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随德 《甘肃科技》2010,26(17):144-146
天巉二级公路属国家主干线中的东西大通道,是全省运输任务最为繁忙的两条高等级线路之一。近年来,天巉公路屡屡发生山体滑塌、路基掩埋等水毁地质灾害,造成交通中断甚至人员伤亡,严重影响高等级公路正常运营。研究天巉公路的地质地形状况,调查分析水毁灾害成因,科学预防和治理水毁水患,是公路养护部门一直不懈探索的问题。结合笔者天巉公路日常养护,分析了天巉公路常见水毁灾害类型及形成原因,提出了修复与完善相结合的思路及治理措施,希望对公路水毁地质灾害防治起到抛砖引玉作用。  相似文献   

2.
公路水毁病害主要有路面病害、路基沉陷、路基边坡坍塌、排水设施与防护设施损坏,每年的强降雨使公路水毁频频发生,轻者路基、路面损坏,影响公路通行能力,重者中断交通,社会影响较大。本文介绍了西北地区公路水毁发生的成因及水毁的处治方法,从公路的路基、路面防排水设计、施工、养护等多方面重视水毁对公路的危害,并采取合理有效的处治措施,使公路水毁病害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3.
李永军 《科技资讯》2012,(25):34-34
公路水毁,严重影响交通运输的营运与安全,可产生极大的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有效防治公路水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水毁的特点、水毁常见四种类型:桥涵破坏、路基沉陷、路基坍塌、防护与加固工程损坏的定义及成因做了简要介绍,并提出了相关防治措施,以期公路水毁灾害得到有效控制,降低社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国省道公路路基病害主要表现为路基沉陷、边坡滑塌、路基的辅助设施的损坏等,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环境的因素也有人为的因素,我们需要对其病害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才能采取对应的处理措施。路基沉陷会给行车的舒适度和安全性带来比较大的影响,公路沉陷往往会造成公路的整体下沉,还会出现公路的支撑力不足,成为公路路基其他病害的诱因。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路基沉陷、路基坍塌的主要原因及具体防治措施,指出公路水毁要以预防为主,及时清除水毁隐患,防患于未然,要从公路设计、施工和养护等方面重视水毁,采取得当措施,公路水毁将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6.
浅议公路水毁的成因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路水毁主要有路基沉陷、路基坍塌、桥涵破坏、防护与加固工程损害等4种类型,详细阐述了各类水毁发生的原因以及对各类水毁的防治措施,指出公路水毁要以预防为主,及时清除水毁隐患,防患于未然。只要能从公路的养护方面重视水毁,采取的措施得当,公路水毁将会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7.
公路水毁的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水毁主要有路基沉陷、路基坍塌、桥涵破坏、防护与加固工程损坏等4种类型,详细阐述了各类水毁发生的原因以及对水毁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公路水毁主要有路基沉陷、路基坍塌、桥涵破坏、防护与加固工程损坏等4种类型,详细阐述了各类水毁发生的原因以及对各类水毁的防治措施,指出公路水毁要以预防为主,及时清除水毁隐患,防患于未然。只要能从公路的设计、施工、养护等方面重视水毁,采取的措施得当,公路水毁将会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研究秦巴山区公路崩塌灾害的影响因素和形成原因,减轻灾害对山区公路交通的影响并提出相应防治对策,采用实地调查和理论分析的方法,对G108周至、佛坪和宁强段崩塌情况进行了研究。查明了区内主要环境条件;调查了20处崩塌灾害点,根据受力状态和灾害形态将崩塌分为滑塌、劈裂和碎落等3类,并对其中规模较大、成因复杂的3处灾害点进行了分析;从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方面探讨了崩塌灾害的影响因素,从边坡坡度、坡面形态、岩体性质、降雨条件和人类工程活动等方面研究了崩塌灾害的形成原因;最后从加强监测、完善排水、边坡防护和工程治理等4个方面提出了灾害防治对策。研究结果可为陕南秦巴山区公路崩塌灾害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铁法煤田沉陷灾害分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铁法煤田因采矿引发的地面沉降和地面塌陷两种地质沉陷灾害进行研究,认为采法、采区、采深、采高、顶板管理是影响沉陷灾害的直接因素;岩性、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及矿坑降水是影响沉陷灾害的间接因素,其中矿坑降水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根据地表沉降值、水平移动、倾斜、曲率现状值和预测值对沉陷区的建设场地进行危险性分级和分区,将铁法煤田沉陷区分为灾害危险性大区、危险性中等区和危险性小区,并提出了避让和治理措施,为沉陷区治理和沉陷区村屯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Langenberg H 《Nature》2002,418(6901):928
  相似文献   

12.
