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229是陕西省农科院作物所以7853/80356杂交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经试验该品种表现高产、稳产,综合抗性好,适应性广,成穗率高,籽粒品质佳等优点而脱颖而出,被国家定为黄准地区推广种植品种。 一、产量结果及显著性比较 1992年在8个试点、10个品种中,陕229平均亩产达443.8公斤,  相似文献   

2.
解放后,淮北地区小麦生产经历了漫长曲折的发展过程。1987年单产突破250kg后,出现10年徊徘,至1997年亩产才突破350kg,开始走上高产台阶。10年徊徘,除一些年份遇到不可抗御的自然灾害外,主要是指导本地区小麦高产栽培的理论和技术不配套。1 淮北地区小麦生产发展阶段 低产阶段:1949—1978年,小麦亩产在100kg以下,产量低而不稳,提高缓慢;生产上使用老品种,依靠土壤自然肥力和少量农家肥。这一阶段可称为“自然产量阶段”。 中产阶段:小麦亩产超过100kg,标志着开始进入中产水平。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承担的国家和省攻关任务“小麦抗(耐)赤霉病新品种选育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已育成4个小麦新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专家鉴定一致认为,该研究在国际同类研究中居领先水平。 小麦赤霉病号称小麦的癌症,是当今世界上尚未突破的难题之一。在影响江淮地区小麦产量和品质的众多因素中,赤霉病是首当其冲的重要因素。选育和应用抗病品种是控制本地区赤霉病危害,保证小麦高产、稳产最经济有效和最安全的根本办  相似文献   

4.
《安徽科技》2009,(2):32-32
据最新数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我省粮食丰产工程四年增产400多万吨,增效60多亿元。水稻、小麦两大主体粮食作物主产区23个县建立的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合计实施面积5013.53万亩。“三区”平均亩产525.35公斤,创造了小麦亩产648.6公斤、中稻亩产845.3公斤、双季稻亩产1306.7公斤的百亩连片全省稻麦高产记录。  相似文献   

5.
辛江公社新丰大队太平生产队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全面落实农业“八字宪法”,实行科学种田,走多种高产多收的路子,改变了低产后进面貌,促进了全年粮食高产,1976年69亩春粮,总产达到25446斤,平均亩产365.5斤,单产、总产都比1975年增产54%以上;59亩早稻,总产达到49932斤,平均亩产829.2斤,比1975年增产15.3%;67亩连  相似文献   

6.
冷型小麦是一种冠层温度持续偏低的小麦,有一系列较为优良的性状,对小麦的高产、稳产和优良品质的稳定十分有利。本文阐述了冷型小麦研究的进展和有关重要问题,并对冷型小麦未来的发展以及对其他作物、植物研究的影响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根据烟台地区光、热、水等气候资源实况,运用FAO等提供的生产潜力估算方法,认真分析了当地小麦、玉米不同栽培技术体系的生产潜力,进而对两个作物合理组配的4种一年二作技术体系作出评价:(1)晚播“独秆”小麦—套种晚熟玉米光温生产潜力最大,气候生产潜力也较高,目前宜作为高产攻关的二作技术体系;(2)中茬“中播”小麦—晚套中熟玉米气候生产潜力最高,稳产性好,宜作为当地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主要二作技术体系;(3)晚播“独秆”小麦—平播中熟玉米气候生产潜力较高,水热综合满足状况良好,适合在产量水平较低、而机械化水平较高的条件下推广应用;(4)早茬“精播”小麦—早套中熟玉米气候生产潜力最低,稳产性差,应尽快用其它二作技术体系予以更替。  相似文献   

8.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农业学大寨”运动深入展开,有力地促进农业生产向深度和广度进军。我县三熟制面积日益扩大,水田小麦也开始有了发展,并逐渐受到重视。夺取小麦三熟制全年高产,要解决小麦早熟高产的问题,又要解决早稻的迟种高产(并能适期收割)的问题。实践经验告诉我们:选用迟熟早籼品种较能适应迟种,并获得较高的产量。但存在秧龄长占用秧田面积多,以及成熟迟影响后作等问题。1973年我们进行品种搭配试验,采用早熟品种,不仅当季能取得高产,而且有利于后季的种植,从而达到季季丰收,全年高产的目的。1974年我所小麦田早稻种植竹莲矮5.58亩,平均亩产846.8  相似文献   

9.
正"这一片油菜的品种是‘浙油杂1403’,具有高产、稳产的特定,2020年测产验收,攻关田亩产和百万方平均亩产双双打破浙江油菜产量纪录……""这一片油菜的品种是‘越优1510’,具有抗寒耐迟播、密荚密粒、抗病抗倒等特性,适应种植的区域包括浙江、上海……"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油菜团队副研究员傅鹰介绍道。4月底,  相似文献   

10.
"这一片油菜的品种是'浙油杂1403',具有高产、稳产的特定, 2020年测产验收,攻关田亩产和百万方平均亩产双双打破浙江油菜产量纪录……" "这一片油菜的品种是'越优1510',具有抗寒耐迟播、密荚密粒、抗病抗倒等特性,适应种植的区域包括浙江、上海……"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油菜团队副研究员傅鹰介绍道.  相似文献   

11.
“陕桑305”是采用多倍体育种方法选育的桑树新品种。为解决桑树品种混杂,病虫害严重,桑树产叶量低,质量差等问题,于1999年引入汉中市,经在略阳、勉县、汉台、南郑、城固5县(区),37个乡镇116个村,采用高接换头的方法对原有低产桑园进行改造,来提高桑园单位面积产叶量和亩桑产茧量。通过调查,低产桑园改造第一年,亩产茧比对照区增产23.4公斤;低产桑园改造第二年,亩产茧比对照区增产42.1公斤,全市累计改造低产桑园8082亩,平均亩产茧比对照区增产32.8公斤,增产蚕茧26.51万公斤,增加经济效益450.67万元。在生产上表现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都十分显著。现将该品种的丰产栽培技术推介如下。  相似文献   

