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研究了在KOH催化下用大豆油与甲醇制备生物柴油所得副产物——甘油精制工艺优化问题,并优化了操作条件.结果表明:以甲醇为稀释剂,以磷酸中和的酸处理最佳条件为pH=6,温度为60℃,反应时间20 min;活性炭脱色的最佳条件为活性炭用量是甘油质量的0.8%,脱色时间60 min,脱色温度为80℃,甘油总收率大于70%,甘油纯度达到98.2%.  相似文献   

2.
天然气脱汞净化工艺中产生的含汞废物,通常采用高温热解析(温度在800~1 000℃之间)回收其中的汞。这项技术存在一定的劣势,例如高温加热需要花费高成本,还可能破坏像脱汞剂这类材料的性质,导致失去再生性能。为克服这些缺点,研发出更加适合的低温热脱附回收技术,该技术加热温度250~350℃之间,并且在350℃下汞回收率可达到99.8%以上。  相似文献   

3.
分子筛吸附脱乙醇控制反应平衡,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降低活化能,乙酸乙酯和甘油酯交换合成甘油乙酸酯。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甘油酯最高产率的反应工艺条件:n_((乙酸乙酯))/n_((甘油))=6.0∶1,NKC-9为初始原料质量的10.0%、78~85℃条件下反应时间4.0 h;在该条件下,反应液经GC-MS分析,甘油三乙酸酯的含量为6.48%,甘油二乙酸酯的含量为54.18%,甘油一乙酸酯含量为25.16%。  相似文献   

4.
采用提升pH工艺把不同含量的镍浸渍在蒙脱石(MMT)上,分别在600、700与800℃下煅烧成型.研究Ni/MMT催化剂用于甘油水蒸气重整(GSR)制氢的效果,并通过氮气吸附、粉末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对Ni/MMT催化剂进行表征.甘油水蒸气重整制氢是在1.013×105 Pa,400~600℃,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的.对不同镍含量以及煅烧温度对催化活性与产物选择性的影响进行分析.700℃煅烧的催化剂比600、800℃煅烧的催化剂拥有更好的催化活性.在700℃下煅烧的镍含量为19.89%的催化剂催化活性最好,在600℃时甘油转化率达到85%,同时氢气选择性为76%.实验结果表明,在400~600℃随着温度上升,甘油转化率上升.  相似文献   

5.
以头孢他啶母液为原料,采用悬浮结晶冷冻浓缩技术回收头孢他啶母液中的有效成分。在单因素试验数据基础上,以头孢他啶回收率为评价指标,应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对冷冻温度、冷冻时间以及搅拌速率3个提取条件进行3因素3水平回归分析,优化最佳提取条件。得出头孢他啶最佳回收工艺条件为:冷冻温度-7 ℃,冷冻时间3 h,搅拌速率20 r/min。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此条件下头孢他啶回收率达到93.15%。结合生产实际情况优选的悬浮结晶冷冻浓缩工艺稳定,为头孢他啶的后续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从废催化剂中湿法回收Mo和Co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从含Mo和Co的废催化剂中回收Mo以及从提Mo后的Co渣中提取Co的工艺方法.探索焙烧、除杂、沉Mo和沉Co等工序的技术条件,分析影响Mo和Co浸出率的各个因素,确定合理的回收工艺及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废催化剂粒度0.154mm,焙烧温度750℃,焙烧时间2h,液固比3∶1,浸取时间4h,浸取温度90℃为碱浸取回收Mo较佳条件,浸取率达95%以上;二步酸解法能有效浸出Co,浸取率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7.
甘油是人民生活和軍工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物資。甘油广泛地应用于合成树脂、造紙、食品、医药、紡織、印染、烟草等工业中。三硝酸甘油酯是猛烈的炸药。三系四名工农兵学員和一名教师在毕业綜合实践环节中,承担了北京光明化工厂回收甘油的任务。任务定下之后,我們立即到生产甘油的工厂,到有实践經驗的工人师傅中去学习。工人师傅为了回收点滴甘油,忘我工作的高貴品质深深教育了我們。我們也了解到現有的生产甘油的工艺,首先对甘油水进行化学净化,因甘油水中含有呈悬浮状态的蛋白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市场上有4种甘油产品,即皂化甘油、合成甘油、发酵甘油和甘油代用品(复合甘油)。随着洗涤剂的迅速发展和油脂价格的上涨,使皂化甘油成本上升,产量受到制约。合成甘油主要由环氧氯丙烷(ECH)水解制得,近年来ECH价格较高,与合成甘油价格呈倒挂之势,厂家无生产积极性。发酵甘油在国内刚起步,其生产的优良菌种、发酵工艺及后期提取技术、设备等都有待提高,而且装置建设投资大,技术要求高,短时期难形成大规模生产,因此,开发甘油代用品就有必要了。我国甘油长期以来供需紧张,每年都要大量进口,市场价格从1989年每吨40…  相似文献   

