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0 毫秒
1.
一.主要技术内容 污水土地处理主要是针对以城市生活污水为主体的污水处理技术,是取代传统的二、三级污水处理,低成本、低能耗的革新/替代技术.其主要技术原理是把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土地上,利用土壤-植物系统的生物、化学、物理的净化功能,通过科学设计和有效的运行管理,对污水中氮磷营养物质和水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对可降解污染物加以净化,从而实现污水无害化、资源化的一种生态工程技术.  相似文献   

2.
1项目介绍 全国农村96%的村庄没有排水渠道和污水处理系统,生活污水随意排放.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开展生活污水分散处理技术的开发和研制工作,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生物处理效率较低,尤其表现为氮、磷去除率很低.鉴于上述缺陷,本项目技术致力于采用新型的无动力增氧技术来处理农村集镇生活污水,以提升CODCr、BOD5、氨氮、TP等主要污染物的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3.
本课题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新农村建设城乡环保统筹技术与对策研究”的课题之一。课题目标为:为提升新农村建设生活污水污染控制水平,统筹利用城乡污水处理资源,针对城郊及城乡结合部地区农村人口集中,生活污水易于收集等特点,研发城乡生活污水共处理关键技术;针对南方丘陵地区农村居住分散、生活污水难于收集等特点,研发分散式污水处理关键技术;针对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等特点,研发适合村落聚集区的生活污水节能处理和分质回用关键技术;针对东北寒冷地区生活污水和养殖废水污染严重等特点,研发适合当地冬季低温条件的低成本污水处理和综合利用技术;分别在上述典型区域进行技术集成和关键装备开发,并开展工程示范。  相似文献   

4.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找到适合在农村地区应用的污水处理技术势在必行。本文在对国内外现有污水治理技术进行调研和对京郊治污工艺进行重点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评价并提出适合不同类型地区的核心污水治理技术及技术组合模式。  相似文献   

5.
我国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形势十分严峻,而传统的卫生填埋、焚烧等处理手段或者存在巨大的二次污染风险,或者处理费用昂贵、技术复杂,且资源化水平普遍较低。因此,对于污泥处理处置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国内外针对生活污水剩余污泥烧制陶粒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污泥、底泥和粉煤灰联合制备轻质陶粒领域,因此,本文提出以“物料基本组成特性及研究资源化过程污染物固定分析一产品安全性检测”三个步骤为核心的生活污水剩余污泥烧制陶粒的环境安全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三格式化粪池、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太阳能曝气增氧技术和人工湿地技术等多项技术优化组合,并在天津市蓟县刘相营建成了日处理能力为4000m3/d的村镇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工程,通过近一年的监测结果表明,该技术对COD的去除率达到84.55%~96.74%,出水COD达到地表水IV类标准,截污减排效果明显。形成一种村镇生活污水微动力治理技术,同时该技术具有管理维护方便、美化环境、运行费用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成果》2007,(4):53-53
该课题于2003年1月启动。课题总体目标是:以大连市马栏河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为示范,通过工程技术研究和建设,形成北方沿海城市污水再生循环利用——水环境质量改善——河流生态景观为一体的集成技术与综合示范。实施的技术方案是:以马栏河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水为水源,通过中水管网建设,根据不同用途的水质目标,经过再生处理和生态工程净化,构建以污水再生循环利用技术为核心的城市水循环经济运行模式,建设水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豫源清生物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原三门峡豫源清生物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注册资金800万元,拥有固定资产价值1.4亿元,现有员工90人.公司依托自主研制、开发的SBQ生物处理污水技术,以BOT方式从事国内各级污水处理厂设计、建设、配套设备的加工制造、安装及运营管理工作.并于2005年12月通过国家环境污染治理设施生活污水甲级运营资质评审.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成果》2013,(4):76-76
项目以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处置为目标,实现了污泥热干化与燃煤锅炉协同焚烧处置技术的集成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污水处理行业的高速发展,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产量也随之增长;以广州市为例,仅中心城区污水厂2010年底已达到2906吨/天(含水率80%,下同),2020将达到6210吨/天。在我国的污水处理发展历程中,尽管污泥是污水处理流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但是由于长期的认识不足,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置问题被长期搁置,污泥处置的发展相当滞后,污泥造成的二次污染问题日显突出,污泥的问题已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为此,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先后颁布实施了《CJ248-2007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园林绿化用泥质》、《CJ/T 291-2008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土地改良用泥质》、《CJ/T 309-2009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农用标准》等8项污泥处置标准。2009年2月,国家环境、建设和科技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政策》;《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最佳可行技术导则》、《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规范》以及污泥总量控制政策也已在酝酿中。2009年5月1日,广东省开始实施《广东省严控废物处理行政许可实施办法》,该办法明确规定,城镇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是编号为HY06的广东省严控废物,不得采用国家禁止、淘汰的工艺技术或方法进行处理;禁止无严控废物处理许可证的企业从事严控废物处理活动。  相似文献   

