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民国以来研究《宋子》的成果丰硕,存在的争议也不少,主要包括:宋钘年辈是长于还是晚于孟子;《汉书·艺文志》将宋钘著作《宋子》归入小说家,究竟是何原因,这样归类是否正确;对宋钘遗著的考辨,有认为《吕氏春秋·去尤》、《去宥》是其遗著的,有认为《管子·心术》、《管子·内业》、《管子·白心》、《管子·枢言》为其遗作,有认为《庄子·逍遥游》是其遗说的,有认为楚竹书《彭祖》为其学派著作的;对宋钘思想学派的划分,则有道家说(或黄老学派)、墨家说、融合说三种。  相似文献   

2.
叶适史学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叶适(1150——1223),字正则,号水心,南宋永嘉事功学派的代表人物。著作有《水心文集》、《水心别集》、《习学记言序目》等。近来学术界对其哲学思想、政治思想,经济思想都有较深的研究,而对他的史学思想的研究尚付阙如。叶适虽不以论史著名,然其史学思想在各个时期的著作中都有反映,《习学记言序目》(本文凡引该书,均在引语后注出卷数及篇目)更有史论二十五卷,对宋以前的正史一一评论,既论史法,又论史事,多有独  相似文献   

3.
据《管子校释》原稿、任凯南所辑《读管札记——郭嵩焘遗说》、《管子校释》重新辑录郭嵩焘说272条,有50条郭嵩焘说,未见诸任凯南所辑《读管札记——郭嵩焘遗稿》,有可能是"颜先生录本"未采录,也有可能是任凯南未辑录,标注为[A]。有34条郭嵩焘说,《管子校释》未采录,标注为[B]。《管子》原文及句读全部抄录《管子校释》,以便理解郭嵩焘说未采录或未辑录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前史学界对怎样评价庄子及其哲学还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本文试图从一个侧面——先秦道家的思想演变来探讨庄子的哲学性质.一、道家思想由老子创始由庄子集大成我们后人要追寻道家思想的开山祖师,历来就有很大的争议.不过,最后还不能不找到老子,肯定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是第一个把“道”作为哲学最高范畴并把“道”看成世界万物的总根源而给以系统的哲学论证.所以在分析道家思想时,就以老子为始点,以庄子为终点,从先秦道家的思想发展中,看清庄子在那时所居的重要地位.道家学说到庄子才集大成,正如儒家学说到荀子才集大成,法家学说到韩非子才集大成一样,乃是战国末期封建政治经济统一趋势在学术思想上的反映.道家从老子到庄子还有其中间环节,根据《庄子·天下》记载,道家内部似乎有宋钘、尹文和田骈、慎到以及环渊、老聃三派之分,而最后才为庄子.庄子俨然以直接继承老聃即他所向往的“古之博大真人”①自命.可见,宋钘、尹文和田骈、慎到两派在思想上是对庄子有影响的.  相似文献   

5.
17世纪的西方,亚里士多德式的地震学说仍是主流,这些知识通过耶稣会士龙华民的《地震解》、高一志的《空际格致》和南怀仁的《坤舆图说》等著作传入中国.为追溯《地震解》的知识渊源和写作缘由,在介绍西方早期地震知识这一背景之后,详论《地震解》的成书过程和所涉人物的关系,认为其内容多来自评注亚里士多德《气象学》的著作.为分析西方地震知识在华传播和流变过程,对《地震解》、《空际格致》和《坤舆图说》进行了比较研究,辨析了它们的异同,厘清其文本关系,认为从《地震解》到《坤舆图说》是一个简化的过程,对造物主的描述逐渐减少,更重视对现象的解释.最后以《天经或问》等著作为例,阐述西方地震知识入华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战国时期的重农学说有两个不同的体系:一是以《商君书》、《管子》为代表的法家重农学说,一是以《吕氏春秋》为代表的传统重农思想。商鞅及商鞅学派的重农学说,集中见于《商君书》的有关论述,并被概括为“农战“理论。《吕氏春秋》的重农理论,是西周重农思想的继续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管仲(约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他的思想集中体现在《管子》这本书中。《管子》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包括儒家、法家、兵家、农家等学派的观点。《法法》《明法》等究论法理,《七法》《兵法》等阐述兵法,《宙合》《枢言》等谈及哲学……其中,《幼官》《四时》《五行》等论述了气象。  相似文献   

8.
《四部医典》是药师佛口述的佛教典籍还是医家著作,是医学界一个长期争论的问题.文章主要介绍斯喀学派著名医学家斯喀瓦·洛哲嘉波厘定刊刻《四部医典》札塘版,从药物学等诸多方面澄清了《四部医典》之来源等等.洛哲嘉波斯喀在理论和实践等诸多方面对《四部医典》的厘定、传承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9.
我国古代的生态学思想及有关记载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学问题,自古以来就为人们所注意。我国大约在两千多年前,就设有与生态学工作有关的专职官员,如“土方士”、“草人”、“山师”、“川师”等;在战国时代,已经出现了集中谈论生态学方面问题的著作,如《管子·地员篇》、《周礼·地官篇》等。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生态学具有自己的发展途径,并形成了独特的学术体系,即“天”、“地”、“人”。我国古代在生态学领域中有不少突出成就,甚至有些问题与当今生态学概念有较大的相似性,如“生态系统”、“食物链”、“植被垂直分布”、“生态序列”、“人工植物群落”、“指示生物”、“植物地理区划”等。可以认为古代的中国是生态学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相似文献   