12.
通过几年来杂交水稻制种的实践,造成产量不高的原因很多,其中穗数不足是主要原因。为进一步挖掘制种潜力,在优质的前提下,由低产变高产和稳产,并逐步简化制种技术。去年我们对杂交制种的母本栽植本数与产量关系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一,杂交水稻制种产量随着母本基本苗的增加而速增。母本栽植一本的亩产150斤,栽植二本的亩产177斤,栽植三本的亩  相似文献   

13.
毛主席在1955年对千鹤高级社《发动妇女投入生产,解决了劳动力不足的困难》一文批示中指出:“将来会出现从来没有被人们设想过的种种事业,几倍、十几倍以至几十倍于现在的农作物的高产量。”千鹤大队贫下中衣在毛主席这一光辉批示的指引下,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目标,积极开展以“一组三块田”为中心的科学实验活动,认真贯彻执行农业“八字宪法”,用心寻找粮食高产规律。1972年试种的15亩三熟高产试验田,平均亩产达到1916.7斤,其中3.82亩妇女试验田平均亩产2032斤,最高的二队妇女试验田0.82亩,亩产2375斤。他们的经验是:  相似文献   

14.
古今中外没有的记录——欢庆我国粮食大丰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前未有的粮食大丰收 1958年我国人民在粮食生产史上写下了灿烂的一页。五亿农民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钱的光辉照耀下,遵循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经过艰苦奋斗,战胜了各种自然灾害,创造了惊人的奇迹,粮食每亩单位产量出现了古今中外没有的记录。据最近资料:中稻亩产六万零四百三十七斤多,小麦亩产七千三百二十斤,玉米亩产二万五千七百一十五斤,谷子亩产二万一千七百八十七斤,高粱亩产五千三百三十三斤。不但如此,大面积高额丰产田也不断涌现:安徽、湖北、江苏、河南四省的一千七百三十二万亩早稻,均已达到平均亩产一千斤;江西省早稻亩产八百至一千斤的共有二百四十五万亩,千斤以上三千斤以下的有一百一十万亩。由于广大农民的忘我劳动,我们取得了1958年农业战线上第一个伟大的胜利:从夏季作物总产量来说,已达到一千零一十亿斤,比去年增产四百一十三亿斤,超  相似文献   

15.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仙居下各农场的广大革命职工,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以革命统帅生产,连续夺取了春粮大面积的高产再高产。这个农场的春粮生产在1967年就达到平均亩产481斤,1970年春粮生产面积扩大到164亩,平均亩产519斤。1971年全场广大干部和职工遵照毛主席关于“进行一次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和“要认真总结经验”的教导,认真贯彻执行农业“八字宪法”,大挖增产潜力,实行科学种田,使203亩春粮,获得平均亩产602.7斤。下各农场春粮生产面积逐年扩大,产量一跃再跃,他们除了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以外,  相似文献   

16.
根据烟台地区光、热、水等气候资源实况,运用FAO等提供的生产潜力估算方法,认真分析了当地小麦、玉米没栽培技术体系的生产潜力,进而对两个作物合理组配的4种一年二作技术体系作出评价:(1)晚播“独秆”小麦一套种晚熟玉米光温生产潜力最大气候和也较高,目前宜作为高产攻关的二作技术体系;(2)中茬“中播”小麦一晚套中熟玉米气候生产潜力最高, 稳产性好,宜作为当地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主要二作技术体系;(3)晚播“  相似文献   

17.
大麦连作稻一年三熟,是增加复种指数,获得全年增产的有效途径。为摸索其高产规律,进一步提高产量水平,去年杭州市农科所栽培组进行了稻麦三熟的高产试验,共试10.38亩,平均亩产1894.5斤,其中3.4亩亩产达2002.9斤。遵照毛主席“要认真总结经验”的教导,现就稻麦三熟高产栽培中的几个技术问题,谈点粗浅认识,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前言去年,仙居县将部分迟熟春花田(小麦、草子留种田等)扩种早稻,多数获得较好的收成,但也有不少田块早稻生长不正常,发生“青空穗”现象而减产。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有一万亩左右,占春花田早稻面积的百分之二十五,严重影响了早稻的高产。白塔公社三千多亩春花田早稻,其中一千亩发生“青空穗”现象,平均亩产不到二百斤,有的只收几十斤。红旗公社上沈大队二百四十六亩春花田早稻,有一百三十八亩发生“青空穗”,亩产在二百  相似文献   

19.
世界稻谷、小麦、玉米平均亩产分别只有221.3公斤、154.3公斤和213.0公斤,但所创造的高产纪录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澳大利亚、美国和日本先后创造了亩产稻谷1097公斤、1089.6公斤和876.6公斤的纪录。我国徐州农科所的杂交稻也达到了亩产900公斤。美国的灌溉小麦和旱  相似文献   

20.
在英明领袖华主席抓纲治国的重要一年里,我所种植的10.38亩“九二”油菜,获得了大丰收,平均亩产326.7斤,比历史上最高的1961年平均亩产282.1斤,每亩增产44.6斤。其中,高产亩3.69亩平均亩产363.1斤。这样的产量,在我县是一个新的突破。“九二”油菜于1975年引入我县,从试种到推广,一直表现早熟、抗病和高产,已成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