9.
为了回收PDP(等离子显示屏)废电子浆料中的银,实验采用X荧光光谱仪、元素分析仪以及佛尔哈德法(Volhard法)分析其中元素组成及其含量,得到PDP废电子浆料中的银含量为86.20%。采用熔融法回收银,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样品中银回收的最佳实验条件为:还原温度400℃,保温时间3 h,熔融温度1 000℃。银回收率为99.69%,纯度为99.74%。通过XRD分析验证说明回收银产品中含银元素。这种银回收方法工艺简单,环境污染小,易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0.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回收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溶剂法回收聚苯乙烯泡沫塑料(EPS)的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以甲苯/二氯甲烷为混合溶剂溶解EPS,然后通过脱溶/沉淀法工艺制备聚苯乙烯颗粒的回收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较佳工艺条件为甲苯/二氯甲烷混合溶剂中甲苯体积分数为80%,溶解温度40℃,EPS颗粒体积1.0 cm3;脱溶法工艺中采用加水蒸馏法脱除溶剂;沉淀法工艺中,沉淀剂的用量为溶剂量的1.5倍体积,沉淀温度为室温,沉淀时间1 h;EPS回收率可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11.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固体超强酸SO2-4/ZrO2催化剂,并以X射线衍射仪、热重分析仪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性能及形貌进行表征.将其应用于催化环己酮与甘油的缩合反应,合成环己酮甘油缩酮,并分别考察了带水剂环己烷质量、反应时间、环己酮与甘油的摩尔比、催化剂质量等多个因素对环已酮甘油缩酮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经600℃煅烧后...  相似文献   

12.
本文叙述了三氯化磷与苯酚在室温条件下,以特效碱为催化剂合成亚磷酸三苯酯的新方法,其产率达85%以上,回收的溶剂可以反复应用。该法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容易控制、适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3.
将生物柴油酶法生产工艺的废液(含甘油5%),经过碱处理-减压蒸馏法除溶剂-除胶-真空蒸馏处理后,获得纯度为90.43%的甘油.提取的甘油和冰醋酸反应,反应条件如下:磷钨酸为催化剂,甲苯为带水剂,温度110 ℃,甘油与冰醋酸的物料比为1∶5,催化剂使用量为原料甘油的1.6%,反应时间6 h.三醋酸甘油酯的收率可以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4.
为了有效的利用自然资源,降低生产成本,以茴脑为原料,高锰酸钾做氧化剂,四丁基溴化铵(TBAB)为相转移催化剂,通过氧化合成了茴香酸。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n(茴脑)∶n(高锰酸钾)∶n(TBAB)=1∶2.2∶0.002,反应温度为85~90℃,反应时间为6 h,产率可达85.8%。产物结构经1HNMR,MS确证。研究结果为工业化生产茴香酸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采用正交设计试验等方法研究了从椭圆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中提取RNA的适宜条件为NaOH浓度1.5%,SDS浓度2%,NaCl浓度4%,抽提温度95℃,抽提时间2h。RNA粗品收率85.1%,纯度90.5%,可满足核苷酸的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两步法合成离子液体——正-丙基磺酸-三乙基对甲苯磺酸铵,并用FT-IR,1H NMR和13C NM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以该离子液体为催化剂,考察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物料配比和离子液体用量对纯甘油与醋酐合成三醋酸甘油酯的产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100 ℃,反应时间为3 h,n(甘油)∶n(醋酐)∶n(离子液体)=1.0∶4.0∶0.1时,三醋酸甘油酯的产率最高可达到96%.用甲苯萃取三醋酸甘油酯,回收得到的离子液体循环使用3次,三醋酸甘油酯的产率没有明显下降,说明离子液体的稳定性和循环使用性较好,且催化合成生物柴油时,离子液体的用量正好适用于继续催化副产物甘油与醋酐发生酰化反应生成三醋酸甘油酯.  相似文献   

17.
以十二烷基苯磺酸为原料、氯化亚砜为酰化剂,先合成中间产物十二烷基苯磺酰氯,然后合成目标产物十二烷基苯磺酰叠氮。实验结果表明,合适的反应条件为:n(氯化亚砜)︰n(十二烷基苯磺酸)=1.2︰1,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5h,产品收率达85%,产品纯度大于90%。  相似文献   

18.
翟凤英  尹红娜 《河南科学》2011,29(3):280-282
以甘油和丙酮为原料,经缩酮反应制备丙酮缩甘油.探讨了原料比、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带水剂的选择及用量对产率的影响.合适的反应条件为:原料甘油:丙酮=1:3(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5 h,催化剂用量为甘油质量的6%,丙酮作为带水剂,用量为V(甘油):V(丙酮)=1:4.5,在最佳条件下,该步反应取得了85%左右的较高收率...  相似文献   

19.
应用“3414”试验建立豫北地区冬小麦磷钾肥指标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河南省测土配方施肥2005—2008年豫北地区95个冬小麦"3414"试验,分别以相对产量<80%,80%~85%,85%~90%和>90%为标准,将豫北地区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划分为"极低"、"低"、"中"和"高"4个等级;并用三元二次和一元二次模型分别对不同土壤养分分级范围内施肥量和产量的关系进行模拟,计算最佳施肥量.结果表明,当豫北地区土壤有效磷(Olsen-P)处于"极低"(<8 mg/kg)、"低"(8~17 mg/kg)、"中"(17~36 mg/kg)和"高"(>36 mg/kg)时,推荐磷肥(P2O5)用量分别为125~145,95~125,55~95和0~55 kg/hm2;速效钾(NH4OAc-K)含量处于"极低"(<50 mg/kg)、"低"(50~78 mg/kg)、"中"(78~122 mg/kg)和"高"(>122 mg/kg)时,推荐钾肥(K2O)用量分别为120~140,85~120,60~85和0~60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