10.
陈寿祺是清嘉道年间的代表学者,学通汉、宋,世称“通儒”,因其早年学历、交游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使其在学术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而辑佚方面尤为突出。考证陈寿祺生平经历的五个发展阶段、学风衍变的基本过程,并且简略地考释了《尚书大传》、《五经异义》、《三家诗遗说考》等其在辑佚方面的代表性著作。  相似文献   

11.
活跃于宋理宗时期的蔡节,是永嘉学派传人。尽管他与朱熹后学交往密切,任职地方期间兴建书院,举荐理学人才,推动程朱理学传播,而且其《论语集说》亦大量征引朱熹之说,但他并非朱子学派成员,被视为宗朱之作的《论语集说》,实际上应是永嘉后学《论语》诠释的代表。《论语集说》在文献征引上的拓展,透露出以《论语》诠释为中心、以性理之学为本位、集诸儒之大成、续二程之“道统”的思想意图;在诠释体例上的创新,既能够充分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又有利于突出自己的独到观点,从而使之成为折衷诸说、自出机杼的《论语》诠释佳作;在思想义理上的融会,将永嘉之学本有的性理与事功两个面向统合到对“天理”的真知与实行,反映出永嘉后学对事功的性理回转,构成永嘉之学在南宋后期演进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叶适是南宋时代著名的进步思想家,是永嘉事功学派的集大成者。他的哲学思想,在当时对程朱学派的理学起到了批判作用,对后世我国思想家和日本思想家也有很大的影响。可是《宋史·叶适传》记载他的事迹、著作多有遗误,以致明、清以来有关他的论述,都引证失实,以误传误。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对叶适的研究工作。为此,特对《宋史·叶适  相似文献   

13.
《管子·牧民》提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是先秦时期治国理论的总结和经典表述,于中国治国文化中影响深远。阐述了“礼”“义”“廉”“耻”四者的内涵,认为它们分别具有深刻的时代内涵,是那个时代治国文化的结晶。通过分析指出,“礼”被塑造为社会规则,但同时也是人性需求,是外在规则与内在修养的结合;“义”的出现有时代性,是对礼的有益补充;“廉”则强调对于高节的坚守;“耻”是道德的底线。从中既能看出《管子》对治国理论的维度设计,同时也能对今天的价值观与道德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贝母属(Fritillaria)植物中许多种的鳞茎器官是古老、有悠久药用历史的传统中草药。药用的贝母其名称历来多有变化。主要有《诗经》,黄《管子》,《尔雅》,贝母、空草《神农本草经》,贝父、药实《广雅》,苦花、苦菜、勤母《别录》等。从《诗经·风·载弛》载有“陆彼阿丘  相似文献   

15.
陈寿祺是清嘉道年间的代表学者,学通汉、宋,世称“通儒”,因其早年学历、交游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使其在学术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而辑佚方面尤为突出。考证陈寿祺生平经历的五个发展阶段、学风衍变的基本过程,并且简略地考释了《尚书大传》、《五经异义》、《三家诗遗说考》等其在辑佚方面的代表性著作。  相似文献   

16.
孙立故事在水浒故事中具有重要地位。早在宋代就有了关于孙立的话本,由于文本佚失,其内容已不可考。将《青琐高议·王实传》与《大宋宣和遗事》、《水浒传》中有关孙立的情节进行比对,经过文本甄别、民间传承分析,推理认为,作为一个故事系统,《青琐高议.王实传》中孙立故事与宋话本石头孙立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可视为水浒故事源流的一部分,与《水浒传》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7.
1·1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管子说:“粮仓充实,(百姓)就懂得礼节。”说明:“曰”字后是条件紧缩复句。“仓廪实”表示条件;“知礼节”说明结果。“而”,连词,表示顺接。“仓廪”,粮仓。“仓”和“廪”细分则有别。《礼记·月令》孔颖达疏:“谷藏  相似文献   

18.
<正>明代中叶,泰州学派的后期代表人物李贽提出了“童心说”.“所谓“童心”,即“真心也,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童心就是真心,是清洗了封建伦常教条束缚和蒙蔽的“最初一念之本心”,它不是一般所谓的真情实感、而是出于人的自然本性的真情实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童心说》)受李贽“童心说”的影响.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所提倡的审美理想就是纯朴天真的人性,就是真.在文艺批评方面,蒲松龄在《〈宋七律诗选〉跋》中说:“宋人之什,率近子俚;而择其佳句,则秀丽中自饶天真.唐贤所不能道也……吾子宋集中选唐人,则唐人逊我真也,敢云以门户自立哉!”真,是他门户自立的批评标准.屈原和李贽,是蒲松龄非常  相似文献   

19.
以《枫桥夜泊》知名于世的张继,其籍贯素有襄州、南阳、州三说。傅璇宗先生在《唐代诗人丛考·张继考》中赞同南阳说,理由是: 独孤及与张健为同时人,又张继与皇甫冉交契至深,而独孤及则曾应皇甫冉之弟皇甫曾之请,为皇甫冉的文集作序,独孤及对张继当有所了解。因此张继的籍贯,当从独孤及文与《宋高僧传》,改为南阳人。我们从这段文字中不难看出,傅文的结论是建立在推论之上的。但这种推论实则是难以成立的,其原因有二:一、《宋高僧传》所撰灵一传,乃本之独孤及的《碑铭》,所以,这两  相似文献   

20.
张佳琦 《科技信息》2011,(1):I0162-I0162
《乐记》作为一篇真正代表儒家学派音乐思想的著作,其内容形式在中国音乐美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尤其是乐本篇,它概括了音乐产生的心里机制,表现了音乐的情感状态,把音乐作为统治国家的工具,是一篇礼、乐、刑、政的综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