起须来,这一举动,为世人创造了一个"溜须拍马"的成语。  相似文献   

17.
最新的发现2007年3月1日,美国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报道了探测土星的"卡西尼"号飞船发回的土星及其光环的一组最新照片。NASA太空科学研究所的卡罗琳·坡科说,这次所拍到的土星环展开的样子,看上去好像是一个巨大的铜制奖章。这是探测器运行到土星环平面上方时向下拍摄到的,这种拍摄视角前所未有,他们已经等了好几年,  相似文献   

18.
《青年科学》2013,(11):30-30
有人拍到德国一家动物园里的一头有趣的黑猩猩,它为了抢到更多胡萝卜,不惜手口并用,样子极为可爱。  相似文献   

19.
《大自然》2017,(2)
正雪豹栖息于雪山之巅,是极度濒危的大型食肉目动物。由于雪豹所处的生态系统十分脆弱,因而监护和保育工作尤为重要。2008年以来,安装在卧龙自然保护区雪豹活动区内的红外线触发相机拍到了一些极为有趣的雪豹活动影像。雪豹因栖息地海拔较高,生活在终年积雪的雪线附近而得名,又因其身上的条形斑纹类似植物的叶片而得名"艾叶豹""荷叶豹",还有个  相似文献   

20.
《大自然》2017,(1)
正我国虽然有双角、冠斑、花冠皱盔、白喉小盔和棕颈5种犀鸟的记录,但已多年没有相关的野外记录和报道了。令人惊奇的是,2016年5月,作者在云南盈江短短2天半的时间里就拍到了其中的3种。这是幸运,还是隐忧?盘点我2016年生态摄影中的亮点,不能不提5月份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拍摄犀鸟的经过。人约训练营后2016年五一长假期间,我参加了"野性中国工作室"奚志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