公路建设项目景观分析评价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应用公路景观三元论,即视觉景观形象、公路的环境生态绿化、公路使用上的大众行为心理,从美学、环境、功能3个方面分析评价了公路建设项目的景观,并对分析评价内容进行了说明。通过对公路建设项目景观的分析评价,使公路建设决策者、建设者、运营管理者对公路景观从公路建设到运营整个过程所发挥的作用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从而更好地为建设公路、经营公路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收费公路和公共交通之间的定价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收费公路和公共交通的定价博弈问题.运用博弈论的模型和方法,在自由竞争和充分合作的情况下分别建立了两者间的定价模型;探讨了在自由竞争的情况下公路收费和公交票价达到的均衡状态,以及在多种政府政策下均衡状态的变化,同时分析了运营者相互合作下的公路收费和公交票价.结论表明,在自由竞争的情况下,政府税收对最优均衡定价没有影响,在固定出行需求的情况下,政府对公交进行补贴会导致两者的定价上升.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公路市场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中国公路建设,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公路市场化观点以及公路市场化的三大措施:公路经营化,投资主体化多元化,经营主体多元化,建立了公路市场的七种模式,对中国公路市场化的主实践操作上的难点,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董春平 《工程与建设》2009,23(6):870-872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大量的低等级公路将要被逐步改建成等级较高的公路。因此,必须研究改建公路的各种技术措施,包括线形设计、结构设计、路拱调整、桥头处理等,以便使改建后的公路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公路养护工程分类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结合公路养护市场化需求,根据高速公路、普通公路和农村公路的特点,对公路养护工程分类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指出:高速公路养护工程应划分为日常保洁、小修保养、恢复更新、专项工程和改建工程5类;普通公路和三级或三级以上的农村公路养护工程应划分为小修保养、中修、大修和改建工程4类;四级或等外的农村公路养护工程应该划分为小修保养、恢复更新和改建工程3类.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隧道运营里程的迅速增加,运营高速公路隧道渗漏水病害日益突出。针对某高速6座隧道季节性渗漏水病害,通过实地调查、病害监控,结合病害成因分析、病害判定分级和病害整治研究,分析各类渗漏水危害性,提出不同时期渗漏水病害状况和相应的病害整治措施。研究结果表明:1以地表水为主要水源的隧道排水系统易堵塞,病害严重。2点渗漏危害一般最为严重,尤其拱部和仰拱,呈喷射或涌流状;线渗漏危害次之,一般表现为环向纵向斜裂缝。3病害分为初期、整治期和整治后运营期,初期以泄水降压和引排为主,整治期可能出现泛碱、泛黄、不均匀沉降等。4拱部点渗漏先边墙泄水,然后维修加固,纵向和斜裂缝线渗漏采用泄水孔剔槽引排,面渗漏主要涂刷防水材料。研究成果为公路隧道维护和病害防治提供重要的资料,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区域公路交通事故及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特征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基于中国公路交通事故统计和当前交通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应用理论分析和统计对比的方法,从宏观角度分析了GDP、交通量和公路里程在不同区域对公路交通事故的影响,并有针对性地分析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认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具有重特大事故比率较高、尾随相撞事故比例大、受气候因素影响大、驾驶员和车辆性能是事故主要原因等基本特征。该研究结果可为制定公路交通事故预防对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公路仿真系统数据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公路仿真系统数据驱动的特点出发,对公路仿真数据库的数据模型和实现方式进行了研究。对象一关系数据模型的建立,解决了对仿真资源动态管理、动态连接的问题。提出基于COM的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满足了数据封装及数据共享的要求。给出了仿真实验框架和仿真模型的形式化描述,讨论了仿真模型库构造模式。结果表明,该模式能够解决仿真过程数据共享、模型动态构造、复杂实体处理等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20.
黄土高填方路堤沉降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4种条件(层重固结法,层重未固结法,孔隙水压力求孔压系数法,孔隙气压力求孔压系数法)下的最终沉降计算方法,和简化的考虑施工加载过程的非饱和土一维固结方法,对某公路高路堤的沉降进行计算分析,并与实测资料相比较。结果表明:公路路堤各土层在自重作用下固结已经完成,甚至有超固结,简化的非饱和土一维固结计算方法可以满足计算精度的要求;同时揭示,公路路堤沉降监测与一般地基的沉降监测是不同的,对不同的问题应该研究布设测点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