11.
本文比较了污水排海工程和常规污水处理工程的经济技术参数,简要介绍了该技术的原理、基本条件、关键技术措施,以及在国外的发展历程和在我国的应用前景等.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技成果》2008,(4):44-44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及人口城市化的加速,城市污水量将愈来愈大,水环境污染日益加剧,城市污水处理的任务愈来愈重,国家面临的经济负担也愈来愈大。为了防止水环境污染,国家863计划“城市污水生物/生态处理技术与示范(2003AA601110)”课题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沌口污水处理厂内建立试验研究基地,针对开发区的城市污水,研发高效低耗、经济实用的污水生物/生态处理工艺技术,为开发区及其它地区城市污水处理提供技术支撑。该课题的研究,对于经济有效地处理城市污水、提高水环境质量、优化投资环境、高速发展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课题由华中科技大学牵头,参加单位为北京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武汉凯迪水务有限公司、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章北平教授为课题首席专家。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我国污水处理厂普遍存在的能耗高和运行效率低的问题,以出水稳定达标为约束条件,以节能增效(两高一低:提高处理能力,提高出水排放标准,降低处理能耗)为目标,从工艺、设备、控制与管理四个方面研发和应用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污水处理过程节能增效运行优化成套技术,并以辽宁省某污水处理厂为应用示范场地,取得了满意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成果》2005,(8):55-57
国家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国家水中心")是科技部批准,建设部主管的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部设在天津,依托单位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国家水中心是由全国五家大型甲级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华北设计研究院、东北设计研究院、西南设计研究院、西北设计研究院、中南设计研究院)、两所重点高校(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及一座大型污水处理厂(天津纪庄子污水处理厂)构建的面向全国的网络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15.
人工湿地处理污水技术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欧美,主要是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雨水等进行处理,是模拟自然湿地的人工生态系统.其作用机理包括吸附、滞留、过滤、氧化还原、沉淀、微生物分解转化、植物遮蔽、残留物积累、蒸腾水分和养分吸收等作用.人工湿地具有缓冲容量大、处理效果好、工艺简单、投资省、运行费用低和美化生态环境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土地资源丰富的中小城镇和广大农村,在土地紧张的城市,可以与景观、湿地公园结合建设.近年来人工湿地在中国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许多水质净化、水质改善以及水质保持项目中得到应用.本文根据文献检索、实际工程应用以及我国第一部人工湿地技术导则的出版对人工湿地技术在我国的应用进行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成果》2008,(4):55-55
本项目是浙江省重点农业科研项目(2005C22020)。项目以浙江青山湖水库上游临安市污水处理厂附近水库淹没区为基地,通过定位试验,应用生物镶嵌技术、物理强化技术、微生物技术、宏观仿生技术等综合措施,在现场和室内进行若干对比和专题实验研究,发展了氮、磷污染水体植物修复与优化景观的理论模式,建立了植物系统去除水体氮、磷污染的新技术体系,为发展生物环保产业,把环境治理工程变为兼顾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集成示范。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详细讲解了内涂层管线的内补口技术,通过实例介绍了其在油田输油、输气和污水回注等领域的应用情况.本技术保证了内涂层管线内涂层的连续性,可以实现管线的随意切割,现场安装施工方便,具有良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一、主要技术内容 该工艺中的水解池是一种新型厌氧反应器,避免了厌氧反应中时间长、控制条件要求高的甲烷发酵阶段,而是利用水解、产酸菌可以迅速降解水中有机物的物点,形成以水解产酸菌为主的厌氧上流式污泥床,由于水解池集生物降解、物理沉降和吸附为一体,在与初沉池停留时间相近的情况下,有机物去除效果显著高于初沉池,并且能将污水中的难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小分子有机物,提高了污水的可生物降解性,使得后续的好氧处理所需的停留时间缩短,能耗降低.与此同时悬浮固体物质(包括进水悬浮物和后续好氧处理中的剩余污泥)被水解为溶性物质,使污泥得到处理,从而取消了传统工艺中的污泥消化池,实现了污水和污泥的一次性处理.  相似文献   

19.
日益增多的农村生活污水已成为危害当地生态环境的重要污染源之一。目前农村缺乏污水处理设施,而集中处理装置一次性投资大、运行维护费用高、操作管理复杂,很难在农村地区实施推广,研发投资少、易管理、高效率、长效化的节能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是目前农村环境整治中急需的关键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污水的处理问题愈来愈被关注。污水处理能力增长缓慢和污水处理率低导致了水环境的持续恶化,并严重地制约了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根据我国国情,迫切需要研究开发出投资省、运行费用低、自动化控制安全可靠的新型污水处理装置自动控制系统,切实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和效率,并且根据污水的水质、流量的不固定性,本文研究采用PLC控制和变频节能自动控制系统实现采集污水信息实时监控管理,实现污水处理的自动控制和节能减耗。本文基于大量理论和实验基础,并结合扬州某污水处理工程,对设计新型的污水处理装置自动控制系统进行了研冤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